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氨酸锌相对分子质量与锌含量标准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氨酸锌是新一代氨基酸系列补锌产品,在国标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被确定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其备注中对甘氨酸锌中的锌含量标注为31.8%。作者通过对甘氨酸锌产品的研制和结构分析认为此值有误,应予更正。含结晶水的甘氨酸锌相对分子质量为231.51,锌含量为28.24%;不含结晶水的甘氨酸锌相对分子质量为213.51,锌含量为30.6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NaOH-H2O2介质中,Zn与Ni、Cd、Cu等大部分金属离子分离,以二甲酚橙为指圣剂,在pH 5.0~6.0用Na2EDTA滴定锌的分析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的试样条件,用于锌镍渣中锌(6.52%~89.68%)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45%~2.20%),加标准回收率锌在(96.67%~99.87%)之间.  相似文献   

3.
采用氟化铵-盐酸-硝酸-硫酸分解样品,氨水沉淀分离铁、锰、铅等共存元素,滤液中加入掩蔽剂掩蔽少量干扰元素,在pH=5~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测得结果为锌、镉合量,扣除镉量,即为锌量。方法用于测定再生锌原料中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15%~1.0%。按照实验方法对再生锌原料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9.1%~102%。能满足日常对再生锌原料中锌含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锰锌铁氧体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但其中的锌含量测定一直没有很满意的分析方法。常用的萃取法手续繁琐,且回收率偏低,重现性较差。本文研究了锰锌铁氧体中锌的直接容量滴定方法,在pH1~2条件下,加过硫酸铵煮沸使Mn~(2+)转化成二氧化锰沉淀分离,过滤。滤液以氟化物掩蔽铁,在pH=5.4或pH=5.5条件下,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EDTA直接滴定至终点,所拟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锌与视觉     
本文简要介绍了锌与视觉的关系。从视觉形成的机制讨论锌在视色素—视紫红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暗视力的影响。锌主要通过锌酶 (醇脱氢酶 )把维生素 A(视黄醇 )氧化为视杆细胞内光学活性形式视黄醛,便于形成视色素,以利提高夜视能力。  相似文献   

6.
锌与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从锌的食物来源及影响吸收利用因素、锌的生物学作用,锌含量及发锌值,锌缺乏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水系锌离子电池采用金属锌作为负极材料,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等优势,有望用于大规模储能。锌金属的储量比锂更加丰富,也更容易开采与提纯。同时,锌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0.76V vs SHE)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820 mAh·g-1)和体积容量密度(5 854 mAh·cm-3)。由于充放电过程中存在锌枝晶和不可逆副产物(如H2、ZnO、Zn4(OH)6SO4)等问题,造成锌负极的库仑效率较低,严重缩短了电池的循环寿命,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针对锌负极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从微观层面分析了锌负极沉积/溶解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机理,并从锌电极表面改性、锌片内部结构优化、电解液改性和新型隔膜等方面,介绍了锌负极保护的各种策略,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其制备方法和改性机理以及最终对电池性能的改善效果,为实用高效的锌负极保护方法提供了思路。最后,文章讨论了锌负极在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和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使用盐酸-硝酸-硫酸将试样溶解,并在氨性条件下过滤,沉淀分离大量共存元素,加入掩蔽剂掩蔽滤液中的干扰元素,在pH=5.5~6.0的缓冲溶液中,选用二甲酚橙作为指示剂,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静置使之与溶液中的镍、锌等金属离子充分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测得结果为锌、镉、镍合量,扣除镉、镍量,即为锌量。用来测定含镍锌物料中的锌,其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21%~0.87%,加标回收率为99.0%~102%,满足日常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9.
锌精矿中锌的测定,口前多采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该法手续冗长。用EDTA直接滴定锌,需要克服多种元素的干扰。为此,前人作了不少工作,但消除锰的干扰问题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我们在株洲冶炼厂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锌精矿的分析要求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条件试验,制定了锌精矿或类似样品中锌的直接络合滴定方法。本法基本上解决了锰的干扰,经应用于各种类型矿样的分析,准确度符合要求,操作较易掌握,4  相似文献   

10.
痤疮患者血清锌水平及加锌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60例寻常痤疮患者和6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锌浓度,结果表明,寻常痤疮患者血清中锌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对40例寻常痤疮患者在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硫酸锌治疗一个月,加锌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仅按常规治疗组的有效率(75%)。  相似文献   

11.
锌精矿一般是由铅锌矿或含锌矿石经破碎、球磨、泡沫浮选等工艺生产的达到国家标准的含锌量较高的选矿产品。锌精矿中锌的质量分数较高,约为40%~55%,铅的含量较低。锌、铅含量是衡量锌精矿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锌精矿中锌含量的测定常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络合滴定法;对于含量较低的铅,可采用EDTA滴定法、盐酸底液极谱法、二氯化钙底液极谱法、乙酸钠底液极谱法、磷酸底液极谱法、柠檬酸钠底液极谱法、原子吸  相似文献   

12.
作者调查了珠海市568名0~6岁健康儿童的发锌含量,结果表明,集体儿童的低锌发生率为59.1%,门诊儿童为72.04%,在珠海市儿童中低锌有较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马华  李春生  程方益  周春远  高峰  陈军 《电化学》2006,12(2):140-143
应用加热蒸发高纯锌粉气相传输法,制备锌多面体微球.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经XRD、SEM等测试表征,结果表明与该产物为结晶度较好的直径2~3μm的多面体微球.分别以所制锌微球或市售熔融锌作负极,γ-MnO2纳米线为正极,组装AA型碱性锌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以锌微球为负极的碱性锌锰电池能显著提高其放电性能,100 mA下的放电容量达到3.14 Ah,显示出它在高能化学电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用流动注射光度测定法实现了锌净化液中高含量锌的快速自动测定,方法简单,虽仅采用传统的EDTA和锌的配合反应,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但借助在制的CPAC-Ⅲ型分析仪,达到了运用微量分析的手段进行常量分析的目的,方法直接应用于测定锌净化液样品,分析速度为每小时测定60个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锌与记忆力     
锌对智力的影响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在一个长达7个月之久的科学实验中,一群男人食用了含锌量低的食物后,在15种智能测验中,有10种表现得比食用足够锌量食物者差。发现健康男女食用的锌量稍低时,在记忆力与注意力的测验中都表现得很差。但当锌量提高时,他们的文字记忆能力提高了1  相似文献   

16.
郝海岩 《化学教育》1995,16(7):32-32
常用的镀锌电镀液为弱酸性。与溶液中的[Zn2+]相比,[H+]仍然较大,在镀件表面存在着氢与锌的共析现象。氢气的生成妨碍锌原子的紧密排列,影响着锌的电祝积速度,因此镀层易成为蓬松的海绵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缺锌小儿服用锌剂和铁剂后发锌和外周血血红蛋白变化,研究了锌剂与铁剂在体内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低锌小儿贫血发生率与健康儿童无异,常规锌剂治疗对血红蛋白无明显影响。提示缺锌小儿合并贫血时可同时用常规剂量的锌剂和铁剂治疗,无锌、铁在体内相互拮抗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单液流锌镍电池锌负极性能及电池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单液流锌镍电池锌电极在电解液流动状态下,电沉积锌形貌随电流密度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充电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沉积锌层逐渐致密化,没有枝晶生成.组装了容量为2Ah的电池,并进行长时间充放电性能研究.测试结果该电池的平均充电电压为1.84 V,平均放电电压1.65 V,平均库仑效率达到96%,能量效率达到了86%.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64例肺癌及31例健康人的血清铅、锌含量,结果表明,肺癌组血清锌低于健康对照组,而血清铜及铜锌比值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按TNM分期,Ⅱ ̄Ⅲ期肺癌组与Ⅳ期肺癌组血清锌并无差异,但前者血清铜及铜锌比值明显低于后者。若以1.57为铜锌比值的临界值,则肺癌患者阳性符合率为51.56%,高于CEA34.37%。但不同病理类型间血清铜锌无差异。提示铜、锌及铜锌比值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锌与儿童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对幼儿园儿童调查发现低锌者达70%,且膳食中锌摄入量仅2.5~5mg/d,提示锌营养不良普遍存在。为此,该科研制了“复锌散”,对缺锌儿童进行治疗及前瞻性研究。对象为幼儿园中3~5岁232名低锌及低锌膳食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