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从预言和证实AB效应以来,人们陆续发现在物理系统中其他的几何效应。本文评述其中的Aharonov-Carmi效应及Aharonov-Casher效应。论述传统的定域描述是不充分的,对自然界物理作用的完整描述应是定域描述和整体描述。  相似文献   

2.
介观系统中的几何位相和持续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观系统中的量子相干效应是一个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包括Aharonov-Bohm效应和Aharonov-Casher效应在内的几何位相在介观系统中引发的诸如持续流等一系列新奇现象及其成因,详细讨论这些几何位相间的相互关系,评述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介观系统中的量子相干效应是一个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包括Aharonov-Bohm效应和Aharonov-Casher效应在内的几何位相在介观系统中引发的诸如持续流等一系列新奇现象及其成因,详细讨论这些几何位相间的相互关系,评述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陈浩  陈渊 《物理学报》1996,45(8):1249-1254
分析了Aharonov-Bohm磁通对一维铁磁链中孤子的影响,结果表明Aharonov-Bohm磁通对孤子的峰值、宽度、静止能量及有效质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A—B效应到A—C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恕 《大学物理》1993,12(10):33-36
本综述了A-B效应和A-C效应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偶关系,并介绍了对A-C效应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Aharonov-Bohm效应与电磁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华南理工大学简趣玲1959年,阿哈罗诺夫(Y.Aharonov)和玻姆(D.Bohm)提出了一个理想实验,这个实验揭示了电磁场的势具有直接可观测的物理效应.即在电磁场场强为零,但电磁场的势不为零的...  相似文献   

7.
钱裕昆 《物理》1994,23(8):F003-F003
中性原子干涉实验干涉实验是古老的实验,最早的干涉是可见光干涉,演示了光的波动性。最早的物质粒子干涉是电子干涉。著名的电子双缝干涉演示了物质粒子的波动性,为量子力学建立奠定了基础。1959年Aharonov-Bohm提出了AB效应的理论,1960年Ch...  相似文献   

8.
以一维序参量守恒的反铁磁链为例,采用双子格模型和相干态表示,分析了Aharonov-Bohm磁通对一维反铁磁链中的孤子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Aharonov-Bohm磁通对孤子的峰值、宽度、静止能量和有效质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解析方法证明了部分子演化模型可为双重X重新标度模型提供物理基础,进而利用修正的Alteralli-Parisi方程描述小x区域的核遮蔽和反遮蔽效应,以改进部分子演化模型,使我们不必引入核遮蔽因子便可统一地描述EMC效应、核遮蔽和反遮蔽效应.最后,利用改进的部分子演化模型相当好地解释了核Drell-Yan过程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用266nm激光光解CHBr3产生CH自由基,利用精密控温仪控制反应温度,测定CH(A→X)荧光的时间分辨信号,测量了290-593K范围内CH(A^2△)被正戊烷、正庚烷猝灭的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猝灭速率常数都有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趋势,但不符合Arrhenius关系式所描述的变化趋势,用公式k=A(T)^nexp-(Ea/RT)对温度效应进行了拟合,拟合效果令人满意。并利用修正的碰撞络合物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引入一个用来描述核遮蔽与反遮蔽效应的海夸克和胶子的重组因子,结合x重新标度模型,在保持核动量守恒的条件下,统一描述EMC效应,核Drell-Yan过程和J/ψ光生过程,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殿琳 《物理》1997,26(5):257-258,290
对AlNiCoD相准晶和热电势测量表明,沿准晶面的电-声子质量增强效应比沿周期方向要大一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N,N-二甲基苯胺分子在环已烷和苯混合溶剂中的^1HNRM谱的溶剂效应,观察到N,N-二甲基苯胺分子内的两个甲基和混合溶剂的苯-环已烷的化学位移随苯的摩尔分数增加而逐渐移向高场,ASIS值随苯的摩尔分数增加而增加。得到了所有化学位移植和ASIS值与苯的摩尔分数呈线性关系,尝试用溶剂化作用解释了苯对N,N-二甲基苯胺的ASIS效应。  相似文献   

14.
戴闻 《物理》1999,28(11):702-702
令一个薄壁长金属圆筒的轴向与外磁场方向平行,并沿圆筒的轴向通入电流,然后观察圆筒的电阻随外磁场的变化.人们发现,测得的电阻作为筒内磁通的函数将表现出周期振荡的行为.上述现象反映了电子波位相对磁场的依赖性,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电子分波量子相干.这一干涉效应以两位建议者命名,被称为Aharonov-Bohm(简称A-B)效应(1959年).磁场依赖的电子波位相相干,在真空中和固体中均有可能发生.在真空中,类似于光波双缝干涉的A-B效应观察已于1960年获得成功.近20年来,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固体中A-…  相似文献   

15.
Berry曾经论证,Aharonov-Bohm相可以看成是Bery相.在论证中放弃了绝热近似,也未涉及量子态的非定态性.重新探讨了此论证,表明Bery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在该论证过程中需要作绝热近似.AB效应中运动电子是用一个运动波包(非定态)来描述的,AB相的出现,是要求波包的演化必须满足Schr?dinger方程的结果,但AB相的出现不受绝热条件的限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通过四圆衍射仪,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所测得的芳砜CH3CONH-C6H4-SO2R(R=-CH3,-CH2CONH2,-CH2CH2OH)的晶体及分子结构结果:第二部分,对分子内键角和键长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甲砜分子内超共轭效应的存在,解释了甲砜分子红外吸收的异性是由甲砜基团内超共轭效应引起的,找到了认证甲砜的红外特征峰,并揭示了超共轭效应的某些特性;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制作了一种可在6—11V偏压范围内均匀发射可见光的新型金属—绝缘体—金属结型发光器件,其内层结构是Al-Al2O3-MgF2-An(Cu),其承受偏压、单位面积发光功率及相应的外量子效应高过迄今已知的M-O-M遂道结型发光器件.本文首次报导并论证了这一由Schottky热电子所激发的光发射及其物理图象:Schottky热电子在AO(Cu)-真空界面激发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Au(Cu)-真空界面的SPP通过表面粗糙度与外光子耦合.这一图象与该器件的电流—电压(I—V)、电流—温度(I-T)关系及其发射光谱的主要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NaCl-RbCl-H2O及KCl-RbCl-H2O两种混合电解质体系不同离子强度配比下的电导数据,应用现代Onsager-Fuoss-Chen理论,以经验性线项代替理论中的高次项,得到关联方程,研究了混合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效应,发现不同配比下的呈负效应,但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NYAB[四硼酸铝钇钕,Nd,Y1-xAl3(BO3)4]在室温下,300-800nm波长范围内晶体Z轴方向的CD谱(圆二色性谱)测定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Cotton效应参数。将Kronig-Kramers变换公式应用于晶体,在高斯型CD带近似下,给出了晶体旋光度与Cotton效应参数的关系式。计算了NYAB晶体Z轴方向的旋光度,讨论了在CD带半宽较小时用CD谱的测量估算晶体旋光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普通物理课程中将电磁势作为电磁场基本物理量的改革方案佘守宪(北方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廖耀发(湖北工学院,武汉430070)1引言1959年,阿哈罗诺夫(Y.Aharonov)和玻姆(D.Bohm)指出,电磁场的势具有可直接观测的物理效应,在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