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氧化碳甲烷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Ni/Al2O3,Ni/Sep及Ni-Sm/Sep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甲烷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Sep催化剂的活性高于Ni/Al2O3,稀土Sm对Ni/Sep催化剂有明显的改性作用。TRP,TPD,活有的结果表明:海泡石和Sm能使镍的学原温度降低、氢吸附量增加、活化有降低,同时使Ni原子电子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2.
海泡石及烯土对苯加氢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海泡石为载体,金属镍为活性组份,稀土为助剂,用浸渍法制备了Ni/Sep和Ni-RE/Sep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的苯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海泡石经酸改性后,催化剂的活性和比表面积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海泡石为载体,金属镍为活性组份,稀土为助剂,用浸渍法制备了Ni/Sep和Ni-RE/Sep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的苯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海泡石经酸改性后,催化剂的活性和比表面积得到了明显提高。不同稀土及含量对Ni/Sep有不同的改性作用,其中以S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Ni/Al2O3,Ni/Sep及Ni-Sm/Sep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甲烷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Sep催化剂的活性高于Ni/Al2O3,稀土Sm对Ni/Sep催化剂有明显的改性作用。TPR,TPD,活化能的结果表明:海泡石和Sm能使镍的还原温度  相似文献   

5.
Ni/sepiolite催化剂的改性研究——Ⅰ.助剂的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泡石为载体,镍为活性组分,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含不同助剂的Ni/sepiolite催化剂。以苯加氢为探针反应,用二硫化碳中毒法系统地考察了助剂对镍催化剂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助剂的加入使镍催化剂苯加氢活性提高,活性中心原子数增加,活化络合物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发生变化,助剂的影响既有电子效应又有几何效应,但以电子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6.
Ni/sepiolite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Ⅱ:载体的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羟基铝改性sepiolite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Ni基催化剂。采用苯加氢为探针反应及二硫化碳中毒法系统地考察了载体改性对Ni/sepiolite催化剂活性及抗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的改性增加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数,提高了Ni原子分散度,降低了加氢反应的活化能。动力学研究亦表明,羟基铝的引入既有电子效应又有几何效应,但以电子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7.
基于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具有低温、低压、活性高等优点,着重介绍了催化剂载体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载体的种类及其在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总结.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加氢组分对CO2加氢合成二甲醚性能的影响为对象,采用XRD、BET、TEM、TPR和TPD对催化剂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u/HZSM-5催化剂中添加Zn或Mn均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的CO2加氢转化活性;同时添加Zn和Mn的Cu-Zn-Mn/HZSM-5催化剂,CO2加氢合成二甲醚性能最好,CO2转化率18.78%,DME选择性46.22%.其中,Mn存在有利于催化剂加氢活性组分的分散,并增加对CO2的吸附能力;Zn的存在则增强了催化剂对H2的吸附活化能力,Zn和Mn同时存在产生的协同作用使催化剂具有很好的CO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正庚烷在铂锡、铂锡镱催化剂上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转化。通过苛刻条件下的催速老化试验,表明铂锡镱催化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多金属重整催化剂,它具有芳构化活性高、选择性及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CH4在Ni—Mg和Ni—La—Mg催化剂上裂筋制得两种碳纳米管,通过TKM,BKT,XRD,TG等方法对两种催化剂上所合成的碳纳米管进行检测比较,发现La的加入,使碳纳米管的管径变细,管壁变薄,碳纳米管管壁的石墨化程度更高,热稳定性更好,对碳纳米管的产量没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或对甲氧基苯甲醛对季戊四醇进行保护,制得3种双羟基保护二醇,该二醇分别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环状碳酸酯单体9—苯基—2,4,8,10—四氧螺[5,5]十一烷—3—酮,9—对甲苯基—2,4,8,10—四氧螺[5,5]十一烷—3—酮和9—对甲氧苯基—2,4,8,10—四氧螺[5,5]十一烷—3—酮.化合物结构均经FT—IR,^1HNMR表征.以三异丁氧基铝为催化剂,单体/催化剂摩尔浓度比为100,反应时间16h,在190℃或210℃下本体开环聚合,对它们的开环聚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取代基对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金属钇和异丙醇为原料,以HgCl2/I2为复合催化剂,通过对金属钇的机械加工以增加其比表面,并将异丙醇脱水使其含水量降低至0.05%,体系在82℃回流5h,经过滤、减压蒸馏,得到了白色海绵状异丙醇钇,其产率高达83%,合成时间比文献报道的缩短了19h,产率提高了8%。文章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20gY加入60mg HgCl2/I2,研究了合成产率与HgCl2/I2催化剂和HgCl2催化剂的依赖关系及异丙醇中含水量对合成产率的影响,并对HgCl2/I2的催化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环状碳酸酯锡粉催化开环聚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利用锡粉对环状碳酸酯(1,3-三亚甲基碳酸酯)(TMC)进行催化开环聚合,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纯度对聚合结果的影响,GPS检测结果表明:用金属锡粉做催化剂,能得到M^-nmax=57000(M^-w/M^-n=1.6)的线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PTMC),而锌粉则没有明显的催化活性,单体纯度对聚合物分子量无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气相法二氧化硅为载体,链状胺和环胺为功能化试剂,制得一系列二氧化硅-胺基复合载体,通过配位反应得到二氧化硅负载胺-钯(Ⅱ)配合物,进一步还原得到二氧化硅负载胺-钯(0)配合物.采用IR、XRD、XPS、ICP技术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制备、反应条件以及配体差异对其催化碘苯与丙烯酸的Heck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70~90℃)即可较好地催化该反应,生成反式产物;还原后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具有链状胺基配体的催化剂随着N原子数目的增加,催化活性呈上升趋势,而具有环状胺基配体的催化剂活性明显低于前者.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丙烯酸和十四醇为原料,直接熔融制备了丙烯酸十四酯。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最佳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260W、辐射时间为12min、n(十四醇):n(丙烯酸)为1.0:1.2,催化剂用量为0.6%(w%),在此条件下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反应时间从4h缩短到12min,反应速率提高20倍,能耗显著降低,酯产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Fe(acac)3-Al(i-Bu)3催化体系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聚合反应,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BMA的聚合速率与单浓度呈一级关系,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1.9kJ/mol.  相似文献   

17.
四苯基卟啉的微波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合成四苯基卟啉。分析和讨论了溶剂、催化剂、微波辐射时间及微波输出功率等因素对合成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剂为硝基苯、催化剂为氯乙酸、微波功率为195W、反应时间为6min的条件下合成四苯基卟啉,最高产率可达35.94%,优于文献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凝胶法制备Ni—Cu—Al催化剂,以甲烷为气源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内径为25-50nm的大孔径碳纳米管,研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气流速对碳纳米管和碳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流速为480~500mL/min,甲烷裂解温度为973K,在823K空气气氛下焙烧的催化剂用于制备碳纳米管得到的产量大于10g/次。  相似文献   

19.
通过2,2-二羟甲基-丙二酸二甲酯与氯甲酸乙酯的反应合成了环状碳酸酯单体5,5-二甲氧羰基-1,3-二氧六环-2-酮,再以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本体开环聚合,得到新型含酯基的聚碳酸酯.单体和聚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核磁共振碳谱(^12C NMR)表征.结果表明,开环聚合反应的产率和分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温度高于100℃时开环聚合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脱羧反应,研究得出该聚合反应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h,聚合过程中基本无脱羧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用磷酸溶液(H3PO4)对活性炭载体(AC)进行预处理,以此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钯(Pd)催化剂(PACT)并将其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结果表明,与未进行处理活性炭载体负载Pd催化剂(PAC)相比,催化剂PACT表现出较高的催化剂活性.对催化剂进行了比表面积(BET),Boehm滴定,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子能谱(EDS)等表征.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含氧基团含量的变化,活性组分Pd含量的富集以及由H3PO4引进的PO3-4的存在是催化剂具高活性的主要原因.热重分析(TG)说明,反应过程积碳的产生使得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