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苄基咪唑(L)与对苯二甲酸和Zn(NO_3)_2·6H_2O反应生成一维聚合链[ZnL_2(TP)]_n(1),在这个配合物中通过链间的C-H…π相互作用形成了二维超分子层。1-苄基咪唑(L)和CuCl_2·2H_2O反应生成四核配合物[Cu_4(μ_4-O)Cl_6L_4](2),在这个配合物中通过C-H…Cl氢键形成了一维超分子链。测定了L,1和2的荧光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2.
利用甜菜碱衍生物1,5-二(4-羧基吡啶基)-N-甲基二乙胺(L)合成了两种镉(Ⅱ)的配位化合物[Cd2Cl4(H2O)2L2].2H2O和[Cd2(SCN)4(μ-H2O)L2]。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 NMR、热重等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前者具有三十六元大环框架,而后者为双环结构。由于缺乏分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决定了这两种化合物在晶格中的堆积模式:前者由相邻分子间的π-π和C-H…π相互作用而堆积形成二维砖墙的结构;后者由配位的SCN-阴离子通过S…S弱相互作用联接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双二茂铁-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由二茂铁的C-H…π作用组装的具有类环己烷结构的氨基硫脲钯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晶体结构中钯原子以顺式平面正方形的构型分别与两个氨基硫脲配体配位,两个配体中的二茂铁基团位于钯原子同一侧,每个二茂铁与相邻分子中的二茂铁基团通过环戊二烯基环间的C-H…π作用形成由类环己烷结构连结的二维网状结构。对钯的配合物及相关的镍和锌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表明,平面正方型的钯和镍可以有效的传递两个茂铁间的氧化-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研究了乙烯、苯与Li+、Na+、K+形成的阳离子-π复合物的结构.发现在乙烯与Li+、Na+、K+阳离子形成的复合物中,乙烯分子的C-H键与形成复合物前相比伸长了,然而,在苯的阳离子-π复合物中,苯分子的C-H键却出乎意料地变短了(特别是在锂离子-π复合物中).这种现象可能与最近由Hobza等人发现的蓝移氢键现象有相同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在合成[Co(bpma)(tn)Cl]2+体系配合物的实验中,得到[Co(ptma)(amp)Cl]2+体系的一反式(ptma中仲胺上的氢相对于Cl)经式异构体(m3[ZnCl4]@0.5H2O),其中bpma=N,N′-二(2-吡啶基甲基)胺,tn=1,3丙二胺,ptma=N-(2-吡啶基甲基)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此配合物异构体构型选择性形成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其结构中配体间C-H…π相互作用使之更稳定的结果.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晶体学参数: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1.55978(19)nm,b=1.33324(16)nm,c=2.2077(3)nm,β=94.832(3)°,V=4.5748(10)nm3,Dc=1.696g@cm-3,Z=8,F000=2360,μ(MoKa)=23.72cm-1,R=0.0475,Rw=0.1204.配合物离子中Co3+为六配位.晶胞中含8个配合物阳离子,8个[ZnCl4]2-阴离子及4个水分子,对映体的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Co(N-(2-吡啶基甲基)-N,N-二甲基乙二胺)(2-(氨基甲基)吡啶)Cl] [ZnCl4]体系的三个异构体,将配合物用H2ZnCl4结晶,1H NMR检测表明它们是标题体系中的异构体,并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与单晶X ray衍射法平行解析了——异构体的结构,确定其结构f2,结果显示结构中存在C-H…π相互作用.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赝势基组RHF/LANL2DZ的水平上对体系的十个可能的几何异构体(四个经式异构体和六个面式异构体)进行了结构优化及基态能量计算,f2’;f3;m3;m4四个异构体的基态能量比其他异构体低,其中f2’为最低.因此CH…π相互作用对含吡啶环的[CoN5 Cl]2 系配合物的异构体的选择性形成及其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配位化合物中配体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合物分子内和分了间的弱相互作用是从配位化学到超分子化学的桥梁,本文混配配合物中的配体间相互作用与其稳定性的关系入手,讨论了配合物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非共价作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关重讨论了配合物分子间的弱相互和与超分子化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MP2/aug-cc-pVDZ方法对氧硫化碳(OCS)、二氧化碳(CO2)、一氧化二氮(N2O)与乙烯(C2H4)、乙炔(C2H2)、2-丁炔(C4H6)之间形成的平行构型复合物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按照B…C2H4B…C2H2>B…C4H6(B=OCS,CO2,N2O)的顺序依次减小.采用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理论方法,讨论了复合物中π…π作用的成键特性.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表明复合物中形成了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且以静电作用为主;π电子密度分子图与全电子密度分子图中键径方向是一致的,说明π…π作用在本文所讨论的体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NBO分析表明净电荷迁移从电子给体C2H4,C2H2,C4H6到电子受体OCS,CO2,N2O,迁移数按照B…C2H4相似文献   

9.
《化学学报》2012,70(4)
采用MP2/aug-cc-pVDZ方法对氧硫化碳(OCS)、二氧化碳(CO2)、一氧化二氮(N2O)与乙烯(C2H4)、乙炔(C2H2)、2-丁炔(C4H6)之间形成的平行构型复合物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按照B…C2H4〈B…C2H2〈B…C4H6(B=OCS,CO2,N2O)的顺序依次增大,相互作用距离按照B…C2H4〉B…C2H2〉B…C4H6(B=OCS,CO2,N2O)的顺序依次减小.采用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理论方法,讨论了复合物中π…π作用的成键特性.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表明复合物中形成了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且以静电作用为主;π电子密度分子图与全电子密度分子图中键径方向是一致的,说明π…π作用在本文所讨论的体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NBO分析表明净电荷迁移从电子给体C2H4,C2H2,C4H6到电子受体OCS,CO2,N2O,迁移数按照B…C2H4〈B…C2H2〈B…C4H6(B=OCS,CO2,N2O)的顺序依次增大,与相互作用能的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0.
在合成犤Co(bpma)(tn)Cl犦2+体系配合物的实验中,得到犤Co(ptma)(amp)Cl犦2+体系的一反式(ptma中仲胺上的氢相对于Cl)经式异构体(m3犤ZnCl4犦·0.5H2O),其中bpma=N,N'-二(2-吡啶基甲基)胺,tn=1,3丙二胺,ptma=N-(2-吡啶基甲基)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此配合物异构体构型选择性形成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其结构中配体间C-H…π相互作用使之更稳定的结果。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晶体学参数: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1.55978(19)nm,b=1.33324(16)nm,c=2.2077(3)nm,β=94.832(3)°,V=4.5748(10)nm3,Dc=1.696g·cm-3,Z=8,F000=2360,μ(MoKα)=23.72cm-1,R=0.0475,Rw=0.1204。配合物离子中Co3+为六配位。晶胞中含8个配合物阳离子,8个犤ZnCl4犦2-阴离子及4个水分子,对映体的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11.
芳环超分子体系中的π-π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宇宙  吴安心 《有机化学》2008,28(6):997-1011
π-π作用是芳环超分子体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弱相互作用. 本文对π-π作用的特征、形式、有效参数和表征方法等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同时小结了影响π-π作用的一些重要因素, 最后还概述了近年来π-π作用在超分子组装、不对称催化、有机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两种结构类似的金属配合物M(Ls)_2(M=Cu(1),Ni(2)),其中HLs是2-乙酰基吡啶缩噻吩-2-甲酰腙Schiff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Ls以烯醇式与金属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单核配合物,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被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所稳定。配合物1通过C-H…π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而配合物2则通过C-H…π作用和C-H…O与C-H…N类型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13.
用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单-[6-(二乙烯三胺)-6-脱氧]-β-环糊精(1)、单-[6-(三乙烯四胺)-6-脱氧]-β-环糊精(2)及其铜配合物(3,4)与一系列萘衍生物在磷酸缓冲溶液(pH 7.2,0.1 mol·dm-3)中,25℃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并与母体β-环糊精的配位能力进行了比较.化学计量法表明,四种化学修饰β-环糊精与萘衍生物形成了1:1的超分子配合物.从尺寸适合、几何互补及多点识别等方面讨论了主体化合物对模型底物的分子选择性键合能力.结果表明,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静电相互作用及氢键等多种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协同贡献于超分子配合物的形成,主-客体间的结构匹配在分子受体选择性键合底物形成超分子配合物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温和条件下,以对甲苯磺酰氯为初始原料合成了具有新颖Ni-O(磺酰基)配键的磺酰腙镍(Ⅱ)配合物NiL2(HL:4-甲基-N′-(吡啶-2-亚甲基)苯磺酰肼)。晶体结构研究表明,该配合物仅通过π…π和C-H…π作用组装成两种不同类型的二聚体,一是通过平行四重芳基环绕(P4AE:由面对面(OFF)和边对面(EF)π堆积组成)相互作用组装而成,二是仅通过OFF相互作用进行组装。沿着c轴方向,两类二聚体通过P4AE和OFF作用的组合,以"头碰头"形式组装成一维链。每个二聚体均包含了两种不同的对映体形式。利用B3LYP/6-31++G**方法,对两种二聚体结构单元单点能计算表明,具有P4AE作用的二聚体存在着OFF和EF的协同作用,也印证和和支持了实验结果。光谱研究确证溶液中Ni(Ⅱ)和HL形成了物质的量之比为1∶2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卤键是指作用在卤原子(路易斯酸)和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或π电子体系(路易斯碱)之间的新型弱相互作用,其在超分子多维自组装和分子识别(如超分子催化、超分子选择拆分、超分子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卤键的类别、特性、功能及在超分子化学结构与功能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深入,对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科学界的重视,对其本质的研究已成为超分子化学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超分子体系弱相互作用力的种类及其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离子对配合物1,[Cl2Bz-1-Apy]2[Ni(mnt)2],其中,Cl2Bz-1-Apy为(E)-1-(3,4-二氯苯亚甲基氨基)吡啶一价阳离子,mnt是马来二睛基二硫烯二价阴离子。在配合物1的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中吡啶环之间存在阴离子…π相互作用。DFT电荷密度分布分析表明,阴离子…π相互作用主要源自离子对间的Coulomb吸引力。在固体和乙腈溶液电子吸收光谱近红外区,配合物1都有一个宽的弱吸收带,该吸收带可归属为二价阴离子[Ni(mnt)2]2-内的d-d电子跃迁和阴阳离子对间的电荷转移跃迁。  相似文献   

18.
超分子自组装中的非共价键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氢键、π-π堆积作用、配位作用、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和疏溶剂作用等多种非共价键协同作用在超分子自组装研究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3种N-乙氧羰基-N'-取代芳基硫脲并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在这些化合物中存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分子间的氢键将化合物1和2组装成了一维链状的超分子结构,由于空间因素,化合物3没有形成类似于1,2中的氢键组装成的链状超分子结构,而是形成了氢键链接的二聚体.同时在化合物1,3中还存在分子间的芳环间的π-π相互作用.在化合物1的晶体中,这种π-π相互作用使相邻的超分子链之间相互关联.化合物3的晶体中,相邻的二聚体间又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成了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尤长城  张Min  刘育 《化学学报》2000,58(3):338-342
用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单-[6-(二乙烯三胺)-6-脱氧]-β-环糊精(1)、单-[6-(三乙烯四胺)-6-脱氧]-β-环糊精(2)及其铜配合物(3,4)与一系列萘衍生物在磷酸缓冲溶液(pH7.2,0.1mol.dm^-^3)中,25℃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并与母体β-环糊精的配位能力进行了比较。化学计量法表明,四种化学修饰β-环糊精与萘衍生物形成了1:1的超分子配合物。从尺寸适合、几何互补及多点识别等方面讨论了主体化合物对模型底物的分子选择性键合能力。结果表明,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静电相互作用及氢键等多种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协同贡献于超分子配合物的形成,主-客体间的结构匹配在分子受体选择性键合底物形成超分子配合物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