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 ,若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课本中的一些典型例习题 .揭示出其丰富的内涵 ,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对于培养应变能力 ,开拓思路 ,活跃思维 ,都是有益的 ,同时对于目前高考命题的“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也有一定的针对性 ,更重要的是与素质教育要求的“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本质相吻合 .本文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研究课本习题 ,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题 1 求椭圆 x216 y22 5=1上一点P( 2 .4 ,4 )与两焦点的距离 .(解几课本习题六第 3题 ) .本…  相似文献   

2.
李淑惠 《中学数学》2023,(24):12-13
课本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课本中的习题是经过众多专家精心挑选而定的,很多题目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设计,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活动经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完善认知结构、培养理性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从不同角度对一道课本习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大目标,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凸显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培养和解题能力的高效,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与反思中发现,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利用开放题、错题,利用解题后的反思和在解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都能有效实现数学教学发展学生思维的目标,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使学生步人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鹏 《数学之友》2022,(5):90-92
“一题多解”是数学解题教学的常见方式,它能够融合并交汇数学中众多相关知识与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以一道典型的习题为例,从基本知识入手,以多种思维角度切入,总结出多种技巧.  相似文献   

5.
挖掘课本习题潜在功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学习指导丛书,同步练习,单元检测,双基测试,能力训练等等名目繁多的学习辅导资料满天飞,弄得师生无所适从,因而老师们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现行教材中的例、习题所蕴含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潜在因素.其实,挖掘课本习题潜在功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1 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数学习题,浩如烟海,昼夜演算,也难以作完.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典型题目,巧妙地进行一题多变,使一道题变成一类题,这样既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又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基本题:化简22…  相似文献   

6.
李昌 《数学通讯》2007,(7):24-25
课本习题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典型题目,它们或者是重要的结论,或者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是某个数学命题的具体形式;它们的延申、转化和拓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往往是编拟各类试卷的源泉.因此,在学习中挖掘、探究这些性质,既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对数学实质的理解,又能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下面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谈谈如保进行探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习题是数学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何有效的利用习题,挖掘习题中的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是数学教师一个永恒的话题.数学教育理论认为:范例集中体现了教材和学生水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容易引起认识冲突,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关于事物关系的经验,认识更为抽象或总结性的规律.一个好的例子胜出一打说明.笔者结合各类试题,寻找活跃在各类试题中的同题异构.即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从而使学生能“解一题,练一串,懂一类.”  相似文献   

8.
许冶 《中学数学》2023,(1):95-96
<正>在高中阶段,课堂时间有限,只有45分钟,除了要重视概念的讲解,还应该充分利用好每一个习题.素质教育下,数学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学生的解题过程是综合运用核心素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学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因此,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然而,一题多解需要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且能够融会贯通.在解题的时候对题目进行深层次分析,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全面发展.但很多学生对于一题多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依赖于教师引导.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对“一题多解”进行深入研究,该如何设计课题让学生体会到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高考试题立几都约占20的比例,即三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一道解答题.许多学生在处理立几问题时,不能熟练掌握立几基础知识,抓住点、线、面位置关系灵活地进行推理或计算,普遍花时多、效益低.笔者在对近年高考立几试题分析研究中发现,高考中的立几试题多数是由课本中的例、习题引申或变形得到,有的甚至是课本中例、习题的原题.若能熟练掌握课本中一些典型的例、习题的结论或进行引申后得到的结论,并应用它进行解题,对于优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十分有益.因此特归纳总结课本中常用的八个重要的例、习题结论或引申后…  相似文献   

10.
一道课本复习题教学之我见玉邴图(云南广南一中663300)在教学中,利用课本习题具有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开拓思维,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达到作一题,知一类,提高一步的目的.下面以课本一道习题为例,谈...  相似文献   

11.
在复习课中,对课本例习题“再创造”,不断挖掘课本例习题的潜在价值,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复习课中,通过对课本例习题“再创造”进行整合、变式、延伸;把“封闭型”的课本例习题转向“开放型”等,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几年来的数学试题,源于课本的题型占据了相当的分量,我们重视例题教学的同时,不要轻视教材上例习题的充分挖掘.教材中许多例习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发散性特点,将课本例习题充分挖掘,巧妙变换,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与目前命题趋势之“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相符合,更重要的是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相吻合.笔者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94页的一道例题为例谈课本习题的功能挖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者青睐于课本习题的改编题.因此挖掘课本一些好题目,并且对其变式进行探究有重要意义.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重要的数学思维.笔者展示一道课本习题的各种变式. 一、原题重现 问题1(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2.4B组-4)在圆C中,A、B是圆C上任意两点,是否只需知道圆C的半径或者AB的长度,就可以求万(AB→)·(AC→)的值?  相似文献   

14.
陈文明 《数学通报》2002,(10):17-20
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 )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其本质特征是思维的多向性 ,表现在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思考、析取和重组信息 ,使思维不恪守常规、不拘于常法、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模式 ,而是善于开拓、变异并提出新问题 ,去从多种途径寻求问题解答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数学习题的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 :“一题多解”、“一题多探”、“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四种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 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一道数学题 ,往往由于审视的方向不同 ,而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习题课教…  相似文献   

15.
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赵振洪(山东高青县一中256300)高中课本《平面解析几何》的总复习考题中有一道题:“已知椭圆方程是,求椭圆内接正方形的面积.”若要严谨地解这道题,必须用:(一)定理1椭圆有且仅有两条对称轴x=0和y=0.(二)定理二椭圆内接矩形...  相似文献   

16.
很多数学问题解法并不唯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有不同的解法.从简单问题的解决中,也可以学到解灵活题的方法.例如下面课本中的一道题,题目虽然简单,但仔细体会其解法,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第42页有这样一道习题:一块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操场,现要将它的面积增加一倍,但不改变  相似文献   

17.
吴奇进 《数学之友》2023,(11):40-41+44
“双减”背景下,很多初中都有延时服务、晚自习作业辅导的习惯,这也使得作业讲评成为教师更需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误以为作业讲评就是订正结果、核对过程,这样的解题教学往往只是让学生学会了解一道题,若能在课前针对待讲评的习题问题进行变式改编、同类链接,则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帮助学生从会解一道题迈上会解一类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高阶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增教师解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从一道课本习题的研究看新教材的弹性特色喻继洲(湖北省汉川县马口镇金马中学432301)钻研新教材,挖掘课本例题与习题的功能,加强对例题、习题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基础知识掌握与理解,而且能活用基础知识解证题,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下面仅就人教版初三《几何》第...  相似文献   

19.
杨晗 《数学通讯》2023,(5):42-45
以一道“对角互补型”几何题为切入点,围绕主题精选、编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并不断对问题进行变式,引导学生挖掘数学问题的本质,提炼共性.在数学教学中,凸显数学思想方法,优化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课本中的例习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因而要去挖掘题目中蕴含的东西,通过一题多解、多变、拓展延伸,使学生对题目的内在联系了解更深,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以一道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