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标  陈振峰 《科技资讯》2010,(35):2-2,4
海洋内波对海表温度的调制机理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和红外传感器精度的提高,海洋内波的红外遥感实验也大大增多。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验观测两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海洋内波的红外遥感探测机理研究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应用抛物方程(PE)方法,对选定内波和覆盖舰船辐射噪声谱范围的不同声源频率所形成的水声场,用差分步进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采用了复变量、带状矩阵、在声源所处的断面利用Gaussian源的表达式和对网格大小的分析,使计算顺利进行。结果表明,内波的存在降低了声场强度,增大传输损失,因此内波对舰船辐射噪声的识别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量纲分析理论对层化海洋中的内波荷载和潜体运动兴波问题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把结构物视为刚体并不计流体粘性,可以做到模拟的完全相似,当考虑物体的弹性时,若在刚度控制的范围内,则实验可按抗弯刚度的相似准则进行。当考虑流体的粘性效应时,则实验可按临界雷诺数来控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谐波理论分析海洋内波在不同模态下的特征参量诊断方法,得出背景场求取方法—平均法。利用实测内波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得出不同模态内波温度振幅和周期的特性,得到的诊断量与内波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5.
海洋内波是重要的海洋动力过程,在海洋中普遍存在,对海洋内波的遥感探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需求.内波的遥感探测涉及内波传播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内波遥感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基于遥感图像的内波参数提取与反演,最终建立内波传播的预测与预警模型,上述都需要数学方法的支持.基于内波遥感研究的迫切需求,论述其在各环节上亟待解决的数...  相似文献   

6.
孤立子内波会对声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利用COMSOL软件对孤立子内波影响下的声学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研究.首先建立了孤立子内波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孤立子内波对声场的影响.结果显示,孤立子内波会影响声线的传播轨迹和传播损失,可使声场能量分布更均匀.孤立子内波还会对声矢量场产生影响,使水平质点振速传播损失减小,使垂向质点振速略微增加.  相似文献   

7.
叶春生  王明明 《河南科学》2010,28(3):275-280
海洋内波是发生在层化海洋内部的一种波动现象,其色散关系的求解是研究海洋内波的基础.应用Thompson-Haskell算法,对线性内波方程的推导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结合算例给出了求解水平波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出海洋内波的色散关系,进而求解海洋内波的垂向结构.  相似文献   

8.
分层海洋中运动物体生成的内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提供分层海洋中运动物体生成内波的理论,数值和实验研究的背景资料的综述,并给出理论研究的Green函数,正交模态模式和极点回避等方法的评述,数值研究给出数值求解Wronsky行列式的源求解方法及介绍直接差分计算含源内波方程和积分方程的方法,有关源致内波的实验研究,作者介绍物体在分层流水槽运动时生成内波的两个典型实验及其主要实验结果,最后评述船舶在海洋表面处生成表面波的研究方法,以此指导水下Rankine卵形体形成内波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青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2930-2937,2942
通过对连云港海域(1976-2008)、吕泗海域(1960-1990)30年左右的海表温度(SST)资料进行随机动态分析;并计算了SST与Nio3.4指数、海表热通量和海面风场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从1976-2008年连云港的SST呈现长期升高的趋势,32年间约上升0.9℃;从1960-1990年吕泗的SST呈现下降的趋势,30年间共下降约0.22℃。月均的SST最大熵谱分析揭示了两站的SST具有12个月和6个月的显著变化周期,此外还有准2 a的振荡周期。东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对连云港、吕泗海域的SST有一定的影响,热通量是影响连云港海域SST变化的部分因素,仅通过海面热通量的变化无法解释连云港海域海表温度升高的现象,海洋动力过程对SST的贡献不能忽略。连云港、吕泗海域的SST变化与风场的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海洋内波对小尺度圆柱体作用力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小尺度物体的内波荷载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采用Morison公式估算结构物的受力,分别计算了浅海潮频(0.08c/h)以及高频(3—5c/h)时单色内波对直立圆柱体的荷载,并与表面波浪和海流荷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潮频内波与高频内波的荷载相当,比海流荷载低1~2个量阶,与表面波浪荷载相比则更小.在内波传播的某些相位,其荷载垂向上具有明显的正负交错分布,从而可以推测内波对海洋结构物的破坏主要来自于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北极格陵兰海(20°W-10°E,65°N-85°N),2003-2012年冰盖(ICE)、混合层深度(MLD)和海表温度(SST)的分布及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ICE和SST在区域内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以上,尤其是在750N-800N区域,峰值的时间间隔调整后.相关性更加显著.通过Eviews滞后回归分析发现,SST在70°N-750N和75°N-80°N分别滞后ICE7个月和4个月.而且ICE和SST之间存在着协整。说明这两者长期存在均衡关系.ICE和MLD在区域内为负相关关系.尤其是75°N-80°N区域,相关系数达0.82以上.回归分析发现,MLD在70°N-75°N和75°N-80°N分剐滞后ICE1个月和4个月.而且两者之间也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总体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冰盖在8—9月达到低谷;海表温度夏天高、冬天低;混合层深度冬季深、夏季浅.冰盖的大量融化和海表温度、混合层深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海洋内波破碎及其能量耗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内波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波动形式。它的不稳定和破碎会对海洋能量的再分配产生本质的影响,直接将能量从大尺度向小尺度过程传递,产生湍流混合。内波破碎产生的湍流混合又会显著地影响海洋环境。该文就近十五年来对内波的破碎机制以及内波破碎导致的能量耗散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6年6~8月和2006年12月~2007年2月的MODIS数据,分析北部湾夏季和冬季的海表温度、叶绿素及浊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引入叶绿素与浊度的比值探讨浊度的控制因素,揭示径流、环流、风场和地形对北部湾上层水体环境要素的调控机制.夏季北部湾海表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叶绿素浓度和浊度值沿岸带较高,外海较低.沿岸流海域浊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陆源输出物质和再悬浮沉积物,上升流海域则是浮游植物影响为主.冬季湾北沿岸流海域SST明显较低,海南岛西侧及中央海域存在一暖水舌,强化的混合作用导致叶绿素和浊度均明显高于夏季,再悬浮沉积物的影响也高于夏季.夏季发育跨中央海域的东向物质输送通道,冬季则发育西向物质输送通道.  相似文献   

14.
连续分层重力内波的数学模型及其传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差分法数值求解给定频率的特征值(波数),描述连续分层重力内波的传播模式,揭示出该内波的色散具有异向性的特征。采用内波差分特征值数值法对密度均匀分布流场进行求解,其解与表面行波解析法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叶春生  蒋晶晶 《河南科学》2009,27(10):1200-1205
海洋内波垂向结构的求解有不同的数学方法.首先,简述了利用两次Sturm变换,将内波控制方程转化为Sturm-liouville标准型的主要过程.其次,给出了由一般二阶变系数常微分方程的通用变换方法,将内波控制方程转化为Sturm-liouville标准型的方法.随后,通过直接差分法,给出了将内波控制方程离散化为矩阵特征值问题的一般过程.最后,详述了Thomson-Haskell方法求解内波垂向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用计算机仿真研究头头定位系统的性能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与测试分析相结合,得出了有关宽温带高精度磁头定位系统设计的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洋平台水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需要,研究在空气和不同温度的水作为耦合介质的情况下,声发射波在钢结构传播过程中幅值和能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声发射波幅值和能量损失的原因。基于声发射波反射原理,分析了声发射波在钢结构中传播的多径效应及波形转换特性,并解释了时域波形发生分离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水为耦合介质时声发射波幅值和能量损失较大;水温对声发射波幅值和能量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传热学为基础,建立切削温度二维瞬态有限元模型。得出剪切热源引起的工件温度分布曲线。用有限元模拟温度分布,为提高零件加工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线性损伤-应变耦合模型,可计算结构损伤场随荷载变化的全过程,给出了考虑损伤行为特征的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仿真计算方法,并对混凝土拱坝进行了考虑损伤后的温度应力仿真计算,从而为复杂混凝土结构的真正仿真分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温度检测和控制一直是孵化场环境监测的关键因素,而环境温度恒定在一定范围更是有效孵化的保证.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发的孵化场温度控制器,以自动检测温度、控制温度、减少人为干预、成本低等优点,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本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温度传感器DS18B20实现温度检测,数码管实时显示实际温度和预设温度,实现温度控制.详细分析了该系统Proteus软件仿真电路设计及其汇编语言编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