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人纤维蛋白溶酶原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乙基咪唑 (NAI)、 1 ,2 -环己二酮 (CHD)、碳二亚胺 (EDC)和氯氨 -T(Ch-T)作修饰剂 ,研究人纤维蛋白溶酶原 (HPg)中的酪氨酸、精氨酸、羧基和蛋氨酸残基对 HPg活性的影响 ,发现 HPg中的酪氨酸和精氨酸残基的修饰对 HPg活性影响不大 ,而羧基和蛋氨酸残基的修饰导致 HPg酶活性丧失 .按 Keech和Farrant动力学方法分析 ,得出有以两个羧基和一个蛋氨酸残基为 HPg活性的必需基团 ,其中一个羧基为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2.
人纤维蛋白溶酶原中色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为修饰剂,对人纤维蛋白溶酶原(HPg)中色氨酸(Trp)残基的分布及其与酶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每个HPg分子有19个Trp残基,5个位于分子表面:有2个是快反应残基,其中1个是活性必需的氨基酸,酶被修饰后其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子对接建立了一系列含二氟甲基磷酸基团(DFMP)或二氟甲基硫酸基团(DFMS)的抑制剂与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B(PTP1B)的相互作用模式,并通过1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molecular mechanics/generalized Born surface area(MM/GBSA)方法计算了其结合自由能.计算获得的结合自由能排序和抑制剂与靶酶间结合能力排序一致;通过基于主方程的自由能计算方法,获得了抑制剂与靶酶残基间相互作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显示DFMP/DFMS基团的负电荷中心与PTP1B的221位精氨酸正电荷中心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强弱决定了此类抑制剂的活性,进一步的分析还显示位于DFMP/DFMS基团中的氟原子或其他具有适当原子半径的氢键供体原子会增进此类抑制剂与PTP1B活性位点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用化学修饰法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作修饰剂,对聚半乳糖醛酸酶(PG2)中色氨酸(Trp)残基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1个PG2分子中有6个Trp残基,其中4个位于酶分子内部,2个位于酶分子表面,该发现通过表面荧光猝灭实验得到进一步证明,酶分子表面的2个Trp残基中,有1个为活性必需的氨基酸,它的修饰导致大部分酶活力丧失,底物保护实验进一步证明该活性必需的Trp可能位于酶的活性部位,酶被修饰后其圆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半胱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残基在鸡肝果糖-6-磷酸-2-激酶的作用。DTNB修饰的结果表明鸡肝PFK-2每亚基具有9个巯基。其中,在中性pH下可滴定的巯基数目为6个;在Fru6P存在下的可滴定巯基数为4个;而在ATP存在下的可滴定巯基数为7个。在修饰的过程中酶的活力随着被滴定的巯基数目的增加先是提高后为下降,但最后的酶仍不低于初始活力。NEMI对该酶活力的影响与DTNB的相似,它的修饰首先使酶活力升高,当巯基完全被修饰后的活力仍不低于初始活力。但是PCMB和碘代乙酸对该酶的活力影响很小。pH动力学结果显示该酶有1个pK~a为9.0的必需基团,它很可能是赖氨酸残基。PLP和苯乙二醛修饰PFK-2皆可导致该酶的失活。Fru6P对PLP的作用有强烈的保护,Fru2,6P2和Pi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ATP则稍有增加PLP对该酶的失活作用;苯乙二醛修饰的结果和PLP不同,Fru2,6P2有较强的保护作用,ATP有部分保护作用,Fru6P则对失活完全无保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赖氨酸残基是鸡肝PFK-2与底物Fru2,6P2结合有关的必需残基,而精氨酸可能是该酶与产物Fru2,6P2结合有关的残基。  相似文献   

6.
测得了长白山白眉蝮蛇毒精氨酸酯酶1的最适反应的PH范围为7.0-8.0,且与酶反应底物对甲苯磺酰-L-精氨酸甲酯的反应无明显的最适应反应温度,荧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酪氨酸残基的荧光被色氨酸残基的荧光所掩盖;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当发射波长与激素波长差△λ分别为20nm和75nm时,精氨酸酯酶1的荧光光谱分别由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所贡献,且处于亲水性环境中;精氨酸酯酶1的荧光发射强度受溶液酸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修饰法研究了史氏芽胞杆菌Bacillus smithiiT7产耐热菊粉酶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发现该酶活性中心存在一个组氨酸残基和一个谷氨酸(或天冬氨酸)残基.修饰前后的酶动力学参数变化表明组氨酸残基参与了底物的结合和催化过程,而谷氨酸(或天冬氨酸)的羧基亲核攻击促使底物分解.邹氏作图法证明酶活性中心存在两个必需的色氨酸残基,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研究表明色氨酸残基在酶的催化和酶的耐热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羧基酞菁配合物修饰电极氧化草酸及L-半胱氨酸的活性董国孝李纪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庄瑞舫(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南京210093)关键词四羧基酞菁修饰电极草酸L-半胱氨酸循环伏安法金属酞菁配合物由于结构稳定、色彩鲜艳,已作为...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短小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BP的分子量为19 500,分析了它的氨基酸组成。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对酶进行了化学修饰,以紫外光谱法测得此酶含有2个色氨酸残基,其中一个残基为酶表现活性的必需基团,且位于分子表面。用荧光表面猝灭剂法推测另一个残基也位于分子表面或临近分子表面。通过其园二色谱证明此酶为无规则卷曲构象。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并以元素分析、IR、^1H NMR和质谱进行表征,实现中发现铕(Ⅲ)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和1,10二氮杂菲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光致变色的性质。在铕变色物种里,铕离子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中的羧基,1,10-二氮杂菲中的氮原子相结合,同时也可能与水分子和羟基基团结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子对接建立了一系列含二氟甲基磷酸基团(DFMP)或二氟甲基硫酸基团(DFMS)的抑制剂与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B(PTP1B)的相互作用模式, 并通过1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molecular mechanics/generalized Born surface area (MM/GBSA)方法计算了其结合自由能. 计算获得的结合自由能排序和抑制剂与靶酶间结合能力排序一致; 通过基于主方程的自由能计算方法, 获得了抑制剂与靶酶残基间相互作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显示DFMP/DFMS基团的负电荷中心与PTP1B的221位精氨酸正电荷中心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强弱决定了此类抑制剂的活性, 进一步的分析还显示位于DFMP/DFMS基团中的氟原子或其他具有适当原子半径的氢键供体原子会增进此类抑制剂与PTP1B活性位点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苯甲基磺酰氟(PMSF)、对-氯汞苯甲酸(PCMB)、N-乙咪唑(N-AI)、氯胺-T(Ch-T)、N-溴化琥珀亚胺(NBS)、2-巯基乙醇(2-ME) 6种化学修饰剂处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蛋白酶, 研究酶分子中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酶活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Ch-T, NBS和2-ME能显著抑制酶活性, 而N-AI, PMSF和PCMB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大, 说明蛋氨酸残基、色氨酸残基和二硫键是酶活性的必需基团, 而酪氨酸残基、丝氨酸残基和巯基与酶活性无直接关系. 同时检测了EDTA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证实, EDTA, Mg2+, Ca2+, Hg2+和Cu2+能显著影响酶活性, 说明该酶为一种金属蛋白酶.  相似文献   

13.
在0.2mol/LNaOH-0.04mol/LH3PO4-0.02mol/L(NH4)2SO4-0.04mol/LCH3COOH溶液中,精氨酸(Arg)在苯甲醛存在下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实验证明电活性物质为α-苯亚甲基精氨酸,其电极反应机理是分子内α->C=N基团被还原为亚胺。用该吸附波可在1×10(-3)~2×10(-6)mol/L范围内分析蛋白质中的Arg。  相似文献   

14.
测得了长白山白眉蝮蛇毒精氨酸酯酶 1的最适反应的pH范围为 7.0~ 8.0 ,且与酶反应底物对甲苯磺酰-L -精氨酸甲酯 (TAME)的反应无明显的最适应反应温度 .荧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酶的酪氨酸残基的荧光被色氨酸残基的荧光所掩盖 ;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当发射波长与激发波长差Δλ分别为 2 0nm和 75nm时 ,精氨酸酯酶 1的荧光光谱分别由酪氨酸 (Tyr)和色氨酸 (Trp)残基所贡献 ,且处于亲水性环境中 ;精氨酸酯酶 1的荧光发射强度受溶液酸度变化的影响 .I- ,Acr和NBS对精氨酸酯酶 1的荧光淬灭结果表明这种酶中含有多个色氨酸残基 ,且处于不同的微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微量热法研究PCMB对精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微量热法研究了对-氯汞苯甲酸(PCMB)对精氨酸的酶促水解反应的抑制作用,确定它于竞争性不可逆抑制剂,在298.15K和PH为9.4时PCMB与精氨酸酶作用的二级速度常数k+0=92.17L/(mol.s)。同时用PCMB作为修饰剂探讨了精氨酸酶的活性中心性质,推测该水解酶至多含有3个与酶活性有关的半胱氨酸残基,但主些残基不属于精氨酸酶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6.
对NaCl水溶液环境中,纤连蛋白(FNIII_(10))分子在金红石型TiO_2 (110)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根据模拟溶液各成分与TiO_2表面原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及FNIII10和离子的吸附构象等相关参数发现,分布于TiO_2表面的稳定双层水分子是固液界面的主要特征,FNIII10分子通过天冬氨酸残基侧链末端的羧基基团(COO~-)同表面Ti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结合赖氨酸残基侧链及位于FNIII_(10)始端的精氨酸残基N端的氨基基团(NH_3~+)与表面桥氧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牢固地吸附在TiO_2表面.溶液中吸附在TiO_2表面的Na~+可与羧基氧原子配合形成稳定的吸附构型,而分布在第二水层外侧的Cl-对纤连蛋白分子在TiO_2(110)表面的吸附点位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N-(β-羧基丙酰基)异鲁米诺在水溶性碳二亚胺的脱水作用下,分子中的羧基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可缩合形成肽键;将其用于标记羊抗人抗体,标记率为0.28,标记反应条件温和、时间短,标记抗体免疫活性无明显变化,基本不影响其化学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荧光光谱和富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 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光系统II(PSII)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SII表现出酪 氨酸荧光的特性。在PSII蛋白质内部,存在着232 nm处的组分与酪氨酸之间以及这 两种氨基酸列基与叶绿素a之间的能量传递。SDS的存在会使这些能量传递以及 PSII中蛋白的骨架结构和酪氨酸残基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变化方式又明显受SDS在 溶液中聚集状态的影响。低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SDS会促进蛋白质中232 nm外的组分与酪氨酸之间的能量传递,并且使酪氨酸残基外于极性更小的环境; 而大于cmc时,SDS却产生相反的效应。但不同浓度的SDS均会抑制酪氨酸残基至叶 绿素a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为原料, 通过氧化、酯化、环合和曼尼希等反应, 对A环2, 3位和28位进行结构修饰, 设计合成了16个衍生物; 通过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数据确定了化合物结构. 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了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 结果表明, 受试化合物在200 μg/mL浓度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酶抑制活性. 初步构效关系分析表明, 28位游离羧基是活性必需基团, 3位羟基或相应的氢键供体取代基有利于提高活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荧光光谱和富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 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光系统II(PSII)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SII表现出酪 氨酸荧光的特性。在PSII蛋白质内部,存在着232 nm处的组分与酪氨酸之间以及这 两种氨基酸列基与叶绿素a之间的能量传递。SDS的存在会使这些能量传递以及 PSII中蛋白的骨架结构和酪氨酸残基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变化方式又明显受SDS在 溶液中聚集状态的影响。低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SDS会促进蛋白质中232 nm外的组分与酪氨酸之间的能量传递,并且使酪氨酸残基外于极性更小的环境; 而大于cmc时,SDS却产生相反的效应。但不同浓度的SDS均会抑制酪氨酸残基至叶 绿素a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