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世刚 《电化学》2016,22(3):211
电化学不仅是化学科学的重要分支,而且因其在能源、材料、环境和生物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科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电化学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也越来越紧密中国电化学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纷纷被国际著名期刊报导中国科学家们也通过主办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知名实验室课题组合作等,积极参与到国际学术舞台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其中第18届全国电化学大会在哈尔滨成功召开大会上颁发了系列重要奖项,分别是中国电化学成就奖(获奖人:董绍俊教授,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国电化学贡献奖(获奖人:夏永姚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电化学青年奖(获奖人:钟羽武教授,中科院化学所;曹安民教授,中科院化学所;周志有教授,厦门大学;李高仁教授,中山大学)和首届《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获奖人:艾新平教授,武汉大学;杨勇教授,厦门大学;衣宝廉教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郭玉国教授,中科院化学所;黄波博士,上海交通大学). 《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旨在鼓励和支持中国学者在中文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 为宣传此次电化学大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化学科学研究与国内外的交流,《电化学》编辑部邀请在此次大会上获奖的八位学者及其团队,撰写论文报道他们取得的最新进展研究本专辑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课题组在我国电化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在能源、环境和材料方面的取得的进展希望借助专辑的出版,能使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电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电化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对本专辑的所有作者、审稿人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电化学》2015,21(4):401
2015年8月8日,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十八届全国电化学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2015年《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的颁奖仪式,仪式由大会主席、电化学委员会主任、《电化学》主编孙世刚教授主持,并由美国GAMRY公司代表为获奖者颁奖。 2015年第一届《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获奖者 1. 特等奖:艾新平(武汉大学) 2. 优秀论文奖(> 40岁):杨勇(厦门大学)、衣宝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 优秀论文奖(≤ 40岁):郭玉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黄波(上海交通大学) 附:《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条例 为鼓励电化学工作者及研究生积极向《电化学》刊物投寄高水平学术论文,以推动刊物学术水平的提升,也为中国电化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电化学》刊物名誉主编田昭武院士提议并设立《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本奖项的设立得到GAMRY 公司的大力支持。从2015年(即第十八届全国电化学大会)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并在全国电化学大会上颁奖。 1. 评奖委员会组成: 主任:田昭武院士 成员:《电化学》期刊主编、副主编及GAMRY公司代表委员一名 2.候选人产生办法: 候选人由《电化学》编辑部根据作者发表文章及引用情况推荐或由电化学委员推荐。 3. 获奖条件及奖励: (1)优秀论文特等奖1名: 获奖条件:近5年在《电化学》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的研究组。 奖励内容:获奖证书,由GAMRY公司赞助的价值10万元左右的电化学仪器以及2000元现金。 (2)优秀论文奖4名(其中2人为40岁以下的年轻作者): 获奖条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近5年在《电化学》上发表2篇及以上高质量学术论文。 奖励内容:获奖证书,由GAMRY公司赞助的2000元现金/人。  相似文献   

3.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电化学解读》专辑导读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锂电池研发的卓越贡献.   今年诺奖的颁布正值第二十次全国电化学大会召开之时,作为电化学专业委员会的会刊《电化学》期刊,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厦门大学杨勇教授和赵金保教授三位与诺奖获得者比较熟悉的中国学者对此次诺奖背景、创新历程、科学贡献以及鲜为人知的诺奖获得者为人、为事的个人风格进行深度解读.   97岁高龄的Goodenough教授的获奖,刷新了诺奖最高龄获奖记录. 黄云辉教授师从Goodenough教授多年,在锂电领域颇有建树. 他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切入,从Goodenough教授发现钴酸锂的历史讲起,阐述了钴酸锂的发展及应用,同时对Goodenough教授发现另两种正极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进行评述.   厦门大学杨勇教授从事能源电化学多年,出版专著《固态电化学》. 他对John Goodenough和Stan Whittingham教授在锂离子电极材料及其固态电化学过程领域的科学贡献进行了总结.   与企业型研究者吉野彰教授有相似的经历,厦门大学赵金保教授曾长期在日本锂离子电池企业主持研发工作. 他从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角度,解读了诺奖背后的激烈的科研竞争.   《电化学》期刊希望通过对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深度解读,使读者从基础科学问题到企业研发生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深入思考中国锂离子电池,甚至电化学学科的发展现状,积极谋划、布局电化学基础和应用研究,攻克关键技术,力争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2022,(5):83-83
《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缩写为J.Electrochem.)1995年由田昭武院士、查全性院士和吴浩青院士等创办,为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融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为一体的电化学专业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22年变更为月刊。《电化学》旨在及时报道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2015,(3):304
<正>《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为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会刊,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协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及时报道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快讯、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2015,(4)
<正>《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为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会刊,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协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及时报道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快讯、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2018,(4)
正《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为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会刊,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协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及时报道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快讯、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栏目.本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深得社会各界热情关注,至今已分别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遴选为"中文核心期刊",并于2005年被《中国知识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2012,(6):578
《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为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会刊,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协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及时报道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快讯、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栏目.本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深得社会各界热情关注,至今已分别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遴选为"中文核心期刊",并于2005年被《中国知识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2014,(4)
正《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为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会刊,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协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及时报道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快讯、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栏目.本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深得社会各界热情关注,至今已分别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遴选为"中文核心期刊",并于2005年被《中国知识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2014,(2)
正《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为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会刊,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协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及时报道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快讯、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栏目.本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深得社会各界热情关注,至今已分别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遴选为"中文核心期刊",并于2005年被《中国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专辑简介     
任斌 《电化学》2012,18(5):385-386
On the request of Prof.Shi-Gang Sun,Editor-in-Chief of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I served asthe guest editor for this International Special Issueon Current Electrochemistry.The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 was founded in1995 associated to  相似文献   

12.
唐勇  戴立信 《化学进展》2012,(9):1623-1631
黄耀曾先生(1912-2002),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有机氟化学的先驱者,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上海第一医学院助教,讲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有机化学》主编和国际《杂原子化学》顾问编委。他的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而且在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及二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等众多奖项。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黄耀曾先生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30余篇,著译9本,培养了博士20名,其中有的当选为院士,有的已成为重要的科研骨干和领导,有的是著名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3.
林昌健 《电化学》1998,4(1):5-8
现代电化学与材料科学进展①林昌健(厦门大学材料科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首次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是由国际电化学会和美国电化学会共同组织,于1997年8月31日至9月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规模空前,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14.
张洪杰 《应用化学》2018,35(9):975-975
喜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所70周年华诞之际,真诚感谢安立佳院士作为客座编辑邀请国内化学相关领域著名院士和专家出版这一期纪念刊专辑。《应用化学》创刊于1983年,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发展和国内相关化学领域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始终秉持“应用化学,追求卓越”的办刊理念,面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化学化工领域的科研及技术人员,着重报道化学及交叉学科有应用前景的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和创造性科研技术成果,介绍该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及相关科技信息,为推动应用化学学科的发展、加强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该专辑的出版必将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chemistry in Serbia is presented, with an accent on historical moments from the beginning up to contemporary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pioneer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was Professor Panta S. Tutundzic, who was elected Assistant Professor in Physical Chemistry and Electrochemistry in 1925, when the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previously integrated within the Technical Faculty in Belgrade, was established as a separate department. From the time of Professor Tutundzic′s group to today, a community of many eminent researchers has been involved in electrochemistry development, creating the world-renowned Belgrade School of Electrochemistry. It was not actually a formal school of electrochemistry but rather a variety of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first of all people doing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recognized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As one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ntemporary active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ty from Serbia, and successors of the Belgrade School of Electrochemistry, I have both the special honor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esenting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f such outstanding and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cientists in the most appropriate way. Having in mind that any school and research area is predominantly determined by human resources, I will focus on the great contribution of the most prominent electrochemists, from the founders up to those active today.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and still are electrodeposition,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kinetics, electrocatalysis, energy production and storage, and corrosion and corrosion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6.
1 Aims and Scope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CJPS)is a bimonthly journal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nd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JPS is edited by a distinguished Editorial Board headed by Professor Fosong Wang and supported by an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in which many famous  相似文献   

17.
《催化学报》以本期专刊的出版庆祝何鸣元院士八十华诞,表达对何先生五十多年来为我国催化及相关领域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的崇高敬意!何鸣元先生1940年2月8日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同年进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1980-1984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工系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以来,应邀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2003年领导建立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何鸣元先生担任过许多学术职务.曾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化学部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催化理事会理事,国际沸石分子筛协会副主席等.何鸣元先生长期从事催化材料、炼油化工催化剂与工艺研究.发明了一系列沸石分子筛合成新方法与炼油催化剂,开发了双反应区催化裂化增产汽油异构烷烃MIP工艺(Maximum Isoparaffin Process)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为发展我国重油裂化技术、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开发新标准汽油生产技术等作出了突出贡献.何鸣元先生是我国绿色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为目标,大力倡导和推动绿色化学与化工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2001年担任科技部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01-2005)'石油炼制与基本有机化学品加工的绿色化学'首席科学家,推动了多项绿色炼油与化工新技术的突破和工业应用.针对碳资源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等问题,2011年,何先生和合作者从碳资源加工、利用和循环等全周期考虑,提出了'绿色碳科学'的概念,对碳资源的高效、清洁、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发起并主持了以'可持续发展能源化工的科学基础:绿色碳科学与绿色氢科学'沸石分子筛:等级特性、选择催化与分子工程'绿色生态环境与化学化工'等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以及其它高水平学术会议,为相关学科指出了发展方向.何鸣元先生获得了许多学术奖励和荣誉.他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995)、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1)、中国催化成就奖(2012)、法国教育部棕榈叶骑士勋章(2012)、法国里昂高师荣誉博士学位(2016)、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2019)等,在国内外催化与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本期专刊收录了15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单原子催化、光催化、电催化以及甲烷、二氧化碳、生物质等碳资源的催化转化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何先生过去五十多年的研究兴趣,并展现了当前国际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和进展.在此,我们衷心感谢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催化学报》编辑部等相关人员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The front cover artwork is provided by the groups of Prof. Shiben Li (Wenzhou University, P.R. China) as well as Dr. Gang Huang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 China). The image shows that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processes of water molecules in liquid water can be recognized and classified by a machine learning-based model if a graph representation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hydrogen bond network. Read the full text of the Article at 10.1002/cphc.202100599 .  相似文献   

19.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organic Membranes (ICIM-7)was held in Dalian,China,from June 23rd to 26th,2002 under the Chairmanship of Professor Guoxing Xiong of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