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由食物摄取及代谢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不断进入血液打破原来的平衡,而机体能依赖血液缓冲体系、肺和肾脏3个方面精巧的调节作用重归于相对平衡的状态。酸碱失衡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严重的酸中毒或碱中毒会危及生命,很多疾病与体液酸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抗坏血酸(Vc)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参与机体内一系列代谢和反应。当摄入量不足时,会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引起代谢失调。由于该物质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研究食物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实际意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法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可以在人体内“游动”的微型胶囊式照相机。据悉,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在人体内“游动”的无线远程遥控照相机,通过体外的核磁共振成像信号进行磁控制。特拉维夫大学研制的微型照相机可以寻找伤口和肿瘤,同时不会像内窥镜那样让患者产生不适。  相似文献   

4.
当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锰时,各组织器官就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锰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富锰中药是治疗锰缺乏症的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毒蕈碱受体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胆碱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心肌、平滑肌及腺体等组织中,参与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设计与合成对M受体产生拮抗或激动作用的化合物已经成为研究能够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近视和心律失常等疾病药物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作用于不同M受体亚型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钼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成年人体内大约含有 5mg钼 ,主要分布在肝、肾、骨骼和皮肤中。钼是人体内一些氧化酶 ,如醛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的组成成分。体内嘌呤类是一类充满能量的物质 ,它们代谢提供能量并最终降解为尿酸的过程 ,必须有含钼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人们都懂得 ,喝酒也可为机体提供热量 ,但酒中的乙醇在分解放出热量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醛类化合物 ,这些有毒物的清除也依赖含钼的醛氧化酶催化分解掉。因此 ,钼是体内许多交换能量反应过程中的必需微量元素。它的存在保护了心肌。体内钼缺乏会发生心肌病或其它心血管病。研…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锌与癫痫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锌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在大脑组织中含量较高。锌与癫痫有关。简要介绍了锌在人体内的分布、代谢、生理功能,并重点综述了锌对癫痫发作产生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硅钨杂多酸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抗艾滋病病毒、抗流感病毒和抗肿瘤的药物,引起了人们对多金属氧酸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极大关注。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任何变化引起的构象变化都意味着蛋白质分子的活性改变,因此,蛋白质与内源性化合物及许多药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关注[1 ̄3]。血红蛋白是动物及人体内执行输氧任务的蛋白质,是生命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血红蛋白分子中每条α链和β链含有的色氨酸(Trp)残基分别为α-14Trp、β-15Trp、β-37Trp。Alpert[4]等认为位于疏水腔内的β-37Trp是血红蛋白内源荧光的主要来源,同时β…  相似文献   

9.
杜芷芳 《化学教育》1993,14(3):18-20
酸在中学范围的反应和考题中运用广泛,有些原理学生还易掌握,但结合具体物质应用时却往往在部分学生中出现失误。因此在总复习时对学生易忽略及分散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归纳确有需要,尤其是学生基础知识不熟练时这样做帮助会更大。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皮革与纺织品中五氯苯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氯苯酚(PCP)是皮革与纺织品中广泛采用的防霉剂。它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带入纺织品,如杀虫剂的化学降解等。动物实验证明,PCP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具有致畸与致癌性。它的自然降解过程十分缓慢。当人们穿着残留有PCP的纺织品时,会通过皮肤接触在人体内产生生物累积,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控制纺织品中五氯苯酚的含量对保护人体健康十分重要。欧美等国家为此制定了严格的生态纺织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读者园地     
所谓“冒烟”实质上是将酸溶液加热使产生酸的气状烟雾,是酸的蒸气和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细微雾滴.如将分析中常用的无机酸(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溶液,在101325Pa(即latm)的压力下加热时,水蒸气和酸的蒸气同时按一定比例从溶液中逸出;当温度升至各种酸溶液的恒沸点时,酸溶液将保持恒定的浓度,这时出现的烟雾即达到“冒烟”的程度(见表).  相似文献   

12.
硒是人体内唯一受基因调控的必需微量元素。硒杂环化合物是有机硒化合物中的一个大家族,它在新型功能材料、高效的分析试剂和新型药物等方面均具有巨大开发潜力[1-3]。Cu也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且Cu属亲硫亲硒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Cu与S、Se将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相  相似文献   

13.
自2000年以来,双光子技术开始应用于光生酸剂体系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双光子技术在光生酸剂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单分子体系,即光生酸剂分子本身具有较高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可以在双光子激发下产生光酸;二是双分子体系,由具有较高吸收截面的敏化剂分子和光生酸剂分子组成,通过分子间电子转移的方式产生光酸。本文就这一类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有机分子体系的构成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可以利用双光子技术的光生酸剂体系,总结了双光子技术在光生酸剂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展望了双光子技术在光生酸剂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它在体内的含量虽然甚微 ,却是所有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成年人体内约含 4g铁 ,相当于一根小铁钉的重量 ,占人体总重量的十万分之六。铁在体内 ,以离子的形态与卟啉及蛋白质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血红蛋白承担了运输氧气的重任。在肺部 ,血红蛋白中的铁把氧气得到 ,然后将氧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分 ,在那里 ,肌红蛋白把血红蛋白中的氧夺过来 ,贮存起来。一旦机体需要 ,肌红蛋白便把氧放出来 ,好似二道贩子。而组织中脱去氧的血红蛋白又把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带到肺部 ,排出体外。另外 ,体内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松香酸和丙烯酸的Diels-Alder反应得到了一种二酸——丙烯海松酸.丙烯海松酸有大的脂环结构和良好的成膜性,在固体膜层中,它可以和二乙烯基醚,如1,3-二乙烯氧基乙氧基苯,在加热条件下(80℃以上)发生反应,产物在稀碱水中难溶.这样形成的产物在光产酸剂产生的强酸催化下,在温度高于100℃时,可以迅速分解,从而变成稀碱水易溶.因此,用此二酸、二乙烯基醚和产酸剂可组成一种正型的光致抗蚀剂,当用254 nm的低压汞灯曝光时,其感度在30 mJ/cm2以下.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酸性质的β分子筛催化剂, 通过固体核磁共振(NMR)探针分子技术对其酸性质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其催化葡萄糖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的性能. 吸附三甲基磷的31P NMR实验结果表明, 含有骨架Sn以及Al原子的Sn-Al-β催化剂同时具有Br?nsted与Lewis酸性. 通过2-13C-丙酮探针分子区分出 3种酸强度的Br?nsted酸位, 其中一种酸强度接近“超强酸”, 可能是由于空间邻近的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发生协同作用产生的. 葡萄糖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的催化反应结果表明, 相比于分别只含有Lewis酸位和Br?nsted酸位的Sn-β和Al-β样品以及两者的物理混合样品, Sn-Al-β分子筛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与产物选择性, 这主要是由于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的协同作用产生了强Br?nsted酸位, 这种强Br?nsted酸位进一步导致了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亚健康问题与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通过对亚健康、人体健康与疾病间的关系研究,以探讨亚健康产生的实质原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其产生的机现及有关亚健康的表征与测断见解,同时提出从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揭示亚健康的信息以及防治亚健康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18.
肥胖的人往往与微量元素都有较密切的关系,肥胖的人都是由必需微量元素不足或缺乏所引起,肥胖与血糖也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必需微量元素的不足或缺乏会出现如下症状:人体内糖耐量降低、多血糖症加重、尿糖、低血糖症、胰岛素循环加速、胰岛素受体数量明显减少,胰岛素结合能力明显降低、血脂代谢明显紊乱、机体免疫能力明显受损、人体脂肪的含量明显增加等。  相似文献   

19.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是马兜铃科植物所含的主要药物成分,属硝基菲类衍生物.但是,近几年有许多报道马兜铃酸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马兜铃酸进入人体后,在机体组织中形成马兜铃酸-DNA加合物,进而引起致癌作用.因此,马兜铃酸-DNA加合物现已被用作检测马兜铃酸中毒的生物标记物.本文介绍了当前马兜铃酸-DNA加合物主要的检测方法:32P标记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放射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本研究也通过实验表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马兜铃酸-DNA加合物的检测具有快速、灵敏、专一性和重现性强、定量准确的特点,是马兜铃酸-DNA加合物研究的有力工具.本文最后总结了在不同实验对象和给药剂量的马兜铃酸研究中,马兜铃酸-DNA加合物的检测数据,对马兜铃酸-DNA加合物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铁锆复合氧化物催化甲醇与CO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其催化活性远高于氧化铁和氧化锆,当铁锆摩尔比为5:1时,其催化活性是氧化锆的2倍。利用XRD、XPS、IR、TPD和N2物理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铁主要以六方晶相的α-Fe2O3形式存在,氧化锆主要以四方晶相存在,铁锆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使铁锆复合氧化物表面L酸增强和少量B酸产生。L酸的增强和B酸的产生是催化剂催化活性增加的主要原因,并对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