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具有变工况间歇性工作特点,优良制冷工质特性是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获得良好循环性能至关重要条件。因此,优化选择绿色环保替代工质对扩大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工作温区和寻找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最佳变工况工作特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文中在建立改进型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热力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以R161、R1234yf、R152a、R290、R134a及R600a为制冷剂的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变工况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以R161为制冷剂的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平均(COP)值最高,其变工况循环性能明显优于R134a和R600a等制冷工质;绿色环保新型制冷剂R161是适用于喷射制冷系统变工况运行的优良替代工质。  相似文献   

2.
自然工质R290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且理论制冷循环性能与R22工质相近,是R22的较佳替代工质,适用于房间空调器。文中建立了R290旋转压缩机性能仿真模型,分析了润滑油对R290压缩机的影响,并采用CFD及CAE仿真工具对压缩机的排气通道进行了优化。样机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寻求性能相近且环保的制冷剂取代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制冷剂R22,已成为船舶制冷装置所面临的紧迫、重要课题。文中选择R404A、R407C和R407F作为船舶制冷剂R22的替代品,分析了其制冷特性,并基于船舶冷库制冷装置上,对四种制冷剂进行了特性对比试验,比较了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压力、制冷性能等。结果显示,在试验工况下,R407F可作为R22的理想制冷剂替代品。文章为船舶制冷剂替代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汽车空调系统应用新三元混合工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汽车空调系统(MAq中目前广泛使用R12作为工质。由于R12的ODP值和GWP值都很大,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它是急需替代的工质,汽车空调的替代研究已迫在眉睫。混合工质用于汽车空调系统替代R12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杜邦公司开发研制的由R22、R152a和R124组成的近共沸混合工质杜邦H元(MP系列)是一种R12替代物,它与R12热力学性质相近,制冷性能好,但作为其组分之一的R124目前产量很小,在我国尚未形成商业化产品,价格昂贵。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由R22、R152a、R142b组成的新三元混合工质用于汽车空…  相似文献   

5.
《低温与超导》2021,49(6):49-56,68
为选择适合喷射增效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工质,选取R32/R1234ze、R23/R134a、R170/R290和R23/R227ea四组混合工质,计算分析在给定工况下不同工质对喷射增效自复叠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自复叠制冷循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喷射增效自复叠制冷循环中,R170/R290制冷量最大,R23/R227e压缩机压比最小,R23/R227e具有最佳性能,其性能系数较传统自复叠制冷循环提高了13.8%—28.4%;各组混合工质均存在最优组分配比使循环COP最大。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制冷、热泵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循环工质R22由于具有较大的GWP值和ODP值,所以终将被淘汰。针对工质R22的替代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共沸混合工质R290/R600a/R123(50%/10%/40%),并在小型试验台上做了热泵工况的试验分析。将该工质在各工况下的试验结论与相应工况下R22的试验结论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该工质的可用能分析优于R22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可精确预测喷射器性能的热力学模型,对适用于低温热驱动的喷射制冷系统的环境友好工质进行了选择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152a和R134a用于低温热驱动喷射制冷系统均能获得较好的制冷性能,在相同工况下,以R152a为工质的制冷系统的COP比R134a为工质的制冷系统的COP高4%—13.3%,采用R152a可获得更好的制冷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双级分离式喷射制冷循环,将混合工质两级分凝分离原理引入喷射制冷循环,大大降低系统压比,实现在喷射制冷中获得较低的制冷温度的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制冷效率。建立组成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分析中间温度对循环主流率、最低蒸发温度、喷射系数和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并得到不同冷凝温度下系统性能系数随中间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新循环采用混合工质R600/R290可获得低于-20℃的制冷温度,中间温度对新循环的工作性能影响显著,合理选择中间温度有利于使该循环获得最低制冷温度和最高制冷效率。  相似文献   

9.
1引言吸收压缩式(SC)热泵是一种适用于变温热源的高效复合式热泵系统,比常规压缩式热泵具有工作范围广,工作压力低以及较高COP值等特点。文献出对以R22-DMA为工质的SC热泵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则对新型工质R22-DMA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整理,给出计算二元系统的蒸汽压、烩、摘等的实用公式;并对以其为工质的一种新型SC热泵循环进行计算机模拟优化分析,给出了实际SC热泵在典型制冷工况下的制冷性能及其优化条件。2R22-DMA的热力学性质2.1汽波相平衡R22-DMA二元系统的汽液相平衡实验数据较缺乏,文献[2]给出部分温度…  相似文献   

10.
自复叠制冷循环具有获得制冷温度低优点,但其完全消耗的是高品位电能或机械能;喷射制冷具有利用低品位低温热源(60~100℃)制取冷量、且制冷温度较高时制冷效率高等优点,但难以获得较低制冷温度。因此,为了实现低品位热在低温冷冻领域高效利用并节省高品位电能,本文提出一种由低品位低温热源与电能联合驱动的混合工质喷射/压缩复合制冷循环。建立组成新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喷射器压缩比和压缩机压缩比对复合式制冷循环的热性能系数和机械性能系数影响,并与传统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低品位热源与电能联合驱动喷射/压缩复合制冷循环较传统I刍复叠制冷循环可显著提高制冷效率并获得更低制冷温度。  相似文献   

11.
用状态方程法研究混合工质的热物性苏志军,阙雄才,陈芝久(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30)严家 ,鲍雷(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教研室哈尔滨150001)关键词状态方程,CFCs替代工质,二兀混合工质,汽液平衡性质1前言混合工质作为一种新型工质在...  相似文献   

12.
1引言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吸收式制冷以及吸收制冷工质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氟利昂与有机溶剂组成的工质对是当前人们研究得较多一种工质对,其中R22/DMF(二甲基甲酸胺)体系曾被认为是较有前途的一种新型制冷一吸收工质对[‘]。然而,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所规定HCFC禁用日期的;临近,R22即将被淘汰,因此,研究吸收制冷中R22的替代问题已变得越来越重要。ZI质物性本文涉及的主要计算有:溶液的汽液平衡计算、制冷剂的汽液平衡计算和工质的恰值计算等。本文中制冷剂之间的汽液平衡由改进PT…  相似文献   

13.
空调制冷工质R143a/R227ea、R125/R227ea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制冷剂R22的替代迫在眉睫,还未有一致的意见。但一般认为,R22的替代,无纯质可寻,只能采用混合工质。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混合工质R143a/R227ea、R125/R227ea做为空调制冷系统,尤其是变浓度容量调节系统的循环工质的可行性。2R143a/R227ea、R125/R227ea的热力性质分析考虑到国内外对丙烷、丁烷衍生物制冷工质的研究较少,二元混合工质的组成纯质将不仅从甲烷、乙烷系列中筛选,还将考虑采用丙烷、丁烷衍生物中的一些热物性和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较充分的物质。从组成纯质及变浓度等几个角度加以筛选,本文推荐采…  相似文献   

14.
激波冲击R22重气柱所导致的射流与混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莎  陈志华  薛大文 《物理学报》2013,62(14):144701-144701
基于大涡模拟, 结合五阶加权基本无振荡格式与沉浸边界法对激波自左向右与R22重气柱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数值结果清晰地显示了激波诱导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所导致的重气柱变形过程, 并与Haas 和 Sturtevant 的实验结果符合. 另外, 结果还揭示了入射激波在气柱内右侧边界发生聚焦并诱导射流的过程, 以及在Kelvin-Helmhotz 次不稳定性作用下两个主涡滑移层形成次级涡的过程, 并分析了气柱变形过程中与周围空气的混合机理. 最后, 通过改变反射距离对反射激波与不同变形阶段的气柱的再次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激波反射距离较长时, 反射激波与充分变形后的气柱作用, 使其在流向方向上进一步被压缩; 而当激波反射距离较短时, 反射激波会在气柱内发生马赫反射, 两个三波点附近产生两个高压区, 当其传播至气柱左侧边界时对气柱边界造成冲击加速, 诱导两道向左传播的反向射流. 关键词: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R22重气柱 反射激波 射流  相似文献   

15.
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特性及节能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引言目前逆循环装置比较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为变频调速系统,但因压缩机需重新设计和变频器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用混合工质进行变浓度容量调节可基本避免因压缩机共振、密封不良等重新设计的问题,有可能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1-2],必要从定性转入定量对变浓度容量调节的特性、最优工质及节能机理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2变浓度工质对的筛选用CSD方程对各种混合物进行变浓度制冷循环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工质对R22/142b;R32/124和R32/134a不仅具有较高的循环效率,较大的容量调节范围,而且有着理想的…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 test ri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horizontal flow boiling of pure and mixed refrigerants are described.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were measured for R22/R114 and R12/R152a mixtures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pure components. The test section consists of an S-m-long, 9.1-mm-i.d., electrically heated stainless steel tube and has the distinctive feature of variable heated length. Details of pressure, composition, and fluid and wal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re discussed. The composition of subcooled liquid entering test section varied from test to test, 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t be measured for each test. For the R22/R114 mixture, local composition measurements in the annular liquid film revealed a composition variation of up to 0.07 mole fraction around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heated tube.  相似文献   

17.
R410A与R22在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水平管流动沸腾试验台,采用恒热流加热方法,对 R410A 在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 R410A 在水平微翅管内换热系数的因素,考察了工质质量流量、热流密度、质量干度以及微翅管的几何参数对工质的流动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关系.通过对比 R410A 与 R22 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二者的换热系数,结果表明R410A 与 R22 相差不大,R22 比 R410A 的换热系数大约高 7.5%.  相似文献   

18.
R22与其替代工质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前言传统的单工质蒸气压缩理论循环分析认为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等于相变温度,而忽略了压缩机进出口的过热段以及冷凝器出口过冷段的温度变化,直接造成了人们对回热循环和过热循环的认识偏差,产生了许多误解,其评价标准是有缺陷的。本文以变温热源的可逆循环为基础,考虑了在实际中是可以利用的过热段以及过冷段的温度变化,假设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与外界高、低温热源无换热温差,使循环更接近可逆循环。以此为基础的当量温度法可完善单工质的理论循环分析,同时可用于朗肯循环与劳伦兹循环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