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合成了由β-二亚胺配体(L)支持的铝胺化合物(L)AlH(NMe2)2(L=HC(C(Me)NAr)2,Ar=2,6-iPr2C6H3)(1)。该化合物采用分步合成法进行制备,以n-BuLi与HNMe2反应生成的锂盐LiNMe2作为前驱体,进一步与(L)AlH2溶液共混通过消除LiH得到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红外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铝胺化合物(L)AlH(NMe2)2的组成与结构。该铝胺化合物中,金属Al中心同时形成Al-H和Al-NMe2基团,在催化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的反应中展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2.
四氯化碳与Zr(NMe_2)_2[~iPr NC(NMe_2)N~iPr]_2(1)反应先生成中间体Zr Cl(NMe_2)_2[~iPr NC(NMe_2)N~iPr]_2(2),然后生成Zr Cl_2[~iPr NC(NMe_2)N~iPr]_2(3)。该反应可能是自由基反应。另外,配合物2可由Zr Cl(NMe_2)_3与二异丙基碳二亚胺~(i )Pr-N=C=N-~iPr反应制备。对配合物2进行了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4-取代苯酚或2-氟-3-羟基吡啶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对甲苯磺酸缩水甘油酯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3-取代芳氧基-1,2-环氧丙烷(2)。取代芳胺与二氯二乙基胺盐酸盐反应生成1-取代芳基哌嗪(3)。2与3通过环氧开环反应得到1-取代芳基-4-取代芳氧基丙基哌嗪(4)。采用NMR和MS谱确定了合成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大鼠离体肛尾肌张力实验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α_1-受体拮抗活性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的pA_26,显示较好的α_1-受体拮抗活性。化合物(4a)的pA_2=8.39±0.31,活性最突出。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Anderson结构镍钼酸盐的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C_3H_7NO_2)_2[(H_2O)_5(C_3H_7NO_2)Ni]_2[NiMo_6H_6O_(24)]·2H_2O(C_3H_7NO_2=β-丙氨酸),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结晶于单斜空间群P2_1/c,晶胞参数a=1.847 25(13)nm,b=1.059 32(7)nm,c=1.224 77(7)nm,β=104.177(6)°.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红外、紫外可见和热重测试,该化合物在苯甲硫醚的催化氧化反应中作为多相催化剂,表现出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近期我们报道了M(CO)_2(M=Cr,Mo,W)与Me_2NO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 本文报道在CH_2Cl_2,-CH_2CN(体积比1:1)混合溶剂中,三甲胺氧化物存在下的二取代反应: Mo(CO)_5L Me_3NO L→顺-Mo(CO)_4L_2 Me_3N CO_3 (1)式中L=P(c-hx)_3,P(n-Bu)_3,NMe_3Pyr,PPh_3,AsPh_3,P(OEt)和P(OMe)_3,在金属原子不变的情况下对配体的电子效应(以Mo(CO)_5L的羰基伸缩振动频率表现出来)和立体效应做探讨。  相似文献   

6.
发展了一种Pd(OAc)_2/CuI分步催化2-(2,2-二溴乙烯基)胺、苯硼酸和联硫(硒)化合物发生偶联/环化/硫烷基化反应合成3-烃硫(硒)基吲哚化合物的新方法.底物中不同的官能团,如甲氧基、氯、三氟甲基在反应中都能很好地兼容.  相似文献   

7.
糠胺与香草醛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合成N-(4-羟基-3-甲氧基苯基亚甲基)糠胺 (C_(13)H_(13)NO_3,M_r = 231.24),用元素分析,IR,~1H NMR和X射线粉末衍 射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 明,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_2_12_12_1,a = 1.0148(2) nm, b = 1.0806(2) nm, c = 1.0937(2) nm , V = 1.1993(4) nm~3, D_c = 1.281 g/cm~3, Z = 4, F(000) = 488, μ(Mo Kα) = 0.092 mm~(-1), R = 0.0448, wR = 0.1320。用 AM1和INDO-CI方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和电子光谱,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完全态 公式(SOS)采用自编程序计算了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相似文献   

8.
从d-樟脑出发,经六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樟脑酮亚胺衍生物——7,7-二甲基一双环[2.2.1]-2-(苄)亚胺-10-(N-邻羟基苯基)酰胺(2)。化合物的晶体的晶胞参数a=8.6904(9),b=10.9400(16),c=20.8583(33)A;z=4.V=1983.06(o.45)A~3;属P2_12_12_1空间群。用反常散射法测定分子的绝对构型为1S,4R,并讨论了该化合物作为不对称反应合成子的立体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磷酸脂酶模型化合物[Zn(L1)(L2)].H2O(L1=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L2=5-二甲基萘胺-1-磺酰甘氨酸),并用对硝基苯磷酸酯(PNPP)作为反应底物测试了它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锌配合物为扭曲的三角双锥构型,它催化PNPP的水解符合米氏方程模型。在不同的条件下测试了几种反应动力学参数Vmax、Km和kcat,发现锌配合物在35℃和pH=8.5时有最大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PhSbCl_2与2 equiv.2-(N-锂-N-(2',6'-二氯苯基)胺基)苯基锂的反应合成了二(2-(N-(2',6'-二氯苯基)胺基)苯基)苯基锑[H_2(~(dcp)N_2Sb)].利用H_2(~(dcp)N_2Sb)与[Fe(N(SiMe_3)_2)_2]_2的胺消除反应合成得到二胺基-锑配位的亚铁配合物[(κ~3-N,N,Sb~(dcp)N_2Sb)Fe(THF)](1).配合物1为首例高自旋型有机锑-铁配合物.配合物1与有机叠氮化合物RN_3[R=dcp(2,6-Cl_2C_6H_3)],Dipp(2,6-~iPr_2C_6H_3))反应生成二胺基-锑亚胺配位的亚铁配合物[(κ~3-N,N,N-~(dcp)N_2SbN~R)Fe(py)](R=dcp,2;R=Dipp,3).配合物1与重氮化合物反应生成二胺基-锑叶立德配位的亚铁配合物[(κ~3-N,N,C-~(dcp)N_2Sb C~(R1,R2))Fe(PMe_3)](R~1=H,R~2=CO_2Bu~t,4;R~1=Ph,R~2=CO_2Et,5).锑配体H_2(~(dcp)N_2Sb)和配合物1~5经元素分析、~1H NMR、溶液相磁化率、单晶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2,8-二氧杂双环[3.3.1]壬烷结构单元存在于多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中.阳离子铝化合物[Al Cl(CH_3CN)_5]~(2+)-[(AlCl_4)_2]~(2-)·CH_3CN可方便地由Al Cl_3在CH_3CN中室温反应得到.其可有效催化2-羟基查尔酮和萘酚的傅克烷基化/缩酮化反应,生成二芳基稠合2,8-二氧杂双环[3.3.1]壬烷,产率中等到高.该方法所用催化剂价廉、易得,转化效率较高,为合成2,8-二氧杂双环[3.3.1]壬烷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乙酸镍和4-咪唑-1-基-苯甲酸(HL)在不同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3个新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i(L)_2]n·DMF(1),Ni(H_2O)_2(L)_2(_2)和Ni(L)_2(CH_3OH)_2(3).化合物1是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合成的具有菱形孔道的三维骨架化合物;化合物_2是在DMF/H_2O(体积比4∶1)中合成的水作为终端配体参与配位的二维层状化合物,并通过层与层之间的氢键作用构筑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当溶剂为甲醇时,得到了二维层状化合物3,且甲醇作为终端配体参与配位.磁学和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中相邻镍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在一定的电势范围内出现一对明显的Ni(Ⅱ)/Ni(Ⅲ)氧化还原峰,表明化合物1~3是潜在的磁性材料或电催化剂材料.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刚性配体2-(4-噻唑基)苯并咪唑和二价金属铜离子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2个Keggin型多酸化合物[Cu~Ⅱ(L1)2(H_2O)]2[SiW_(12)O_(40)](1)和[(L_1)4(L_2)2(H_3PMo_(12)O_(40))_2]·5H_2O(2)(L1=2-(4-噻唑基)苯并咪唑,L_2=苯并咪唑).通过单晶X-射线、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表征.在化合物1中,存在2个独立的结构单元:Keggin型多酸和蝴蝶状的络合物阳离子[Cu(L_1)_2(H_2O)]~(2+).化合物2为含有混合配体的超分子结构,由Keggin型多酸、4个游离的L_1和2个L_2配体组成.此外,研究了化合物1和2的电化学和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3,6-二(2-(4-氧化苯并吡嗪基))-4,5-二氮杂-3,5-辛二烯配体(L)与银盐室温下反应得到了2个结构新颖的离散型配位化合物[Ag_8(L)_8](BF_4)_8·CH_2Cl_2·3CH_3OH (1)和[Ag_4(L)_4](PF_6)_4·CH_2Cl_2(2)。通过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检测手段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皆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未配位的平衡阴离子与二聚体通过氢键连接成一维或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15.
CpCr(NO)(CO)_2与Fe(C_5H_4S)_2S反应,形成氧化-还原产物CpCr(NO)(SC_5H_4)_2Fe(1)。双杂核二茂铁化合物CpM(NO)(EC_5H_4)_2Fe[M=Mo,E=S(2a),Se(2b);M=W,E=S(4a),Se(4b)]、CpMo(NO)(SC_5H_4)_2Fe(3)、Cp_2Mo(SeC_5H_4)_2Fe(6)和Cp_2W(SC_5H_4)_2Fe(7)可通过Fe(C_5H_4ELi)_2·2THF(E=S,Se)与CpM(NO)I_2(M=Mo,W)、[CpMo(NO)I_2]_2或Cp_2MCl_2(M=Mo,W)反应制得。三核杂原子二茂铁化合物[CpCr(NO)_2]_2(EC_5H_4)_2Fe[E=S(8a),Se(8b)],由Fe(C_5H_4ELi)_2·2THF(E=S,Se)与二倍摩尔量的CpCr(NO)_2I反应制备。通过AgBF_4氧化2a得到二茂铁离子型化合物[CpMo(NO)(SC_5H_4)_2Fe]~ BF_4~-(5)。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和~(13)C NMR谱以及EI-MS表征了所合成的新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N,N-二(2,6-二异丙基苯基)-2,4-戊二亚胺的锂盐与二甲基二氯化锡的反应以及N,N-二(2,6-二乙基苯基)-2,4-戊二亚胺的锂盐与三甲基氯化锡的反应均以物质的量比为1∶1在室温下进行,分别得到了新化合物N(Ar)=C(Me)CH=C(NHAr)CH_2SnMe_2Cl·C_7H_8(1)(Ar=2,6-iPr_2C_6H_3)和[N(Ar')C(Me)=CHC(=NAr')CH_2SnMe_2]_2·CH_2Cl_2(2)(Ar'=2,6-Et_2C_6H_3).通常来说,β-二亚胺配体与金属卤化物反应容易形成氮-金属-氮键,而化合物1和2中由于SnMe_2Cl与SnMe_3基团的路易斯酸性使得锡-氮键断裂和锡-碳键的生成得到了少见的氮-锡-碳键.化合物2是罕见的具备两个共振结构式的锡二聚体.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鉴定了这两种化合物的结构.通过这两个结构的对比探讨了二聚体2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张文生  李伟  匡春香 《化学进展》2013,(7):1149-1157
1,1-二溴-2-取代苯基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该类化合物可以以芳醛为原料,通过Corey-Fuch法简便制备,并广泛应用于多取代烯烃、(E)-1-溴-2-取代苯基乙烯、芳炔、1,3-二炔(多炔)、芳炔溴化物和炔胺等化合物的合成。1,1-二溴-2-取代苯基乙烯中的(E)-Br和(Z)-Br存在明显的反应活性差异,因而适合于设计各种串联反应路线。近年来,利用其(E)-Br参与的Stille反应,Heck反应,Suzuki-Miyaura反应,Buchwald-Hartwig等各种偶联反应以及(Z)-Br和取代苯基邻位各种活性反应基团之间的环化反应,以1,1-二溴-2-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为底物合成了异香豆素类、茚类、吲哚类、异吲哚类、苯并噻吩和苯并呋喃类等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或有合成价值的稠(杂)环化合物。本文从合成的化合物类别角度出发,对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以1,4-环己烷二羧酸、2,4-二氨基-6-甲基三嗪和CdCl_2·2.5H_2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单核的化合物{Cd(dmt)_2(Hchdc)_2(H_2O)_2}_n(dmt=2,4-diamino-6-methyl-triazine,H2chdc=1,4-cyclohexanedicarboxylic acid),并进行了IR和X射线单晶衍射(常温)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P2/c空间群,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330 26(11)nm,b=0.541 47(4)nm,c=2.415 54(16)nm,β=115.751(3)°,V=1.567 1(2)nm~3,Z=2,Dc=1.570g/cm~3,F(000)=764,R1=0.035 2,wR2=0.092 7.该化合物中,中心金属离子Cd(II)与氧相连形成六配位构型,并通过4种不同的氢键作用最终形成了三维的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弱酸性介质中,以硝酸稀土与Cyclam在甲醇-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La-Tb、Y9种离子缔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IR、~1H NMR及DTA-TG研究,推测该类化合物的通式为;L~+L_(0.7)~(2+)·[Ln(NO_3)_6]_(0.8)[Ln(NO_3)_3·3H_2O]_(0.2)·nH_2O(La,Ce:n=3;Pr-Tb,Y:n=2.5,L为Cyclam)。经单晶四圆衍射结构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胞参数为:a=1.7000(1)nm,b=1.7000(1)nm,c=1.9862(4)nm,α=β=90°,γ=120°,R3空间群,D_c=1.703g/cm~3,μ(K_a)=132.9cm~(-1)。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新的新戊氧基钕化合物-[(CH_3)_3CCH_2O]_4Nd_2O,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这一化合物与氯化烷基铝和三烷基铝组成的催化体系,可使双烯烃聚合得到顺式-1,4含量为90%~98%的聚合物。该催化体系中Cl/Nd<1.5(摩尔比)时呈现均相性质,聚合丁二烯和异戊二稀的最佳活性分别出现在Cl/Nd=1.5和2.0(摩尔比),而Al/Nd摩尔比均出现在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