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实验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有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实验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验结果及其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具有正、负散射长度碱金属(7Li,23Na,41K,85Rb,87Rb和133Cs)原子BEC的实现,自旋极化1H原子、亚稳态4He原子和具有2个价电子的174Yb稀土原子BEC的实现,全光型BEC和微阱BEC乃至低维BEC的实现,甚至分子BEC和费米原子对的凝聚以及超冷BEC凝聚体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王晓辉  李义民 《物理》1998,27(1):3-10
综述了形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物理条件及其的牢来的研究进展情况,叙述了实现BEC的几种关键实验技术,并展望了BEC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蜀渝  龙全  周善钰  付海翔  王育竹 《物理》2002,31(8):481-482
文章报道了在稀薄87Rb原子气体中观测到的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 (BEC)现象 .在四极矩和Ioffe组合磁阱 (QUIC)中装载了 1× 10 8个原子 ,经过 19s蒸发冷却达到了相变条件 .在高原子密度的情况下 ,文章作者观察到了BEC对探测光的衍射光环 .这时降低磁阱势垒和绝热的放开冷原子样品 ,我们拍摄到冷原子和BEC的吸收像 .根据数据拟合满足双高斯分布 ,表明发生了BEC相变 .相变温度约 2 15nK ,凝聚的原子数约为 5× 10 4 .  相似文献   

5.
戴闻 《物理》2001,30(12):800-801
1996年 ,《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资深记者约翰·霍根出版了他的一本科普著作———《科学的终结》 .在书中霍根断言 :科学发现的伟大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令人瞩目的观点 ,加上作者对众多科学家尖刻的讽刺 ,使得该书在上市不久便引发了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争论 .美国Science周刊曾于 1996年 6月 14日发表了戴维·古德斯坦对该书的书评 .5年后的今天 ,作为对古德斯坦书评的注释 ,在这篇短文中 ,我们将以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 (BEC)的研究进展为例 ,批判霍根的科学悲观主义 .将 4千年前的金字塔与哈勃太空望远镜相比 ,哪一个是更…  相似文献   

6.
云中客 《物理》2003,32(4):268-268
众所周知 ,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 (BEC)是指成千上万的原子以稀薄气体的形式在瞬间凝聚到具有相干性的基态上 ,这种状态可以显示许多极有意义的量子效应 .当然要出现BEC状态 ,首要的条件是必须让系统处于临界点 .但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却很少关注凝聚时的崩塌现象 .最近荷兰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J .Walraven教授及其研究组对此进行了研究 ,他们细致地观察了这个崩塌现象 ,并发现了在凝聚时出现的奇异的类似于雪茄烟状的凝聚云团 .研究组采用“激波冷却 (shockcooling)”方法来冷却原子 (即利用无线频率波使原子在 1ms内迅速冷却 ,而不是采…  相似文献   

7.
赵理曾 《物理》1996,25(2):127-128
1995年6月5日.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联合研究所(JILA)的物理学家怀曼(C.wieman)和康耐尔(E.Cornell)等人,采用激光冷却和蒸发冷却的联合技术.首先在原于钩(87Rb)的蒸汽中产生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使上千个原子进入同一个量子态[1].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物理界,美国《科学》杂志显要地报道了这个消息[2,3].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在探素BEC方面很有经验的原子物理学家——克理普耐尔(Kleppner)说:“这是一项惊人的发现,简直让我透不过气…  相似文献   

8.
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谨  詹明生  高克林 《大学物理》1998,17(6):33-36,42
综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实验研究工作的进展,介绍了玻色-爱因斯坦凝集的概念、形成条件和相关的实验技术,叙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集体(BEC)和物理性质,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一课题,综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概念,着重阐述了其形成条件、物理机制、性质及其应用,接着将介绍一些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验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戴闻 《物理》2006,35(2):99-99
自1995年首次实现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BEC)以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截止到2005年6月,已实现凝聚的碱金属原子气有六种:7^Li,23^Na,41^K,85^Rb,和133^Cs.自旋极化1^H最早被遴选为BEC的对象,但因技术上的难度问题,它的凝聚迟至1998年6月,是由“BEC教父”Daniel Kleppneer领导的小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物理实现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形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物理条件及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叙述了实现BEC的几种关键实验技术,并展望了BEC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由来、概念及其形成条件 ,并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的动态与进展及其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报道了在稀薄87Rb原子气体中观测到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现象.在四极矩和Ioffe组合磁阱(QUIC)中装载了1×10\\+8个原子,经过19s蒸发冷却达到了相变条件.在高原子密度的情况下,文章作者观察到了BEC对探测光的衍射光环.这时降低磁阱势垒和绝热的放开冷原子样品,我们拍摄到冷原子和BEC的吸收像.根据数据拟合满足双高斯分布,表明发生了BEC相变.相变温度约215nK,凝聚的原子数约为5×10\\+4.  相似文献   

14.
费米原子组成的分子BEC之发现被认为是冷量子气体研究的一个里程碑.除本身的意义外,它还被作为向对凝聚超流体研究进军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建立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平台,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图1),获得了原子数为五十万个,温度为50纳开尔文的玻色凝聚体。在此基础上我们精密测量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相变温度,还利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平台通过马越让那跃迁获得了可控的多量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并利用四种方法获得了原子激光(图2),其中有三种方法是国际上第一次使用。另外,我们提出了将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转入Magic光晶格阱,实现精度优于10^-17的新型原子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17.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einCondensation,简称BEC)是爱因斯坦于1925年预言的奇特的凝聚现象.70年过去了,人们一直在寻找可能的BEC候选者.近20年来,随着碱金属原子的激光冷却和囚禁技术取得的巨大进展,高密度大数目产生超冷原子气体已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1995年,3个美国研究小组相继实验实现了碱金属原子气体BEC,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BEC是物理学家长期梦寐以求观察的物理现象,它的实现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产生BEC的物理条件,实验技术和研究历史作详细介绍,并简述BEC研究的近期发展和重要应用──原子激光器.  相似文献   

18.
徐震  周蜀渝  屈求智  刘华  周善钰  王育竹 《物理学报》2006,55(11):5643-5647
在QUIC阱中经蒸发冷却获得了2×105个|F=2,mF=2〉态的87Rb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验证了紧束缚状态下原子云的轴向尺寸的变化作为BEC相变的判据,观察了从热原子气体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相变过程,测量了自由膨胀过程中BEC的纵横比变化,并和理论预言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激光冷却与囚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磁场可以用原子散射的Feshbach共振来调节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使之成为排斥或吸引,以及改变作用的强度,运用这个方法可以使费米原子形成分子,也可以在多体作用下形成费米原子配对,在温度够低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分子的BEC以及原子配对的凝聚体,这些现象在实验室中的实现是2004年物理学的重要成就之一,本文对此给予简短的评述。  相似文献   

20.
马云  傅立斌  杨志安  刘杰 《物理学报》2006,55(11):5623-5628
研究了量子涨落对自囚禁现象的影响.采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两模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有限粒子BEC系统自囚禁现象的发生同样存在临界现象,但是由于量子涨落的影响使得这个临界现象变得模糊,并且粒子数越小量子涨落的影响越明显.为了更加明确地描述有限粒子系统的自囚禁现象,通过系统各态平均占有概率的熵(简称平均熵)和平均纠缠熵来刻画自囚禁现象,并讨论自囚禁现象发生前后系统的纠缠特性. 关键词: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自囚禁 纠缠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