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超弹性圆筒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任九生  程昌钧 《力学学报》2007,39(2):283-288
应用有限变形弹性理论分析了受内压和轴向拉伸作用的不可压热超弹性圆筒发生非均 匀变形的不稳定性问题. 受内压和轴向拉力作用的薄壁圆筒,当内压较小时,圆筒发生稳定 的均匀膨胀变形;当内压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圆筒产生复杂的非均匀变形,其一部分膨胀变 形很大,形如``灯泡'状,而另一部分仅仅是轻微膨胀,且此时的变形是不稳定的. 但对厚 壁圆筒而言,不论压力如何,总是发生稳定的均匀膨胀变形. 根据圆筒的变形曲线,给出了 圆筒可以发生不稳定变形的临界厚度. 同时,讨论了轴向拉伸和温度场对圆筒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的采用增量理论的分析模型和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应变硬化、包辛格效应和材料机械性质随温度变化等因素对自增强厚壁圆筒中残余应力和操作应力分布的影响.厚壁圆筒看成由N个同轴薄壁圆筒套在一起组成的构件;采用包括弹性、塑性和温度应变的增量型本构关系和相容条件导出了自增强圆筒的基本方程;设计了计算机程序并给出了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变硬化会减小塑性区并降低残余应力;包辛格效应使反向屈服容易出现;温度升高将使残余应力和热应力松驰.  相似文献   

3.
为简化真空塔器外挂件支撑区局部失稳分析,提炼出局部径向载荷作用下外压薄壁圆筒稳定性计算模型. 以易拉罐为薄壁圆筒试件,对不同外压下试件的局部径向临界载荷进行了测试. 利用有限元法对各实验模型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 采用正交设计及参数化计算,得到了各结构参数及外压下的局部径向临界载荷经验公式. 实例计算表明,所得经验公式稍有保守,可用于真空塔器外挂件支撑件区的局部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用电测技术对双金属层合梁的弯曲正应力进行了测试, 并且基于层合梁弯曲的 Timoshenko理论, 计算了均布载荷作用下简支层合梁的弯曲正应力. 通过对结果的比较, 弯曲 正应力的实测值、理论分析值和有限元计算三者结果较为接近, 相互佐证了本文实验方法与 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本文的实验方法和理论分析可以直接引入材料力学的课程教学中, 可作为对传统的弹性梁纯 弯曲实验的扩展和弯曲正应力公式推导的延伸.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性轴和复合材料概念的 理解, 是针对材料力学难点进行教学科研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材料力学中的两个误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力学中的两个误差问题吴国胜(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职工大学,甘肃金昌市737103)1第一个误差问题即用薄壁圆筒扭转剪应力公式计算回轴扭转最大剪应力的相对误差及其最大值.薄壁圆筒弹性扭转时,在其任一横截面上存在垂直于半径的,沿周向大小不变、径向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6.
材料力学中的两个误差问题吴国胜(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职工大学,甘肃金昌市737103)1第一个误差问题即用薄壁圆筒扭转剪应力公式计算回轴扭转最大剪应力的相对误差及其最大值.薄壁圆筒弹性扭转时,在其任一横截面上存在垂直于半径的,沿周向大小不变、径向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7.
机械式起动机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外环的实验应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自力  罗一新 《实验力学》1991,6(3):322-326
机械式起动机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外环的形状极其复杂,其最大正应力的解析计算方法分别为:Thomas,A.Huls 提出按厚壁圆筒受内压的力学模型求解;段自力等提出按变截面超静定平面曲梁法来计算.本文利用光弹性实验和应变电测实验来分析外环的应力状态,并指出平面曲梁法是正确的,厚壁圆筒受内压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使用弹性力学的Saint-Venant弯曲理论定义了一般截面的弯 曲中心并给出了精确的计算公式(对薄壁和非薄壁截面均适用),在开口薄壁截面的情形, 由材料力学给出的关于不同截面的弯曲中心公式都可由本文的理论公式经近似分析获得.  相似文献   

9.
通过讲述与引伸承压薄壁圆筒的应力分析, 引导学生关联几种承力构件 的受力特征, 并展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可作为该部分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  相似文献   

10.
拉压性能不同材料厚壁圆筒和厚壁球壳的极限压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广义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对拉压性能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厚壁圆筒和厚壁球壳进行了弹塑性应力分析,得出与拉压比有关的弹性极限内压力、塑性极限内压力、弹塑性区的应力以及弹塑性内压力与弹塑性半径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钢丝编织高压胶管的纤维加强橡胶复合材料多层圆筒模型,应用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变形基本理论,建立了周期内压作用下高压胶管的动力学微分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高压胶管的时程曲线、频谱图、相图和庞加莱截面图及应力分布曲线,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高压胶管的动力学响应特性,讨论了载荷大小和载荷频率的影响,并分析了高压胶管中的应力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弯曲理论、以及弹性理论中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转换关系,分析方管在均匀外压作用下的变形、临界压力和应力,得到了方管最大变形、临界压力和最大应力的求解公式.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方管在外压作用下的变形、临界压力和应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出现在凹角处,最大位移出现在各面的中截面处,并将有限元解与本文解作比较,从而验证文本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平均压溃力反映乘用车纵梁在碰撞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而矩形薄壁梁具有较高的溃缩吸能比,被广泛应用于纵梁的结构设计。本文通过轴向压溃实验研究了矩形薄壁梁的压溃性能,采用非对称超折叠单元理论对矩形薄壁梁平均压溃力进行公式推导,之后对矩形薄壁梁进行有限元压溃数值模拟,得到矩形薄壁梁平均压溃力的实验值、理论值及模拟值。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可以得出,平均压溃力的理论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均与实验测得的结果吻合,这为矩形薄壁梁前期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测量压杆临界压力的理论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细长压杆临界压力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实验测定压杆临界压力的困难,阐述了用振动方法测量细长压杆临界压力的理论,介绍了在轴向拉力和压力状态下用振动方法测量压杆临界压力的实验,并与材料力学中通常的压杆稳定实验------测量压溃载荷的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用振动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得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有限元仿真给出了一种修正方法,并用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散体材料SHPB被动围压试验中,试样厚度远小于厚壁圆筒长度时,端部效应会导致厚壁圆筒不均匀凸出变形,计算材料的体应力-应变关系不能将厚壁圆筒应力状态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厚壁圆筒处于弹性状态下,通过厚壁圆筒理论计算出的径向力与真实径向力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折算系数与试样实时厚度呈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明 《实验力学》2009,24(4):374-379
因为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局部削弱压杆的临界载荷通常按无削弱压杆处理.工程中,局部削弱压杆的使用极为普遍.对局部削弱压杆的稳定性的定量研究结果,无论是工程中,还是材料力学教学中都是迫切需要的.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局部削弱压杆的临界载荷作了定量的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细长压杆,即使削弱部分的刚度下降达到38.9%,对失稳临界载荷的影响仍可忽略;试验结果与黄玉珊提出的对局部削弱压杆稳定性的定量计算方法也比较接近.研究结果对部分工程问题和材料力学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厚壁圆筒在实际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若能精确计算出极限内压,对预防事故发生,降低风险有重要意义.工程中存在许多材料,其拉压强度和拉压模量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极限内压的大小有显著影响.以往研究表明,仅考虑拉压强度与拉压模量的一个方面,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及材料拉压强度和拉压模量的不同,推导了内压作用下厚壁圆筒的弹、塑性状态的应力分布及弹性极限内压、塑性极限内压与安定极限内压的统一解,通过与其他文献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分析了半径比、统一强度理论参数、拉压强度比与拉压模量系数对弹性极限内压、塑性极限内压及安定极限内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统一解均随半径比和统一强度理论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弹性极限内压随材料拉压模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壁厚增加到一定值后,安定极限内压随材料拉压模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材料的拉压模量不同、拉压强度差异对厚壁圆筒的安定性影响显著,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可使材料的潜能得到更充分发挥,极限内压随半径比的变化规律可为选择合理壁厚提供参考,该结论可为厚壁圆筒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圆筒弯扭组合实验中弯曲切应力的主要测量误差,提出了改进的贴片方式,在 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弯曲切应力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9.
药筒发射应力和抽壳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卫丰  张光 《爆炸与冲击》2001,21(1):72-75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药筒的发射应力和抽壳力。结构分析分别采用轴对称和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表明 :由于起膛线的作用 ,轴对称模型有比较大的误差。计算数据表明 :由于药筒为薄壁圆筒结构 ,膛压的作用导致药筒内部较高的等效应力和塑性变形 ;特别是膛压下降时 ,身管的收缩又使得药筒受到反向压力作用而再次屈服 ,并使等效应力达到最大值 ,并且维持在一个常值。因此抽壳力是必要的 ,而且开栓时间对抽壳力的影响很小。讨论了初始间隙等因素对发射应力和抽壳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夹层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矩形截面梁弯曲正应力测定,是材料力学实验课的基本实验之一.但由于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推导是从实验现象的叙述开始的,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早已熟悉,再作这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