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帕斯卡定律演示器可全面定量地演示帕斯卡定律,效果明显。一、液体对压强的传递材料“高橙”瓶(容量2.5L)两个,穿孔(孔径5~6mm)的橡胶塞七个,内径5~6mm长约270mm的玻璃管两根,内径5~6mm长约100mm玻璃管两根,内径6mm长约700mm的橡胶管一根。制作过程 (1)将两根长约440mm的玻璃管弯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将一根长约440mm的玻璃管弯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  相似文献   

2.
我在講授初中物理學中的阿幾米德定律時,給學生們做了一個補充實驗,實驗的用具很簡單,能說明的問題很多,對於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新知識效果很好。現在把它介紹在下面。實驗的用具是:廣口瓶、軟木塞、細橡皮管、細玻璃管、大量筒、天平、鉛塊、燒瓶架子、小鐵夾。先按下列步驟把用具裝置起來: 1.在適合於廣口瓶瓶口大小的软木塞上鑽 兩個孔,將彎曲的和直的玻璃管各一支分别插入孔中,在直的玻璃管上緊緊地套上一根細橡皮管,然後將软木塞緊塞住廣口瓶,並在瓶底下繫上一塊重量適宜的鉛塊(如图1)。  相似文献   

3.
问题 :容器中盛有部分液体 ,当其温度升高发生膨胀时 ,容器所受压强将如何变化 ?下面分几种情况分析 :一、当容器为圆柱形时 ,如图 1所示 .设容器中盛有质量为m的液体 ,深为h ,底面积为S .则液体密度为 :ρ1=mS·h容器底所受压强为p1=ρ1·g·h =m·gS液体受热膨胀  相似文献   

4.
我们研究了内径60mm,长700mm广口玻璃液氮实验杜瓦的漏热和温度分布,发现从瓶口向下的室温辐射起着支配作用,决定着瓶口附近20—30cm范围内(约60—280K)的温度分布及85—95%的漏热,瓶壁反射系数约为0.7。并研究了加77K挡板以后的变化及瓶中横向的温差。  相似文献   

5.
郑海林 《物理通报》2009,(11):60-60
材料:矿泉水瓶,塑料袋,大号烧杯,剪刀,水. 操作过程:把矿泉水瓶从中间用剪刀剪成两截,取用下部一截并把此段的底部、侧壁不同高度剪出一元硬币大小的孔.在瓶里套一个塑料袋并向塑料袋里灌入水,如图1(a)所示.这时,发现有孔的部位塑料袋凸出.此现象说明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及侧壁都有压强,通过手感可知越深处压强越大.  相似文献   

6.
陈兵  郑周忆 《物理实验》2001,21(2):35-35
(一) 如图1所示,1为直径20mm、长20cm的具支式试管;2为水银;3为1m长两端开口的厚壁玻璃管;4为活动支架;5为橡皮塞;6为指针;7和8为橡皮管;9为两用打气筒;10为铁架台.  相似文献   

7.
用旧塑料药瓶做模拟帕斯卡实验取用过的双氧水瓶二个,分别在两瓶的肩部用烧红的细针刺一圈小孔。在两瓶内装满水,用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将两瓶口塞紧,用1米长的乳胶管把两瓶连接。实验开始,将两瓶并排置于同一高度,两瓶都不喷水,  相似文献   

8.
对初中物理课本中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的演示实验,为提高演示的可见度和对比度,可做如下改进。一、制作 1.用U形压强计代替弹簧。由于与压强计相连的原塑料盒是底部正中接橡皮管,放到螺线管上端不方便,故自制一个在侧壁接橡皮管的塑料盒。找一个直径约4.5cm的塑料瓶,在侧壁靠近底部用烧红的粗铁丝烫一个直径略小于1.5cm的孔,在孔里塞进一个带玻璃管的塞子。用凡士林把相接处密封,把瓶的上部截去,留下其下部约3cm长,再在开口端扎上橡皮膜(橡皮膜也可用避孕套代替)。  相似文献   

9.
对义务教育新教材第三册31页演示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实验(图1),学生易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水灌得越深,水的质量越大,底部受到压强越大. 建议改为如下实验:取一个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容器和一个倒圆锥形容器,但底部开口一样(便于观察比较皮膜突出情况),分别扎上橡皮膜.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全部倒入圆锥形容器中,再用量筒量取一样多的水,先往圆柱形的容器中注入与圆锥形容器中同样高的水(图2),看到虽然两容器装的水不一样多,但深度一样,底部突出情况相同.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底部压强与质量多少无关.接着,把量…  相似文献   

10.
材料透明大玻璃瓶(或塑料瓶)一个,彩色小气球一只,橡皮塞一个,细玻璃管两段。制法先在选好的橡皮塞上打两个通孔(孔径略小于细导管),然后将两玻璃导管穿好,并在其一上的一端系紧彩色气球(如图a)。演示方法瓶中装满水,把装好导管的塞子紧塞在瓶口(彩气球浸在水中),当倒置瓶子时水从一导管流出,而彩气球却被大气“吹”起来了(如图b)。因瓶内水流出时,球内气体体积增  相似文献   

11.
相对运动问题是普通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虽然有关相对运动问题的演示实验不少,但普及率很低,原因之一就是演示仪器成本高,而且多数为定性演示。本文介绍一种演示相对运动问题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以文献[1]中的装置为基础,做了必要的改进,不仅做到定性演示,而且与简单定量测试相结合,有较强的说服力。这套装置的主要特点是简易、成本低,教师可自行仿制。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B为直径1.5cm,长60cm的玻璃管,管上贴有60cm长的坐标纸。C为容器(其容积略大于玻璃管A、B的容积之和)。D为T型三通管。E为橡皮连接管。F、G为止水夹。a、b为两个彩色的泡沫小球。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教材中关于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对此实验做了以下改进 .取医用小药瓶 ,将其端部破一小孔 ,将药液倒出(或用注射器吸出 ) .将瓶洗干净 ,待内部干燥后 ,放入一小粒碘 .用木夹夹住小瓶 ,在酒精灯上加热小瓶底部 ,使碘升华 .当药瓶为紫红色时 ,立即加热瓶口 ,当瓶口烧红软化后 ,用铁镊子快速将瓶口封严 .用同样方法制造出 2 0~ 30个这样的升华瓶 ,供学生分组实验时使用 .改进后的实验有以下优点 :1 )可获得直观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加热时瓶是紫色的 ,停止加热 ,过几十秒后瓶是白色的 .2 )将小药瓶放在手中握一会 ,瓶子…  相似文献   

13.
将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橡皮塞的两个小孔内 ,长玻璃管的另一端套上一段大小适度的橡皮管 ,用细线扎紧不漏气 ,如图 2 .在瓶内倒入适量的水银 ,塞紧橡皮塞 .将广口瓶向着长玻璃管的方向慢慢倾斜 ,同时将长玻璃管上的橡皮管管口向上 ,使之高于广口瓶内的水银面 ,这时长玻璃管灌满了水银 ,橡皮管内也有少量的水银 .此时 ,玻璃管内的空气被全部排出 ,然后用夹子在玻璃管附近有水银的橡皮管处夹住 ,再把橡皮管折过来用夹子夹紧 ,防止漏气 .慢慢将广口瓶、玻璃管竖直放置 ,玻璃管的上方将出现真空 .当水银柱稳定后 ,用刻度尺测量出玻璃管内水银面与…  相似文献   

14.
气体粘滞系数的测定,在技术上一般比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困难得多。本文提供一个简单的测定法。 1.备品:内径约0.5mm长30cm的毛细管、内径2~5mm、长40cm左右的玻璃管、橡皮管、弹簧夹、水银、天平、停表、尺。 2.实验的装置和方法。(图1)  相似文献   

15.
漆建军 《物理实验》2000,20(4):34-34
对于仅漂浮在液体上而不全部沉浸于液体中的物体叫浮体,根据浮体的组成性质,浮体可分:1)均匀密度物质的实心体;2)空心体或含另一种较小密度物质的实心体;3)含另一种较大密度物质的实心体.可用以下简易实验予以判断.1 材料准备一个1.25L的可口可乐瓶,将上部瓶口的锥体部分剪掉,在其高度的2/3处打一小孔,找一绘图塑料小彩笔,去掉内芯,外缠聚四氟乙烯密封丝带,插入小孔中,保证四周密不漏水,瓶底放一系有细线的沉体.2 实 验1)如图1所示,将有细线的沉体置于瓶底,往瓶中注水超过瓶中溢水口.待溢水口无水滴出时,将浮体置于水中,用量筒收集浮体…  相似文献   

16.
用高二物理课本图80的装置,演示液体的扩散现象时,有两方面的困难:(1)若先灌CuSO_4溶液,然后加水,水落到硫酸铜液面,由于水的冲击作用,使界面模糊。若先灌水,然后把一根玻璃管插到水底,通过玻璃管灌进CuSO_4溶液,但灌进时又往往难以克服空气泡的上升,一旦有空气泡上升,即就不能获得清晰的分界面,(2)CuSO_4溶液和水之间扩散很慢,要在大半节课时间内,学生看到从清晰的界面变成模糊界面是不可能的,在常温下从清晰界面变成模糊界面,非经2—3天不可,要是在上课前两三天作好一瓶,又不能使学生信服。我觉得可以这样改进: 1.两种液体改成水和墨水;  相似文献   

17.
兹将个人制造的气泡水准仪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作为参考。截取玻璃管一段长10cm,先后手持玻璃管的两端,在酒精灯上给玻璃管的中间徐徐加热(如图1)并不断地转动玻璃管,使其受热均匀,待达到柔软状态时,把玻璃管徐徐的制成1个  相似文献   

18.
利用“排气法”测空气的密度 设容器的净质量为m0,容积为V0,容器内的空气的质量为m,测量标准状态下充满空气时的容器质量为m1,该容器注满密度为ρ0的液体,注满液体后的质量为m2(图1),那么  相似文献   

19.
材料: 1.容量为80c.c.的试管一个。2.软木塞一个。软木塞的大小与试管口的大小相同。此软木塞中央有一小孔。3.长约5厘米的玻璃管一根,其直径与软木塞中央的小孔一样。4.碳酸钙(CaCO_3)约10克。5.浓度为35—37%的盐酸(HC1)约20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坐落于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TRIGA Mark Ⅱ反应堆热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满足面向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研究要求。为提高计算效率并减小统计误差,对比分析使用SSW/SSR方法与直接使用反应堆为源项时热柱内照射位置处中子能谱,其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SSW/SSR方法的可靠性。为在该反应堆开展BNCT中SPECT实验,热柱中子束需准直为笔形束。对比分析四种热柱优化方案下束流口处及探测器处热中子和光子通量:40cm长石墨(射束口5cm×3cm);0.5cm厚硼包裹40cm长石墨(射束口5cm×3cm);30cm长天然锂聚乙烯(射束口直径4cm);30cm长天然锂聚乙烯(20cm长射束口直径5cm,5cm长射束口直径4cm,5cm长射束口直径2cm)。结果显示,射束口处热中子通量分别为1.05×108,2.52×107,6.08×107和5.10×107#/(cm2·s)。综合考虑中子准直效果及光子污染,方案三具有最优性能。为后续进行BNCT-SPECT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从而有效促进BNCT剂量准确评估方法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