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改进的免疫算法和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设计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两级学习方法。该方法利用免疫算法确定RBF网络隐层的非线性参数,能够有效克服进化算法的未成熟收敛现象。改进的免疫算法针对RBF网络的特点,采用基于矢量距离的亲和度计算方法,克服了原有基于信息熵计算方法存在的计算复杂、参数难于确定的缺陷。将这种方法设计的RBF网络用于Mackey-Glass混沌序列预测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径向基函数网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免疫进化算法,提出了一种设计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新算法——免疫径向基函数网络(IRBF)训练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RBF网络核函数宽度的先验知识作为疫苗构成免疫算子,缩小了标准进化算法搜索空间的范围,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计算机仿真表明,采用这种算法训练的RBF网络达到了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RBF网络要学习的3个参数:基函数的中心、方差和权值,提出了广义RBF网络自组织选取中心的学习算法.该算法首先学习隐层基函数的中心与方差,然后学习输出层权值,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针对动态系统的两级径向基函数(RBF)网络训练方法.该方法借鉴自然免疫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自适应处理能力,将RBF网络的隐层节点分为粗、细拟合节点,分别对动态系统中的稳定部分和突变部分作不同强度的训练.通过自适应免疫机制,较大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动态追踪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平衡训练精度与收敛速度的矛盾,达到了很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RBF神经网络的一种鲁棒学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定标鲁棒代价函数代替传统的二次型指标 ,并结合改进的遗传算法 ,搜索近最优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 RBFNN)的结构和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该训练方法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可提高 RBFNN的泛化能力 ,自动消除训练数据中的噪声 ,再现训练数据中的潜在规律 .  相似文献   

6.
利用神经网络适合于做模式分类的特点 ,将测向问题转化为模式识别 ,建立了两级免疫径向基函数 ( RBF)网络进行测向 .基于圆形阵列天线测向的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四天线元的情况 ,在信噪比为 1 2 d B时 ,免疫 RBF网络系统的测向误差小于 1°;对于八天线元的情况 ,在信噪比为 8d B时 ,免疫 RBF网络系统的测向误差小于 0 .8°.说明这种免疫 RBF网络测向系统达到了相当高的测向精度 .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免疫算法来优化RBF神经网络,得到一种更加优化、更加合理的混合算法,即免疫神经网络,并将此算法用于盲均衡器的优化设计,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此算法优化后的盲均衡器,其均衡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的RBF神经网络训练方法——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并用改进差分进化优化的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系统进行逼近.采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对RBF神经网络的中心值、宽度和权值进行了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具有比遗传算法更强的非线性系统逼近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的RBF神经网络优化算法.首先,改进K-means++算法,使得聚类算法更精确,为RBF神经网络的隐含层节点找到一个合适的初始中心;然后,考虑数据分布和缩放因子选择的影响,采用方差度量法计算隐含层神经元基函数的宽度;最后,修正网络参数,提高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参数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逼近效果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RBF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线性混叠信号的盲分离。所用的RBF神经网络算法是从输入信号的数据中训练出中心值和宽度值,再训练通过用最大熵值的代价函数推导的权值。所用的代价函数保证了网络的输出尽可能独立,使信号能正确地分离。仿真验证了所用的算法能减少分离时间和提高分离效率。对比ME算法,该算法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混合学习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K-means算法及减聚类算法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混合学习算法.该算法使用减聚类方法确定隐层节点数,具有自适应确定隐层节点的能力,避免了调整隐层节点的人为干预.通过K-means算法形成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初始粒子群,避免了初始粒子群的随机性,提高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选能力;采用PSO算法训练RBF神经网络中的所有参数.数值结果表明,改进的混合算法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径向基函数局部插值的加权最小二乘法,给出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求解的一般过程.通过对Poisson方程和悬臂梁弯曲的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了几个关键因素对收敛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蒸汽驱开发效果预测精度低和时间长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和 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相融合的预测方法。 该方法应用种群最优解修改雇佣蜂解和观察蜂解的搜索方程, 借鉴差 分进化算法思想, 完成对种群最优解和个体搜索解随机扰动, 采用混合编码优化 RBF 神经网络参数。 以辽河 油田齐 40 块为例进行了试算, 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蒸汽驱开发效果预测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较高的 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径向基函数网络构造中的关键问题是网络中心的选取,最小二乘算法采用正交化方法,独立计算回归算子对输出的贡献,故使中心的选择步骤简单有效。给出了最小二乘算法及其应用函数逼近的实例,结果证明,由于计算过程中应用了这一算法的正交化性质,所以网络调整时对已有模式的扰动达到最小。这说明最小二乘算法不仅简单有效,而且性能优越,并有较强的实用性,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原理、训练算法,并建立了RBF神经网络的语音情感识别的模型。在实验中比较了BP神经网络与RBF神经网络分别用于语音情感识别识别率,RBF神经网络的平均识别率高于BP神经网络3%。结果表明,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RBF神经网络模式分类方法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前向两层径基函数(RBF)网络和前向两层线性基本函数(LBF0网络的发类机理及其结构与初始参数优化确定方法,提出了Guassian核函数的中心和宽度应通过学习自动确定,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错分样本自身的类别和被错分入的类别自动生成新的核函数,并根据新增核函数对测试集的作用自动删除多余核函数的观点,从理论上阐明了采用Sigmoid活化函数的两层LBF网络的分类阈值为0.5,进而提出了由两层RBF网络和两层LBF网络组成的前向RBF神经网络--IRBF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图像进行识别,可以快速准确的发现叶片损伤状况,有利于对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预测。本文对损伤图像进行分割,提取损伤图像特征参数,采用改进GA算法优化RBF网络参数的方法建立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图像识别模型,对损伤图像特征参数样本进行仿真实验,识别正确率为93.33%,同时与单一RBF网络模型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加优越有效。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RBF神经网络模式分类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典的Bayes分类方法一般需要事先对样本的分布特性作出假设,当假设模型与样本实际分布情况不相符时,就难以得到较高的分类精度。当处理同类别多区域样本分布问题,例如变标签问题时,距离判别、Fisher判别、k-近邻分类、分段线性分类等统计分析方法遇到困难。双螺旋问题不仅使统计方法受到挑战,更使人们对一般前向多层神经网络的能力提出疑问。本文提出了改进的RBF神经网络结构、核函数个数、位置与宽度优化算法。该算法的计算复杂性与一般前向三层LBF网络所用的误差反传算大致相同。核函数生成既考虑了训练集样本自身的类别因素,又考虑了错分样本与邻近类别的关系。一个核函数的最终保留与否根据其对提高测试集分类正确率的贡献大小来决定。同时实验验证了两层LBF网络对提高改进的RBF网络分类正确率的极端重要性。大量应用实例表明,与前向三层RBF网络和前向三层LBF网络相比,该IRBF网络具有收敛速度快、分类精度高、易于得到最小结构、在学习过程中不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实时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种RBF神经网络高精度算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剖析了RBF神经网络基本算法的原理以及激励函数参量与隐层单元数量按经验选取所带来的问题.基于RBF神经网络结构,以网络的权阈值为设计变量,网络误差为目标函数,通过合理的动态变量排序,构建了一种RBF神经网络的新的高精度算法,并编制计算程序.与RBF网络基本算法相比,这种算法是以权阈值为未知变量的真实优化过程,实现了RBF神经网络的高精度计算.从方程论理论出发,给出了网络隐层结构的合理确定方法.通过实例的程序分析,表明了该优化算法具有较高的样本拟合与插值精度,为进一步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