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TLC—UV分光光度法测定熊胆主要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胆为名贵中药,有健胃、镇痉、镇痛等作用,其特有成分是熊去氧胆酸(UDCA),此外尚含鹅去氧胆酸(CDCA),去氧胆酸(DCA)及胆酸(CA)等胆汁酸,UDCA与CDCA为立体异构体。有关商品熊胆胆汁酸成分的定性鉴别及薄层扫描法测定熊胆中熊去氧胆酸含量已有报导。宇治昭用气相色谱法火焰离子检测器和薄层自动检测器测定了熊胆中结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以猪去氧胆酸甲酯(4b)为原料立体选择性合成熊去氧胆酸(1)和鹅去氧胆酸(3)的新方法。从猪去氧胆酸甲酯出发经8步反应得熊去氧胆酸(1),总收率26%。经7步反应得鹅去氧胆酸甲酯(3b),总收率31%。  相似文献   

3.
从胆酸和去氧胆酸出发,经过不同反应,将甾核以及支链上的取代基分别转化为羰基及酯基,然后和盐酸羟胺反应引进肟基,合成了六个新的甾体肟类化合物:7-羟基-12-氧代-3-肟基胆酸甲酯(5)、7,12-二氧代-3-肟基胆酸甲酯(6)、12-氧代-3,7-二肟基胆酸甲酯(7)、3,7,12-三肟基胆酸甲酯(8)、12-氧代-3-肟基去氧胆酸甲酯(12)、3,12-二肟基去氧胆酸甲酯(13)。通过NMR和IR对合成物5~10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2-氯-1,3-二(2,4,6-三甲基苯基)咪唑盐酸盐(IMesCl-Cl)作缩合剂,熊(鹅)去氧胆酸为原料,直接与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反应,采用一锅法制得关键中间体甘氨熊(鹅)去氧胆酸乙酯2a和2b; 2a和2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合成了甘氨熊(鹅)去氧胆酸3a和3b,总收率超过83%,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5.
采有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通过保留时间、分子量和二级质谱的信息对复方“清开灵”注射液中的胆酸、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进行了定性;建立了内标法对复方中相对含量较大的胆酸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胆酸在875ng/L-14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99;RSD=2.4%。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中药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祥正  王建敏 《化学进展》2016,28(6):814-828
鹅去氧胆酸是天然的初级胆汁酸,是鸡、鸭和鹅等家禽胆汁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具有杀菌、抗炎和溶解胆结石等作用,是临床上治疗胆固醇结石的药物之一,也是合成临床上治疗胆结石疾病用量最大的药物熊去氧胆酸的原料。鹅去氧胆酸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价值促使其制备方法逐步完善。近年来,关于鹅去氧胆酸衍生物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关研究也延伸到生物医药、分子识别和功能材料等多个领域,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鹅去氧胆酸衍生物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地综述了鹅去氧胆酸的提取、合成与化学修饰方法,以及鹅去氧胆酸衍生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一个经过六步把猪胆酸甲酯转化成3,7-双酮-5β-胆烷酸甲酯的方法,总得率38%, 后者可用已知方法还原成熊去氧胆酸。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一个经过六步把猪胆酸甲酯转化成3,7-双酮-5β-胆烷酸甲酯的方法,总得率38%, 后者可用已知方法还原成熊去氧胆酸。  相似文献   

9.
沈季铭  周向东  周维善 《化学学报》2006,64(14):1513-1516
以猪去氧胆酸甲酯为原料, 经15步反应以总产率5.6%表观合成具有抗菌、抗癌活性的海洋甾体角鲨多胺.  相似文献   

10.
谢强  王坤  陶家林 《合成化学》2017,25(2):152-154
建立了HPLC-示差折光检测器外标法测定熊去氧胆酸中4种特殊杂质及其他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各样品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0.999 6),方法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要求,适用于熊去氧胆酸生产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以蠕虫(Worm-like)状介孔材料为载体,采用浸渍的方法将磷钨酸负载到介孔载体上制备不同磷钨酸负载量的固体酸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磷钨酸成功地负载于Wormlike介孔材料上.将一系列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用于癸二酸二辛酯的合成反应中,考察其酸催化活性,并对磷钨酸负载量、癸二酸和异辛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控制温度在120℃、癸二酸与异辛醇物质的量比为1∶3、反应时间为3h、磷钨酸负载量为50%时,反应酯化率可达98.2%.  相似文献   

12.
We report a cascade synthetic route to directly obtain diethyl terephthalate, a replacement for terephthalic acid, from biomass‐derived muconic acid, ethanol, and ethylene. The process involves two steps: First, a substituted cyclohexene system is built through esterification and Diels–Alder reaction; then, a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 provides diethyl terephthalate. The key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leads to improved solubility and modulates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uconic acid, thus promoting the Diels–Alder reaction with ethylene. With silicotungstic acid as the catalyst, nearly 100 % conversion of muconic acid was achieved, and the cycloadducts were formed with more than 99.0 % selectivity. The palladium‐catalyzed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 preferentially occurs under neutral or mildly basic conditions. The total yield of diethyl terephthalate reached 80.6 % based on the amount of muconic acid used in the two‐step synthetic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利用磷钨酸(PTA)与1,2,3-三氮唑-4,5-二羧酸(TDA)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固体酸TDA-PTA,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TG)以及电位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其催化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重复利用次数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DA-PTA不仅保留有磷钨酸典型的Keggin结构,而且具有较强的酸强度;经修饰后,催化剂具有规整的球形形貌,比表面积明显大于磷钨酸;TDA-PTA在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中表现出了优良的催化活性,尤其显示出好的重复利用性,六次使用后,仍得到86.8%的油酸甲酯产率,催化剂的物相以及Keggin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Pure sulfoxides of thiodialiphatic acids we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s by oxid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ulfides in organic solvents. 3,3"-Sulfinyldipropionic acid was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with thiodipropionic acid in acetone. 2,2"-Sulfinyldiacetic acid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thiodiglycolic acid with H2O2 in acetone containing acetic acid (26 mol. %). Pure 2,2"-sulfinyldiacetic acid was found to be stable in storage rather than labile as report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15.
硫酸铜催化合成二元酸系列酯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牛梅菊  尹汉东 《合成化学》1999,7(3):321-324
以硫酸铜为催化剂,合成了20种二元酸系列酯,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活性好、操作简便、无三度污染、酯收率高、可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经正交试验得出已下酯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中间体,本文采用成本低廉的乳酸为原料,以Mo-V-Nb多组元氧化物为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催化氧化脱氢合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丙酮酸。应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Mo-V-Nb多组元氧化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反应产物,研究了乳酸氧化脱氢可能的反应路径,并深入探讨了关键反应参数反应温度、氧气分压和质量空速对催化选择性和乳酸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中间体,本文采用成本低廉的乳酸为原料,以Mo-V-Nb多组元氧化物为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催化氧化脱氢合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丙酮酸。应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Mo-V-Nb多组元氧化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反应产物,研究了乳酸氧化脱氢可能的反应路径,并深入探讨了关键反应参数反应温度、氧气分压和质量空速对催化选择性和乳酸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SbCl5对杂多酸 (HPA)催化i C4 H10 /C4 H8烷基化反应的修饰作用 ,用Hammett指示剂测定了SbCl5/HPA催化剂的酸强度 .结果表明 ,经SbCl5修饰的HPA的酸强度有所提高 ,SbCl5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烷基化油收率及产物分布均有不同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9.
微管中的酸化反应:沉淀及界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玻璃微管模拟孔隙性油藏, 研究了微乳酸(O/W)、土酸(即HCl/HF混合物)在不同内径的玻璃微管中的反应. 结果表明, 土酸对微管内表面的溶蚀速率较快, 且在反应过程中发现有氟硅酸钾/钠沉淀析出; 而微乳酸的反应速度较慢, 反应过程中只发现一些蚀斑. 微管内径越小, 则反应产生的气泡越易发生聚并, 形成气液环状分布. 土酸在管内不同位置处的反应速率不同, 液气界面处的反应明显较快. 在相同压力梯度下, 50及25 μm微管经两种酸液体系酸蚀后蒸馏水在其中的流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管中反应 24 h), 即其流动能力明显增大; 蒸馏水在经微乳酸酸化后的微管中流动能力增加得更明显. 这不仅直观地证明了土酸在砂岩储层中酸化引起的二次沉淀反应, 而且土酸在微管中反应的界面效应也制约了酸化效果, 微乳酸在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沉淀并能消除界面效应, 因而是一种较理想的酸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磷钨酸催化合成乙酸戊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冰醋酸和戊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乙酸戊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比、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取冰醋酸40mL,正戊醇25mL,磷钨酸2.0g,反应时间为2h时,酯的产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