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涓  苏纬仪  毛根旺  夏广庆 《物理学报》2006,55(12):6494-6499
为了提高微波等离子推力器性能,改善等离子体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状况,提高核心区温度,提出外加磁场的方案,并对热等离子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假设局域热平衡条件,采用Navier-Stokes,Maxwell和Saha方程,利用压力修正的半隐格式和时域有限差分求解方法,建立了径向磁镜场下推力器内等离子体流场的数值计算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后的磁感应强度小于0.5 T时,推力器内热等离子体核心区最高温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外加磁场后的磁感应强度大于0.5 T时,核心区最高温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缓慢提高.磁感应强度为0.5 T时,热等离子体核心区最高温度与不加磁场相比提高了24%.外加磁场对等离子体流场速度分布影响不大. 关键词: 等离子体模拟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等离子体流动  相似文献   

2.
杨涓  朱冰  毛根旺  许映乔  刘俊平 《物理学报》2007,56(12):7120-7126
在真空环境中,利用空间反射电磁波测量装置,开展微波等离子体喷流对垂直和水平极化电磁波衰减的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极化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衰减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以氩气为工质,真空室中微波等离子体喷流对垂直和水平极化电磁波具有显著的吸收效应.发生器流量、功率以及实验真空度对垂直极化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衰减影响明显.真空度和发生器功率对水平极化电磁波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 等离子体基本性质 电磁波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诊断真空中微波等离子体喷流的电子数密度,利用统一的发射和单郎缪尔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的空间电位,再测量等离子体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根据空间电位测量结果,在等离子体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能准确地获取饱和电流,从而处理出电子数密度.最后的诊断实验表明,当真空环境压强为2—6 Pa、等离子体发生器以60 W以下的微波功率击穿流量范围是42—106 mg/s的氩气时,所产生的微波等离子体喷流中电子数密度分布在1×1016—7.2×1016/m3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朱冰  杨涓  黄雪刚  毛根旺  刘俊平 《物理学报》2006,55(5):2352-2356
在真空环境中,利用传输线测量装置,开展微波等离子体喷流对反射电磁波衰减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传输线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得等离子体对反射电磁波的衰减;在5GHz附近,以氩气为工质,流量为52.5mg/s时,52W微波功率在真空环境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喷流能对反射电磁波产生最大的衰减;增加微波功率、降低真空环境压强可以提高等离子体对反射电磁波的衰减;要使等离子体能够对反射电磁波产生最大的衰减,必须选取合适的发生器参数. 关键词: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 等离子体基本过程 电磁波  相似文献   

5.
杨涓  许映乔  朱良明 《物理学报》2008,57(3):1788-1791
为了研究局域真空环境中微波等离子体喷流电子数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发射/郎缪尔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的空间电位,再测量等离子体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根据空间电位测量结果,在等离子体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能准确地获取饱和电流,从而处理出电子数密度.最后的诊断实验表明:在有约束边界条件下,微波等离子体发生器以60 W以下的微波功率击穿流量范围是21—105 mg/s的氩气时,所产生的喷流中电子数密度分布在8.8×1014—7.53×1016/m3关键词: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等离子体基本过程 等离子体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6.
王身云  刘少斌 《物理学报》2009,58(10):7062-7066
等离子体填充到一维介质-真空微波光子晶体的缺陷层构成一种可调谐单通道滤波器.据等离子体的强色散特性,其等效折射率与电磁波频率及等离子体频率等参数有关,因而可以通过改变等离子参数,使一维微波光子晶体缺陷层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实现微波光子晶体的可调谐滤波特性.介质层和等离子体层分别采用了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及分段线性电流密度卷积时域有限差分(PLJERC-FDTD)算法.数值模拟表明,通过改变等离子体频率可以实现滤波通道在光子禁带内较大带宽范围的移动.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微波光子晶体 可调谐滤波  相似文献   

7.
采用空间透射波测量方法,实验研究透波密闭石英玻璃容器内等离子体喷流对垂直和水平极化电磁波的衰减,在有和无外加磁场条件下分析实验参数对等离子吸波效应的影响,分析等离子体的吸波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磁和本实验条件下,平面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衰减机理为碰撞吸收;在有磁和本实验条件下,平面电磁波在磁等离子体中的衰减机理同样为碰撞吸收,但是外加磁场的存在有限地改善了等离子体的吸波效应.为了使磁等离子体最有效地吸收电磁波,应该提高磁场感应强度,把高频混杂频率提高到测试微波频率范围内,或降低微波测试频率至本实验中的高混 关键词: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电磁波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  相似文献   

8.
微波ECR等离子体辅助物理汽相沉积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兆杏  盛艳亚 《物理》1990,19(8):497-499
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能够在低气压下产生高密度、高电离度的等离子休.这种等离子体是离子镀最合适的等离子体源,可广泛地应用于等离子体沉积薄膜和表面处理的新工艺,生产高质量的各种金属薄膜、氮化物膜,碳化物膜、氧化物膜、硅化物膜及其他化合物膜.本文着重介绍微波ECK等离子体辅助物理汽相沉积(ECRPPVD)技术.  相似文献   

9.
用朗缪尔探针对一个新颖的双谐振腔多功能PSⅡ系统的微波ECR等离子体进行了诊断,得出了会切场中工作气体压强和微波功率对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的影响,及真空室内等离子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在薄膜制备技术、材料的表面处理、离子源和等离子体刻蚀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些特点在ICF实验制靶过程中有重要应用,如调制靶等,而且加工精度高,能满足ICF制靶的要求。基于在未来的ICF实验中对各种有机膜制备、各种调制靶的制备需求,开展了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在薄膜制备和等离子体刻蚀方面的预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气微波等离子体矩具有无电极放电污染、无需昂贵真空设备和易于连续化加工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前景.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BJ26波导的微波能利用率高、稳定性好的大气微波等离子体装置.该装置由最高输出功为800W的2.45GHz程控微波源、调配系统、波导谐振腔和耦合天线组成.利用加装游标卡尺的接触式短路活塞,微波反射面位置进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国内等离子体技术的教学和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应用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多功能微波等离子体教学研究装置.该装置利用频率2.45 GHz的微波激励稀薄气体放电,形成轴对称的等离子体球,产生的等离子体无内部电极,可避免放电污染.同时通过微波技术、真空技术、冷却技术的集成,使该装置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性价比较高.利用该装置进行了金刚石薄膜沉积与离子体诊断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Chemical oxygen‐iodine lasers are unique in their ability to generate high‐power beams with near diffraction limited beam quality.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1.315 µm is readily transmitted by the atmosphere and compatible with fiber optics beam delivery systems. However, applications of the laser are severely limited by logist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lex chemistry used to power the device. Electrical or microwave discharge excitation of oxygen‐iodine lasers offers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hat eliminates the chemical power generation problems and has the possibility of closed‐cycle operation. A discharge oxygen‐iodine laser was first demonstrated in 2005. Since that time the power of the device has been improved by a factor of 400 and much has been learned concerning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discharge driven system. Although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hemical kinetics is incomplete, parametric studies of laser performance show considerable promise for further scaling.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discharge oxygen iodine laser, summarizes the most recent advances, and outlines some of the unresolved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production and removal of excited species in the gas flow.  相似文献   

14.
介质窗口材料对高功率微波传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光学方法,分析平面波通过无限大介质平板的传输特性,进而分析单层介质窗口的引入对微波传输性能的影响。在S波段微波源上对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了真空环境下的微波放电击穿实验,通过长时间的表面放电,在聚四氟乙烯材料表面出现电痕和电树枝。在100 ns脉冲宽度下,未发生大面积表面放电前,通过光学照相,在介质表面观测到局部放电现象,认为局部放电仍能导致材料表面破坏。作为对比,进行了聚苯乙烯材料的电老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电痕、耐电树枝老化特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能工作在低磁场高功率的慢波器件,该器件通过谐振腔将切仑科夫振荡器与锥形放大器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电子的能量,实现了高效的微波产生.给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在束流电压450kV,电流2.3 kA,导引峰值磁场0.6T的情况下,得到230 MW,频率为10.33 GHz,模式TM01的微波输出,效率达到23%.实验结果与粒子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表面波型微波感耦常压氖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多道分析仪研究表面波型常压微波感耦氖等离子体。采用“多线法”测定了NeMIP的激发温度,研究了实验参数对激发温度的影响;讨论了该等离子体的发生成机制;推算了亚稳态原子浓度随实验参数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Recently disk-loaded waveguid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power traveling wave tubes (HPTWT). It has been shown in many experiments that the interaction efficiency and output power can be increased greatly by injecting plasma into the vacuum microwave device. Using field analysis,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action impedance of the disk-loaded waveguide filled with plasma are analyzed in a strong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In conclusion, the frequency of the TM01 mode increases as the density of the plasma increases. It also can be found when the plasma density increases to a large scale, the TM01 mode of the disk-loaded waveguide overlaps the TG mode, these two modes couple each other and form the new hybrid mo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