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o(H2O)4(NCS)2〕(18-冠-6)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o(H_2O)_4(NCS)_2](18-冠-6)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D-P。晶胞参数:a=9.167(2)A,b=13.268(1)A,c=19.292(3)A,Z=4。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经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的=0.029。钴(Ⅱ)与两个异硫氰酸根、四个水分子配位,形成顺式八面体配位单元,并通过其中的水分子与18-冠-6以氢键相结合,形成标题的分子和晶体。  相似文献   

2.
由于冠醚化合物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有特异的配合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但是它们对过渡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并不特征.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在冠醚环上以氮原子部分代替氧原子后,可预期改变它们对金属离子的配合能力和选择性.1969年Lehn等人首次合成了含氮原子的冠醚化合物——1,7,10,16-四氧杂-4,13-二氮杂环十八烷(以下简称四氧二氮大环).之后曾有人对其与碱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在溶液中配合物的生成常数进行了测定,同时国内外又相继报道了以该配体为母体的带有不同侧链的一系列衍生物.这些工作的目的都在于提高它们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迄今为止,该配体同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研究报道很少.我们合成了四氧二氮大环同NiCl_2·6H_2O和Ni(ClO_4)_2·4~5H_2O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电子光谱、磁性,并对中心离子的d-d跃迁谱带进行了指派,计算了D_q值和B值.  相似文献   

3.
4-甲基-3-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L)分别与CuCl_2·2H_2O、Ni(NO_3)_2·6H_2O、Cu(ClO_4)_2·6H_2O和Cd(NO_3)_2·4H_2O反应合成了配合物[CuL_2Cl]Cl·H_2O(1)、[NiL_2(H_2O)_2](NO_3)_2(2)、[CuL_2(H_2O)_2](ClO_4)_2(3)和[CdL_2(NO_3)_2]·CH_3CN(4),测定了它们的X射线单晶结构,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Fddd,中心离子Cu1(Ⅱ)具有畸变的四方锥构型[CuN_4Cl]。配合物2、3和4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分别为P2_1/n,P2_1/n和P2_1/c。配合物2、3和4的中心离子Ni1(Ⅱ)、Cu1(Ⅱ)和Cd1(Ⅱ)都为畸变的八面体构型[NiN_4O_2]、[CuN_4O_2]和[CdN_4O_2]。  相似文献   

4.
镧的配合物La[(S_2CNC_4H_8)_3·C_4H_8O·H_2O]是由LaCl_3和Na(S_2CNC_4H_8)·2H_2O在四氢呋喃中反应而获得的。它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单胞参数a=10.557(2)(?),b=10.943(3)(?),c=13.443(3)(?),α=101.83(2)(?),β=9306(2)°,γ=114.90(2)°,V=1391.9(1.5)(?)~3,Z=2。 晶体结构是采用Patterson法和几轮的差Fourier合成解出的。所有非氢原子的位置参数和各向异性热振动参数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偏离因子R=0.032,R_w=0.046。分子结构中La原子同三个(S_2CNC_4H_8)~-中的六个S原子和分别来自四氢呋喃分子和水分子中的二个O原子键联。La—S平均距离2.973(?),La—O距离分别为2.596(?)(THF)和2.555(?)(H_2O),它们形成一个扭变三角形十二面体的配位多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5.
[Co(H_2O)_4(NCS)_2]·(18-C-6)是本文作者之一最近合成的新王冠醚配合物晶体。我们用CNDO/2方法计算了该配合物原子簇模型的电荷分布, Mulliken键级,电子态密度(DOS)等,研究其成键特性。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中存在稳定的[Co(H_2O)_4(NCS)_2]·(18-C-6)集团, 配合单元[Co(H_2O)_4(NCS)_2]采取四根强度不同的氢键与(18-C-6)相结合, 并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设计合成了6个基于芳香羧酸的Ni(Ⅱ)配合物:[Ni(pz)_4(H_2O)_2]·2H_2btc·H_2O(1),{[Ni_2(pz)_8(btec)]·4H_2O}n(2),{[Ni (H_2btec)(phen)]·2H_2O}n(3),[Ni (Hbdc)_2(pz)_4](4),{[Ni_3(bdc)_3(pz)_(12)]·2H_2O}n(5)和[Ni(bdc)(pz)_2(H_2O)]n(6)(pz=吡唑,H_3btc=1,3,5-苯三甲酸,H_4btec=1,2,4,5-苯四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H_2bdc=邻苯二甲酸).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 6个配合物的金属Ni(Ⅱ)中心呈五或六配位.配合物1和4具有完全由氢键网联成的2D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和3是通过采取单齿/桥双齿配位模式的btec4-构筑的2D配位骨架结构;配合物5和6是由采取单齿/螯合双齿配位模式的bdc2-构筑的1D配位骨架结构,并由氢键连接成2D结构. 6个配合物在紫外和可见光诱导下均呈现出一定的光-电转换性能.当对配合物施加外加电场时,6个配合物的光电响应因配合物组成、结构键连方式以及配体种类的不同而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硫氰酸合希土酸四丁基季铵盐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远红外光谱及部分配合物的中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NCS~-是以氮原子与Ln~(3+)配位。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n-C_4H_9)_4N]_3Nd(NCS)_6晶体的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_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5.188(8)(?),b=13.320(6)(?),c=25.322(8)(?),β=121.30(2)°,晶胞体积V=7258.9(?)~3,每一晶胞中有四个配合物分子,中心离子Nd~(3+)与六个来自NCS~-的氮原子配位,这六个氮位于配位正八面体的六个顶角上,构成配阴离子Nd(NCS)_6~(3-),它与三个[(n-C_4H_9)_4N]~+以静电引力结合成中心分子,所以晶体为离子型晶体。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2个2-氨基-3-羟基-吡啶Schiff碱双核Ni(Ⅱ)和Zn(Ⅱ)配合物,[Ni(L~1)(DMF)]_2(1)(H_2L~1=4-羟基-3-((3-羟基-吡啶-2-亚氨基))-苯并吡喃-2-酮)和[Zn(L~2)(H_2O)]_2·2DMF(2)(H_2L~2=2-((3,5-二溴-2-羟基)-氨基)-吡啶-3-醇),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具有双核结构,均由2个金属离子和2个配体单元以及2个配位的溶剂分子组成,不同的是配合物2含有2个溶剂分子。配合物1和2都是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且中心金属Ni(Ⅱ)和Zn(Ⅱ)离子的空间构型均为五配位的扭曲的四方锥。此外,配合物1和2通过分子间氢键、C-H…π及π…π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此外,讨论了H_2L~1,H_2L~2及其相应的Ni(Ⅱ)和Zn(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质。配体H_2L~1和H_2L~2呈现蓝色发射,最大发射波长λ_(em)分别为457和473 nm,而配合物1和2显示绿色发射,λ_(em)分别为543和538 nm。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Pr_4(O_2)_2Cl(THF)(H_2O)_2]·2THF的晶体和分子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晶胞参数为a=11.484(4),b=13.030(5),c=10.645(3)A,α=97.28(3),β=90.16(3),γ=102.84(3)°;Z=1。从三维Patterson函数分析结果确定独立的Pr和Cl原子座标,其余的全部非氢原子座际由若干轮Fourier和差Fourier合成中得到,最后的R因子为0.082。分子吴C点群对称性,其对称中心与晶体对称中心重合。四个中央Pr离子折氧化态为+3价,它们由氯桥和过氧根的“氧帽”联结在一起,构成含过氧帽的四核谱混合配位化合物。镨原子处于两种不同的化学环境,其配位数分别为8和9。  相似文献   

10.
在常温下, 通过溶剂置换法制备了[Ni(qina)2(H2O)2]·2DMSO单晶, 其中qina-为喹哪啶酸根, DMSO为二甲亚砜.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C2/m空间群. 2个qina-配体以氮原子和氧原子与Ni(Ⅱ)离子反式螯合配位, 2个H2O分子则以氧原子与Ni(Ⅱ)离子轴向配位, 形成八面体配合物. 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等弱相互作用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该配合物能显著提高乙酸-1-萘酯的水解反应速率, 当配合物浓度为1.0×10-4 mol/L时, 在pH=8.44的乙酸-1-奈酯体系中, 酯的水解速率提高了365倍.  相似文献   

11.
合成和表征了三个异核配合物:[Cu(oxpn)Zn(bpy)_2](ClO_4)_2·1/2H_2O(1),[Cu(oxpn)Zn-(phen)_2](ClO_4)_2·2H_2O(2),[Cu(oxpn)Zn(NO_2-phen)_2](ClO_4)_2·2H_2O(3)[bpy=2,2′-联吡啶、phen=1,10-菲咯啉、NO_2-phen=5-硝基-1,10-菲咯啉、oxpn=N,N′-二(3-氨丙基)草酰胺阴离子].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n 空间群,晶胞参数:a=1.5061(3),b=1.2924(3),c=2.2802(3)nm,β=108.42(2)°,V=4.1869 nm~3,Z=4,D_m=1.409g/cm~3,μ=12.812cm~(-1),F(000)=1812,最终的偏离因子 R=0.093,R_w=0.099.结构分析证实,配合物具有扩充的草酰胺桥联结构,Cu(Ⅱ)及 Zn(Ⅱ)的配位环境分别为平面四边形和畸变的八面体构型,阳离子的对称性近似为 C_(2v).此外,本文还指派了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并对 EPR、有效磁矩等数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合成和表征了3个杂冠醚配体(L1:单氮杂15C5,L_Ⅱ:单氮杂18C6,L_Ⅲ:1,7—二硫杂18C6)与稀土硝酸盐的配合物:〔Ln(NO_3)_3L_Ⅰ〕(Ln=La~Pr),[Ln-(NO_3)-3L_ Ⅱ〕(Ln=La~Pr),〔HL_Ⅱ〕~+〔Ln(NO_3)_4(OH_2)_2〕~-(Ln=Nd,Sm~Er,Yb),〔Ln(NO_3)_3.L_Ⅲ’(H_2O)](Ln=La~Nd,Sm~Er,Yb),其中L_Ⅲ’表示L_Ⅲ冠醚环上的2个硫原子在与稀土硝酸盐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为亚砜.配合物〔HL_Ⅱ〕~+[Nd(NO_3)_4-(OH_2)_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a=1.644 0(5),b=1.739 2(3),c=1.867 5(4)nm,β=107.26(2)°.Z=8,Nd~(+3)与4个二齿NO_3~-和2个水分子配位,形成长链状夹心式结构;配合物〔Er(NO_3)_3L_Ⅲ’(H_2O)〕·CH_3COCH_3的晶体为P2_1/n空间群,a=0.877 2(2),b=1.817 9(7),c=1.854 0(5)nm,β=103.50(3)°,Z=4,Er~(3+)与3个二齿NO_3~-、1个水分子及2个亚砜氧原子形成配位数为9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3.
将配体Ll(2,5-二-(3,5-二甲基吡唑-4-巯基)-1,3,4-噻二唑)和L2(3,5-二甲基吡唑)同时与Cd(NO_3)_2·4H_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Cd(L1)_2(L2)(NO_3)_2(H_2O)],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m空间群,每个Cd(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五角双锥,分别与来自配体L1和L2的一个氮原子、两个硝酸根的三个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配位,配体L1只用一端的氮原子和Cd(Ⅱ)离子配位,配合物形成"E"字型结构。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用直接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配体-1,7-N,N′-二(邻氨基苯基)-1,7-二氮杂-4,10-二氧杂环十二烷[L]。经元素分析~1H、~(13)C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等分析证实了其结构。并藉该配体合成了Cu(Ⅱ),Cd(Ⅱ),Ag(Ⅰ),Ni(Ⅱ)四种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Cl_2]_2·L,[CdCl_2]_2·2L·2H_2O_2[AgNO_3]_2·L,[NiCl_2]_2·L·H_2O.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分析。配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均有明显位移或分裂;紫外特征吸收峰稍有位移。但摩尔吸光系数改变很大;摩尔电导表明配合物为1:1或接近2:1型电解质;差热分析表明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Cd(Ⅱ)、Ni(Ⅱ)>Cu(Ⅱ)>Ag(Ⅰ)。对Cu(Ⅱ)配合物进行了ESR谱分析,并且对甲醇溶液中Cu(Ⅱ)与配体(L)的掺入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掺入反应为典型的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用水热法合成出一种新的一维链状簇合物{[Ni(enMe)2][SiW12O40]}[Ni(enMe)2(H2O)2]2·3H2O, 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谱、TGA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系列表征. 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1.2656 nm, b=2.20656(4) nm, c=2.26763(4) nm, β=92.078°, V=6.32852(16) nm3, Z=4, Dc=3.801 g/cm3, μ=2.271 mm-1, F(000)=6512, R1=0.0549, wR2=0.1087. 在该化合物中, 具有α-Keggin结构的聚阴离子簇[SiW12O40]6-之间通过配位阳离子[Ni(enMe)2]2+桥连成一维无限链状结构, 另一种配位阳离子[Ni(enMe)2(H2O)2]2+和水分子填充在结构中, 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将该化合物拓展为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LaCl_3和LiCl在THF中于室温反应,以已烷为沉淀剂,在-78℃得到晶体,经色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得到了组成为(LaCl)(THF)_2(μ-Cl)_4[Li(THF)_2]_2的配合物.在约-80℃收集该配合物晶体的衍射强度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其晶胞常数a=10.542(4)(?),b=32.236(14)(?),c=11.182(6)(?);β=113.50(3)°,最后R值为0.0477.四个氯桥键构成了分子的基本骨架,表明桥键在小配体轻希土双金属配合物结构中具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2个3-氨基-4-羟基香豆素类Schiff碱双核Ni(Ⅱ)和立方烷型Cu_4(μ_3-O)_4的四核Cu(Ⅱ)配合物,[Ni(L~1)(DMF)(H_2O)]_2(1)(H_2L~1=3-((5-溴-2-羟基-亚苄基)-氨基)-4-羟基-苯并吡喃-2-酮)和[Cu_4(L~2)_4]·DMF·CH_3OH·2H_2O (2)(H_2L~2=4-羟基-3-((2-羟基-3-甲氧基-亚苄基)-氨基)-苯并吡喃-2-酮),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双核结构,由2个金属离子和2个配体单元组成,配合物2具有立方烷型Cu_4(μ_3-O)_4的四核结构,由4个金属离子和4个配体单元组成。配合物1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2是四方晶系,I4_1/a空间群,且中心金属Ni(Ⅱ)和Cu(Ⅱ)离子的空间构型均为六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此外,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C-H…π及π…π作用形成1D超分子链结构,配合物2通过分子内氢键和π…π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此外,研究了H_2L~1,H_2L~2及其相应的Ni(Ⅱ)和Cu(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将5-甲基-3-吡唑甲酸(H2MPCA)与Mn.或Ni.金属盐反应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Mn(HMPCA)_2(H_2O)_2](1)和[Ni(HMPCA)_2(2,2′-bpy)]·2H_2O (2)(2,2′-bpy=2,2′-联吡啶)。在单核配合物1和2中,每个金属离子均为八面体配位构型,其中HMPCA-配体均采取的是N,O-螯合的配位模式。在配合物1中的分子间氢键N—H…O和O—H…O作用下,[Mn(HMPCA)_2(H_2O)_2]配位单元堆积成含有1D纳米管道的3D超分子结构。在2中,[Ni(HMPCA)_2(2,2′-bpy)]单元和结晶水分子之间在分子间氢键作用下,形成了1D链状结构,相邻的链之间通过分子间的π…π作用形成了3D超分子结构。还考察了配合物1和2的电化学性质和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9.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L)(HL)](SO_4)_(0.5)·3CH_3OH (1)和[Cu_2(L)_2SO_4]·1.5CH_3OH (2)的结构(HL为3-甲基-2-乙酰吡嗪苯甲酰腙)。单晶衍射实验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Ni(Ⅱ)中心离子与2个酰肼配体的[ONN]配位原子组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2的最小非对称单元中含有1个独立的双核Cu(Ⅱ)配合物分子,它的2个Cu(Ⅱ)中心由2个酰肼配体中的2个O原子桥联。每个Cu(Ⅱ)离子还与L-配体中的2个氮原子和η_2-SO_4~(2-)阴离子中的1个O原子配位,拥有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此外,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和DNA的结合能力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20.
镧系配合物[C_4H_9O]~+[Ln(S_2CNC_4H_8)_4]~-是从LnCl_3(Ln=La和Nd)和NH_4(S_2CNC_4H_8)在THF中反应得到的。 [C_4H_9O]~+[Ln(S_2CNC_4H_8)_4)~-的晶体和分子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获得,结晶学参数列于下表。 晶体结构是从Patterson和Fourier方法解出,并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偏离因子对于La配合物,R=0.064,R_w=0.0681;而对于Nd配合物;R=0.051,R_w=0.059。晶体由正离子[C_4H_9O]~+和负离子[Ln(S_2CNC_4H_8)4]~-组成,在负离子中ln原于是由八个硫原子构成扭变的三角形十二面体配位。Ln-S平均距离分别为2.974(La)和2.908(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