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合成了3,4-二甲基苯甲酸铕与邻菲咯啉的晶体配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组成为Eu2(3,4-DMBA)6(PHEN)2,(3,4-DMBA:3,4-二甲基苯甲酸根;PHEN:邻菲咯啉),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2665(4)nm,b=1.3567(4)nm,c=1.0755(4)nm;α=98.87(3)°,β=108.25(3)°,γ=87.98(2)°.Mr=1559.35,V=1.7340(9)nm3,Z=1,F000=788.00,Dcak=1.493g·cm-3,μ(MoKα)=cm-1,λ(MoKα)=0.071069nm.T=293K.3,4-二甲基苯甲酸根和邻菲咯啉均以双齿配位.中心铕离子配位数为8.2个铕离子通过4个3,4-二甲基苯甲酸基桥联,形成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以1,10-邻菲咯啉和硫酸锌合成了新型的硫酸配合物[2ZnSO4(Phen)2H2O]?3CH3OH?H2O,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c,晶胞参数为:a=16.8986(14)?,b=12.0606(11)?,c=12.3138(12)?,β=94.748(2),... 相似文献
4.
以5-甲基-3-羧基水杨醛(H2MCS)、邻菲咯啉(phen)、乙酸铜为原料合成了配合物[Cu(phen)(MCS)(H2O)].H2O,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824 9(3)nm,b=1.009 0(3)nm,c=1.185 0(4)nm,α=72.891(7)°,β=89.565(7)°,γ=88.990(8)°,V=0.942 6(5)nm3,Z=2,Mr=457.91,Dc=1.613 42g/cm3,F(000)=470,μ=1.202mm-1,R1=0.055 0,wR2=0.117 5.配合物中铜离子为五配位,处于变形的四方锥形配位环境中.每两个分子间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形成分子对,然后通过游离水分子和分子对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6.
合成和表征了一个新的氧钒配合物[VO2(Sal)(Phen)]·H2O.在该配合物中,钒(V)原子与六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变形的八面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3.0857(9)nm,b=0.7256(2)nm,c=2.0470(6)nm,β=127.413(4)°,γ=3.6407(19)nm^3,Z=8,Dc=1.468g·cm^-3,F(000)=1648,R1=0.0772,ωR2=0.1067.在晶体结构中,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使晶体构成了一个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邻菲咯啉.L-α-苯丙氨酸合铜三元配合物[Cu(phen)(-Lphe)(0.5 EtOH)]ClO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0.584 92(2)nm,b=2.038 04(5)nm,c=0.966 68(3)nm,α=90°,β=94.276(2)°,γ=90°,V=1.149 16(6)nm3,Z=2,Mr=529.90,Dc=1.531 Mg/m3,F(000)=543,μ=1.113 mm-1,S=1.045,R1=0.047 7,wR2=0.130 8. 相似文献
8.
合成并研究了二氯邻菲咯啉合钴化合物与 DNA的相互作用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 ,紫外对其进行表征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主要结合方式 ,得出该配合物与 DNA的键合常数为2 .4× 10 4 ,凝胶电泳实验表明该配合物是一种简单高效的 DNA氧化切割试剂 相似文献
9.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铕,对硝基苯甲酸,邻菲咯啉配合物,用TG-DTG技术研究静态空气下的热分解过程,根据TG曲线确定了热分解过程中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10.
以金属钴(Ⅱ)盐与L-磺基丙氨酸和邻菲咯啉配体合成了三元配合物[CoL(phen)2]H2O(L=L-磺基丙氨酸,phen=邻菲咯啉),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的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42 4(11)nm,b=1.560 7(14)nm,c=1.676 0(19)nm,β=90.425(7)°,Z=4,最终偏离因子R1=0.148 2,wR2=0.282 7。中心钴离子采取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均苯四甲酸酐与间二乙苯为原料,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2,5二(2,4二乙基苯甲酰基)对苯二甲酸,利用溶剂挥发法得到该化合物的单晶.同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5451(11)nm,b=0.7511(15)nm,c=1.5844(3)nm,α=84.45(3)°,β=85.37(3)°,γ=85.86(3)°,Dc=1.258g/cm3,Z=2,F(000)=258,μ=8.7×10-8nm-1,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0.1473,wR=0.2097.分子之间通过相邻分子间形成的O-H…O氢键相连,分子间和内部的氢键使得晶体结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标题化合物[ML2](M=Ni^2-,Cu^2-;HL=C7H7NO,2-亚胺基甲基苯酚)由2-亚胺基甲基苯酚与NiCl2或CuCl2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用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两个化合物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它们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中心离子M(Ⅱ)的配位环境呈平面四方形.配合物[Ni(C7H6NO)2)]的晶体学参数:a=1.2918(3)nm,b=1.7512(4)nm,c=0.8110(2)nm,β=95.56(3)°,V=1.826(6)nm^3,Z=2,Dc=1.627Mg/m^3,Mr=298.97,μ=1.591mm^-1,F(000)=920,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487,Ru=0.1199,S=1.018,最终差值电子云密度的最高峰和最低峰分别为1120nm^-3和-1226nm^-3配合物[Cu(C7H6NO)2)]的晶体学参数:a=1.2954(13)nm,b=0.5843(8)nm,c=0.8039(10)nm,β=94.69(3)°,V=0.6064(9)nm^3,Z=2,Dc=1.664Mg/m^3,Mr=303.80,μ=1.798mm^-1,F(000)=310,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449,Rw=0.1196,S=1.077,最终差值电子云密度的最高峰和最低峰分别为484nm^-3和-388nm^-3. 相似文献
13.
以2,5-二氟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反应生成2,5-二氟硼酸重氮盐,与三氯化磷反应后水解、中和得到新化合物2,5-二氟苯膦酸二钠盐,其结构经过1 H NMR,31P NMR,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确证. 相似文献
14.
由2,4-二叔丁基酚与PCl3在二甲苯溶剂中反应合成了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其分子式为C42H63O3P.通过Nonius CAD4型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如下: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329 9(3)nm,b=1.350 3(3)nm,c=1.385 2(3)nm,α=112.20(3)°,β=104.66(3)°,γ=102.31(3)°,Dc=1.027 g/cm3,Z=2,F(000)=708,μ=0.098 mm-1,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0.096 5,wR=0.245 0.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分子内部分相邻原子间形成C-H…O氢键. 相似文献
15.
由(PySe)2和CuCl2·2H2O在溶剂CH2Cl2和乙醇中合成了化合物[Cu(PySe)2Cl2]((PySe)2=二(2-吡啶-N-氧化物)二硒醚,HPySe=2-硒吡啶-N-氧化物),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C 20H 16Cl2CuN4O4Se4).该配合物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a=1.649 6(2),b=0.987 2(6),c=1.687 0(2) nm,β=111.405(2)°,V=2.558(5) nm3,Z=4,Dc=2.147 g·cm -3,Mr=394.5,μ=6.790 mm -1,F(000)=1 580.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122 6,Rw=0.255 1;S=1.019.最终差值电子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 804 nm -3和-1 852 nm -3.中心离子Cu(Ⅱ)的配位环境呈四方锥构型.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新配合物Cu(teta)(PF6)2(teta=内消旋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并且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表征,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α=0.8465(5),b=0.9093(6),C=1.6418(11)(nm),β=97.227(10),V=1.2537(14)nm3,Z=2,Pcak=1.690g/cm3,F(000)=654.00.最后的偏差因子R1=0.097,WR2:0.190[1>2σ(I)].铜原子位于配合物的对称中心,与teta的四个氮原子呈平面正方形配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二碘化钐催化的Bigineli反应合成了5-乙酰基-6-甲基-4-(2-呋喃基)-3,4-二氢嘧啶-2-酮,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0.883 7(2)nm,b=0.818 6(2)nm,c=1.483 1(3)nm,β=103.73(5)°,V=1.042 2(4)nm3,M=220.23,Z=4,Dc=1.404 g/cm3,μ(MoKα)=0.104 mm-1,F(000)=464.最终偏离因子为R=0.062 3、wR=0.138 4.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二氯二(对溴苯胺)合锌(Ⅱ)配合物ZnCl2(p BrC6H4NH2)2,并测定了该配合物分子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 c,晶胞参数:a=3.1802(6)nm,b=0.46893(9)nm,c=1.1803(2)nm,β=110.83(3)°,V=1.6451(6)nm3,Z=4,Dc=1.939g·cm-3.对于1348(I≥2σ(I))个可观察点,最终偏差因子R=0.0565,wR=0.1538.两个对溴苯胺的2个胺基N原子和2个Cl-与Zn(Ⅱ)离子配位,形成畸变四面体Cl2N2Zn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19.
对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设计并合成的2,6-双苦氨基-3,5-二硝基吡啶(代号PYX)进行了改造.虽然耐热含能材料PYX的分解点高,得到了很好地应用,但PYX的密度和爆速不够大,用氧化呋咱基团代替硝基可以使含能材料密度和爆速增大,氨基杂环的引入又可使其感度下降,密度增加,为此,本文从分子结构入手,给PYX分子中引入了两个苯并氧化呋咱基团,使其密度和爆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标题化合物C24H20Cl2FeN2O2是由2,4-二氯苯甲醛、乙酰二茂铁、氰乙酸乙酯、醋酸铵在水相中微波辐射下反应制得。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749(3)nm,b=1.136(3)nm,c=2.577(3)nm,α=γ=90°,β=94.021(2)°,V=2.188(1)nm3,相对分子质量Mr=495.17,晶胞密度Dc=1.503g/cm3,Z=4,λ=0.071 073nm,吸收系数μ(Mo Kα)=0.958mm-1,F(000)=1 016,最终偏离因子R=0.079 7,wR=0.161 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