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金强  杨小莉 《化学教育》2004,25(10):38-40
探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使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实施探究性学习更注重于学生们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开展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何兆铭 《化学教育》2005,26(Z1):8-10
本文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和评价,探索网络环境下,“空气污染的成因与防治”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解释与结论、协作与交流、反思与评价”六个教学环节实施科学探究活动。并对科学探究活动作过程性、综合性、发展性、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创新实验班学生的特点,在“大学化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课前演讲、课中主题讨论、课后研究等多个环节的创新活动,探索了启迪学生创新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生物"气味"是生物体在生命活动及其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代谢终端产物,携带丰富的生物信息。本文介绍生物"气味"的概念、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娄善平  王艳 《化学教育》2001,22(7):87-87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安排了"侯氏制碱法"的阅读材料.若再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利用微型实验的形式体验一下侯德榜先生制取纯碱的过程,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第二,侯德榜不迷信索尔维(Solvay)制碱法的创新精神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侯氏制碱法"中母液的循环利用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及节约意识;第四,微型实验的新颖性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曹文秀 《化学教育》2004,25(11):33-33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的课程概念.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探究体验,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习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搜索和加工、应用等能力,解决问题、获得跟课本有关的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秦瑞平 《化学教育》2014,35(16):42-43
以柔性太阳能电池涂布机设备的研制为例,将CDIO工程化模式用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设计与研究过程,让学生直接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等,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科技创新协会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举办的“我爱实验室”活动,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使学生深入了解科研前沿方向、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等。基于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学生自主调研文献选题、设计实验过程、参与组会沟通、交流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课外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化学》2021,36(9)
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预研不足和无暇思考探究,教师疲于知识传授和无暇顾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思政为引擎,以实验项目为驱动,以在线课程为支撑,以教学平台为载体,通过实施"预研先导、问题思辨、实操探究、前沿引领、赛教结合"的"五法联动"教学设计,激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树立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保障目标达成度实现。  相似文献   

10.
龚源 《化学教育》2010,31(7):65-65,68
苏教版教材中新增了大量鲜活有趣的实验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自由展示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平台。教学实践表明,这些实验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开发了一些精彩的实验,展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化学测量学是化学的测量科学、方法和技术,是化学科学最早、最重要的发展分支之一.其根本任务是获取物质组成、分布、结构与性质的信息与时空变化规律,并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方法和支撑.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化学测量学"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老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覃孔彪 《化学教育》2007,28(5):26-27,41
“角色扮演活动——小河被污染了”是新编高中教材要求的一节学生活动课。笔者通过参与2个学校十几个班的学生活动,总结出了本次活动课开展的方法与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化学定量实验是以定性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务实、认真规范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实验的探究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方案设计、简约表征、误差分析、实验创新等方面的策略性知识。  相似文献   

14.
林珩 《化学教育》2005,26(1):42-44
“中学化学解题技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化学教学论课程相辅相成。这门课程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对该课程对高师生如何进行科学方法的启迪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评价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盛丽  陶彩虹  刘改兰 《化学教育》2015,36(16):11-14
以滴定分析为例,介绍了分析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情况。该学习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选题、论证和实验,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研究方法与技能掌握情况,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成果等。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实验发展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守灿 《化学教育》2003,24(12):44-47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中学化学实验发展性教学的模式,使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成为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创新,促进学生潜能和个性发展的学习活动,开辟化学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针对如何相对全面、真实、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对"化工原理"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通过课堂随机提问、课堂小测试、作业、讨论课以及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不但学生期末平均成绩逐年提高,而且在历届的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将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内容中,设计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磁性材料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综合实验。该实验教学对材料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进行补充和拓展,并融合较为前沿的科学问题,采用半开放式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分析,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协同机制。通过实践表明,该实验具备综合性特征,内容涵盖了材料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相关理论;经过系统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合-分"法复习电化学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中电化学知识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笔者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高中电化学知识的复习研究,发现采用"分—合—分"法可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使易混淆的知识更加简单化、系统化。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从简单到复杂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中既复习了知识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此法值得我们共同去探究。  相似文献   

20.
谭宗俊  向雪皑 《化学教育》2001,22(11):36-37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是摆在中学化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学化学教授的内容是化学的基础知识 ,而这些基础知识又都是前人经过探索并已验证过的真理 ,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有多少的发明和创新。关键在于组织学生认知这些知识的过程中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以实验为基础 ,而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又多为一些验证性实验。分组实验时 ,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 ,反应原理和现实已知的 ,犹如照方拿药 ,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