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固定床天然气与煤共气化火焰区温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室固定床反应器模拟合成气制备炉,考察了该工艺中不同因素对火焰区温度的影响。实验中首先确定了使火焰区温度最低时的甲烷和氧气相对入口位置,然后在此条件下分别考察了进料中H2O/O2和CH4/O2摩尔比变化对火焰区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和氧气相对入口位置平齐时火焰区温度最低,火焰区温度均随进料中CH4/O2和H2O/O2摩尔比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敏电阻型光敏传感器模块具有在环境光线亮度达不到设定阈值时,DO端输出高电平的特性,自制实验装置来探究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等对硫代硫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关实验数据的图表表明利用自制装置与肉眼测定的结果相比较,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4.
5.
6.
基于原子发射光谱信号强度与CCD积分时间和样品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推导并提出一种信背浓度比(SBCR)的新概念, 建立了检出限与SBCR之间的关系. 基于合理假设推导出最大积分时间、 最大信背比和最大信背浓度比等表达式, 并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最后使用SBCR表征了低功率ArMPT对Cu元素的激发能力, 使其检出限由13.1 ng/mL降低至2.8 ng/mL. 相似文献
7.
8.
证明了在析出纯固体的场合 ,从凝固点下降角度研究固液平衡及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角度研究固液平衡是等价的 ;比较了 3种计算萘 苯体系平衡浓度与温度关系的公式 ,否定了粗糙的公式 ,推荐简单而准确的公式 ,并给出建议备用的公式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以pH电位法在25.0±0.1℃及0.10mol/dm_3(NaClO_4)离子强度下测定了N—乙酰基—DL—缬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并系统地研究了该配体与十五种稀土元素的配应作用。发现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生成1:1配合物。稀土与N—乙酰基—DL—缬氨酸配合物的稳定性呈现明显的“钆断效应”。 相似文献
11.
Ar—Kr溶液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确定Ar-Kr溶液的自扩散系数D1、D2和互扩散系数D12以及它们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分别用Green-Kubo法和Einstein法得到的扩散系数在数值上一致;该溶液的3种扩散系数均满足D=D0e^E/RT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用亚硫酸氢钠与碘酸钾相互作用,因浓度与温度的不同,反应快慢不同从而说明反应物浓度温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这个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地体会反应物浓度温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的一个有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影响Fe(OH)3进行酸式电离反应的因素,在多种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的NaOH浓溶液中采用SnO2-Sb2O3/Ti电极,研究FeO24-/FeO-2体系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参数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证实该体系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碱溶液浓度范围为12~14 mol/L,最佳温度范围为295~315 K.阐明了在实验条件下FeO24-/FeO-2氧化还原体系中存在由FeO:-/FeO-2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而FeO24-不直接与FeO-2构成氧化还原电对;并给出了FeO24-/FeO-2氧化还原体系的Latimer图. 相似文献
14.
PP—g—MAZn离聚物的固相法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DCPO为引发剂,将PP粉末通过固相法与马为酸锌发生接枝反应,合成不同接枝率的PP-g-MAZn离聚物。考察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PP-g-MAZn离聚物的FTIR图中,1540cm^-1-1643cm^-1之间出现宽的峰,说明MAZn与PP发生了接枝反应;(2)PP-g-MAZn的WAXD谱中在2θ=10.6°,31.2°,33.2°,处有衍射峰,表明 相似文献
15.
新显色剂1—[(4,6—二甲基—2—嘧啶)偶氮]—2—羟基萘与铁(Ⅱ)的分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显色剂 - [(4,6-二甲基 - 2 -嘧啶 )偶氮 ]- 2 -羟基萘 (简称 DPAN) ,并研究了与铁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 :该试剂与铁 ( )反应生成 1∶ 1绿色水溶性络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 Tween- 80存在下可稳定 1 0 h,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70 6.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 .1 3× 1 0 4 L·mol- 1· cm- 1,铁量在 0~ 1 .2 μg/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在掩蔽剂作用下 ,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含铁样品的分析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影响Fe(OH)3进行酸式电离反应的因素,在多种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的NaOH浓溶液中采用SnO2-Sb2O3/Ti电极,研究FeO4^2-/FeO2^-体系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参数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证实该体系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碱溶液浓度范围为12—14mol/L,最佳温度范围为295~315K.阐明了在实验条件下FeO4^2-/FeO2^-氧化还原体系中存在由FeO4^2-/FeO2^-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而FeO2不直接与FeO2构成氧化还原电对;并给出了FeO4^2-/FeO2^-氧化还原体系的Latimer图. 相似文献
18.
丙烯在NiSO4催化剂上的液相齐聚—集总宏观动力学与反应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负载在γ-Al2O3上的NiSO4为催化剂,在微分反应器中进行了以壬烯与十二烯为目的产物的丙烯液相催化齐聚的研究。在273 ̄313K及高于丙烯蒸气压的压力条件下齐聚产物主要为己烯、壬烯及十二烯,十五烯以上的含量极少。根据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可知齐聚反应为一组双分子不可逆反应。按集总原则回归实验数据,得到了丙烯齐聚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组及有关参数。由于齐聚反应的热效应较大,工业规模的丙烯齐聚只有在壁冷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