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对8×8大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_1和F_2的抽穗期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1)抽穗期性状在F_1双列试验中,W_r/V_r回归系数b(0.8399)与单位斜率1无显著差异,表明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在F_2中,b=0.2768,显著不同于1,存在上位效应。去阵列8后,对F_2双列资料重新检验,发现由此获得的亚双列系统符合模型(b=0.8230).W_r/V_r分析表明,F_1与F_2世代间阵列位置有变动,但阵列2,3在两个世代中均据回归线的上部.W_r+V_r与Y_r间的相关测定均为负相关,表明抽穗期晚一般由显性基因效应控制.(2)抽穗期F_1和F_2的广义遗传力为97%与98%,狭义遗传力为87%与69%.在F_1为0.59,表明抽穗期晚为部分显性.F_2却大于1,示有超显性特点;H_2/4H_1值都小于0.25,说明全部有关座位上,平均地说,显隐性等位基因频率不相等.F_1值为负值,表明所有亲本所携带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要多. (3)抽穗期一般配合力效应为负向的有小将,早熟3号和永2830.特殊配合力存在较大负向优势的杂交组合中,必含小将、早熟三号和永2830三个早熟品种之一为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2.
对利用不同光照条件控制水稻品种和杂种生育期的遗传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得到以下一些资料: F_1随着不同光照条件的培育,表现不同的显隐性。同一发育类型的品种作杂交,F_1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培育,生育期的显隐表现情况相似;不同发育类型的品种作杂交,F_1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培育,生育期倾向于光照条件适合于发育的亲本。不适宜的光照条件能引起品种和杂种生育期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不断光照和短日照培育F_1引起F_2抽穗期的延迟。晚粳品种(四上裕)经短日照处理后,在自然日照下连续二代显示了向早熟性方面的变異。早粳品种(早粳16号)经不断光照培育后引起向晚熟性方面的变異。变異类型其经济性状与对照比较,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数约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酸性红黄壤土上大麦遗传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酸性红黄壤土上大麦遗传改良研究结果:(1)采用酸铝营养液培养幼苗的方法鉴定了我国3871份大麦品种的耐酸铝性,得到一级耐性材料315份,占鉴定总数的8.13劣,(2)相关通径分析表明,酸性红黄壤土上大麦单株籽粒产量损失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效分菜数下降(P = 0. 7324 )、每穗实粒数减少(P = 0 . 5923 )和千粒重降低(P = 0.5877),由此可见,这是在红黄壤土田间条件下选择耐酸铝性大麦的三个主要选择指标;(3)发现大麦耐酸铝性基因遗传方式除单基因遗传方式外,尚有多基因控制的表现数量性状遗传方式;'(4)从对酸铝性表现敏感的大麦品种“早熟3一号”的花药、幼胚等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通过离体细胞突变体筛选,得到了“耐性细胞系”.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耐酸铝性遗传改良培育出适应酸性红黄壤土种植的大麦新品种是可行的,亦为开发利用红黄壤土地资源补充了另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设a_1,a_2,…,a_n,F_1和b_1,b_2,…,b_n,F_2是两个n边形的边长和面积。若c_i=(a_i~P+b_i~P)~(1/P),i=1,2,…,n,且p≥1,则当2≤p≤4时,以c_1,c_2,…,c_n为边长的n边形的最大面积满足:F~(P/2)≥F_1~(P/2)+F_2~(P/2)。这不等式对p>4不成立,但当1≤p<2时仍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5.
5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抗病虫害水稻品系“B5”与籼稻品种“明恢63”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一个187个F8代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分子连锁图,对水稻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分别检测到影响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农艺性状2、2、4、4、4个QTLs,并分别解释各表型性状总变异的50.6%、74.9%、34.1%、47.3%和46.2‰.其中,控制抽穗期的Hd-6基因,控制株高的Ph7基因和控制剑叶长的Fll-2b基因分别是效应值较大的主效座位,其余的为微效基因座位。相关性状的QTLs大多聚集在染色体的相近或相同区间,表现出成簇分布的现象。这些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可以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用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6.
稻米品质性状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机选取台中本地1号(TN1)与有野生稻亲源的B14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中的180个株系,运用SSR标记技术,对控制糙米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的基础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微卫星标记RM225和RM276之间,离RM225和RM276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0cM和8.4cM;第3染色体微卫星标记RM186附近也有一控制该性状的微效基因位点。控制粒长,长宽比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定位于第2染色体RM240、RM6和RM233、RM211附近。  相似文献   

7.
RAPD分析江西贡江水系鲤鱼种群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PD技术分析了江西贡江水系(瑞金,兴国,赣县,于都,会昌5个县域水域)鲤鱼遗传多样性.在2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了11个多态引物,PCR扩增共得到条带177 2条,其中特异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百分比达到85.04%.结果表明贡江水系的鲤鱼有较强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瑞金鲤鱼的遗传多样性最高,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达到0.291 9.会昌鲤鱼的遗传多样性最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只有0.236 1.5个县域水域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e)排序依次为瑞金(0.291 9),兴国(0.267 6),赣县(0.280 7),于都(0.278 1),会昌(0.236 1).  相似文献   

8.
张量积函子是同调代数中研究模范畴的重要工具。在[1]的基础上,本文对B-空间的张量积做了讨论,得出一些新的结论。设E是B-空间,{E_i,j∈J}是B-空间族,作为赋范空间,则E(?)∪_(i∈J)E_i与∪_(i∈J)(E(?)E_i)等距同构。作为B-空间,E(?)_(?)∪_(i=1)~(?)E_i与∪_(i=1)~(?)(E(?)_(β_(?))E_i)的子空间等距同构。其次本文推广了著名的伴随同构定理([2]Th2.11).设E_1,E_2与F是B-空间,则(?)(E_1(?)_(?)E_2,F)分别与(?)(E_2,(?)(E_1,F)),(?)(E_1,(?)(E_2,F))等距同构.特别(E_1(?)_(?)E_2)分别与(?)(E_2,E_1),(?)(E_1,E_2)等距同构.最后,设E_i,F_i是B-空间,f∈(?)(E_1,F_1),g∈(?)(E_2,F_2),则存在唯一的φ∈(?)(E_1(?)_(β_1)E_2,F_1(?)_(β_2)F_2),记φ=f(?)g.令P={sum from i to f_i(?)g_i},则P与(?)(E_1,F_1)(?)_(?)(?)(E_2,F_2)的稠密子空间(?)(E_1,F_1)(?)(E_2,F_2)等距同构。特别E_1(?)E_2是(E_1(?)_(β_1)E_2)的子空间。本文中的记号同于[1]。文中涉及到张量积的范数都是Cross-范数。  相似文献   

9.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0个SSR标记对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进行定位研究,初步将bel基因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上RM5475和RM6759两个SSR标记之间,与RM5475标记的遗传距离为4.3cM,与RM6759标记的遗传距离为5.2cM。  相似文献   

10.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浙江省天台山次生灌丛群落不同土层(G1层土深0~5cm、G2层土深5~10cm。G3层土深10~15cm)土壤细菌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结果显示11种随机引物在27个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168个可重复的位点,G1和G2土层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均为88.10%,G3土层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50%,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100%.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估算的不同土层的遗传多样性的高低顺序均为G1〉G2〉G3.不同土层细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可培养细菌数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其它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不大.Shannon信息指数与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估算的结果都说明不同土层细菌群落大部分的变异存在于土层内,土层间的遗传分化很低.Nei指数估算的土层问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701,不同土层间具有很高的基因流(Nm=6.63).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在总的遗传变异中,3.90%的变异发生在土层间。96.10%的变异发生于土层内,土层问的遗传分化不显著(Φst=0.039,P〈0.001).从土层间的遗传相似度来看,G1与G2两土层的遗传相似度最高.根据土壤细菌不同土层群落间的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G1土层与G2土层先聚在一起,再与G3土层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和叶肉相比,叶肉原生质体的K含量下降,Fe, Zn, Mn, Cu等元素的含量则显著升高,游离ABA水平显著较高;碱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下降.以上事实表明,叶肉细胞的脱壁措施会使细胞原生质体的生理、、生化状况产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湖北大麦品种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105份湖北栽培大麦酯酶同工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APD技术对分属于8种酶谱类型的10份湖北栽培大麦品种进行了研究.63个随机引物中有12个引物产生稳定多态性的带,共扩增出73条带,其中46条表现出多态性.将每一条带视为一个独立的性状,按其有无列出二元数据矩阵,计算Nei氏相似性系数(S)和遗传距离(D),列出遗传距离矩阵,采用PHYLIP3.5c软件包进行聚类.讨论了RAPD的稳定性以及RAPD标记与同工酶标记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选用八个大麦品种进行双列杂交,分析六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除每穗结实粒数外,所有性状的平均中亲优势为8一” %.依次是:单株产量一千粒重一穗长一株高一单株分蒙数.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表明存在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效应.同时也观察到亲本的平均生产力并不总是与它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钙黄素为荧光标记物,使用电击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如浸种液、苗龄、培养基、酶解时间等和电击参数对大麦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得率及电击导入外源荧光物质的影响。通过电击成功地将荧光标记物钙黄素导入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内。上述条件和电击参数对获得有活力的大麦叶肉原生质体的数量及电击导入钙黄素的频率均有明显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为进一步进行电击导入GUS等外源基因于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内、并实现瞬间表达的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1981—1984年间对大麦8×8双列杂交就蛋白质(%),赖氨酸(%)等籽粒品质性状作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赖氨酸(%)为加性一显性遗传性状.其中赖氨酸(%)以加性遗传为主;而蛋白质(%)存在较大的显性效应.这两个性状的F值都为正值;H_2/4H_1都显著小于0.25.平均而言,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座位以显性等位基因为主.W_r/V_r回归分析揭示这些显性基因存在减效的趋势.这两个性状与单株粒重以及千粒重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承载机理, 对宁波某施工场地的4根灌注桩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 4根灌注桩均采用自平衡方式加载, 以加载方式获得每根桩的Q—s曲线, 并通过桩身内部埋设的传感器得到加载期间桩身及桩底的应力数据, 根据应力分析研究桩身弯矩及桩侧摩阻力的变化. 测试结果表明: 桩端后注浆能提高钻孔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约20%; 注浆期间, 桩侧摩阻力的重新分布使桩身轴力发生较大变化, 且桩端承受弯矩会对桩体结构造成一定破坏; 加载期间, 注浆桩的桩端部分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 而非注浆桩的桩端部分承载力主要由端阻力提供; 在透水地层中, 桩承载力的提高依赖于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而在不透水地层中扩大头的产生也会成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雄性不育系 40 A是由核基因和环境条件互作而致的光温敏雄性不育新品系 .对其在不同播期下的育性表现及 F1 杂种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系早播表现为雄性可育 (武汉地区在 10月 2 0日以前播种 ) ,晚播表现为雄性不育 (武汉地区在 12月上、中旬播种 ) .与多个测交恢复系配制的 F1 杂种育性完全正常 ,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  相似文献   

18.
田间喷施植物保健素或健壮素均能提高同源四倍体大麦叶绿素的含量,延缓功能叶的衰老,有利于可溶性糖从茎秆等营养器官向穗部生殖器官运转,使单株穗数从2. 1提高到2. 8 ,结实率从68. 7%提高到77.。%,千粒重从56. 60g提高到59. 8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