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冷机冷却的超导磁体在励磁时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冷机冷却的超导磁体是超导磁体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磁体励磁时,可能会因为交流损耗和稳恒漏热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磁体温度上升到电流分流温度,进一步导致失超.因而励磁时的制冷机冷却的超导磁体的稳定性尤为重要.基于磁体内的漏热分析和励磁时交流损耗的计算,数值模拟了励磁时磁体的温度分布,研究了在制冷机冷却方式下超导磁体的稳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NbTi线材绕制的7 T无液氦传导冷却低温超导磁体,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励磁过程中超导磁体结构材料内部的涡流损耗进行计算;对比不同材料的低温比热容、热导率和电阻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结构材料超导磁体励磁过程进行仿真,得到磁体内部的涡流和温度分布以及不同励磁速度对超导绕组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体最大允许励磁速度与结构材料的低温电阻率呈正相关,超导绕组的最高温度随励磁速度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冷质部件的支撑是FAIR二极超导磁体样机中的关键部件,它们对于保持线圈的空间位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开展稳定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文中基于压杆稳定的理论和有限元法,对支撑进行了稳定性的研究,为支撑力学性能的评估、结构的优化设计和磁体样机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低温/高温复合超导体的研究是当前超导领域比较新的一个课题,文章介绍了低温/高温复合超导体的结构以及加工工艺,并结合相关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对复合超导体电流分布、热传导性质、理论机理和稳定性研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设计超导磁体机械结构,保证磁体正常运行,机械结构的应力分析在磁体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给出一了个5T超导磁体机械结构的受力分析,讨论了超导磁体内部电磁力对不同材料的机械结构所产生的应力和应变.结果表明,由磁体内部电磁力引起的机械结构的最大应力和应变,出现在磁体芯筒的中间部位,最...  相似文献   

6.
对高温超导带材在脉冲电流下的电磁特性进行了实验与仿真研究。实验部分对不同频率过电流下的伏安特性进行了测量,仿真部分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电流和磁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超导丝中,电流会因为频率的升高而呈现集肤效应,频率越高电流越向带材边缘集中,但与常规导体所不同的是,由于超导体各向异性的特点,边缘的非平行自场使该区域临界电流下降,导致电流密度最大的地方不是在带材的边缘,而是趋向于分布在磁场较弱的带材中部。  相似文献   

7.
利用离子动力参数区的内扭曲模色散关系分析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电阻性内扭曲模的频率和增长率随磁剪切量s0的变化。我们发现:存在一个临界磁剪切量s0c,只有当s0>s0c时,即中心安全因子q0小于某个临界值q0c时,电阻性内扭曲模才能被激发。另一方面,随着磁剪切量s0的加大,增长率增大的趋势比相应的磁流体电阻性内扭曲模快得多,因而与锯齿的快崩裂有内在的联系。所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准确计算分析超导磁体低温系统的漏热量,是评价超导磁体低温绝热性能的重要依据.文中以一台自制的7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的超导磁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低温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漏热计算,分别得到了液氦容器和液氮容器的理论漏热量.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磁体实际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9.
仝玮  李华  傅鹏  王琨  Mahmood UlHassan  宋执权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2):025015-1-025015-7
对脉冲工况下超导磁体失超保护系统的晶闸管阀组缓冲回路参数进行设计和优化。基于晶闸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衰减模型建立了晶闸管关断时刻的电流数学模型。通过测试实验获得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晶闸管性能及系统要求在Matlab中建立晶闸管电流反向恢复模型。考虑关断时刻电流下降率、反向恢复电压峰值等性能指标要求及回路研制费用,提出了一种脉冲工况下晶闸管缓冲回路的参数设计及优化方法。在Matlab中搭建失超保护系统模型,对比优化前后缓冲回路对系统在晶闸管关断时刻电气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原参数,最优参数下,反向恢复电压峰值降低了11%,反向恢复电压变化率峰值降低了43%。同时,回路制造成本降低为原先的1/7。  相似文献   

10.
制冷机冷却的超导磁体具有结构紧凑、运行方便和安全性好等优点,但是超导磁体失超是绝对的,完全避免失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超导磁体失超进行分析。建立以"超导磁体失超"作为顶上事件。从超导磁体"整理力学不稳定"、"低温环境不稳定"、"失超安全保护不当"和"人为因素"四个方面为中间事件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基本事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找出引起失超的原因,依据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为原则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YBCO高温超导磁体临界电流密度快速确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绘图法基本原理,以及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特性,采用有限元电磁场分析软件AnsoftMaxwell建立了空心圆柱磁体模型.根据磁场分布、并考虑到带材的临界电流密度随磁场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关系,给出了影响磁体工作电流特性的磁场的分布.基于以上工作提出了一种利用Ansoft电磁场分析软件快速确定YB-CO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温超导电力装置一般工作于低磁场情况下,测量超导带材在低场下的临界电流特性非常重要.文中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平台,采用四引线法对Y系超导带材低场下的临界电流特性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带材临界电流随外加磁场变化的曲线,并与Bi系带材低场下的临界电流特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THE FIRST EXPERIMENT OF A THz GYROTRON WITH A PULSE MAGN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THz gyrotron with a pulse magnet has been designed, constructed and operated in FIR FU. It is developed as one of high frequency gyrotrons included in Gyrotron FU Series. The gyrotron has already achieved the first experimental result for high frequency operations whose radiation frequency exceeds 1 THz.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detail and the operation test results for sub-terahertz to terahertz range are described. The second harmonic operation is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at the expected frequency of 1.005 THz due to TE6,11 cavity mode at the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of 19.0 T.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制冷机直接冷却的低温超导磁体系统与传统液氮冷却方式相比,具有轻便紧凑、运行简单、维护方便、可长时间连续运行等优点;而脉管制冷由于冷端无运动部件,与传统的G-M制冷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振动小等优点.本文结合我们在液氮温区脉管制冷方面的技术,从漏热和经济性两方面探讨了将脉管制冷直接用于冷却一个5特斯拉NbTi低温超导磁体的可行性,为后期系统的搭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成功研制了6T NbTi 传导冷却超导磁体系统,制冷机为二级GM-制冷机.磁体冷却到4K需用74小时左右.目前磁体系统已分别完成了115A(6T),45小时和95A,264小时的无间断运行实验.该磁体所用杜瓦容器外径为742mm,高为558mm,室温孔径为100mm.磁体系统可在支架上以0度,45度,90度旋转.  相似文献   

16.
磁通计是一个被低电感电阻短路的自积分单匝线圈。由于它具有时间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不影响束流传输等优点,主要用于测量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的二极管发射电流。同时,也可做为电流探针,用来监测其它快速变化的电流。  相似文献   

17.
矢量磁位是电磁涡流场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利用矢量电位法建立了NdFeB永磁铁和超导体相互作用的电磁场数学方程.对在求解过程中采用Kim模型,通过伽辽金有限元离散,形成线性方程组,解出超导体电流密度分布.这些分析结果为改进超导悬浮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在EAST装置工程调试中投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有一对纵场磁体电流引线和12对极向场线圈电流引线,额定电流为14.5~16.3 kA,在第二轮装置工程调试中5对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投入运行.这些电流引线的高温超导段系传导冷却,上端用79K液氮冷却,下端由4.5K超临界氦流迫冷;铜电流引线段采用氮蒸汽冷却.运行参数表明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具显著的节冷效益.本文介绍这些电流引线的运行工况和安装前的接收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nonlinear dynamic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disk with a transverse crack is studied. The crack and the disk are located in arbitrary positions of the shaft respectively. Using the equivalent line-spring model, the deflections of the system with a crack are constructed by adding a deflection to the deflections of the uncracked system. The unstable regions are confirmed by Runge-Kutta method and the Floquet theory. The effects of crack depth, crack position, disk position, disk thickness and rotating speed on the principal unstable regions are discuss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