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饲料中添加30%鱼粉为对照组饲料和6组试验饲料(分别替代对照组中16.67%、33.33%和50.00%的鱼粉,同一鱼粉替代水平的2组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使其蛋氨酸含量与对照组一致)喂养罗氏沼虾(初始体重为(0.29±0.04) g )10周,研究不同鱼粉替代水平下,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蛋白源替代对照组16.67%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鱼粉替代水平下,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晶体蛋氨酸组(P<0.05).血清生化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含量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同一替代水平下,饲料中添加羟基蛋氨酸钙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低于添加晶体蛋氨酸组.由此可见,与晶体蛋氨酸相比,羟基蛋氨酸钙能更有效提高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示热量扫描法测定对虾的共晶点,在此基础上建立对虾的冷冻干燥工艺,并对冻干产品复水后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对虾的共晶点为-14.2℃,所建立的对虾冷冻干燥工艺为:对虾在-22℃或以上的冰箱中预冻5h;干燥仓搁板温度为在0~1 h时,从50℃上升到60℃;1~4h时,保持在60℃;4~5 h时,由60℃上升到70℃;5~10 h时,保持在70℃;10~15 h时,由70℃降温至50℃;整个冻干过程的真空度维持在0.5 Torr(66.66 Pa)左右;干燥15 h后,对虾的水分由最初的70.2%降低为4.2%,达到目标水分含量.冻干对虾复水后,其硬度、咀嚼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显著,而弹性和黏聚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体重100 g左右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A0组)中分别添加浓度为1.0 g/kg(A1组)、2.0 g/kg(A2组)、3.0 g/kg(A3组)、4.0 g/kg(A4组)的甘露寡糖(Mannoseoligosaccharides,MOS),分别于0、14、28、56 d取样,测定甘露寡糖对草鱼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3.0 g/kg的甘露寡糖在实验的第28~56 d,草鱼血清中血糖的含量、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第14d起甘油三酯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6 d时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4~28 d,添加2.0~4.0 g/kg甘露寡糖,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为2.0 g/kg时,草鱼的增重率最大.各试验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有所下降,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实验以对照组饲料和分别添加0.1%的5’-尿苷一磷酸二钠(UMP)、5’-腺苷一磷酸二钠(AMP)、5’-胞苷一磷酸二钠(CMP)、5’-鸟苷一磷酸二钠(GMP)、5’-肌苷一磷酸二钠(IMP)和以上5种核苷酸(1:1:1:1:1)混合物(Mix)的实验饲料(粗蛋白:45.0%;粗脂肪:10.0%)喂养大黄鱼(平均初始质量为(5.57±0.01)g)64d,研究饲料中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体成分及血液常规指标基本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肌苷酸组和核苷酸混合物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鸟苷酸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酶活性数据表明,腺苷酸和鸟苷酸组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腺苷酸、鸟苷酸、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组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饲料中不同核苷酸的添加对大黄鱼生长和血液常规基本无显著性影响,而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的添加能够提高血清中葡萄糖含量,促进饲料中糖源的吸收;腺苷酸、鸟苷酸、肌苷酸和核苷酸混合物对大黄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热休克处理应用于直投式发酵剂对酸奶品质的改善作用, 通过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制备直投式发酵剂, 比较3种菌的热休克处理实验组与未热休克处理对照组在冷冻干燥后的存活率及酸奶发酵性能. 结果显示: 热休克处理组发酵剂存活率极显著增加, 酸奶pH下降速度显著加快(P<0.01), 双乙酰、乙醛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 蛋白质、活菌数含量均显著提升(P<0.01), 且使用经热休克处理制备发酵剂生产的酸奶在感官评价上优于未热休克处理组. 结果表明, 在冷冻干燥前进行热休克处理可以提高直投式发酵剂中乳酸菌的存活率、产酸产香等发酵性能, 改善酸奶的风味和品质, 为提升酸奶发酵剂的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浒苔在对虾养殖尾水中的生长及其对N、P营养盐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设置了3个温度梯度组(15、20、25℃),每个温度以自然海水(SW)及f/2海水培养基(F/2)为对照组,对虾养殖尾水(WW)为处理组,隔天测定各组中浒苔的生长状况及尾水组中N、P营养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浒苔在WW组中生长较SW组好,差异显著;而与F/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0℃下浒苔生长最适宜,特定生长率达34.80%·d-1.各组中NH4+最大去除率在温度为15、20、25℃时分别为96.91%、97.21%、98.18%;NO2-和NO3-的去除率均大于99%;PO43-和TP去除率在25℃时达到最大,分别为97.87%、90.10%;表明温度对浒苔生长及其吸收WW中N、P营养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严重烧伤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观察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以探讨严重烧伤后心肌损伤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将大鼠脱毛后于92 ℃水烫18 s,造成30%Ⅲ度烫伤(烧伤组)模型;牛磺酸治疗组大鼠在烫伤后即刻腹腔注射2%牛磺酸液(200mg/kg体重),其它操作与烧伤组相同.烧伤组和牛磺酸治疗组均于伤后1、3、6、12和24 h检测.对照组于37 ℃水浴18 s,1 h后进行检测有关指标.结果显示烧伤组大鼠伤后3h血浆中cTnT含量即呈显著升高(P<0.01),心肌中GRP94 mRNA和蛋白表达于烧伤后3 h显著性升高,12 h达峰值,24 h还呈显著升高;伤后12 h心肌细胞Caspase-12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GRP94的表达和Caspase-12 mRNA表达量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果表明严重烧伤可诱导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混养品种对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生长、体成分、免疫性能及水质的影响,分别设置拟穴青蟹单养、拟穴青蟹-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拟穴青蟹-日本真鲈(Lateolabraxjaponicus)和拟穴青蟹-方形马珂蛤(Mactraveneriformis) 4种养殖方式,开展90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各组盐度在同一采样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拟穴青蟹-日本对虾组和拟穴青蟹-日本真鲈组的池塘水体p H在第60、90 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氨氮在同一采样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拟穴青蟹单养组溶解氧在所有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拟穴青蟹-日本真鲈组亚硝酸盐氮、硫化物在所有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拟穴青蟹-方形马珂蛤组和拟穴青蟹单养组体质量、甲宽在第90 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甲长、体高在第60、90 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在第60、90 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水分、灰分、粗蛋白在各采样...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究定向培藻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应用效果. 选取体长0.545cm的凡纳滨对虾84万尾, 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 每个室内水泥池(30m2)14万尾), 对照组水体不添加藻, 试验组水体中添加海链藻(藻浓度维持2×104~5×104 cell?mL-1), 试验周期25d. 结果表明: 定向培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养殖水质影响显著(P<0.05), 其中, 对虾体长、体质量成活率和饵料系数均为海链藻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养殖水体的pH日差值和、NO3--N、NH4+-N、PO43--P和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均为海链藻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 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 养殖池中添加定向培海链藻有利于维持养殖池水体的水质稳定, 减少水体的氮磷含量和抑制弧菌的生长, 同时也有利于凡纳滨对虾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
研究探讨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p(rhIL-1β)对小鼠玻璃化冷冻桑椹胚体外生长发育和移植存活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浓度为50IU/mL时,对小鼠玻璃化冷冻胚胎的体外生长发育无明显的影响,当浓度为5,500,5 000IU/mL时,对胚胎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玻璃化冷冻胚胎解冻后,经过5,5,50,500I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3-4 h的短期处理后,胚胎妊娠率明显提高,其中50IU/mL处理组(100%)与对照组(56.25%)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5 000IU/mL处理组(33.33%)的胚胎妊娠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56.25%)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50I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的短期处理可能提高母体对冷冻胚胎的接受能力.高浓度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对小鼠胚胎可能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发酵鱼酱油的品质特性, 对国内市售的5种不同产地的传统发酵原味鱼酱油的理化、感官特性、游离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鱼酱油含盐量均偏高; 总酸含量为0.49~1.50g?100mL-1; 总可溶性氮含量差异较大, 舟山鱼酱油最高, 达4.86g?100mL-1, 东莞鱼酱油最低, 为1.06g?100mL-1; 氨基酸态氮含量差异较小, 除东莞鱼酱油含量为0.52g?100mL-1外, 其余4种均在1.00g?100mL-1左右; 5种鱼酱油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差异显著, 其中舟山鱼酱油氨基酸总量最高, 达39.07mg?mL-1, 且种类丰富, 而东莞鱼酱油氨基酸总量仅为3.25mg?mL-1;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 舟山鱼酱油高达16.10 g?100mL-1, 东莞鱼酱油低至4.15g?100mL-1. 此外, 鱼酱油中含有较高的钾、镁、钙和磷元素, 还含有铁、铜、锰、铬和镍5种重要的微量元素. 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舟山鱼酱油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光照与低温对3种浒苔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紫菜养殖网帘上常见的3种浒苔(浒苔、肠浒苔和扁浒苔)为试验对象,在有光照、无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探索采用物理方法清除养殖网帘上浒苔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浒苔有不同的响应,干燥时浒苔在光照条件下比黑暗条件下死亡率大,光照处理3d死亡率达100%;在低温条件下冷冻,死亡率高;脱水24h,-24℃冷藏3~6d,对浒苔杀灭效果比不脱水更佳.  相似文献   

13.
用4种不同浓度的条浒苔多酚(Enteromorpha clathrata polyphenols, ECPs)溶液处理新鲜加州鲈鱼块后置于4℃贮藏,结合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肌肉色差和质地剖面分析(TPA)等指标,综合评估其对鱼块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 ECPs处理能有效抑制鲈鱼贮藏期间TVB-N值、TBA值和菌落总数的增加,减缓蛋白氧化和品质劣化进程,从而达到延长货架期的作用.当ECPs浓度为0.20%时,其对鲈鱼鱼块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延长鲈鱼货架期6 d.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结合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中12种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酸的分析方法.通过L16(45)正交试验优化了加速溶剂萃取的主要参数,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60℃,萃取静态时间6min,冲洗体积150%,N2气吹扫时间100s,循环次数1次.采用KOH梯度淋洗进行分离测定,各目标物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2%~5.06%(n=6),方法的检出限为2.1~13.4μg.L-1.对烟草样品中的12种目标物进行萃取,回收率为84.71%~103.63%.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中褶皱假丝酵母菌脂肪酶(CRL)催化布洛芬乙烯酯水解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研究发现,在单一溶剂体系中Eyring曲线呈线性,在10~50 ℃的实验温度内均呈S选择性;在混合溶剂体系中Eyring曲线呈非线性,且观察到不同的转变温度(Tinv).研究还发现:在亲水性有机溶剂二氧六环/水均相混合溶剂体系中,Eyring曲线的Tinv处立体选择性E 值为极小值,在疏水性有机溶剂异辛烷/水两相混合溶剂体系中,Tinv处E 值为极大值,而在氯仿/水两相混合溶剂体系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立体选择性发生了反转.  相似文献   

16.
双歧杆菌添加剂具有改善肠胃功能,促进消化的作用,其保存的较佳条件为添加剂含水量为2%以下,4℃,厌氧在25℃,干燥条件下保存,双歧杆菌添加剂的活菌保持稳定时间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 ZSM 5、Cu beta、Cu USY和Cu SAPO 34四种铜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并评价了各个催化剂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 SCR)性能,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 TPR)、CO吸附红外(CO DRIFTS)、原位红外(In situ FTIR)等实验技术研究了不同Cu zeolite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NH3 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 ZSM 5和Cu beta在150 ℃时NO转化率可达到80%左右,表现出优异的低温活性,并且催化剂的温度窗口很宽,在170~400 ℃内都能够将NO完全转化.这很可能与这2种催化剂拥有较低的起始还原温度和较高的Cu+物种含量有关.原位红外研究表明,NH3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Lewis酸位(Cu n+位)和Brnsted酸位上,进而参与SCR反应,且吸附在Lewis酸位上的NH3物种有更高的低温NH3SCR活性.  相似文献   

18.
比较研究了羊栖菜新品系“浙海1号”与本地传统栽培种的复水率与膨胀率的差异. 采用自然风干与不同温度下的干热鼓风干燥的方法. 获得“浙海1号”较适宜的干燥温度为50~60℃, “浙海1号”复水率、气囊直径、主枝直径分别高于本地传统栽培种21.7%、40.1%~45.9%、89.3%. 通过不同部位的复水率比较, 气囊是复水率最高的部分. “浙海1号”与本地传统栽培种相比, “浙海1号”膨胀率高出约为33%, 差异显著; 叶具有较高膨胀率且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咸肉中亚硝酸盐含量, 将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发酵乳杆菌RC4应用于咸肉制作中, 研究其对咸肉亚硝酸盐含量、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 对添加发酵乳杆菌RC4的实验组咸肉制作工艺进行优化, 比较接菌组和未接菌发酵对照组在感官评分、亚硝酸盐含量、pH、色差、水分、硫代巴比妥值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 结果表明: 实验组咸肉亚硝酸盐含量降解显著, 降解率为78.60%; 实验组咸肉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2.0%(μL·mL-1)的发酵乳杆菌RC4菌液, 18℃发酵10d.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咸肉pH降低; 色差及水分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TBA值的变化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在鉴定出的87种挥发性物质中, 庚醛为RC4发酵产生, 苯甲醛等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这几种醛均为特征风味化合物. 由此可知, 在咸肉制备工艺中, 添加发酵乳杆菌RC4能显著降低咸肉的亚硝酸盐含量, 提高咸肉保质期, 增加其特征风味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分离自新疆酸马奶的发酵乳杆菌RC1、植物乳杆菌RC4制备直投式发酵剂, 制作特色风味鲫鱼发酵香肠, 测定其游离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含量, 并对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抑制率、抗氧化活性、抑癌率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发酵剂接种量为3%(V/V), 37℃发酵5h, 65℃烘烤30min, 鱼肉发酵香肠口感较佳, 表面鲜亮, 肉质细腻, 有特殊香味. 发酵香肠组织破碎液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为15.43mmol?hg-1, 游离氨基酸为43.94 mg?hg-1; 其ACE抑制率为78.18%, 抗氧化性能的?O2-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DPPH清除率分别为30.97%、53.24%和62.75%; 以上指标均高于自然发酵的对照组. 另外, 上述鱼肉发酵香肠组织破碎液稀释1倍后对乳腺癌细胞的抑癌率高达68.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