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Q235钢在不同应力-温度路径下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和本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不同应力一温度路径下Q235钢材性能的试验,以研究应力一温度历史对钢材应变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应力一温度路径下Q235钢的应力、温度、应变三者之间的本构关系.研究了Q235钢经过恒载升降温自然冷却到常温时的材料力学性能,并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设计院也积极参与到国内外电力市场建设中去,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设计人员,掌握国际标准是其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本文通过对印度某工程一个钢框架建筑分别按照印度标准和中国标准风荷载的计算,得出在风荷载作用下其计算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钢-混凝土梁试件的温度分布与温度荷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控制容积法来建立钢-混凝土混合梁试件(以下简称“钢-混凝土试件”)温度分布的离散化方程。对钢-混凝土试件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外气温度变化时的内部温度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温度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随着气温和太阳辐射的不断变化,钢-混凝土试件内各点的温度变化趋势近似于余弦曲线,内部温度分布与其所处方位、表面朝向以及太阳辐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指出对青藏线上铁路桥梁结构的温度荷载将产生不利影响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研究空间钢框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从开始发生变形直至倒塌的全过程。分析中考虑了爆炸载荷作用时间和荷载峰值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形态具有局部性和弱传递性,即爆炸区的梁柱首先产生大变形并伴随大塑性应变,最后在横梁和立柱端部达到材料失效应变而断裂,其他部位受到的影响则很小;爆炸部位处的构件断裂破坏后,剩余的结构会在自重和恒载作用下发生连续倒塌。 相似文献
5.
6.
以5层钢框架结构为对象,对钢框架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的连续倒塌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备用荷载路径法,分别对钢框架结构进行了静力非线性、动力非线性以及爆炸冲击作用下的动力非线性连续倒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的静力和动力非线性分析中,该框架具有良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在5 kgTNT的初始爆炸冲击作用下,钢框架的变形比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求解爆炸作用下钢柱的动力响应,研究钢柱的抗爆性能,以钢柱变形后单元的弧线长度和截面转角为未知量,得到钢柱在爆炸作用下受力性能的差分计算方法,此方法可考虑钢柱大挠度和轴向变形对其截面曲率的影响;通过算例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差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同时给出该方法的应用条件。结果表明,考虑钢柱大挠度和轴向变形的差分计算方法可有效用于钢框架单柱的抗爆计算,计算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对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在EL Centro波、400 cm/s2加速度作用下的内填板厚度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填板的厚度对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有很大影响.随着内填板厚的减少,顶点位移、基底剪力增加,滞回曲线的面积变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截面惯性矩相等的原则,推导了空腹巨型框架等效截面高度系数以及材料用量比。以12层巨型框架为例.对比计算了实腹结构与空腹结构的自振周期、振型及位移、内力,并探讨了刚域与次框架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腹巨型框架结构自振周期较小,抗侧移刚度提高,侧移较小,且抗侧移刚度、侧移与内力突变较小,有利于增加使用空间,节省材料:刚域使得结构自振周期减小,侧移减小,次框架的存在大幅度地减少了结构侧移。 相似文献
11.
结构复位性通常以其残余位移来体现。提出了基于位移响应积分均值法求残余位移的公式,并进行了相关数理统计分析;通过无支撑和偏心支撑钢框架及新型楔块一支撑钢框架地震作用下的数值仿真分析了3种钢框架的复位性。结果表明:楔块一支撑钢框架的复位性优于无支撑和偏心支撑钢框架;基于位移响应积分均值法与重启动分阶段计算的残余位移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用于实际钢框架结构的复位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赵丽芝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8
斜柱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形式,给大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使得斜柱在建筑中的应用有所增加。利用SAP2000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不同倾斜角度斜柱模型在静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出不同角度斜柱对钢框架结构静力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用方钢管作为管套管全钢防屈曲支撑(简称TinT),由不同直径的方钢管分别作为约束外管和受力内管,内管端部焊接肋板形成加强部位,支撑受力性能显著提高.重点研究了TinT受力性能,通过建立TinT模型分析其在拉压往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研究内外管之间不同间隙、初始缺陷对支撑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的影响,并将有限元数值分析与文献[1]中试验进行比较,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研究表明TinT支撑受压承载力较传统支撑增长约160%,滞回耗能性能增长约110%,支撑整体的初始缺陷取1‰以内时,受力性能较好,传统支撑在1~2mm时表现出良好的滞回性能,当间隙大于3 mm时,支撑滞回受力性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一榀三层两跨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滞回曲线,并根据滞回曲线进一步得出了框架顶层骨架曲线及相应的恢复力模型,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框架的延性、强度与刚度的退化等性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将恢复力模型应用到混凝土弹性模量退化方程中,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证明,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多高层钢结构计算中所用的框架分类的几种方法,指出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存在的框架分类方法的缺陷,用算例表明了对其进行修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对外挂式ALC条形墙板与传统钩头螺栓节点的破坏特征及受力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针对上述连接方式不足,提出了在ALC墙板内部节点周围布置加密钢筋网的抗震措施,对加强墙板节点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此设计了不开窗洞墙板钢框架、开窗洞墙板钢框架、节点加强墙板钢框架、节点加强开窗洞墙板钢框架四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利用有限元... 相似文献
17.
3个钢纤维高强砼与2个普通高强砼的中节点抗震试验结果表明,核心区采用钢纤维高强砼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抗裂和受剪能力,少配或甚至不配箍筋,取消梁筋的附加锚固措施.本文提出的抗裂和受剪能力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8.
三种土壤对X70钢腐蚀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在库尔勒地区现场土壤、实验室内含水饱和土壤和土壤模拟溶液中埋设和浸泡试样的方法,利用SEM,EDS,XRD等手段以及失重法对X70钢在库尔勒土壤中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期间内,三种不同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大小顺序为:模拟溶液>现场土壤>饱和含水土壤.这因为在现场实验中,土壤中存在微生物腐蚀而使X70钢腐蚀速率较高;在含水饱和土壤中,水分降低了土壤透气性,土壤阻碍了离子交换,腐蚀速率大大降低;在模拟溶液中,电化学反应非常容易进行,腐蚀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相多组元反应平衡原理及凝固过程固液相界面的溶质再分配理论,建立了253MA钢凝固过程中夹杂物析出与溶质元素偏析的耦合热力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在本模型计算条件下,253MA耐热钢中析出的夹杂物主要为Ce2O3,Ce2O2S,Ce3S4,CeS,CeN,SiO2,MnS.当氧的质量分数低于0006%时,Ce2O3夹杂析出的条件为[%O]/[%S]>1;当氧的质量分数高于0006%时,Ce2O3夹杂析出的条件为[%O]/[%S]>2.当氧的质量分数低于00046%时,若[%O]+[%S]>0009,则耐热钢中可以析出Ce3S4,而CeN夹杂无法析出;若[%O]/[%S]<1,则钢中可以析出CeS夹杂,且随着硫的质量分数的增加,CeS逐渐向Ce3S4转变.当氧的质量分数高于00046%时,CeN夹杂析出的条件为2[%O]+[%S]<001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