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评述了高分子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分类及其高分子效应,重点评述了高分子负载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载体功能基效应,多功能协同效应,高分子场效应和高分子基体效应,对高分子分散金属催化剂的高分子效应研究也作了一定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刘继马保德阳年发范青华 《化学进展》2010,22(7):1457-1470
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是解决催化剂分离与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绿色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溶性高分子,尤其是树状大分子作为另一类催化剂载体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介质,可溶性高分子负载催化剂可以在均相条件下催化有机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外加不良溶剂的固/液相分离、温度等调控的液/液相分离以及膜过滤等方法进行催化剂的分离与回收。本文概述了在可溶性高分子负载催化剂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负载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高分子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氢酯基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iO2负载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壳聚糖(简写为CS),再与PbCl2配位,制得催化剂SiO2-CS-PdCl2,利用Pd-Ni双金属协同效应和高分载体对催化活性物种的保护,使催化剂在苯乙烯及其衍及生物的氢酯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重点考察了反应条件、不同底物以及其它载体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催化剂由于同时具有多相催化剂和均相催化剂的优点,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然而表面活性组份贵金属的流失直接影响了此类高活性催化剂的推广应用.作者合成了不同载体的几类负载钯催化剂,探讨其在1,5,9-环十二碳三烯的选择加氢反应过程中钯的流失规律.从改变高分子配位体入手,通过调整聚合物载体的物理性能、配位原 相似文献
6.
7.
8.
一种新的高分子Lewis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研究了高分子催化剂CPVC-FeCl_3在酯化、酯交换、缩醛或缩酮的合成及呐 重排反应中的应用。本催化剂具有操作简便、无腐蚀性,催化剂易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并能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天然高分子负载型钯催化剂的表征及在催化苯乙烯氢酯基化反应中的重复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iO2担载壳聚糖(简写为CS),再负载PdCl2,制得催化剂SiO2-CS-PdCl2,其在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氢酯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XPS和TEM数据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颗粒以纳米尺寸均匀地分布在载体表面,而且载体CS对金属钯有明显的配位作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对苯醌,可防止钯聚集成钯黑沉淀而使催化剂失活,改善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天然高分子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催化硝基苯还原羰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壳聚糖(简写为CS)负载催化刑:Si02—CS—PdCl2,利用Pd-Ni双金属协同效应和高分子载体对催化活性物种的保护,在催化硝基苯的还原碳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且尝试了催化刑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负载钯催化剂对丙烯酸甲酯加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商品化的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296,D261,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370,螯合树脂D401,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D61,D72,D001-CC,干氢催化树脂及交联聚丙烯腈,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负载钯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丙烯酸甲酯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它们都能以较高的催化活性将丙烯酸甲酯完全转化为丙酸甲酯,是制备高纯丙酸甲酯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用化学还原与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杂多蓝催化剂H2PW6Mo5Mo^ⅤO40.27H2O/SiO2,并用ICP,IR,吡啶吸附IR光谱及TG-DTA等进行了表征。将该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丁酯的合成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Broensted酸位与Lewis酸位和热稳定性,在最佳催化条件下,乙酸丁酯的收率可达98.3%,醋酸的转化率大于99%,并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 相似文献
15.
16.
加压条件下负载型杂多酸复合催化剂催化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负载型杂多酸复合催化剂HSiW-La2O3/ γ-Al2O3,并用吡啶吸附IR光谱、NH32-TPD、N2吸附、UV-DRS、XPS和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该催化剂具有中孔结构,表面上具有L酸和B酸,酸分布以弱酸为主,探讨了杂多酸含量,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入质量空速对甲脱水制备二甲醚转化率与选择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HSiW含量为105-16%时,催化剂活性,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压力0.75-0.85MPa(gauge),温度280-320℃,质量空速(MHSV)为1.5-2.5h^1。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加氢反应后反应溶液中金属的溶出量,考察了高分子负载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了活性中心金属的种类、价态及分散程度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聚苯乙烯苄基氨茴酸树脂载体上,不同金属物种的催化剂稳定性次序为:Pd混合价态钯>二价钯。随着载体表面钯分散度的增大,钯盐中配体En值的减小,溶剂极性的减弱,钯的流失量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负载型钯催化剂硫中毒机理—模型催化剂的评价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H_2S为毒物,H_2-O_2反应为模型反应,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d/Al_2O_3催化剂,用交替-脉冲微反应色谱技术对催化剂活性、耐硫性进行评价,用XPS、红外分析技术对不同反应阶段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虽然催化剂上有S_2~(2-)、S~(2-)和SO_4~(2-)物种存在,其活性也基本相同,但耐硫性差别较大。当催化剂上有S_2~(2-)存在时,其耐硫性较差,含有S~(2-)的催化剂次之,含有SO_4~(2-)的催化剂的耐毒性较好。SO_4~(2-)对催化剂的主要影响是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而对抗硫性影响不大。由此可以认为,H_2-O_2反应中负载型钯催化剂硫中毒时,以S_2~(2-)毒性最大,其次是S~(2-),在一定范围内SO_4~(2-)的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