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以浙江省瑞安市为研究案例,从居民出行特征、交通环境状况等方面对我国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的交通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有出行时间和出行距离短、出行方式依赖私家车、绿色交通弱和交通环境差等特征.城市发展的多元化和交通应对措施的相对落后是形成目前城市交通局面的主要因素.为优化中小城市的交通环境,应提倡慢行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建设,强化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摘要:在传统的公交网络最优路径算法中,往往只考虑了原地换乘,这样就导致了部分出行路径的缺失.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乘客常常可以通过步行或骑自行车到相邻站点再换乘公交车的方式来实现最优出行.通过对换乘方式的分析,描述了乘客出行的完整路径;根据公交线路的关联情况和公交站点的空间位置关系,抽象出了关键换乘点;并依据关键换乘点的定义对公交网络进行了变换,继而建立起公交网络通达矩阵;最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考虑多方式换乘的换乘次数最少、所需时间最短的公交出行路径,为乘客提供更灵活的出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基于杭州西湖区的家庭问卷数据,分析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校外教育选择状况,及其出行的空间组织模式,并分类考察校外教育设施的空间服务特征.结论为:校外教育已成为城市的—种常态家庭活动;有限公共课外教育资源的空间集中布点,使得校外教育出行集中于双休日时段,并呈现机动化主导的混合交通方式.校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布局增加了城市空间组织成本,也突出了城市运行的家庭与社会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杭州西湖区的家庭问卷数据,分析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校外教育选择状况,及其出行的空间组织模式,并分类考察校外教育设施的空间服务特征.结论为:校外教育已成为城市的一种常态家庭活动;有限公共课外教育资源的空间集中布点,使得校外教育出行集中于双休日时段,并呈现机动化主导的混合交通方式.校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布局增加了城市空间组织成本,也突出了城市运行的家庭与社会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与行为差异的原因和异质性,基于大中小城市、老中青群体1 263名居民的低碳出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组间平均边际效应(AME),分析了城市和群体间低碳出行意向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及群体差异。结果表明:有低碳出行意向与行为的居民比例仅为12.6%,有低碳出行意向而未向行为转变的居民占55.3%,意向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在一线城市和青年群体中尤为明显。从平均边际效应的结果看,有无私家车是导致一线、二线城市居民和中、青年群体低碳出行意向与行为不一致的关键因素。环境意识和主观规范对老年群体的低碳出行意向与行为一致性具有更显著的积极影响。研究所揭示的影响不同群体低碳出行意向与行为一致性的关键因素,可为低碳政策的异质化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共享单车凭借其高效便利的优势在全国各大城市快速普及,已成为轨道交通站点重要的接驳方式,但其供需失衡、乱停乱放等问题也给城市交通与环境带来挑战。利用厦门市共享单车及城市空间等多源大数据,通过Python、GIS解析共享单车出行的时空特征,探究轨道站域骑行特征及其来自土地利用、城市建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共享单车具有短时空距离利用的特征,为城市地铁站点的接驳交通提供了重要支撑;站点周边共享单车的接驳利用受城市多种因素影响,同时也反映了站点开发的阶段性和差异性;根据共享单车出行特征,轨道交通站点可归纳为四类,应根据站点的不同类型因站施策,完善城市慢行系统,促进共享单车骑行,加强轨道交通站域开发。  相似文献   

7.
基于杭州城西9个街区1 365份大型超市出行数据,利用居民个体属性、出行距离和土地利用特征3组变量,构建了多项逻辑斯蒂克决策模型,分析了街区土地利用特征对大型超市出行模式的影响.结论为大城市街区的“可达性提高”和“商住混合度增加”,可以明显提高大型超市出行的步行(2 km内)、自行车(4 km内)选择概率;公交服务水平的提升可鼓励大型超市出行的非机动化,但公交密度本身不足以抑制小汽车的选择.提出在“社区商圈”尺度中,有必要遵循空间组织的渐进规划思路,通过“土地利用-交通”一体化措施,优化大型超市的出行结构.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铁空心车轴成形工艺投资大、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三辊斜轧成形高铁空心车轴工艺,利用Simufact有限元软件,对1:5的高铁空心车轴进行三辊斜轧成形仿真,分析其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应变场、温度场及轧制力的变化规律,阐明其成形机理.在轧制同等尺寸的空心车轴时斜轧的力能参数明显小于楔横轧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辊斜轧成形高铁空心车轴工艺可行,为短流程低成本实现高铁空心车轴精确成形及其国产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高铁轴承外圈的精确成形,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 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冷辗扩轧制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 得到了工艺参数对高铁轴承外圈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为: 较大的驱动辊转速和芯辊直线进给速度有利于坯料上端面的成形, 较小的轧制比获得的坯料上端面成形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市职能与外部交通理论,构建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发展耦合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宁波市1997~2016年两系统耦合状态.结果表明:(1)1997年以来,宁波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二者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988,相关关系呈显著正相关.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由严重失衡逐步转型至初级协调,1997~2006年处于发展不平衡阶段,2007~2013年为转型发展阶段,2014~2016年为协调发展阶段;(2)对外交通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正外部性,随着经济活动向高精尖生产倾斜,未来以港口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将逐步退化,港口功能逐渐减弱,空港上升至交通主导地位.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发展需向优质协调转型,优化对外交通结构,放缓港口建设并加快空港发展,以交通引导城市结构与职能模式升级是宁波未来城市发展首选.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5年杭州"低氮城市家庭日常出行"调查问卷,选取家庭成员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度、就业单位性质、户籍和汽车保有量等因素,通过相关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研究杭州市家庭成员属性对日常出行排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家庭成员属性对日常出行排氮量有影响:成员一和二均在31~50岁时排氮量最大,家庭月收入超过15 001元时排氮量陡增,成员二的受教育程度对排氮量的影响大于成员一,成员一和二的最大和最小排氮量对应的就业性质不同,杭州城市户口的排氮量是农村户口的2.6倍,有车家庭出行排氮量是无车家庭的16倍;(2)按对出行排氮量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家庭汽车保有量、出行方式、成员二受教育度、就业单位、年龄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密集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地域空间形态--城市群,培育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普遍策略,合理地组织城市群空间更是未来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交通方式的进步与城市群体空间演变的关系,通过分析浙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交通引导下的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13.
旅游移民在国内已经出现,却很少得到学者的关注.以丽江古城为例,通过修正后的量表对丽江古城的旅游移民进行实测.然后通过SPSS 20.0软件,综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及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再将人口统计学特征、"城市融入""外出目的"依次投入模型进行阶层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的影响机制不同,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对丽江的地方认同显著高于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2)地方认同不存在"性别"差异,"居住时间"和"从事行业"显著影响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3)总体而言,"城市融入"对于旅游移民地方认同的解释力度要高于"外出目的",其中"是否与当地居民来往"仅对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产生影响.研究丰富了旅游移民的人地关系研究,对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11市为例,构建旅游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浙江各地市协调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且协调水平跨度大;(2)杭州、舟山、丽水3市经济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其他8市旅游产业发展都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3)杭州、宁波2市协调状况较好,绍兴、温州、嘉兴、金华、台州5市基本达到协调,湖州、舟山位于濒临失调的阶段,而丽水、衢州2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法研究影响浙江11市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发现国内旅游收入和星级宾馆数量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第三产业产值和财政支出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明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钱塘江由城市的边界和门槛转型为城市的主体和纽带,沿江区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增长空间。研究聚焦杭州市主城区沿江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从岸线功能、开发规模、交通出行等角度分析发现,沿江区域职住空间表现出低复合功能、大规模开发等职住空间失衡特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沿江区域职住空间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满意;对钱塘江南北两岸的滨江区和钱江新城沿江区域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拥有较高的职住指数,较好的配套公服设施,较低的通勤时间与距离成本。最后,提出了制定钱塘江沿岸职住建设导则、确立钱塘江沿岸职住分布体系、优化钱塘江沿岸职住支撑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选择西安市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以行为意图和主观规范为中介和调节变量,定量化分析了绿色出行视角下出行者对共享单车的认可度与实际使用行为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出行者对共享单车的认可度显著影响其行为意图。在认可度的二级维度中,出行者最重视的是共享单车的易达性,其次为转乘性和成本耗费,对操作性的重视程度最弱。然后,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行为意图在认可度与绿色出行实际使用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主观规范对认可度与行为意图的关系无调节作用。最后,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以期为新型城市交通体系发展及绿色智慧城市生活空间网络建构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明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钱塘江由城市的边界和门槛转型为城市的主体和纽带,沿江区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增长空间。研究聚焦杭州市主城区沿江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从岸线功能、开发规模、交通出行等角度分析发现,沿江区域职住空间表现出低复合功能、大规模开发等职住空间失衡特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沿江区域职住空间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满意;对钱塘江南北两岸的滨江区和钱江新城沿江区域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拥有较高的职住指数,较好的配套公服设施,较低的通勤时间与距离成本。最后,提出了制定钱塘江沿岸职住建设导则、确立钱塘江沿岸职住分布体系、优化钱塘江沿岸职住支撑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下的浙江省城际竞争力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城际竞争力差异进行比较, 同时尽可能准确反映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以浙江省最新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分析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35个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最后得出第一梯队城市只有杭州市, 第二梯队城市有宁波、温州、嘉兴3个城市, 其余7个城市在第三梯队. 由此可知, 浙江省城际之间呈金字塔型分布, 塔尖城市数量少, 中坚力量薄弱, 塔底城市数量大, 同时城际间差距较大, 城市内部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浙江省县域单元城市人口数据, 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GIS等计量方法从时、空间角度分析浙江省城市规模体系演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1)浙江省城市规模结构总体不断调整优化, 问题在于特大城市、大城市数量稍显不足; (2)浙江省城市规模体系发育经历了小城镇快速发展和大城市加速发展两个阶段, 杭州市的首位度也呈现出下降和上升两个阶段; (3)空间演变上, 沿海和内陆城市区域差异显著; 环杭州湾地区、温台沿海地区、金华—义乌地区日益显现出圈层集聚特性.  相似文献   

20.
通勤满意度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反映了城市相关政策与规划的优劣。近年来,通勤满意度已引起城乡规划、地理、交通等领域的关注。总结了通勤满意度的测量、调查与建模方法,运用元分析方法将社会经济属性、通勤特征、出行态度、建成环境及生活事件对通勤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处理,以增强对通勤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通勤满意度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建议,并阐述了现有研究成果对政策及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