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
4.
甲烷在Ni/TiO_2催化剂表面的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Ni/TiO2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活性,实验表明,以TiO2为载体的镍系催化剂对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尤其对H2的选择性较高,对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好的低温反应活性.采用脉冲-质谱在线分析等技术,在无气相氧条件下向Ni/TiO2催化剂脉冲CH4,发现甲烷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转化)及其氧化产物的选择性与金属催化剂表面氧的浓度密切相关.CH4与Ni/TiO2催化剂作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氢溢流和氧溢流现象,可能是这种溢流效应使得N/T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抗积碳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将McGreery的推广LEPS法用于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吸附势能面.设CO在Ni面上的吸附位置有3种(图1).取Sato参数为0.5,所得典型的势能面示于图2、图3.当C—O键平行于表面并接近Ni面上的3种吸附位置时,各势能面均与图2类似,先进入一势阱,然后越过势垒进入第二势阱.发生解离型C及O的原子吸附时,共有4种模式.各势能面上表征吸附的参数列于表1,吸附模式见图1.在4种吸附模式中最稳定的是C模式,即对角相邻5CN上的解离双原子吸附,R_(c-o)=6.65a.u.,它是R_(c-o)(平衡)=2.17a.u.的三倍多.当CO键与表面垂直且接近Ni面上3种吸附位置时所得势 相似文献
6.
甲烷在Ni/TiO2催化剂表面的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Ni/TiO2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活性,实验表明,以TiO2为载体的镍系催化剂对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尤其对H2的选择性较高,对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好的低温反应活性.采用脉冲-质谱在线分析等技术,在无气相氧条件下向Ni/TiO2催化剂脉冲CH4,发现甲烷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转化)及其氧化产物的选择性与金属催化剂表面氧的浓度密切相关.CH4与Ni/TiO2催化剂作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氢溢流和氧溢流现象,可能是这种溢流效应使得Ni/T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抗积碳性能. 相似文献
7.
Li—Ni—La—O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Li-Ni-La-O系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在780℃、CH4:O2:N2=2:1:7、空速15000h^-1时,C2烃收率可达25.8%。XRD、IR、XPS及SEM等的结构分析表明,在LiLa1-xNixO2催化剂中,当0.1≤x≤0.9时,该催化剂由LiNiO2和La2Ni1-yLiyO4-λ两相组成,x<0.3时出现了LiLaO2相,La2Ni1- 相似文献
8.
9.
利用分子束技术改变甲烷的平动能E_k来研究E_k及其法向分量E_n对甲烷在Ni表面及La薄膜上激活解离吸附的影响。对CH_4/Ni及CH_4/La系统, 当甲烷的平动能E_k分别低于58.5 kJ·mol~(-1)及52.3 kJ·mol~(-1)时, 没观察到甲烷的解离吸附。当甲烷的平动能超过此阈值时, 即对CH_4/Ni系统, 当Ek=58.5增至63.8 kJ·mol~(-1)时, 初始沾着几率s_0由0至0.54线性增加; 对CH_4/La系统, 当E_k=52.3增至63.8 kJ·mol~(-1)时, S_0由0至0.49线性增加。这些结果表明, 两个系统的化学吸附是不经过前趋态的直接化学吸附。最后求出CH_4/Ni, CH_4/La系统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6.8 kJ·mol~(-1)和38.1 kJ·mol~(-1)。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程序热脱附(TPD)实验研究了2-丙醇和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的吸附和热反应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电负性大的氟原子取代丙醇中γ-位氢原子后, 使丙醇从脱氢反应转化为脱水反应. 在这两种化合物的TPD 实验产物中发现, 有以脱水反应生成的烯烃(丙烯, 三氟丙烯), 脱氢反应产生的酮类(丙酮, 三氟丙酮)等分子析出. 实验结果表明, 氟原子取代γ-H后阻止了产生中间产物醇盐的β-H 脱氢反应, 打开了γ-H脱氢反应的通道, 导致烯烃的产生. 在2-丙醇吸附于镍表面的TPD实验中观察到了消去β-H产生丙酮的脱氢反应, 而1,1,1-三氟-2-丙醇在镍表面上经过脱水反应则产生了3,3,3-三氟丙烯. 相似文献
12.
13.
Ag-Al(OH)3催化剂提高空气(氧)电极电流密度的EHMO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铝催化剂由于性能好、价廉而用于空气电池的空(氧)电极中.然而这类催化剂的结构以及对氧吸附特性等尚未见报道.我们用EHMO量子化学近似计算法优化了这类催化剂未完全脱水呈Ag-Al(OH)_3时的构型,探讨了它们对氧吸附的方式,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提高电流密度的原因. 1.Ag-Al(OH)_3构型的优化:对Ag-Al(OH)_3催化剂的构型优化采用不带电荷自洽的EHMO方法,在M-340S计算机上进行.Al—O,O—H键长和Al—O—H键角引自 相似文献
14.
利用CO2-TPD技术考察了Ba-La2O3系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实验发现,催化剂表面仅有单一的强碱位或中碱位时,其催化性能均较差。只有表面的中碱位与强碱位以适当量共同存在的样品(6%Ba-La2O3),才能获得好的催化活性和C2选择性。此碱性特征可能有利于表面活性位的产生。同时利用XRD和XPS等技术分别对体相结构和表面氧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La2O3系催化剂表面存在O2^2-离子,但 相似文献
15.
二安替比林对乙氧基苯基甲烷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V(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试剂二安替比林对乙氧基苯基甲烷,并研究了与V(Ⅴ)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和Mn(Ⅱ)-乳化剂OP的作用下,显色反应的产物为橙黄色,ε为2.90×10~6,λ_(max)=450nm,测定V(Ⅴ)的线性范围为4~32μg·L~(-1)。用于中草药中微量V(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热脱附(TPD)实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碘乙醇在Ni(100)表面的吸附和热反应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碘乙醇在100 K温度下以两种分子的形式吸附在Ni(100)的表面, 既有碘原子端的吸附也有碘原子端和羟基端同时吸附在表面. 热分解反应发生在140 K, 伴有少量的乙烯和水产生. 碘乙醇在150 K经过C—I键断裂形成8722;O(H)CH2CH28722;和羟乙基两种中间产物. 在160 K温度下8722;O(H)CH2CH28722;脱去氢形成8722;OCH2CH28722;氧金属环. 中间产物经过进一步分解氧化反应分别在210和250 K产生乙醛, 一部分乙醛从表面脱出, 而其余的则分解成氢气、水和CO. 相似文献
17.
18.
19.
Ni/ZrO2催化剂上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Ni/ZrO2催化剂对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载体焙烧温度以及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和空速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利用XRD、TEM、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织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Ni/ZrO2催化剂用于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不仅具有较高的活性,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水蒸气比增加,CH4转化率增大、CO选择性下降。CH4转化率及CO选择性均随空速增大而下降。使用10%Ni/ZrO2催化剂,在650 ℃、空速1.984×104 h-1、原料气配比H2O∶CH4∶N2=2∶1∶2.67的条件下,获得CH4转化率85%、CO选择性70%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