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同学们学习代数的一个难点 .主要的学习障碍在于同学们不按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 ,造成对题意理解不透彻 ,也不能用数学符号或式子表达题意中的文字含义 .为此 ,在这里通过介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举例说明常用的方法 ,使同学们对本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 :主要是仔细阅题 ,弄清题意 .在此步骤中 ,要在草稿纸上把帮助理解题意的相关图形画出来 ,认真分析 ,找出题意中的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 .此步骤在解决问题中是比较重要的 ,但常常被同学们忽略 .2 .设元 :设立未知数 .在此步骤中 ,要根据列代数式的方法把各个数量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设未知数的常用方法( 1)直接设元 .( 2 )间接设元 .( 3)辅助设元 .3.列方程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在此步骤中 ,找出各代数式所包含的数量关系 ,列出一个能表达全部题意的含有未知数的相等关系 ,即得所列方程 .4 .解方程 :根据解相应方程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 .5.检验 :检验含有两个内容 .第一是检验所求得的解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第二是检验该解符不...  相似文献   

2.
列方程解应用题,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首先要进行思想方法的转化,即要由小学解应用题的由已知到未知,用已知数的算式直接表示所求的未知数的思想方法转化为未知暂当已知,利用等量关系布列方程的思想方法,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巩固深化在小学解应题时所获得的对数量问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应用题的代数解法中所要用的代数式的列出,另一方面,学生在小学已经习惯的由已知到未知的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却又成为未知也要暂当已知的代数解法的一种心理障碍。因此,在应用题的由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的转化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使学生尽快地适应与掌握代数解法,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重要的中考题型,其目的是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在怎样寻找相等关系.那么怎样寻找相等关系呢?现结合实例给出几种方法,供参考.一、直译法根据题中的关键语句来寻找  相似文献   

4.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入门教学历来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题之一。多数的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心理及思维活动的研究,故未能找准发“难”的根源,虽然提出了若干排“难”措施,但是教学效果仍不显著。我们从学生列方程的思维序列出发,探讨受阻的因素,采用“小步子”的心  相似文献   

5.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代数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所以是重点,因为通过它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所以是难点,因为解决它无一般公式可循?因题设术,变化多端。因此,攻克这个难点乃是初中数学教师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试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代数课本中有一例:“一个容器盛滿纯药液20升,第一次倒出若干升后,用水加滿,第二次又例出同样的升数,这时容器里只剩下纯药液5升,每次倒出的液体是多少升?”这一类问题是分数问題、百分数问题的实际应用,不仅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碰到,而且学生在高一、高二学习等比数列、指数方程等內容时,也要碰到这一类的应用題。根据以往经验了解到,学生理解这个问題是不够深透的,说明教法上有改进的必要。首先我们对学生的知识状况摸了一下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对“分数的三个基本问題”印象不深。而这一类问题,不仅要运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方法”,而且“溶液”、“浓度”、“溶质”三者的变化多,学生更感到难以捉摸。其次我们考虑到本题一般有下列三种列式方法:(设每次倒出x升液体)  相似文献   

7.
李小斌 《中学数学》2012,(16):59-60
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有一部分数学基础不错的学生,平时练式子题时都说数学很容易,一到学应用题就犯傻,对应用题产生胆怯心理,以至于在考试中不知所措,失分较多,成绩也从原来的八九十分直掉至六七十分,甚至不及格.  相似文献   

8.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遇到已知数与题中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时,列方程感到特别困难,为突破这个难点,我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叫“参数过渡法”,下面就来介绍这种方法。一、什么叫列方程的“参数过渡法”让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例1、A、B两站每隔相同的时问相向发出一辆汽车且它们的速度相同。A、B之间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发觉每隔12分钟从后面追来一辆汽车;每隔4分钟迎面开来一辆汽车,问A、B两站每隔几分钟发车一辆? 分析:这是一个行程问题,一般可以应用s=vt的关系式来列方程,但题中的已知数和要求的未知数都是时间,没有路程,也没有速度,无法用代数来表示三者之问的关系,因而必须引进辅助未知数(即参数),故设每隔x  相似文献   

9.
10.
在二期课改教材中,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就将进入利用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问题的学习.而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个内容,在整个初中学段的数学课上都有贯穿出现.因此,在六年级时就掌握好它成为了重中之重.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和记忆能力相对较强,但是分析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列方程的这一步往往成了困扰学生的难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是数学中和实际联系最密切的问题 .它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应用题的主要过程有 :审题、设元、列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或方程组、检验和解释、答 .因而 ,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合理的等量关系和设元 ,找出等量关系后又如何设元呢 ?(元即是未知数 )设未知数的方法有三种 :一、直接设未知数 .即题目要求求什么就设什么为未知数 .例 1  ( 2 0 0 1年南京市中考题 )某农户种植花生 ,原来种植的花生亩产量为 2 0 0千克 ,出油率为 50 %(即每10 0千克花生可加工…  相似文献   

12.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设元方法是解决应用题问题的首要途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恰当地设元,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组)关系极大.下面介绍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设元的四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一开始习惯于列算式解应用题,并不习惯列方程解应用题.因此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快速引导学生找出列方程的方法,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由几何的面积法得到启发,得到同量异构列方程的方法,发现用同量异构列方程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14.
<正>在学习《分式方程的应用》时,如果用表格法分析条件,可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此法称为列表格填空法.用此法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们需要将原来的六大步改为1、审题;2、设未知数;3、列表格;4、列方程;5、解方程;6、检验并写出解题过程.现举例说明.一、工程问题例1某工程队承建一所希望学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改进了工作方法,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数列问题通常是指求它的通项公式或求前n项和公式,这是当前初等数学的热点,常用方法是递推、归纳、变形等,技巧性较高。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即从差分方程出发讨论,我们先把差分方程的有关结论罗列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同学们学习代数的一个难点 .主要的学习障碍在于同学们对题意理解不透彻 ,不按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 ,也不能用数学符号或式子表达题意中的文字含义 .为此 ,在这里通过介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举例说明常用的方法 ,使同学们对本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为 :( 1 )审题 ;( 2 )设元 ;( 3 )列方程 ;( 4 )解方程 ;( 5 )检验 ;( 6)作答 .1 .审题 :主要是仔细阅题 ,弄清题意 .在此步骤中 ,要在草稿纸上把帮助理解题意的相关图形画出来 ,认真分析 ,找出题意中的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 .此步骤在解决问题中是比较重要的 ,可常常被同学们忽略 .2 .设元 :设立未知数 .在此步骤中 ,要根据列代数式的方法把各个数量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设未知数的常用方法 :( 1 )直接设元 ;( 2 )间接设元 ;( 3 )辅助设元 .3 .列方程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在此步骤中 ,找出各代数式所包含的数量关系 ,列出一个能表达全部题意的含有未知数的相等关系 ,即得所列方...  相似文献   

17.
<正>"鸡兔同笼"是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趣题之一,在《孙子算经》一书中就有鸡(雉)兔同笼问题。如果用抽象的笔算求解,儿童理解不了,很难学会。因为用算术求解,要死记套用公式:(b-a×2)÷(4-2),(a×4-b)÷(4-2)。用代  相似文献   

18.
19.
<正>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87页有一道思考题:一个钟每小时慢3分,照这样计算,早上5时对准标准时间后,当晚上这个钟指着12时的时候,标准时间是几时几分?教师教学用书给出如下解答:每小时慢3分,是指在标准时间1小时里,这个钟只走了57分,少走了3分,从上午5时到晚上12时,共24-5=19小时,共少走了  相似文献   

20.
用变换乘法讨论“周期点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27届国际中学生数学竞赛(IMO)试题第2题是中国提供的试题: “平面上给定△A_1 A_2A_3及点P_0,定义A_s=A_(s-3)≥4。造点列P_0,P_1,P_2,……,使得P_(k 1)为绕中心A_(k 1)顺时针旋转120°时P_k所到达的位置。K=0,1,2,……,若P_(1986)=P_0,证明△A_1 A_2A_3为等边三角形。” 题中所给的点列有性质P_(1986)=P_0,表明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