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考命题时立足于高中数学,通过初等化处理(用初中相关知识精心设置和包装),使得编制的试题中含有高中数学中的一些知识、原理、思想、方法等,则称这些知识、原理、思想、方法等为这些试题的高中数学背景.在近年中考命题中,含高中数学背景的试题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胡志杰 《中学数学》2020,(21):22-23
<正>一、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现如今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在各大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设置了五册必修课.每一册必修课中都含有足够多的知识含量.其中包括函数、立体几何、统计以及数列等多个方面的教学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中,我们将不同的知识进行分门别类,让高中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照课标要求,通过对苏教版和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平面向量内容的章节地位、章节内容设置、知识处理方式等的比较,提出概念引入情境化、运算体系几何化、知识应用体系化等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史方园  王中学 《数学通讯》2023,(12):12-14+33
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设置了“阅读与思考”栏目,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探究创新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都有极大的好处.本文基于“孟德尔遗传规律”设计教学案例,谈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学科交叉知识运用的“阅读与思考”栏目的使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高一《数学1》(苏教版)中主要涉及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对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知识,是高中函数知识的基础,而函数知识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很广泛.函数观点和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是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不仅和方程、不等式、集合和数列等内容有紧密的联系,还渗透到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中;函数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化归思想等.因此,高一阶段“函数应用”的教学既为学生今后的函数学习奠定基础,更为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张健 《中学数学》2015,(3):26-27
高中数学由众多内容组成,其中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不等式的学习从初中就开始了,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为学生在高中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知识打下了基础.此外,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不等式知识,随处可见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今,不等式在数学高考中更是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同时与函数、方程、三角等高中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分析  相似文献   

7.
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  相似文献   

8.
张丹 《数学通报》2005,44(1):12-15
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知识纳入到高中数学课程,在国际上早已达成了共识.我国现行高中数学大纲和教材中已经设置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新近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及其课时有了较大的增加,并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了数据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黄耀国  翁强 《数学通讯》2005,(18):30-33
本章是高中数学的起始章,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集合的思想、集合的语言和集合的符号在高中数学的很多知识(如函数、数列、方程和不等式、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等)中都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晁丰成 《中学数学》2012,(15):85-86
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历年的高考中均有体现,并且多以中高档难度问题形式出现,高考中的此类问题常常与函数,数列,不等式结合,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汇等能力,进而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数学素养,为学生展现创新意识及发挥创造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导数是高中数学具有连接和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它既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着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等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函数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是无容置疑的,它是建构高中数学的关键要素,几乎贯穿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始终,无论三角、解析几何、向量、立体几何等内容一般都与函数知识有所关联,合理运用函数知识确能切实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如何构建函数固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我们举例探讨说明,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我认为,只有两句话:一是要下功夫,二是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确是很难.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其次,要认识高中数学的知识特点,高中数学比初中要抽象复杂得多,综合性更强.很多同学由于基础较差,又缺乏毅力,因而觉得高中数学难学,不适应,这正是不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特点方法不当所至.高中数学具有非常好的知识体系,它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公理、定义、定理及推论的基础上,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学好高中数学,必须把功夫下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上,对学过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新设置了不少内容,如平面向量、算法、复数、统计等,其目的一是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二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三是与时俱进,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但由于不是所谓的“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相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显著加强了高中学生的代数培养要求.例如,课标给出的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包含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代数的地位有所突出;课标在必修内容中,设置了“预备知识”主题,明确了“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结合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的学习,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作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1]的要求,这在本质上也是要求学生提高运用代数知识解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与一期课改相比,上海二期课改在许多课程观念上都有突破和创新.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起,并列为数学课程的目标,使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不仅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凸显了教育过程对育人的时代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落实与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高考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过渡,是新课标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常见考点.特别如高等数学中的极限思想、高斯函数、函数的凹凸性、不动点定理等,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通过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列之间的接轨,创设情境,合理设置,有机过渡,无缝链接,是近年高考数学命题中的一个创新亮点,倍受各方关注.1 极限思想极限思想是高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在高中数学中也经常用到,主要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极限思想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学科来源、呈现位置、使用目的和跨学科层次四个维度对人教A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中跨学科内容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三版教材的跨学科内容大多为经典的自然科学知识,且集中呈现在习题和例题上,缺少让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技能或思想方法的跨学科情境.对此,提出了加强教材旁注、增加专栏内容设置、关注现实问题产生的数学应用、聚焦跨学科知识的深层次整合与运用等建议,以期教材编写者能够更好地跨越学科界限,以及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创造更多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数学跨学科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斌 《数学通报》2005,44(3):49-51
微积分的创立是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增加导数的内容,为高中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有利于沟通初高等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由有限到无限的辨证思想的教育,此外,由于导数知识与解析几何、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的联系与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应用,因此在知识交汇点处设计层次不同,难度可控的题目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能力就成为新教材高考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品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所有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设置有效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在这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重阳 《数学通讯》2023,(14):20-24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导向之一,课堂是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应发展在数学的“知识之后”,蕴含在数学的“思维之中”,升华在数学的“方法之上”.“知识之后”“思维之中”“方法之上”促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三维生长,本文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课堂教学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