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志俊 《化学教育》2013,34(4):54-56
以陶行知教育思想和高中化学课程理念为理论支撑,创建"3S+L"教学模式。通过"从生活(S)走进化学"、"用实验(S)探究真相"、"用理论(L)提升认识"、"从化学走向社会(S)"等4个教学环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用"二氧化硫"的课堂教学为案例诠释"3S+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阐述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群的涵义、特点与设置思路,结合化学教育专业特点,提出 "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教学研究"4个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群的建设与实施方案,最终实现"多层次、多维度、多模块"的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群设置。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理论界对化学教学论的基础是什么的回答不深不透,已深度影响到化学教学论自身的建设。本文认为化学教学实践活动应是化学教学论的实践基础;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传播学应是化学教学论的主要理论基础,而教育学原理是通过普通教学论对化学教学论发挥指导作用的。鉴此,理清了化学教学论与相关理论学科及化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关系层次。提出化学教学论要以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传播学的研究终点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基于实存的化学教学实践活动构建化学教学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潘程  宋万琚  王磊  徐萍 《化学教育》2010,31(12):30-33
从培养学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科学素养的角度对"化学与生活"模块中"食品添加剂"内容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设计出了以培养学生与生活相关化学素养为总目标、以真实生活问题解决为主线索的课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先进教育理念与先进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融入多年教学实践和国内外教学成果,编写出版了有鲜明特色、普适性强的系列教材——《工科化学概论》、《工科化学概论立体化课件》、《工科化学概论习题解答》,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本文介绍《工科化学概论》系列教材建设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盛国定  马国春 《化学教育》2002,23(12):41-43
21世纪 ,人类正迎来信息时代。目前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已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 ,这种影响已开始深入到大、中学课堂。在化学课堂上 ,教师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因此越来越多的关于如何在化学课堂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问题需要化学教师和化学教育研究者去研究。笔者认为 ,在这些问题中 ,如何将化学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是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那么他 (她 )必须要解决 2个大问题 ,即硬件问题 ,如电脑、投影仪 ,甚至需要网络 (包括局域网或因特网 )…  相似文献   

7.
胡久华  吴益平 《化学教育》2007,28(11):20-21,24
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2部分,"化学与生活"属于其中的一个选修模块。广大化学教师在实施此模块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感觉没有多少化学知识,大部分教学内容倾向于科普介绍。通过"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教学案例探讨避免"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的科普化的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谈化学教育中的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华文  张忠碧 《大学化学》1999,14(3):47-48,51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联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十分紧密的科学,其中充满着丰富的美的素材。如何做到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即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日益成为了广大化学教师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认为,化学教育与美育密不可分,化...  相似文献   

9.
谈化学教育与科学素养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普遍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化学教育目的、化学教学观念和化学教学的优化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系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胡久华  王璇 《化学教育》2018,39(2):43-49
针对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明确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能力是化学教学能力,构建了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能力构成模型,并开发了测评工具。在教学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了教学能力导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全程一体化培养模式,具体探讨了以化学教学设计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基于实践取向的研究论文的全程一体化指导模式。构建并实施了在培养的不同阶段,实现教育教学理论与观念、实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螺旋发展的具体培养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果秀敏  牛延锋 《化学教育》2007,28(7):14-15,19
化学科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若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不和谐,必定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科技伦理在当前科技伦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在教学中加强化学科技伦理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及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背景下,探讨了化学教学论学科面临的新使命: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基础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指导。分析了达成新使命所面临的新挑战:增进对化学学科内容的理解,提升化学专业对话的能力;融通化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科学哲学等领域,明晰化学教育的理论基础;深度反思与融通国内外化学教育研究成果,明晰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学术性及独特优势;融通化学教育研究与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弥合二者之间的隔阂;加强化学教育研究成果与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外部认同等。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是高师院校学生综合实践必修课。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了江西师范大学进行"5+2"模块的化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研究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杨启瑞 《化学教育》2022,43(1):129-129
胡志刚主编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以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为原则,全面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创新.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也是化学教师和化学教学研究人员较为实用的一本工具书.  相似文献   

15.
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能量转化",在高中必修教材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拓展,分析了化学反应中3种能量转化形式即化学能与光能、热能、电能的转化。内容包括介绍荧光棒的成分和作用原理;学习粗测饼干所含热量的方法,并分析误差原因;了解冷敷创可贴的应用,体会化学原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通过可乐电池的学生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电池。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能量转化"分2课时完成,教学实践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编写、2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以及实施教学评价等。  相似文献   

16.
1980年,<化学教育>创刊,那年秋天,我考上了大学,从此与<化学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30年过去了,<化学教育>成长为深受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欢迎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她的帮助下,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工作先进个人、盐城市新世纪"111工程"培养对象、盐城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盐城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盐城市化学学科教学能手、盐城市化学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万坚 《大学化学》2017,32(4):11-16
努力将现代教育理念、理论、技术和方法融入到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具体而言,就是将课程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研究教学案例化等六"化"固化到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逐步构建并实施了一套适合结构化学课程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SC@O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探索践行以知识与技能的深度教学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LIC Thinking为核心的综合能力与STE@M素养的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18.
包朝龙 《化学教育》2008,29(4):80-80
永远记得和<化学教育>那一次的牵手,让我终于找到了站立的感觉. 刚刚过去的2007年,有近20篇文稿见诸十多家报刊,今天(08年2月26日)又收到<化学教育>杂志发出<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探微——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一节的教学为例>一文的录用通知,回想起来,全得益于当初和<化学教育>的那一次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刘一兵 《化学教育》2006,27(3):44-45,49
教育理论原创性研究,已经逐步引起关注。化学教学论研究理应追求原创之路,即探寻研究问题的原发性、素材的原始性、方式的独特性、成果的创造性等。现实的化学教学论研究缺乏原创理论,其原因主要有思维、心理、实践、评价等困素影响。要提高化学教学论研究的原创性,必须注意增强其研究的历史使命,理顺它与一般教学理论的关系,开阔研究的学术新视野,直面于指向现实问题的化学校本教学研究,明确研究的质量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主要根据化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模式,形成了"化学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特色。学习理论实施导修课教学。将化学知识按学习属性分类,按各类知识认知原理设计教学范例,并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和模拟教学训练,使学生对各类化学知识的教学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5届硕士和3届本科生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较理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