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整体法与隔离法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首先我们先了解下整体法隔离法这两种方法:1.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
  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也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整体法可以避免对整体内部进行繁锁的分析,常常使问题解答更简便、明了。  相似文献   

2.
“整体法”解题中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问题王小宁(鞍山钢铁学校114002)许多同学在看了一些参考书后提出把两个连接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用“水平伸展法”求解即“整体法”,比“隔离法’懈题简单.其实“整体法”运用的不正确,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用一个例...  相似文献   

3.
物理解题方法中有隔离法和整体法,而整体法思维方式在物理解题中若能正确运用,则解题会得心应手.整体法是在一个物理过程中把两个或者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体内部的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是内力,整体以外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都叫外力.应用整体法时应注意“系统”的选取、“内力”和“外力”的确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任何物理问题时,首先必须明确研究对象,而选择研究对象时就有整体法和隔离法之分.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区别在于选取的研究对象不同,如能正确、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题就会轻松自如.  相似文献   

5.
李振岭 《物理通报》2001,(7):12-12,13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常遇到系统中各物体有共同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时,常规解法是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解法要列方程组,运算过程复杂.现介绍用力的分配规律求解,可大大简化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常常遇到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 ,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难于解决此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为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时 ,属于内力 .我们用隔离法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因为隔离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把内力转化为外力 ,以便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所以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内力 ,什么是外力 ,以及怎样把内力转化为外力 .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 ,谈谈粗浅的看法 .1 内力与外力例如 :在水平面上有两个…  相似文献   

7.
王小勇 《物理实验》2004,24(9):18-18
隔离法和整体法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下面举一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辉 《物理通报》2012,(1):35-36
讨论了解决力学问题时,"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渗透运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中物理力学中的动态平衡问题,本文总结了几种处理方法,有动态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整体法和隔离法、正弦定理法、极值法,且指明了每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魏嵋 《物理实验》2004,24(8):24-24
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在求解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物体组(系统)问题的过程中,若能转换角度,从整体思维出发,巧妙地将相互作用的系统视为单个物体的话,动量定理也是适用的,这时系统所受外力的冲量之和等于系统内各物体总动量的变化量.该方法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1.
一个由n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我们把此系统叫做物体系(此物体系可视作由若干质点组成,亦称为质点组),物体系或质点组以外的其他物体称为外界,外界物体对物体系内物体的作用力称作外力,物体系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相似文献   

12.
位相物体激光全息二次曝光法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借助激光全息进行无损检测,获得位相物体的信息,对位相物体激光全息二次曝光法无损检测进行了研究,指出一般的二次曝光法测位相物体典型光路的缺点,提出了物光波2次通过样品的改进方案。利用此方案对一些位相物体(如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作了无损检测实验,得到了较满意的实验结果。与普通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精度高、结果直接可靠、不损伤物体等诸多优点。对改进方案稍作改动,即可用于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生产线对加工产品进行在线产品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3.
在透镜成像问题中,经常会遇到已知物体移动情况,求像移动的方向及速度变化以及物、像距离的变化等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放大率来判断,无论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遵循如下规律:①当放大率m<1时;像的速度小于物的速度.②当放大率m=1时,物与像...  相似文献   

14.
隔离法是研究刚体力学和变形体力学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在几个个别物体组成的系统上,也可以用在连续系统上(像弹性体、流体等),差不多所有研究物体宏观性质的力学都离不了它,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有一些习题也需用隔离法求解(像121页习题11,13,15;127页习题4,5,6,7;……等题)。过去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是不够的,缺乏清晰的概念和必要的技巧,个别的,甚至到  相似文献   

15.
物体的黑度和吸收比不是等同的浙江林学院刘德祖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对物体的黑度和吸收比一般不作较为深人讨论,常产生一些误解.例如,认为物体的吸收比就是它的黑度;实际物体是灰体;气体是完全透明体等.有鉴于此,本文较详细地讨论物体黑度和吸收比,以及黑体、灰体和...  相似文献   

1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解决某些力学问题,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往往比较方便.对于单个物体的运动问题,分析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还是比较简单的,这里不作举例分析.现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的运  相似文献   

17.
在几何光学的透镜成像计算中,经常会遇到如下题目: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位于主轴上且垂直于主轴的物体AB从较远处沿主轴匀速地向透镜靠近,设物体的移动速度为v物.当物体移动到离透镜距离为u时,求像沿主轴方向的移动速度v像.解法一、微元法设物距的微变化...  相似文献   

18.
樊超磊 《物理通报》2017,36(10):37-39
就高中物理力学题如何进行受力分析及受力分析两种常用方法即整体法和隔离法, 做了以下研究, 总 结了几点经验, 和大家分享, 以期能提高力学题受力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重力驱动下运动物体在颗粒介质中的最大穿透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权义  吴耀宇  彭政  刘锐  陆坤权  厚美瑛 《物理学报》2006,55(12):6203-6207
通过高速摄像的跟踪,研究了重力场中球形下落物体对松散颗粒床进行撞击并进入颗粒床内的运动过程.运用已得到的颗粒体系中运动物体的阻力模型,分析了物体质量对穿透深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物体与颗粒床撞击的初始速度较小时,物体在颗粒床中的最大穿透深度与物体质量呈近似线性关系. 实验得到的结果与模型符合很好. 关键词: 颗粒体系 阻力 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数字全息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利用全息理论、傅里叶频谱分析和采样定理,在模拟和数字全息光栅实验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全息记录和再现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结果表明:在物体和CCD尺寸确定的情况下,记录光路结构参量只取决于对图像采样的要求及CCD的像素尺寸,只要物体到CCD的距离满足采样要求,数字全息图再现光场的三个部分就可以分离;用准直平行光作为记录参考光和模拟再现光,可以得到与物体大小和形状完全一致的再现像;采样条件对再现像的影响大于分离条件,减小参物光的夹角记录适当过采样的数字全息图,有利于提高再现像的质量;另外,在获得高质量再现像方面,根据物体的具体特征,尽可能记录高质量的数字全息图,与满足采样条件和分离条件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