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光学原理的力学类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春峰 《大学物理》2001,20(2):21-26
系统地类比了光学原理与力学原理,并从这种类比关系出发对波动力学的建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也是新形势下践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认证理念和课程思政的主要场所.本文基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光学原理"中望远镜内容,开展了引导式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其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培养学生学前思、学中思和学后反思的习惯,希望能够为新形势下以学生为中心、专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光学原理》(Principles of Optics)一书是玻恩与沃尔夫合著的、倍受好评的光学经典名著。回顾、梳理与品味这一名著的撰写过程,会得到诸多感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的物理教育家以及物理学家,都可以从中得到一把尺子,用以衡量自己的工作。这有利于中国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厚宇德 《物理》2013,42(08):574-579
《光学原理》(Principles of Optics)一书是玻恩与沃尔夫合著的、倍受好评的光学经典名著。回顾、梳理与品味这一名著的撰写过程,会得到诸多感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的物理教育家以及物理学家,都可以从中得到一把尺子,用以衡量自己的工作。这有利于中国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激光器聚光腔、光纤和激光器布儒斯特窗为例,介绍了经典光学原理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分析了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光学纤维面板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耀武  王春誉 《物理》1995,24(4):223-227
光学纤维面板应用于各种电子光学仪器中能显著提高电子光学器件的性能,在国外被称为电子光学的一次革命,对光学纤维面板传像原理,主要特征,应用情况及纤维光锥和纤维倒像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叶玮玮 《技术物理教学》2009,17(3):48-48,F0003
门镜,俗称“猫眼”,为什么室内的人通过“猫眼”可看清室外来者,而室外的人不能看清室内的景物呢?本文以浙江省宁海光学仪器厂生产的MJ-4“猫眼”为例说明其光学原理.  相似文献   

8.
沈元华 《大学物理》1997,16(9):43-44
以叠加原理为纲为组织普通物理中传统光学部分的教学,理顺了光学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增加了系统性,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节省了学时,为在普物光学教学中增加现代光学内容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结合高等学校物理相关专业光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分析了光学课程的特点, 并基于思维导图独特的特 征, 探索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光学知识点总结课程的优势和步骤, 且结合“ 光的偏振态”具体知识点进行了实践研 究  相似文献   

10.
王文军  张景生 《物理实验》1997,17(4):188-188
本刊1992年第1期登的“旋光原理实验的改进”(下称“改进”)一文读后深受启发,并在我们的教学中予以采用,该文把所有光学元件裸露在外,学生可以直观明了实验原理及旋光仪结构.此改进的关键在于半荫偏振装置的设计和调整.按“改进”的设计如图1(a、b)所示,P;为一个圆形偏振片,P;为一个半圆形偏振片,当P。的偏振轴取图1(。)的C’或C的方向时,半荫偏振装置左右两部分光强相等,但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下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半荫偏振装置左右两部分的偏振光通过P。后的相对光强的大小.如图2所示,光源通过半荫偏…  相似文献   

11.
蔡履中 《大学物理》2004,23(4):47-51,58
传统教育往往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者而非主动的思想者,而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则强调人的因素,强调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视学生为一切教学过程的主体、服务对象、出发点、落脚点和终极目标,把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培养创造力置于首位.本文结合多年的基础光学教学实践,从转变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素质,讲究讲课艺术,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加强师生的交流及互动等方面介绍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做法与体会,可为在理工科基础教学中实施这一原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开展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结合物理学专业的电动力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切入点,通过教学实践初步取得教学效果,对理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起到积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真正做到课程育人,发挥课程应有的作用,并提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大学应用光学课程的发展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强调了对学生工程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大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更重视教学双方人的因素,采用研究型教学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实践环节采用了科研模式和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内光学工程的学科优势来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改革,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注入了与当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辐射度学、光度学和色度学(以下简称"三度学")是现代光电信息转换、传输、存储、显示、测量和计量的基础,随着光电信息技术、图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扩展,"三度学"及其测量技术已成为光电工程领域科研和应用人员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在国内还没有完全类似的教材和课程设置。以往教学中仅在某些课程中部分涉及辐射度学和光度学的概念,难以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的知识,至于色度学则更少涉及,系统讲授的课程大多安排在研究生阶段,但也较少涉及相关的实验仪器和技术的讲授。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探索了以"三度学"作为教学内容,通过配合相关测量的实验,开展了"三度学"课程建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作为与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并列的第三种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方法,计算物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学科发展相对较晚以及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尚未形成较成熟的体系.本文主要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计算物理课程协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情况.本科生课程定位于掌握计算物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案例实践,课程教学小班化;研究生课程定位于构建计算物理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结构,突出专业性和前沿性,重视计算实践能力,并开设计算物理二级学科平行课.本文主要介绍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的协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这项探索使得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在内容、结构和方式上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在高功率激光装置中对平面反射镜反射率的高精度测量,提出了将双光束分光光度法与VW测量法相结合,利用扩束后的测量光束测量被测元件的反射率.推导了计算公式,搭建了测量光束口径为50mm的检测系统,通过对标准吸收玻璃吸收值的测试验证了系统对光束能量测试的准确性.利用该系统对高功率激光装置使用的反射镜的反射率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神光-Ⅲ原型装置使用的光学元件,基于国内光学元件加工现状,结合空间频段的概念,对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所需光学元件不同的面形评价参数进行了阐述。结合对激光远场焦斑的影响,对面形评价参数的重要性进行了举例说明。提出了面形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界定面形各项评价参数,对光学元件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器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波前校正器是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相关技术已得到了多年的积累与发展。本文介绍了多种目前常用的波前校正器件,包括分离促动器连续表面变形镜、拼接子镜变形镜、薄膜变形镜、双压电片变形镜、微电子机械系统变形镜以及基于液晶技术的空间光调制器和自适应次镜等,给出了它们的实现方式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并从空间校正频率和校正速度等方面对各校正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了在新应用的需求下,波前校正器件的技术创新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金课"建设的"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吴平  朱浩  张晓  谢东 《大学物理》2021,40(3):51-55,61
近年来,依托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本文持续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金课”建设标准,既基于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同时又提升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和挑战度,实践知识探究、思辨与拓展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对“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设计和实践,有效促进了高校学生的个性化、深层次学习,对后疫情时代,高校师生实现高质量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智能光学的概念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光学是在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概念。本文介绍了智能光学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并进一步明确和扩展了智能光学的概念和范畴。对智能光学的技术基础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主要包括动态光学调制技术、动态光学探测技术、智能光学系统等,涉及了天文、军事、空间、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应用的望远镜、显微镜、激光器等光学系统和光学设备。最后,对智能光学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