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的高等数学教材给出如下的函数定义:定义1设x和y是两个变量,D是一个给定的数集,如果对于每一个数X∈D,变量y按照一定法则总有确定的数值与它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对正在学习高等数学的低年级学生,此定义会产生一些歧义,给正确理解函数概念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定义1中“确定”两字意义不明确造成的.换句话说,给一个工,到底y有确定的多少个数值时,y与工的关系为函数关系.下面来看几个例子.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考虑方程x2+y2=a2,因当x取a或一a时,有确定的y值O与x对应…  相似文献   

2.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的《高等数学》上册 (第四版 )第 6页中有关函数的定义是这样的 :设x、y是两个变量 ,D是给定的数集 ,如果对于每个 x∈D,变量 y按照一定法则总有确定的数值和它对应 ,则称 y是 x的函数 ,记作 y=f (x)。本书第 7页又说到 :如果自变量在定义域内任取一个数值时 ,对应的函数值只有一个 ,这种函数叫单值函数 ,否则叫多值函数。本书第 2 3页求三角函数的反函数时又出现多值函数的说法。如对 y=sinx(x∈ R) ,当求它的反函数时 ,任给 y∈ [-1 ,1 ],有无限多个 x使 sinx=y,于是给出反三角函数 Arcsinx=y,对 y=sinx当 x∈ [-…  相似文献   

3.
对称的概念在数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利用问题涉及的数学对象本身具有的对称因素去解决问题,在微积分部分,利用函数,积分域等所具有的对称性可以拓展思路,简化运算,下面举例说明,仅供教学中参考.一、在微分计算中的应用定义1若将n元函数中任意两个变元对换而函数不变,则称是对称函数.规则是偏导数存在的对称。数,则具,中的X换成y,y换成X,就得到了.规则1可以推广到任意n元对称函数中每一个变元的任意m阶偏导数.利用函数X的对称性,将(1)、(2)式中X,y互换得将(1)、(2)式中工,Z互换得定义2如果…  相似文献   

4.
罗里波 《数学研究》2009,42(2):126-137
定义在全体实数上的可计算函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这以前定义可计算的实数函数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首先要定义可计算实数的指标.想要确定实数函数y=f(x)是不是可以计算就要看是否存在一个自然数的(部分)递归函数将可计算实数x的指标对应到可计算实数y的指标.这样一来对实数函数的研究依赖于对自然数函数的研究.第二个定义可计算的实数函数的途径是以逼近为基础的.一个实数函数是可以计算的如果它既是序列可计算的同时也是一致连续的.用这个途径来定义可计算实数函数使用的条件过强以至于很多有用的实数函数成为不可计算的实数函数.例如“〈”和“=”的命题函数就是不可以计算的因为它们是不连续的命题函数.本文讨论了图灵机的稳定性并且给出了一个基于稳定图灵机的可计算实数函数的定义.我们的定义不需要用到自然数的(部分)递归函数.根据我们的定义很多常用实数函数特别是一些不连续的常用实数函数都是可以计算的.用我们的定义来讨论可计算实数函数的性质比原来的定义要方便得多.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初二数学教材第二十一章“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共有三个单元:比例及性质;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函数在第二单元中,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为:“一般地,如果变量x、y满足y=kx(k≠0),那么称变量x、y成正比例,函数y=kx为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为:“一般地,如果变量x、y满足y=kx(k≠0),那么称变量x、y成反比例,函数y=kx为反比例函数.”本人认为,这样定义存在两点不足:1.它没能反映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与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让人觉得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间并没联系.在第一单元学习了比例,知道比例是形如a∶b=c∶d(bd≠0)的…  相似文献   

6.
<正>函数的概念重要而基本,它是我们了解函数的意义和函数的表示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后面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函数的基础.新修订的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76页是这样定义函数概念的:"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数学中,关于二元函数的极限,许多教材都只是在介绍了定义之后,给出几道证明函数在某点极限不存在或极限值为某数的例子,而未涉及如何求极限.因此,学生在具体来H元函数的极限时,觉得无从下手,特别象函数点的任何邻域内都存异于(0,0)点而不属于定义域的点,也存在异于(0,0)点而属于定义域的点,按教材的定义,函数在点(O,0)处的极限是不存在的,但可将极限定义稍加推广,使这样的点成为被考虑的对象.推广的极限定义如下:设点(X。,八)的任何邻域内都有异于(X。,儿)而属于八X,y)的定义域的点.若对于任何给…  相似文献   

8.
复合函数是高等数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在微分和积分学里都要用到它.所谓复合函数,是这样定义的:如果函数f(u)的定义域是F, 而函数u=g(x)的定义域是G,值域为U(?)F,那么对于G内每一个X,经过中间变量u,相应地得到唯一确定的一个y.即y经过中间变量.u而成为x的函数.这个函数称为复合函数,并记为y=f[g(x)].  相似文献   

9.
关于二重极限的定义,各类数学教材中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定义1设函数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点可以除外),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总存在正数,使得对于所论邻域内适合不等式的一切点P(X,y)所对应的函数值都满足不等式那末,常数A就称为函数当时的极限.定义2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是平面上一点,函数在点儿的任一邻域中除见外,总有异于凡的属于D的点,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总存在正数a,使得对D内适合不等式0<户几卜8的一切点P,有不等式V(P)一周<。成立,则称A为函数人P)当P~P。时的极限.…  相似文献   

10.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同时又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基础.由于它的意义比较抽象,所以就我国目前中学数学教材来看,所采用的函数定义,基本上还是属于在函数概念的发展史上,第三次扩张的“对应关系”的函数概念.而在美国的数学教材中对函数概念的处理则另辟蹊径,采...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的第94页第19题: 1)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x^2,它的值域为{1,4},求此函数的定义域.  相似文献   

12.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中,“反函数”被安排在第二章“函数”的第四节,紧随“函数的单调性”之后出现.“反函数”这一节是概念课,很多教师往往都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死记定义.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3.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核心,它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工具,也是数学解题的重要依据,如果对一个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那么应用起来将会产生一些误区,例如奇偶函数的定义:函数Y=f(x)对于定义域A内的任意一个自变量x,如果f(-x)=f(x)(或f(-x)=-f(x)),那么y=f(x)是定义域上的偶函数(或奇函数),运用这个概念解题时,常出现下面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4.
甘大旺 《数学通报》2007,46(11):20-2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第2.1节有表述“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注:强调“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这给学生留有“由前四项所确定的数列可能不唯一”的探究余地:而《数学2(必修)》的第1.2.2节有表述“图……分别是两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你能说出它们对应的(注:没有明示“分别说出它们对应的一个”)几何体的名称吗”,这容易诱导学生琢磨出收敛性结论“由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是唯一存在的”,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必修)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共十一节.第一单元[第一节(角的概念的推广)至第五节(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及第十一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围绕“角的终边”循序展开。因而以“看终边”为学法要点.第二单元[第六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及第七节(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以“变角更名”为特点。所以“看角与角的关系及三角函数名之间的关系”是学法的要点.第三单元[第八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至第十节(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主要是图象的三种变换。可归结为“看新、旧坐标间的关系及相应的基本三角函数”为学法要点.概括起来,探析三角函数问题应抓住“三个看”.  相似文献   

16.
对分段函数,我们常见的一类问题是讨论它在分界点的可导性.按常规的做法,分段函数在分界点处的导数用定义去计算,但在学生学习中,有不少学生不愿也不易接受这种方法,而是采用对不同区间上函数求导来计算,这种做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这里就这类问题通过一些实例分析说明.对分段函数f(X),讨论在分界点X0X0的可导性,归纳一般步骤如下:1.若f(X)在点X0不连续,则它在点X0不可导;2.若f(X)在点工。连续,且在点X0左、右导数都存在且相等,则f(X)在点X0可导.对如上第二步中,左、右导数一般用定义计算,但在函数满足…  相似文献   

17.
张娇 《数学之友》2016,(8):42-43
德国著名数学家克莱茵曾提出:“函数概念应该成为数学教育的灵魂,以函数概念为中心,将全部数学教材集中在它的周围进行充分地综合”.现在,函数思想已溶人了中小学数学,成为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脉络.而初中函数学习是高中函数学习的基础,是整个函数领域的出发点,基底打不好,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奇、偶函数具有如下重要性质:“函数f(x)的图象关于原点(0,0)对称”的充要条件是“对于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0成立”;“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0(即y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对于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0成立”.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对称性的最基本、最特殊的体现,现将其推广.  相似文献   

19.
3·函数概念的诞生与演变数学从对运动的研究中引出了一个基本概念,其后的200年里,这个概念在几乎所有的工作中占中心的地位,这个概念就是函数.近代数学的主体主要是围绕着函数和极限概念展开的.随着变量数学特别是数学分析的发展,函数概念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主要是出于数学自身发展需要.函数概念最早出现在格雷戈里的文章《论圆和双曲线的求积》(1667年)中.他定义函数是这样一个量:它是从一些其他量经过一系列代数运算而得到的,或者经过任何其他可以想象到的运算得到的.自从牛顿于1665年开始微积分的工作后,他一直使用“流量”一词来表…  相似文献   

20.
一点订正     
众所周知:在[a,b]上具有介值性的函数在[a,b]上未必连续.文[1]除举一反例外,还得到了定理:“定理1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有定义,且在[a,b]上具有介值性,则函数f(x)在区间[a,b]上必不存在跳跃间断点.”但这一“定理”不一定成立.请看下例.例1在[0,1]上,分段定义因函数值充满区间[0,1],故函数g(X)具有介值性,但函数是将的线段分别移上移下而得.如图1.照此,不难作出有更多跳跃间断点仍保持介值性的函数.函数是否具有介值性,关键在于:函数值能否填满某个区间,而与函数值的如何分布无关.因此,我们可以仿照狄利克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