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高效催化剂中给电子体对乙烯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人们发现在制备高效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时,加入适量的给电子体化合物,可大大地改善催化剂的丙烯聚合定向能力和提高催化活性。最常用的、效果最佳的给电子体为芳香羧酸酯类化合物。然而,催化剂中存在给电子体对乙烯聚合过程的影响文献报道尚少。本文研究了以反应法制备的氯化镁为载体的钛系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在有(或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存在时的组成、结构及其用于乙烯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差别。不加  相似文献   

2.
3.
油脂氢化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给出了油脂氢化反应中活化态氢与甘三酯分子反应的动力学模型。H_2吸附在催化剂上形成活化态氢。它分别与甘三酯中的三烯酸(酯)、二烯酸(酯)、单烯酸(酯)发生反应。采取类似Ridel-Langmuir的方法, 导出了油酯氢化动力学方程式。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 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当一致。本文公式可概括半经验的Albright公式、Allen公式和Moharir公式。  相似文献   

4.
用玻璃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在Fe-Zn-Mg-Cr尖晶石结构催化剂上丁烯-2氧化脱氢动力学。丁烯-2氧化脱氢动力学服从三步骤Redox机理。用脉冲法研究了催化剂用丁烯-2还原及还原催化剂用氧再氧化步骤。用脉冲法测定了丁烯-2吸附热。丁烯-2及丁二烯深度氧化动力学服从经验速度方程。用正交设计法估计了动力学方程的参数。丁烯-2氧化脱氢速度比丁烯-1要快。  相似文献   

5.
乙烯-丙烯气相共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行设计的烯烃气相聚合半连续反应装置 ,对乙烯 丙烯气相共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传质研究结果 ,求得了乙 丙共聚反应速率常数、竞聚率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在Pt/Al_2O_3催化剂上内扩散对己烷完全氧化动力学的影响。当催化剂为30—40目时己烷完全氧化在动力学区域进行,当催化剂颗粒增大到4mm时反应在内扩散区域进行,催化剂有效因子在O.14—O.38之间。它表明反应严重地受内扩散阻碍。在氧分压过量时,在动力学区域已烷完全氧化的反应级数为0级,在内扩散区域它变为O.45级。动力学区域的表观活化能为19.OkJ/mol,内扩散区域的表观活化能为10.7kJ/mol,它近似动力学区域活化能及扩散活化能的算术平均值。用试射法及Euler方法计算了已烷在催化剂孔内的分压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MoCl_4OC_8H_(17)-(i-Bu)_2AlO-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动力学,考察了影响聚合速度的各种因素,测定了催化剂利用率,活性中心浓度和平均寿命等动力学参数。聚合速度对单体浓度和主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表现活化能为17.1千卡/摩尔,催化剂利用率约为4%;活性中心平均寿命与温度和活化能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e~(E_a/RT?/Z_p[Bd]  相似文献   

8.
Ni-海泡石催化剂催化苯气相加氢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海泡石催化剂催化苯气相加氢动力学曹声春,杨礼嫦,彭峰,黄孟光(湖南大学化工系,长沙410082)关键词镍,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苯,加氢,反应动力学Ni一海泡石催化剂通过制备工艺的优化,可使其苯加氢催化活性、选择性、热稳定性和抗毒性都优于现工业...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塞流管式积分反应器,在1.0 MPa压力下,对环境友好铁系无铬NBC-1型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试。根据测定得到的数据,对幂函数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得到了高度显著的动力学回归方程。从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出:该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活化能比较低,因此其低温活性较好;该催化剂上H2O组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大;CO2对变换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很大,因此为提高变换反应速率,应当设法减小CO2的不利影响;H2组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0.
<正> 丙烯聚合络合催化剂一般是由钛的氯化物和有机铝化合物及给电子体组成。Solvay型络合催化剂是用所谓三步法合成。我们采用烷基铝-醚络合物还原Ticl_4的一步法合成催化剂,不仅制备步骤简单,而且其性能也有所不同。三步法络合催化剂丙烯聚合动力学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本文报道一步法络合催化剂的丙烯聚合动力学、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11.
<正> Martin以无水稀土氯化物为载体,与磷酸三丁酯(TBP)在庚烷溶剂中反应制得LnCl_3/TBP/TiCl_4载体催化剂,其中以NdCl_3为载体的催化剂对乙烯聚合有很高活性,但对TBP的作用和载钛结构涉及较少。NdCl_3为链状晶体结构,不同于层状晶体结构的MgCl_2和TiCl_3(α和δ型)。我们对NdCl_3/EtOH/TiCl_4催化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与MgCl_2/EtOH/TiCl_4催化剂进行比较,发现NdCl_3载体催化剂与MgCl_2载体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聚乙二醇链和季铵盐两种活性中心的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在正溴辛烷与固体碘化钠的亲核取代反应中的相转移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反应对n—C8H17Br浓度为表观一级。温度、溶剂和微量水等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有较大影响,从反应动力学、本征反应性和内扩散等方面讨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Progress reaction profiles are affected by both catalyst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processes occurring alongside the main reaction. These processes complicate the kinetic analysis of reactions, often directing researchers toward incorrect conclusions. We report the application of two kinetic treatments, based on variable time normalization analysis, to reactions involving catalyst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processes. The first kinetic treatment allows the removal of induction periods or the effect of rate perturbations associated with catalyst deactivation from kinetic profiles when the quantity of active catalyst can be measured. The second treatment allows the estimation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profile of the catalyst when the order of the reactants for the main reaction is known. Both treatments facilitate kinetic analysis of reactions suffering catalyst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低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存在时羰基硫催化水解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自行设计和安装的一套微反-色谱联用装置上,以TGH为催化剂,进行了二氧化碳对羰基硫催化水解本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得出了在低温50 ℃~70 ℃、高水汽摩尔比(H2O/COS=60~550),分别对原料气中有无存在CO2的条件下,采用非线性Marquart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所建立的本征动力学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15.
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由于高炉冶炼技术的进步 ,焦比大幅度下降 ,以焦炭溶损反应为代表的焦炭热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矿物质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因而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注意[1,2 ] 。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研究最多的是碱金属 ,然而 ,除钾、钠外 ,焦炭中还存在许多其它矿物质 ,它们大多数对焦炭溶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本实验用碱土金属浸渍在高炉焦炭上 ,采用程序升温热重法 ,考察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焦炭溶损反应TG线及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1 实验部分1 1 试样制备及矿物质加入方法 古交焦炭经破碎机粗破碎 ,缩分 ,弃去一部分焦样 …  相似文献   

16.
lntroductionThccatal}'stcffcctivenessfactorismainl}'affectcdb}'itsporcstructurc-butthcparticlesizeandtcmperaturearcaIsoimportantforthediffesionandrcactionUnderindustrialopcrationconditionsforthcstrongl}'exothermicFischcr-Tropschs}nthcsis(FTS)reaction,temperaturedistributionalongcataI}ticbedisccrtainl}ununiform.andthus,theeffectivcncssfactorsarenaturall}'changcd.Whatisimportantisthatthccffectivcncssfactorsarestrictl}'detcrmincdb}'thcparticlcsizeandcorrcspondingporcparameters.lnvcstigationsont…  相似文献   

17.
Nd(naph)3-Al(i-Bu)3催化马来酸酐和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8.
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甲醇氧化制甲醛的动力学。动力学实验结果用二步骤Redox模型描述。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用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甲醇的反应级数m和氧的反应级数n与温度有关, m与n的和接近于1, 反应级数的变化可用Redox机理动力学解释。不同处理催化剂的XPS分析结果证实, 反应按Redox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以Nd-Al双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考察了丁二烯和异戊二烯聚合反应的动力学,得到稳态聚合速率方程为Rp=k〔M〕〔Nd〕^n(n=1);丁二烯比异戊二烯有更大的表观增长速率常数k,这些与聚合体系中是否存在过量的烷基铝无关。对多组分稀土催化剂作用下异戊二烯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中出现较高n值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甲醇与异戊烯醚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国产大孔磺酸树脂(NKC-9),在无梯度反应器对异戊烯与甲醇醚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在消除内扩散和外扩散的情况下,考察了甲醇浓度对醚化反应速度的影响,根据LHHW机理和均相反应机理推导出相应的模型方程,经模型筛选和参数估值,得出 LHHW模型为最佳模型.在该模型中反应速率的实验值与模拟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