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群 《化学教育》1984,5(2):7-10
如何上好高三化学总复习课,历来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常见的往往有两种做法(一)“炒冷饭式”复习,就是把过去学过的知识提出来,再重新讲一遍做些题目(二)“梳辫子式”复习,把过去学过的知识系统整理一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两种做法,前者把知识仅仅作机械的反复,学生易厌倦,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后者把知识系统整理,虽有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但仍未达到总复习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使全国各地应届毕业班同学在进入化学总复习阶段得到一套理想的总复习资料,本刊编辑部邀请各地在中学第一线多生从事高考总复习教学工作的特、高级教师和教学研究、考试研究人员新编1997~1998年度总复习系列及综合练习。本系列以“3+2”高考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为依据,紧扣考纲知识点,突出能力训练。试题新颖、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中。重在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增强学生高考的应试能力和心理训练。该增刊系列练习共11套(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3.
褚烈军 《化学教育》2004,25(3):41-42
高考模式及命题思路对学生实验和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实验教学已成为理科教学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支柱。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应重视“学生实验”的复习,在实践中我们对“学生实验”的综合复习方法进行了探索,即操作与展览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国各省市逐步实施“3+X”综合考试以来 ,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综合科的复习。大家都感叹综合科的复习缺乏复习资料 ,缺乏实践经验 ,没有模式可循。笔者认为对“3+X”综合科的复习确需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下面就笔者近几年在高三复习中的点滴尝试和体会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从山西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可看出 ,试题立足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考察 ,基础性明显 ,能力性明确 ,综合性突出。这对今后理科综合的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重视基础乃高三复习之根本。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是理科…  相似文献   

5.
“水溶液”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主题,改进和优化水溶液复习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对高三学生水溶液复习前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已有水溶液复习教学研究和复习教学指导文件、梳理学生关于水溶液认识发展的已有研究,综合确定了高三水溶液复习教学中学生的具体认识发展点,基于此设计了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高三水溶液的单元整体复习教学,并且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学生认识发展点的复习教学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要进行复习课和测验课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规定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一条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系统的和巩固的化学基本知识。”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呢?方法很多,其中的一种方法是经常的复习。申比廖夫等著的“教育学”119页提到“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的工作中有重大  相似文献   

7.
为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丰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烃的衍生物”复习课为例,介绍了在高中有机化学内容复习中采用“主题式复习”的意义和流程。将“认识肉桂酸乙酯”作为真实情境开展主题式复习,在“结构探究、性质探究、合成探究”3个环节引导学生类比分析相关图谱和科研成果、推断解决真实的综合性问题,从而构建有机物结构测定、性质与结构关系以及逆向合成的认知模型,进一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  相似文献   

8.
王美文 《化学教育》2003,24(3):27-29
以2003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综 )在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中的变化为依据,参照2002年、2003年(春季)高考理科综合试卷评价,分析2003年夏季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及试卷特点。对2003年(3+X)高考理科综合及化学单科的后期复习提出注重基础、加强学科内综合能力;突出能力,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知识透移能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研究性学习意识的复习建议。  相似文献   

9.
崔子建 《化学教育》2002,23(2):21-22,28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试行“3+X”高考例题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 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础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为顺应“3+X” 的改革形势,把握“注意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的实质,谈谈如何搞好元素 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1  重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教学,形成知识网络    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一要教给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培养进入高校学习所需要 的基本素质;二要在加强主干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科内的综合与联系;三要选择元素化 合物知识与生物、物理、地理、历史…  相似文献   

10.
覃孔彪 《化学教育》2006,27(2):51-51
1由疑问产生了研究性课题 在组织“3+X”综合考试的复习时,必然要涉及到喷泉实验原理的分析与计算。学生甲自选解答了下列一道试题:  相似文献   

11.
赵尔曾 《化学教育》1988,9(6):36-37
我在化学总复习中为学生归纳出一种迅速配平烃类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简而易行,很受学生欢迎。作法如下:先让学生复习甲烷,乙烯、乙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略),再分析这类反应的特点。归纳出:烃完全燃烧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系数受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制约;因反应物中氧原子总是偶数,所以水分子的系数应取偶数才有可能平衡左右氧原子数。归结起来,配平要从烃分子组成出发,综合运用观察法与奇数配偶法。继续练习乙烷,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学生显得不象上述练习那样从容,迅速。  相似文献   

12.
高建华 《化学教育》1990,11(2):8-11
初中化学第四章溶液的复习课教学中,用“五步法”组织学生复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简介如下:第一步:复习准备教师以教材、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生在学习溶液时易错、常错、易于忽略和混淆的问题,运用溶解度曲线,编写复习讨论题,引导学生复习、练习、理解、记忆。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极其重要的环节。部颁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此已有明确规定。为了在化学总复习中贯彻加强实验教学的要求,我们在系统地进行实验复习的基础上,举办了化学实验展览。通过实验展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课堂复习及平时实验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展览室为教师答疑辅导提供了生动有利的条件。实验展览的做法是,在高中毕业总复习的后期进行(与总复习中的有关内容并进)。  相似文献   

14.
将科研课题“聚苯胺负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设计成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将科研课题的创新性和教学可行性有机结合,以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验以苯胺单体(ANI)为原料,以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制备聚苯胺(PANI)载体。采用金胶负载法、PANI原位还原法、ANI原位还原法三种载金方式分别制备PANI负载纳米金催化剂,并以Na BH4存在条件下,对硝基酚(4-NP)还原制备对氨基酚反应(4-AP)为探针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内容多学科交叉融合,涉及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等多种内容。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经历催化学科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掌握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熟练运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大型设备对所制备催化材料进行分析,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育》1995,16(Z1):17-21
化学高考总复习单元练习四基本理论二1卷(共8。分)一、选择国(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1.下列各组微粒:①H3O”、N’H。“、Na“,②OH”、N14。“、F,@O‘”、Na一、Mg’”.@CH。、NH。、H。Oc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  相似文献   

16.
《化学教育》1995,16(Z1):59-64
化学高考总复习综合练习三1卷(共8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l.I是人工合成的,常用于医疗上作放SS射性诊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互核内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25个53B.I和豆都是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碘SS5〕元素的...  相似文献   

17.
化学高考总复习综合练习二何立琳,王际定,李成群(湖南醴陵市一中412200)(湖南师大附中410006)(南京市南湖一中210017)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Ⅰ卷(8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相似文献   

18.
白建娥 《化学教育》2011,32(12):42-44
复习课不是“炒冷饭”,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发展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主要是思维方法、思维品质。所以,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复习哪部分知识,更要关注用什么策略掌握这部分知识,什么策略最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化学高考总复习综合练习三王祖浩,史定海(浙江教育学院310012)(浙江鄞县中学315101)张登考,何国芳(南京金陵中学210005)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Ⅰ卷(8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  相似文献   

20.
化学高考总复习综合练习一陈学英,赵仰周,丁文楚(北京东城区教研室,北京东直门中学100007)(安徽省枞阳中学246702)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Ⅰ卷(8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