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彩色PDP中荧光粉发光色坐标的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等离子体显示器已成为平板显示领域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等离子体显示器上测得的色坐标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荧光粉在PDP器件中发光色的色坐标,一部分是PDP工作时气体放电的色坐标。在PDP屏的制作过程中,荧光粉经历了浆料制备、干燥、烧结以及老炼等工艺过程。因此,荧光粉在PDP屏上表现出的色坐标比起荧光粉体来说会产生一些变化。本文以测量PDP中荧光粉发光色坐标为目的,提出了一种用单色PDP屏色坐标、亮度和同结构下气体放电色坐标、亮度来获得荧光粉在PDP屏中色坐标和亮度的方法,设计制作了测试PDP屏三基色荧光粉发光色坐标所用的单色试验屏。用CRT ColorAnalyzer(CA-100)时PDP屏和PDP屏上气体放电产生的亮度和色坐标都进行了测量,根据合成颜色的在刺激值与二种已知颜色的在刺激值具有线性叠加关系,计算出了荧光粉在PDP器件中的色坐标和亮度。同时,用WGD-3型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对PDP屏和气体放电的发光光谱进行了测量,用计算机将测得的发光光谱在同波长下相减,从而获得了荧光粉在PDP中的发光光谱。结果表明绿粉和蓝粉的色坐标变化较大,而红粉变化较小,使得PDP白场色温向较低的方向变化。绿粉和蓝粉的发光谱线的半峰宽与原粉比较都有减小,峰值发光强度也减小了,绿粉的峰值发光波长从526nm变至523.4nm。  相似文献   

2.
新的红色萤光粉、铕激活的氧硫化钇具有的发光效率,比钒酸钇高40%。把这种萤光粉用在彩色电视显象管的P22彩色屏上,可以使在9300°K白色色温时所需的三束电子流强度比值接近于 1。在功率消耗相等的情况下,它的白色场的亮度要比钒酸钇P22屏提高20%。如果使电子束流达到最高极限,屏的亮度达到最高值时,则亮度的提高更加显著。由于红色场在达到同等亮度时,所需电子束流减少40%,因此杂散电子的水平也相应下降,于是红色场的纯正度显著改善。本文叙述这种新的红色萤光粉的工作特性,并且说明了测定彩色显象管屏的亮度和色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子俘获型红外上转换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范文慧  侯洵 《发光学报》1998,19(4):317-321
利用溶液悬浮分层提取技术获得粒度较为一致的电子俘获材料(ETM)粉末,考虑ETM屏空间分辨率、红外→可见发光亮度、ETM化学稳定性和膜层均匀性等主要因素,采用不同方法制作了ETM屏,较好地解决了ETM膜层均匀性及器件封装后的化学稳定性等问题,并通过测试比较,提出了一种兼顾空间分辨率和红外上转换发光亮度的微镶嵌屏制作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平面发光二极管与发光二极管单管相比,具有较大的发光面、发光均匀、视角大等优点,在仪器仪共、大型厂矿的中央控制室以及军事指挥所的模拟屏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在某些应用中(例如将它装备在野外工作的代表上,将它作为飞机骂驶舱的告警显示、模拟显示,以及大型矩阵显示屏幕的发光单元),田于环境照变较高,要求发光器件具有更高的亮度.为了提高发光亮度,在管芯发光效率确定的条件下,我们应用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发光器件的结构、材料作了最佳的选择和设计,达到了提高发光器件亮度的目的.图1是金属反射腔半导体平面发光器件的结构. …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薄膜还是粉末直流场致发光屏,它们的工作电压都可能比交流场致发光屏低。最近,我们能够制出工作电压低至20伏并有适当的亮度,尤其是具有很好的老化特性的薄膜发光屏。另一方面,我们在粉末直流场致发光屏方面的工作由于它的急剧老化而遇到困难。因此,很有必要更好地了解这些屏。为此,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ZnS粉末屏的形成过程,局部辐射,老化和场致发光机构。  相似文献   

6.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散热机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OLEDs)工作过程中的生热与热传输机制。 OLEDs器件产热由载流子复合产生,散热渠道主要由热辐射、对流两部分构成。基于传热学理论计算,发现发光亮度为1000 cd/m2时,发光占输入功率的15%,热辐射占30%,热对流占55%,器件温度上升了39.4℃,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良好的匹配。决定器件工作温度的因素有环境、材料、工作功率等。具有不同发光材料的OLEDs器件,其亮度衰减速率不同。  相似文献   

7.
以前的场致发光屏,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有寿命短、亮度低的缺点。 最近,在我们的实验室中,研制成稳定的高亮度薄膜场致发光屏。此屏在250伏(有效值),5千赫电压下,亮度为1000呎朗伯,连续工作10000小时以上,没有变坏的任何表现。也研制出了用于显象的有矩阵结构的屏。  相似文献   

8.
继粉末电致发光(注:以下电致发光均略写为EL)显示器件之后,1968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研制出不同发光机理的高亮度薄膜EL器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种器件,是在ZnS中掺进希土类氟化物分子(TbF_3)作为发光中心,亮度达到数百尺朗伯(fL)。接着,美国Sigmatron公司又研制成硫化锌掺锰的三层薄膜EL器件,发光层背面镶有As_2S_3黑色绝缘层,提高了屏的反差。日本霞浦公司于1973年,研制成将ZnS发光层夹在Y_2O_3和Si_3N_4绝缘层间的对称型薄膜EL器件,亮度达1,500fL,  相似文献   

9.
马凤英  苏建坡  郭茂田  池泉  陈明  余振芳 《物理学报》2011,60(6):64203-064203
结合微腔面发射器件辐射/发光亮度的空间分布以及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给出了器件外量子效率的计算模型. 该模型可以计算工作于不同波段的微腔面发射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如红外波段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可见光波段的微腔有机发光二极管和谐振腔发光二极管以及太赫兹波段的平面微腔结构等. 制备了结构为玻璃/DBR /ITO /NPB /Alq ∶C545T/Alq/LiF/Al的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测试其不同观察角度下器件的发光亮度以及发光光谱. 当电流密度和发光亮度分别为14 A/m2和100 cd/ 关键词: 外量子效率 平面微腔器件 辐射/发光亮度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合理的微腔结构,制备了基于绿光染料C545t、黄光染料Rubrene、红光染料DCJTB的3种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不同发光染料对顶发射器件的光谱的影响。研究表明,微腔结构对光谱具有窄化作用。绿光、黄光器件的发光峰波长并未随视角增大而明显变化,体现出良好的光谱角度性,而红光器件却出现了明显的光谱蓝移现象。绿光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为8.7 lm/W,当电流密度为45 m A/cm2时,亮度能达到7 205 cd/m2;黄光器件的电流效率最大值为11.5 cd/A,当电流密度为48 m A/cm2时,亮度可达到3 770 cd/m2;红光器件的电流效率最大能达到3.54 cd/A,当电流密度为50 m A/cm2时,可获得1 358 cd/m2的亮度。采用合适的发光材料以及合适的器件结构,不仅可以提高顶发射器件的色纯度及发光效率,还可以改善器件发光光谱的角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寿传忠 《发光学报》1982,3(3):62-71
Y2O2S:Eu荧光粉用附加ZnO的方法使其获得具有低能量电子激发发光的能力,发现了用湿法沉淀法附加ZnO的方法比之机械混合附加ZnO的方法使荧光粉具有更低的阈值电压和较高的低能量电子激发的亮度。ZnO的加入对荧光粉的发光具有二重性,较低阳极电压时,ZnO对维持低能量电子激发发光作用是主要的,而在较高阳极电压时,ZnO冲淡Y2O2S:Eu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阻碍最高发光亮度的获得,因此有一个最佳的ZnO附加量,它将完全取决于使用的阳极电压。  相似文献   

12.
有机微腔绿色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光学微腔是指尺寸在光波长量级的光学微型谐振腔。微腔结构可以使腔内物质和光场的相互作用与体材料相比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了自发辐射谱线窄化和增强等腔效应。利用这些腔效应,可以改善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采用微腔结构,优化设计并研制了有机微腔绿色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构为Glass/DBR/ITO/NPB/Alq∶Rubrene/Alq/MgAg,获得了最大亮度40100 cd/m2、最大发光效率为6.44 cd/A、半峰全宽为28 nm的纯绿色有机微腔电致发光器件。而与之比较的无腔器件最大亮度为22580 cd/m2、最大发光效率为2.98 cd/A、半峰全宽为120 nm。相同电流密度下微腔电致发光谱的峰值发射强度是无腔器件的4.2倍。结果表明将微腔结构引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不但改善了发光的色纯度,而且使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亮度都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专利选报     
先前的树脂型场致发光屏是把场致发光材料分散在介电常数较大的树脂中,然后再在这样做好的发光层上做上一对电极即成。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有氧化锡透明电极层1的透明基板2上涂以一种分散在树脂中的场致发光材料,干燥之后,做成发光层3,然后再真空蒸发A1等,做上第二电极4。为了改善发光,提高发光层的耐压,在电极和发光层3之间往往加以反光层5。 从前,为了提高树脂型场致发光屏的亮度,其办法主要是把发光材料分散在介电常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提高场致发光屏发光亮度的方法,不仅可以沿着改进合成场致发光体途径的方向来进行,而且也可以采用发光体镀层的新方法来实现。电泳法是具有前途的镀层制备法之一。其优点在于:在衬底上形成的镀层具有很高的颗粒密度和颗粒的均匀分布。这就使得场致发光屏的亮度有所提高。目前用喷雾法制备的场致发光屏,密度低,厚度分散性很大(10—15%),因而发光亮度也不均匀。 许多工作表明,应用电泳法制作场致发光屏原则上的可能性。但是,具体尚未推广到工业上去广泛采用。 本工作讨论从悬浮液中电泳沉积场致发光体过程的研究结果,及其在电场中的行为,籍以研究形成场致发光屏的基本规律性。作为研究的对象,我们曾选用ЭЛ—515、ЭЛ—510M、ЭЛ—580M、ЭЛ—650、ЭЛ—455标号的场致发光体。  相似文献   

15.
一无机发光材料的一般问题: 发射光谱 余辉测量 光和颜色的测量 国外无机晶体发光研究概况 发光材料的能带结构 体效应场致发光 一种联合的发光中心 等电子陷阱二场致发光显示器件和材料: CdS:Cu粉末磷光体直流场致发光(DCEL)性质的研究 利用场致发光屏作发光天棚的可能性 粉末场致发光屏亮度的测量 粉末材料EL效率的测量 n一班族化合物粉末的直流场致发光 ZnS薄膜场致发光 粉末场致发光应用现状 薄膜PC一EL夹层型象加强器 碱卤晶体的场致发光简讯:一种硫化镐场致发光器件 ZnS:TbF3薄膜的直流场致发光 Mn注入的ZnS薄膜场致发光元件…  相似文献   

16.
一、场致发光:薄膜显示开关(a cEL屏用)AD一772544 场致发光屏(用电介质材料) OTKP址THa,H3o6.nPoM曰坦几eHnHeo6Pa3双H,?oBaPHHe 3HaKH 1973,50 (25)198.(Zn,Cd)S磷光体的结构和光学特性IndianJ。Chem。,1973,11(8)场致发光屏亮度和稳定性的提高C刀eToTexaHKa 1974(6)11792重掺杂半导体场致发光理论中T n 1973,7(11)2103 稀土掺杂的ZnS场致发光薄膜器件中亮度对电压的依赖性 Jap.J.Appl.Phys.1974,13(2)性264低温下重掺杂半导体场致发光结构的特中T n 1973,7(12)2269 通过EL对Znse边缘发射中施主一受主对复合的观察 J。…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有机发光器件需要提高发光效率问题,利用其最高被占用分子轨道(HOMO)有利于改善空穴注入的特点,将氧化钼(MoO3)插入m-MTDATA与NPB之间;将羟基喹啉锂(Liq)掺入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phen)作n型电子传输层,制备具有空穴缓冲层和n型掺杂电子传输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单载流子电子器件J-V曲线的比较,将掺杂质量分数确定为w(Bphen)∶w(Liq)=65∶35。在完整器件中,随着MoO3厚度的增加,器件效率改善显著,当MoO3厚度达到1nm时,器件性能最佳,此后趋于饱和,对厚度变化不敏感。说明使用MoO3及n型掺杂后空穴及电子的注入传输均获得明显提高,并在发光区域达到有效平衡,器件的亮度及发光效率获得明显改善,与控制器件相比,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及亮度分别提高约62%、约98%和约60%,电压V下降了约28%。  相似文献   

18.
牛巧利  章勇  范广涵 《物理学报》2009,58(12):8630-8634
因电致发光效率高和器件制备工艺简单,聚合物为主体的绿色磷光电致发光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共轭聚合物的三线态能级一般低于绿色磷光材料的三线态能级,易对磷光的发光引起猝灭导致低的发光效率,所以较少被用作绿色磷光材料的主体.通过增加聚乙烯基咔唑(PVK)作为空穴传输层,获得了高发光效率的共轭聚合物聚芴(PFO)作主体绿色磷光发射,甚至高于相同条件下以PVK为主体的绿色磷光发射.究其原因,PVK的电子阻挡作用使发光中心靠近PVK与PFO的界面,界面处PVK因为其高的三线态能级增强了绿色磷光的发光.当三-(2-苯基吡啶)-Ir(Ir(ppy)3)掺杂浓度为2%时得到了最高的亮度效率24.8 cd/A,此时的电流密度为4.65 mA/cm2,功率效率为11 lm/W,最高亮度达到35054 cd/m2,色坐标是(0.39,0.56).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磷光 绿光发光  相似文献   

19.
范昌君  王瑞雪  刘振  雷勇  李国庆  熊祖洪  杨晓晖 《物理学报》2015,64(16):167801-167801
报道了基于溶液加工有机小分子材料发光层、聚乙烯亚胺电子注入层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 优化了空穴传输层和磷光染料的掺杂浓度, 得到最佳发光效率的器件. 蓝光、黄光和红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7.3%, 10.7% 和7.3%. 在发光亮度为1000 cd/m2 时, 蓝光、黄光和红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7.0%, 10.6% 和5.8%, 器件效率下降较小. 原因在于同时采用空穴传输型和电子传输型的小分子材料作为共同主体材料, 器件具有较宽的载流子复合区域, 降低了三线激发态-三线激发态湮灭和三线激发态-极化子相互作用对器件发光效率的影响. 白光器件在亮度为1000 cd/m2时, 发光效率和功率效率为31 cd/A和 14.8 lm/W. 器件的色度为(0.32, 0.42), 色度比较稳定, 随电流的变化微小. 器件的效率较以往报道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有显著的提高, 主要归因于在聚乙烯亚胺上能够制备特性良好的小分子材料薄膜, 以及小分子主体材料拥有较高的三线态能量和平衡的载流子传输特性, 能够获得高效的磷光发射.  相似文献   

20.
一、场致发光屏的制作 粉末场致发光应用的器件形式,就是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光屏。这种屏的结构类似于一个平板电容器,所以有时候遇到场致发光电容器的称呼。它是由透明导电膜、发光粉和粘结剂、金属电极等主要部分组成的。目前已经实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以有机介质作粘结剂、导电玻璃作衬底的玻璃屏,一种是以无机介质作粘结剂、钢板作衬底的搪瓷屏。本文只就有机介质的玻璃屏作一初步介绍。 1.常用制屏工艺。在实验室和工厂中比较常用的制屏方法是刮印法和喷刷法。所谓刮印法,就是把发光粉和粘结剂(如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