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宣申 《化学教育》1989,10(4):48-49
硫化镉溶解于约3mol/dm3盐酸溶液被认为是生成了弱电解质——氢硫酸之故.  相似文献   

2.
朱华英 《化学教育》2003,24(Z1):80-81
半瓶装或敞口置放的氢硫酸容易变质(浑浊)、失效, 这似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可我们的实验却意外地发现了许多新的实验事实和实验现象, 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朱华英 《化学教育》2003,24(7):80-81
半瓶装或敞口置放的氢硫酸容易变质(浑浊)、失效,这似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可我们的实验却意外地发现了许多新的实验事实和实验现象,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半瓶装或敞口置放的氢硫酸容易变质(浑浊)、失效,这似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可我们的实验却意外地发现了许多新的实验事实和实验现象,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电位滴定法是通过被测溶液电位(或pH)变化来确定终点的容量分析方法。选用合适的电极系统,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沉淀、络合、中和及非水滴定终点的判断。特别对那些有颜色或浑浊的体系,以及在非水滴定时找不到合适指示剂的情况下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6.
金新 《化学教育》1982,3(4):50-50
1982年第1期刊出的"氢氧化亚铁的氧化和制取"一文中提到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跟亚铁盐溶液作用制Fe(OH)2的方法不妥,因这样制得的是FeCO3,而不是Fe(OH)2。  相似文献   

7.
在化学分析实验室里,亚铁溶液是常用的还原剂之一,可是由于它易被溶解于溶液中空气的氧所氧化,而降低或失去还原作用。为了保护亚铁离子不被氧化,通常在贮备液中放置金属铁片或者铁制品。但是用这种方法保护亚铁溶液有如下缺点:由于金属铁被溶解的氧所氧化(2Fe+O_2+2H_2O=2Fe~(2+)+4OH~-)以及在配制  相似文献   

8.
镀Pd的GC电极上HCOOH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全  张存中  陆晓林  吴仲达 《电化学》2000,6(3):329-334
在玻璃碳 (GC)基底上电沉积Pd ,应用SEM观测Pd沉积层的表面形貌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d/GC电极上HCOOH在HClO4溶液中的电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Pd的电沉积条件影响电极的催化性能 .在高电流密度下制得的Pd/GC电极对HCOOH的电氧化具有比纯Pd电极更高的催化活性 .当电极表面生成PdO时 ,HCOOH被电氧化的活性很低 ,而在PdO还原后生成的Pd表面 ,HCOOH的电氧化显示极高的活性 .本文还讨论了Pd(Ⅱ )离子对HCOOH电氧化过程的影响 .  相似文献   

9.
在直流恒压下,在不同的酸性溶液中对铝片实施两步阳极氧化制备多孔氧化铝膜,在磷酸溶液中制得的模板孔径大,并且电解时间缩短,加快了制备模板的过程。同时利用阳极氧化初期电流密度的变化,分析了多孔氧化铝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常用碘量法测定锇是将四氧化锇的碱溶液在装有排气装置的容器中进行,用电位指示终点。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四氧化锇在碱溶液中易受试剂和空气中微量还原物质和氯离子的影响,往往使结果偏低,即使是四氧化锇标准溶液,因受此影响其浓度会随放置时间而变化。如将四氧化锇碱溶液在分液漏斗中酸化,并加入少量过氧化氢,则四氧化锇可被三氯甲烷定量萃取。将三氯甲烷层移入盛有微酸性溶液的另一分液漏斗中,加入碘化钾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即可在萃取用的三氯甲烷中用目视观测终点。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控共沉淀中钼酸铵溶液的酸度制备了系列铁钼催化剂,采用N_2吸附-脱附、Raman、XRD、SEM、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酸度条件下制备的铁钼催化剂的甲醇氧化制甲醛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钼酸铵溶液酸度影响催化剂的粒径、形貌及表层铁、钼物种的分布与富集。恰当的钼酸铵溶液酸度范围,优化了催化剂表层MoO_3和Fe_2(MoO_4)_3物种的比例,改善了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有利于甲醇氧化制甲醛收率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李大塘  刘秋华  汤璐 《化学教育》2021,42(16):49-54
为拓展钴(Ⅱ)盐的用途,利用钴(Ⅱ)盐在碱液中的多样性和可溶性碳酸盐溶液组分含量的差异性,采用分别向2种无色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滴加钴盐溶液的措施,建立了钴(Ⅱ)盐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有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后碳酸钠溶液呈清晰的蓝色浑浊或沉淀,而碳酸氢钠溶液则呈清晰的紫红色浑浊或沉淀。该方法现象明显、安全可靠、重现性好、成功率高、适用性强、应用面广,可应用于食品、药品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药健康,化学化工等技术领域,也可用作课堂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3.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交联氧化β-环糊精与透析膜复合制得复合吸附剂,对尿素的吸附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的透析膜既可有效地阻止人血清白蛋白与吸附剂接触,又可使尿素分子迅速透过膜而被吸附剂吸附,复合吸附剂能从人血清蛋白溶液中高选择性地吸附尿素,吸附量也有明显提高,由未复合时的10mg/g增至38mg/g.  相似文献   

14.
高速钢中锰含量较低,而铬量较高,同时含有大量的钨,要想用连续容量法进行锰铬钒的测定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采用硫磷混酸溶样后,以高氯酸加热冒烟氧化,锰铬钒分别被氧化为三、六、五价,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亚铁溶液滴定锰铬钒总量。然后补加磷酸,加热冒烟并驱尽高氯酸,此时大部分铬又成三价状态,而只是锰钒被氧化,继加亚砷酸钠还原部分高价铬,再以亚铁溶液滴定锰钒合量。最后于室温下用高锰酸钾氧化钒,测得钒量,并用差减法求得  相似文献   

15.
中位-四(对-磺基苯基)卟啉的铁、锰配合物(FeTPPS和MnTPPS)用作NADH氧化的催化剂,均相溶液中的反应动力学用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在除氧的中性溶液中FeTPPS和MnTPPS降低了NADH在玻碳电极上氧化的过电位,过程用EC再生机理解释。在氧饱和的溶液中MTPPS起电子转移中介体的作用促进NADH氧化,其还原态被O~2氧化而生。测得FeTPPS和NADH反应的速率常数为3.3mol^-^1.L.s^-^1,而MnTPPS和NADH反应的速率常数约为FeTPPS的1/2。讨论了MTPPS作为NADH仿生氧化催化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含有苯酚的PBS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苯酚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氧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苯酚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表面的氧化机理为:苯酚先于正向扫描中不可逆氧化为苯醌后,在负向扫描中被还原为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可进一步发生可逆氧化还原反应而存在于溶液中。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生成对苯酚氧化形成苯醌的峰电流产生干扰,从而影响苯酚电化学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方莉  李菲菲  张改霞 《化学通报》2015,78(8):749-752
以含有苯酚的PBS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苯酚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氧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苯酚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的氧化机理为:苯酚先于正向扫描中不可逆氧化为苯醌后,在负向扫描中被还原为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可进一步发生可逆氧化还原反应而存在于溶液中。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生成对苯酚氧化形成苯醌的峰电流产生干扰,从而影响苯酚电化学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化学高考总复习单元练习八化学实验部分任映轩,王立顺(南京一中210001)(南京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210009)龚行三(广东广雅中学510160)Ⅰ卷(共8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1.以下试剂①硫酸溶液②氢硫酸③硝酸银...  相似文献   

19.
乙醇在钯电极上的电氧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翔  沈培康 《物理化学学报》2009,25(9):1933-1938
利用循环伏安与现场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乙醇在Pd电极上的电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循环伏安测量表明, 乙醇在Pd上氧化的性能受pH值与乙醇浓度的影响. 当溶液pH>11.0时, Pd对乙醇才具有催化性能, 而且乙醇在Pd上氧化的性能随着pH值和乙醇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测量结果证明, 乙醇在不同pH 溶液中的氧化反应机理和产物不同. 当溶液pH>13.0 时, 产物只有乙酸盐, 说明乙醇仅发生部分氧化, 乙醇中的C—C键没有断裂. 当溶液pH≤13.0时, 尽管乙醇在Pd电极上的氧化活性受到抑制, 却发生完全氧化而产生二氧化碳, 说明乙醇的C—C键在低碱环境中容易断裂, 最后乙醇被完全氧化. 实验中没有检测到CO, 表明该反应途径是一个非毒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杨慎荣  仇立强  樊军  郑三 《分析试验室》2007,26(Z1):337-339
利用受污染严重浑浊带色的水样测定硝酸根,其研究方法相当多.平时经常遇到污染浑浊带色的水样,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用活性炭吸附后过滤,但是由于活性炭对水样中的硝酸根也有较大的吸附作用,使测定结果严重偏低.因此必须寻找另一种方法,即能消除掉水样颜色又不影响其中的硝酸根.在这里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并且要求水样不浑浊,不带颜色,否则会干扰测定结果.在酸性及煮沸的条件下,用KMnO4氧化水样中的各种生色有机物,过量的KMnO4以草酸钠溶液来还原,对其中的硝酸根离子没有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