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新席夫碱试剂2,4 二羟基苯甲醛缩甘氨酸(DHBZGC),并测定了其结构,基于Zn(Ⅱ)与DHBZGC OP形成配合物,导致体系荧光增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锌的荧光方法。在pH6.5~8.0,NaH2PO4 Na2HPO4缓冲溶液和OP存在时,Zn(Ⅱ)与DHBZGC形成1∶1的配合物。在λex为330nm,λem为445nm处产生的荧光增敏最大,Zn(Ⅱ)在0~100μg·L-1范围内符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4μg·L-1。方法应用于粮食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 pH 5 .0 0的NaOAc HOAc缓冲溶液中 ,在CTMAB的存在下 ,间氟苯基荧光酮 (m FPF)本身呈现较强的荧光 (λex=36 5nm ,λem=5 6 3nm )。微克量铁 (Ⅲ )在此条件下 ,能与m FPF生成配合物而使m FPF CTMAB体系产生荧光熄灭现象。荧光强度的减弱 (ΔF)与铁 (Ⅲ )浓度在0~ 3.0 μg/ 2 5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反应对铁 (Ⅲ )的检出限为 1.12 μg·L- 1,已应用于自来水和人发试样中微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与钒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 0 .2 0mol·L- 1硫酸介质中 ,用过氧化氢作增敏剂 ,7 碘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Ferron)与钒 (Ⅴ )形成 1∶1的有色配合物 ,在 4 10nm处有最大吸收 ,其表观稳定常数为 4 .5× 10 3 ,摩尔吸光系数ε4 10 为 1.91× 10 3 L·mol- 1·cm- 1,钒浓度在 0 .10~ 2 0 .0 μg·ml- 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矿样中钒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 p H 2 .5的 HCl- Na Ac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对桑色素 ( morin)和钒 ( )配合物荧光的增敏作用 ,建立了利用钒 ( ) - morin- CTMAB胶束增敏荧光反应测定痕量钒的荧光光度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0 .92μg/L ,荧光强度与钒的含量在 0 .0 1 0~ 6.0μg/1 0 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配合物中钒 ( )与桑色素的组成比为 :V( )∶ morin=1∶ 1。方法可应用于天然水和食品中微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新显色剂4-甲氧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测定钛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显色剂 4 甲氧基苯基荧光酮 (4 MOPF)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与钛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 ,在pH 5 .0~ 5 .7的缓冲溶液中及CTMAB存在下 ,Ti(Ⅳ )与试剂形成 1∶4的有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6 0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2 .2× 10 5L·mol-1·cm-1,钛量在 0~ 1.8μg 2 5ml符合比耳定律。显色体系灵敏度高 ,稳定 ,并有较好的选择性 ,在混合掩蔽剂存在下 ,可直接测定合金钢中的钛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3,5—二溴水杨醛—4—BSDP—CTMAB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Al~(3+)与3,5-二溴水杨醛-4-氨基安替比林(BSDP)-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形成络合物导致体系荧光增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铝的新荧光方法。在pH 4.5~5.5的乙酸铵缓冲溶液及CTMAB存在下,铝与BSDP形成1:1的络合物。在λ_(ex)=375nm、λ_(em)=510nm条件下,体系产生的荧光增敏程度最大,铝量的线性范围为0.06~0.60μg/25ml,检出限为0.20ng·ml~(-1)。方法用于废水和合金钢中的痕量铝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诺氟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诺氟沙星在胶束体系中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对诺氟沙星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经分析研究 ,当诺氟沙星的浓度在 0 .0 3~ 0 .2 0 μg·ml- 1范围内 ,其荧光强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检出限为 0 .0 3μg·ml- 1,回收率为 95 .0 %~ 98.3%。  相似文献   

8.
钆对Tb3+-2,3-吡啶二羧酸体系荧光的增敏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Tb3 + Gd3 + 2 ,3 吡啶二羧酸体系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 ,钆对该体系中Tb3 +的特征荧光有显著增敏作用 ,当钆浓度为 4 .0× 10 - 4mol·L- 1,pH为 8.0 ,2 ,3 吡啶二羧酸浓度为3.5× 10 - 4mol·L- 1时 ,体系荧光强度最大。该体系用于稀土样品中痕量Tb3 + 的测定 ,铽浓度在 1× 10 - 9~ 2× 10 - 7mol·L- 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5× 10 - 10 mol·L- 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在HCl介质中,CTMAB的存在对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有显著的增敏作用,Ge(Ⅳ)与MHPF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锗量在0~0.48 mg/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铅锌矿渣中微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试剂二 (2 ,4-二硝基苯肼 )缩乙二醛 (GDPH) ,在氢氧化钠碱性介质中 ,该试剂与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形成 1∶ 2的深蓝色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的 λmax位于 63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6× 1 0 4 L· mol-1· cm-1,CTMAB的含量在 0~ 1 0 0 mg· 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使用此体系和高灵敏手持式光度计进行废水中 CTMAB的现场测定。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荧光试剂 7 [(2 ,4 二羟基 5 羧基苯 )偶氮 ]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DHCPAQS)与铍络合的反应条件及测定方法。在pH 8.0硼砂体系的缓冲介质中形成R∶Be =2∶1型的强荧光配合物 ,其λex/λem=362nm/ 497nm。铍含量在 0~ 0 .2 0mg·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2 .2×10 - 6 mol·L- 1。该方法应用于合金样中痕量铍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茜素黄R-OP体系测定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茜素黄 R是一种指示剂 ,已用于镁 [1]、钛 [2 ]和铁 [3]的分析 ,文献 [3]应用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作增敏试剂。本文探讨了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OP作增敏试剂测定铁 ,结果表明 ,在 OP存在下 Fe3 与茜素黄 R在 p H8.2~ 9.5内形成组成比为 1∶ 3的配合物 ,铁量在 0~ 40 μg/2 5ml内服从比耳定律 ,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分析方法 ,用于磷矿样中铁的测定 ,结果与邻菲罗啉法一致。1 试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72 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UV- 754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Fe( )标准溶液 :1 0 0μg· ml-1,称取分…  相似文献   

13.
Mn(Ⅲ)-H_2QS体系的荧光在1.5mol/L H_2SO_4介质中可为CTMAB增敏,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0和470nm。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荧光光度测定锰的新方法;其测量范围下限为0.5ng/ml。方法用于分析河水和底质试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钟勇 《分析试验室》2001,20(5):70-71
偶氮胂 应用于稀土总量的测定早有报道[1] ,但作者在应用这些方法分析高铝矿时 ,发现铝有严重干扰 ,且灵敏度不高 ,本文采用 1 -苯基 - 3-甲基 -4-苯甲酰基代吡唑酮 ( PMBP)萃取分离。经 8-羟基喹啉 -甲酸反萃后于水相中 [2 ]进行偶氮胂 ( ) ( Ars( )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光度法测定。方法已应用于生产。1 实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镧、铈混合标准溶液 :将 1 .0 mg· m L-1L a3+和 Ce2 + 标准储备液 (金川公司研究所提供 ) ,用1 .0 mol·L-1HCl分别稀释成 5 .0 μg·m L-1,然后按 1 + 1混合成 1 0 μg· m L-1…  相似文献   

15.
铜 (Ⅱ )被还原后 ,可与SCN- 、丁基罗丹明B形成三元配合物 ,该化合物在 0 .0 4mol·L- 1硫酸介质及 0 .4g·L- 1乳化剂OP存在条件下 ,可形成 1∶3∶2的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为6 0 5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2 .5 8× 10 5L·mol- 1·cm- 1,检测范围为 0~ 3.5 0 μg/2 5ml。检出限为 0 .30 μg/2 5ml。该方法用于粮食及人发等试样中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阳离子微乳液CTMAB/n C5H11OH/n C7H16/H2 O介质中Cu(Ⅱ )与 5′ NSF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阳离子微乳液对Cu(Ⅱ )与 5′ NSF显色体系有较好的增敏作用 ,在pH 6.5的KH2 PO4 Na2 HPO4 缓冲体系中 ,Cu(Ⅱ )与 5′ NSF形成 1∶2的紫红色配合物 ,λmax为 5 60nm ,ε560 =1.38× 10 5L·mol- 1·cm- 1,Cu(Ⅱ )在 0~ 6.5 μg/ 2 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粮食、茶叶、水和饮料中微量铜的测定 ,回收率在 97.5 %~ 10 3.5 %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荧光增敏效应.在7-(8-羟基-3,6-二磺基萘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硼(Ⅲ)配位反应体系的非平衡状态下加入微量Mn^2+,体系荧光强度大为增加,三元体系特征荧光峰波长与原二元体系相同.研究表明,荧光增敏同Mn^2+参与形成杂多核配合物有关.据此建立了Mn^2+的高灵敏分析方法, Mn^2+线性范围0~2.9×10^-7mol.L^-1,检出下限3×10^-9mol·L^-1.方法选择性亦好,大多数共存离子的干扰都比较小.以此法测定合成样和粮食试样中的微量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在HCl介质中,CTMAB的存在对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有显著的增敏作用,Ge(Ⅳ)与MHPF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锗量在0~0.48 mg/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铅锌矿渣中微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胶束增敏荧光光度法测血液中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表面活性剂对荧光配合物的增敏作用测定微量金属元素,是近代分析化学的一个新领域。但关于表面活性剂应用于血液中锌的测定尚未见有文献报道。本文选用表面活性剂CTMAB对Zn-H_2QS体系的荧光增敏作用进行血液中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SAAQ-CTMAB荧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些席夫碱具有一定的刚性平面及富电子的共轭体系 ,从而使其显示出良好的荧光特性 ,导致该类试剂在荧光分析中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 。虽然荧光法测定铝已有文献[2~4] 报道 ,但本文所提出的SAAQ在CTMAB存在下与铝产生荧光增敏测定微量铝的方法尚未见报道。研究表明在pH =4.0~ 5.5的乙酸铵缓冲溶液及CTMAB存在下 ,铝与SAAQ形成 1∶2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λeχ/λem=378nm/490nm处荧光最强 ,线性范围为 0~ 2 0 0 μg·dm- 3,方法用于人发及茶叶中铝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1 试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