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解答试题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终结果,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了学生参与试卷讲评课的目标,也成了教师组织试卷讲评活动的主要目标.于是,最便于“以学定教”的试卷讲评课,却常常被教师占领,教师麻木于“五个忍不住”:学生还没想,教师忍不住就讲了;学生还在思考,教师忍不住就提示了;学生答错,教师忍不住就讲出来了;学生答对了,教师忍不住立即表扬起来了;时间不够,教师忍不住讲完了.我们麻木于自己固有的习惯和偏好讲评,对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往往浮躁地予以排斥,还美其名曰:“教无定法”、“我带领学生将‘时间十汗水’做到极致,对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反复训练,考试效果也好得很,为什么非要搞新课改?”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要注重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时应具有的观察视野、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的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通过实施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来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情感教育,有效的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在解答相关数学试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学有余力的学生大都爱翻翻参考书,解几道上面的题,由于这些题不能象作业那样做完了交给老师批阅、听老师评讲,书上的参考解答便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参考解答的存在又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使他们翻解答的频率高了,思考的时问少了参考解答没能起到应有的功能,反而影响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处理参考解答的使用效能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1求解检验,再对答案学生对参考书中感兴趣的问题,应先自行求解,且要思路清晰,并对答案的正确性做必要的检验,然后再翻阅…  相似文献   

4.
通过从一个导数值等式的证明谈起,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能激起学生新异感的问题情景,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散思考,类比、联想、猜想,探索和发现新问题并给出解答.使学生思维不断攀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难点问题,尽管老师分析讲解得很清晰,而且反复提醒学生注意,但是学生还是照错不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创设辨误情境,引导学生在辨误中自悟是一种有效的举措.即教师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提示或给出正确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让学生直接解答、辨析,使学生的错误充分"曝光",因势利导,促其自悟.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解答各类习题,如果教师能够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归类整理,从中发现个性和共性的问题,则有助于教师找到合适的复习途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帮助每位学生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1 延时作业的概念延时作业是相对于传统的回家作业而言的 ,它的特点是作业内容具有开放性 ,作业时间可能是三五天 ,也可能是两三周 ,甚至是一年半载 .延时作业的内容一般源于课本 ,可以是一个问题的纵向或横向推广 ,可以是一个未知结论的探索 ,可以是一类问题的专题总结 ,可以是一章学习的总结…延时作业没有统一的格式 ,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一些类型 ,介绍如下 ,供参考 .2 延时作业的形式2 .1 延时解答即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作出比较全面的解答 ,容许学生在课后经过认真思考后再解答 ,对一个问题可根据所学知识的先后用不同的方…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节“浙派”名师班学员关于二次函数应用的复习教学研讨课,授课教师利用一个熟悉的情境,构设了一组巧妙的问题,演绎出一节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课,现将课堂实录与笔者的思考整理成文,以供同行参考.一、课堂实录1.情境引入课堂一开始,教师给出了一道学生十分熟悉的篱笆围鸡场问题.引例用长为6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养鸡场,怎样围才能使得养鸡场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请学生分享解答.  相似文献   

9.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懂得并且传授给学生下述看法: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总剩下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的探讨与钻研,我们能够改进这个解答,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总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0.
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困惑“上课老师讲的内容都听懂了,可是当自己再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题目时,只记得老师讲过,但自己还是解答不对.”教师面对学生的解答结果也有类似的疑问.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达到内化,也就是没有真正的理解.本文试从“理解”的角度对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的产生和解除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一、理解的涵义心理学家认为:理解是顿悟,是头脑小知觉“完形”的出现,与我们日常学习中“数学理解”含义最贴近.当学生理解事物时,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在新的情境中能够适当地运…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与学生相比教师堪称资源充足、素材丰富,对在课堂上将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居高临下、成竹在胸,驾驭起来理当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但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我们选取的"好素材"往往是教师自己的"一厢情愿",能否贴近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和心理现状,还不一定.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思维十分活跃且知识水平有差异的几十名学生,他们在解答问题时,常会出现一些"状况",这些"状况"是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与思维活动真实和生动的反映,也就是这种"状况",特别是教师未预见到的"状况",成为更具价值、更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好素材,开发和利用这些素材,集中学生的智慧也是对教师大脑的一种"营养补给".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教学,这些年一直在提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自己对待有关数学问题,要静下心来理性思考,深化分析,认真推敲,领悟数学问题的本质;对推理背后的逻辑依据和思维依据要进行梳理和总结,也就是要把推理过程中所蕴含的道理彻底弄清.然后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充分展示,把思维成果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从中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锦 《中学数学》2023,(6):31-32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点,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学生也很难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尤其是在讲授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生活中的“较大数”与“较小数”进行案例剖析.在学习之前,学生只具备基础的认知,当问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时,学生很容易出现失误.通常情况下,教师只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概念性的知识点.但在数学活动之中,学生只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实际案例就可以实现知识点的掌握,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庄志刚 《数学通讯》2020,(22):50-53
<正>解题教学关注的就是"培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即"以学生为本",以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际来使学生达到"会数学地观察,会数学地思考,会数学地表达"的数学素养.解题教学既要注重问题情景的设计,又要研究教师的循循"诱导"和"引导",如"你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你还用此法解决过哪些不同的问题"、"你会对问题进行科学的改编吗"、"你能否归纳出解答此类问题的解题模板"、"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解决,你会有怎样的联想、有什么收获"等等,引发学生成就自我的"欲望",并"舍得"给予其足够的时间,让其能"进入思维的宇宙"尽情地发挥,真正自主地学习、静心地思考,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更有效的提高,而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则"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5.
张展彬 《中学数学》2012,(11):58-59,61,103
本文倡导课堂教学要减少简单的传递知识,注重诱导学生思考的理念,重点从概念与定义的引入,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对学生解答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纠正,以及时解题结论的反思推广四个万面如何有效地诱导学生思考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了论述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采用“预问问题教学法”进行课外辅导教学 .预问问题法 ,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 ,把碰到的问题 ,经过反复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抄下来 ,给科代表统一收交给老师或由自己亲自交给老师 ,让老师思考后“第二天”给学生作答的一种课外辅导教学方法 .它强调让每个学生都去发现问题 ,问懂问题 ,并让老师对每个问题都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并在有限的辅导时间内辅导更多学生 .1 预问问题教学辅导的步骤(1 )发现问题 .激励、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有质量和适合自己认知能力的问题 .(2 )预问问题 .把问题先抄好后交给老师 ,以供老师统筹安排 .(3)解决问题 .向学生讲解问题 ,为学生释疑 .(4)巩固问题 .当学生乙来问老师的问题是学生甲已问过的问题时 ,则指派乙去问学生甲 ,当学生丙再来问此题时 ,则指派丙去问学生乙 ,由甲向乙讲解 ,乙向丙讲解…… .这样 ,学生在给别人讲解时 ,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明白 ,还帮助老师辅导了其他学生 .2 预问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2 .1 鼓励学生问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  相似文献   

17.
汤双 《数学之友》2022,(22):93-94
针对较难题的解题教学研究是每个数学教师都会面对的日常“课题”.直接告知解题过程、解题思路或答案,并不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在想清辨明较难题的关键步骤、易错点之后,预设“铺垫问题”组织学生思考、探究,完成对较难题的相近问题关键步骤的多角度突破,然后再呈现较难题,解答之后引导学生学会解后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施烨 《数学之友》2023,(4):40-43
初中几何问题的解答中,图形的旋转是十分常见的,通过图形的旋转,不仅能够使复杂图形旋转改变为易于理解的图形,而且还能使学生思考与解题的过程得到有效简化,从而使几何问题实现高效解答.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上,老师出了如下一道题目:图1如图1,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P、Q分别在BC、CD上,且△CPQ周长为2.并让我们自己思考设计问题并解决.我经过反复思考,设计出如下几个问题,连同分析、解答一起呈现给大家.  相似文献   

20.
某次,在教学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时,于课末几分钟,笔者有意出了一道较难的习题让学生们思考.结果是全班学生有三种表现:一是集中精力、认真思考,期望作出正确解答;二是虽在思考但显得漫不经心,不想在课堂上作出解答;三是根本不予思考,急切地等待下课.这事实上是对学生进行数学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