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春锦 《数学之友》2017,(20):15-16
1缘起 新课程标准在阐述新课程理念时明确指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更新评价观念,研究评价方法,关注学生个性培养与潜能挖掘.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02年高考数学科试题的评价报告中指出:"试题顺应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融入新的测量理念…有层次地考查数学理性思维,特别是通过解题过程对思维能力进行深入的考查",五种不同类型的试卷都"突出考查理性思维和后继学习的潜能",并对中学数学教学明确提出了:"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因此,对理性思维的研究与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中值得重视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3.
“至简数学”追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主张在教学设计时选取适宜的素材降低教学难度,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并爱上数学.教学人教版教材中“实验与探究——设计跑道”一课时,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探求结论的过程,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贯彻"至简数学"主张,切实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孟俊 《数学之友》2017,(4):53-54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数学课程也不断变革,高中数学作业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其功能、类型等也有了新的延伸.数学作业是高中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教师要重视数学作业,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喜欢学习.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作业布置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作业的设计要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启发独立的思考,要争取让每一个不同水平层次上的同学.  相似文献   

5.
反思:从解题模仿到解题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设计各种不同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段良利 《中学数学》2022,(17):73-74
<正>在“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不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为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当前,我国高中教学实施的是大班化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都存在差异,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兼顾所有学生,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成绩呈现出差异,尤其是数学学科,差异性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分层教学是兼顾学生差异性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寻找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中的平衡点,为各种学情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劣密切相关,数学教学设计则往往取决于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导航仪".时下,新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有余却创造力不足——张奠宙老师称之为"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1的现象着实让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担心,我们出于研究教学设计的需要,查阅了不少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被应试教育这一"紧箍咒"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8.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理念.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周佳 《中学数学》2021,(2):30-31
"学为中心"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开展,最终达到学生高效学习的效果.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学情,研究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并在该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化数学探究,以此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以下,结合"圆周角"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0.
学生做题是必要的,但大量做题是没有必要的.教师要下"题海",认真研究教材、教辅,充分挖掘优秀数学试题的数学营养,让学生驾"轻舟",从真正意义上"减负",让学生从内心感受数学之美、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以“创设课堂高品质活动”“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为追求的“至简数学”教学设计主要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设计学”,通过设计简明的情境、简短的实例、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其次是“设计教”,通过设计简明的讲解、简要的概括、简短的评价,让学生简单地学数学;最后是“设计评”,通过评价学生学习参与度、素养达成度、思考深入度,让学生数学学得不简单.  相似文献   

12.
周宏梅 《中学数学》2012,(14):59-60
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易导致学生厌学,甚至放弃学习的后果.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数学老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为了寻求一种可操作、有效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本人进行了多年的探索,通过实践证明让学生撰写"数学随笔"是  相似文献   

13.
平面几何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几何学习是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笔者从一个基本几何图形的变化出发,让学生在已知条件的变换过程中,不断加强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促进迁移能力的形成,让他们充分感受几何的魅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现数学的美,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的核心就是要改变以往让学生适应课程的被动局面,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信和快乐.而渗透“分层设计”“个性设计”理念的数学作业正能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数学活动园地,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相似文献   

15.
立足生本理念,以具体问题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可以自然促发深度学习,无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本文研究者结合“反比例函数”的教学设计,理性探讨生本理念下深度学习的问题设计策略,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学会思维,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学习方式,是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与拓展”,这应该是每个学生都需经历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比较易于设计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学活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问题解决,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形成的思维过程,学会“数学地思维”;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发展;分层优化,  相似文献   

18.
在新编职业高中《数学》教材中,编写者为师生的数学教学预留了许多"空白",以便于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分层次"填空":即探究、思索、发现,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探索能力. 例如,在"立体几何初步"中,教材中直接给出球的体积公式:V球=4/3πR3,并应用该公式进行计算等,却没有给出公式的证明过程,且证明该公式的主要工具——祖暅原理也是在其后的"阅读材料"中呈现的.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应用,使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觉得困难.而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祖暅原理来探求球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包括探索、发现、创新、证明、引申等思维活动,这就是编者给师生预留出的"空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分层次"填空".  相似文献   

19.
谭强 《中学数学》2012,(14):28-29
一、"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的意义"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情况,如课堂表现、掌握程度、已有水平等,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  相似文献   

20.
表现性评价的任务和评分规则要围绕“数学活动”育人目标而设计,表现性评价要促进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展,关注数学思维的发生,灵活运用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这样才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精准收集学习证据,运用反馈促进数学思考和推进学习,促进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发展,从而促进“数学活动”育人功能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