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中学化学教学和教材改革的一些看法。涉及到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以及编写教材时应当突出的基本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和观念等问题。本文对于中学化学教学各学段的主要着重点提出了看法。对于分类法的意义、元素论、物质的静态和动态、化学计量关系和浓度概念等在中学化学教学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简要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顾新贤 《化学教育》1981,2(4):22-24
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与过去的大纲和教材相比,对中学化学教材的体系作了改变;氧化还原方面,中学阶段不引入氧化数、电极电位、奈斯特(Nernst)方程、元素电位图等概念和知识,不作定量计算。但对定性描述的要求较高。这些实际情况,给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龙生 《化学教育》2005,26(11):50-51,64
从4个方面反思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指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中各类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的作用,从而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标;验证是化学实验的最根本功能,实验的验证性与实验在情感领域和能力、方法领域的功能并不矛盾,而是实现这些领域的功能的基础;实验教学若能从学生出发,引发学生的想法并加以验证,则能有效地发挥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教材是化学教学内容的一种静态存储形式,是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交流的工具,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和进行化学教学评价的依据。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是决定化学教材质量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杨艳丽  任志鹏 《化学教育》2005,26(10):46-47
化学史知识不仅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并以其内容的独特性,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对现行教材及化学史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和研究,旨在充分发挥化学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中学化学中化学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唐劲军  李金莹  黄莹 《化学教育》2022,43(13):114-119
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74篇关于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经历了沉寂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等3个阶段,其中教材知识、教材改革、教材功能、教材结构等研究是70余年来中学化学教材研究领域的热点,揭示了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深化中学化学教材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书是以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中学化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为依据编著的。全书包括中学化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中学化学专题教学法和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共三编。  相似文献   

8.
怎样组织学生的化学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怀乐 《化学教育》1991,12(3):29-31
我有机会参加1990年暑期“重庆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讨班”的教学讲习,大家对于怎样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中学化学教材,组织和实施教材所规定的学生实验,讨论得非常热烈,研究了许多新情况,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罗彦良 《化学教育》1986,7(1):23-23
中学化学教材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体现,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近几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生终日忙于解题,无暇顾及课本,阅读能力差,因此当前化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读好教材。  相似文献   

10.
顾松挺 《化学教育》1994,15(1):21-23
在现代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只在上新课阶段使用教材或研究教材,一旦进人复习阶段,尤其是中考、高考前复习,似乎教材就失去了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山东省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需要1989年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以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初审稿)》为依据,组织人员编写了一套面向山东省大多数地区的义务教育化学试验教材。几年来,在教材的编写、试验和修订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如何适应义务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山东省义务教育化学试验教材的编写,就义务教育化学教材编写中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陈韶 《化学教育》2003,24(5):45-45
惊悉邢先生仙逝 ,万分悲痛 ,我们又失去一位受人敬仰、慈祥、敬业、辛勤耕耘的好老师。我与邢先生认识是在 195 1年 ,他来辅仁大学化学系任主任时 ,当时我只是一名大学生 ,虽然与邢先生接触不多 ,但他给我的印象极深 ,从他讲话和眼神里看到了先生的睿智和智慧 ,先生的期望一直使我们振奋。文革后 ,我到北大进修 ,有幸能聆听邢先生的有机化学讲课 ,先生的态度谦和、热情、诚恳 ,对教学细致认真 ,不急不躁 ,治学严谨。每当我提出问题时 ,先生总是立刻给以认真解答和仔细指导 ,使我在短短的一年学习过程中 ,不仅学业有很大的提高 ,而且还学习到…  相似文献   

13.
展树中 《化学教育》2012,33(8):2-3,14
从大学一年级化学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中,人们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的改变,却忽略了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教学中的科学性和方法论等问题,使中学化学教育与高等化学教育不能有效进行衔接。基于多年的大学化学教学经验阐释了如何改进传统的中学教材模式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高等化学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了使中学化学教学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化学教学更好地贯徹中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使化学教学跟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开始改编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由于教材系统须逐年加以变更和相适应的新课本的供应问题,教育部采取了分年发布教学大纲的办法。1956年发布了1956—1957学年度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其中主要新编了大纲说明部分和更动了大纲本文初中三年级部分;大纲本文高中部分则本着新编大纲及1954年的“精简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和课本的指示”的精神,根据需要与可能,精简掉一些超越科学基础知识范围的、次要的和过时的教材,删去一些不十分重要的、重复的教材,把一些低年级不容易理解的教材移到高年级,增加了一些有关基本生产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夏立先 《化学教育》2003,24(10):14-15
对于中学化学教材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教师是“教化学教材” ,完全按教材规定的内容、结构以及次序等进行教学 ,不敢越雷池一步 ;有的教师则是“用化学教材教” ,只是把教材当成一种蓝本 ,然后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条件 ,进行发挥、想象、重组和剪辑 ,即进行有创意的艺术加工。我赞成后者 ,并且在自己近 2 0年的教学生涯中进行过积极的探索。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对中学化学教材的处理艺术。1 重组艺术即打破教材原有的排列顺序 ,进行重新组合 ,从而更适合学生学习。例如 ,…  相似文献   

16.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 ,深切悼念《化学教育》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主任胡美玲编审 ,她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于 2 0 0 2年 8月 2日逝世 ,享年 5 6岁。胡美玲同志出生于上海 ,197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先后在包头师范专科学校和包头医学院任教。 1980年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工作 ,历任编辑、副主任、主任、副编审、编审等职务。胡美玲同志热爱教育事业 ,她在长期从事中学化学课程研究和教材编写过程中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为中学化学课程、教材、教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胡美玲同志对中学化学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有深…  相似文献   

17.
周昌勇 《化学教育》2014,35(19):70-73
对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溶剂问题尚很少有系统性的研究,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各类溶剂问题进行了简单梳理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高师化学系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作为高师化学系开设的必修课程"中学化学教材教法"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中学化学教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应受到重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学生普遍不重视,对于学习教学法缺乏"紧迫感";其次是课程的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郭保章 《化学教育》2003,24(5):43-45
邢其毅教授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我国失去了一位卓越的有机化学家 ,一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他的逝世引起了我们无尽的思念。笔者从学生时代起就认识邢其毅先生。他是我老师钱思亮先生的同学 ,关系十分密切 ,他常到北大化学系 (景山东街 )去。北平解放前夕 ,钱先生举家乘飞机出走 ,唯独把箱子托付给邢先生保管。不过 ,这时我跟邢先生充其量只是师生关系 ,我认识他 ,他未必认识我。钱思亮先生教我们有机化学课时 ,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解放后改用中文化学名词 ,大家一时还不习惯。恰在这时 ,出版了邢先生用中文名词写的《有机化学》 ,帮了我很…  相似文献   

20.
李成群 《化学教育》1985,6(4):18-21
将动态平衡的概念引入和渗透进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用动态的观点观察和理解化学变化,提高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无疑有重要意义。但是,动态平衡概念内涵深刻,意义广泛,影响因素复杂。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比较困难。怎样才能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稳固的概念,并能运用其原理初步解决一些中学化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呢?本文想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对教材的基本认识和估计仔细分析一下中学化学的全部教材,可以发现编者的意图似为:在中学阶段,适当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