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介绍了废水脱氮的几种处理方法包括 :空气吹脱法、折点加氯法、沸石吸附法、絮凝沉淀法、A/ O法、SBR法及氧化沟法 ,并着重介绍了生化法的处理原理、流程、操作条件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废水生物处理脱氮原理与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废水生物脱氮的原理与影响因素,生物脱氮中氨转化的基本过程为氨化、同化、硝化和反硝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pH值、溶解氧、C/N比、污泥龄和毒性物等.介绍了几种生物脱氮的新工艺方法,包括预缺氧、后缺氧悬浮生长和附着生长脱氮工艺.归纳了不同脱氮工艺的典型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ABS树脂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脱氮效果,对原缺氧区的设备进行改进和优化。针对原有工艺缺氧区溶解氧含量较高,系统脱氮效果不佳等问题,设计了在缺氧区放置两台水力循环搅拌器以及投加碳源的实验方案。对比分析了微孔曝气头微曝气、水力循环搅拌器循环以及投加碳源等3种情况的脱氮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区采用微孔曝气头微曝气,系统脱氮效果差,总氮(TN)去除率平均值为19.80%;缺氧区放置水力循环搅拌器,系统脱氮效果提高,TN去除率平均值达到41.73%;进水投加乙酸钠后,系统的脱氮效果无显著提高,而COD去除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安装生物带将其改造成生物带-膜生物反应器(BMBR),BMBR所需启动时间较短,在运行5d后出水水质基本稳定.生物带上丰富的生物相、较强的吸附能力及所形成的厌氧-好氧交替微环境,导致出水水质较SMBR有所提高,COD、NH3-N、TN的去除效率分别由SMBR的81%、81%、30.1%提高至95%、88%、76%.但是由于剩余污泥零排放的运行方式,导致BMBR对TP的去除效果较差,在33%~37.5%之间.  相似文献   

5.
主要阐述膜生物反应器(MBR)的优点、主要类型,分析各种MBR脱氮工艺的原理、特点和应用现状,并介绍一些新型MBR脱氮工艺.最后对于MBR脱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后TN超标、缺乏易降解有机碳源的问题,本研究探索采用投加铁屑、Cu/Fe双金属(统称“零价铁”)来促进生物反硝化以实现出水TN达标的目的.连续流反应器运行结果表明零价铁强化生物反硝化技术去除硝态氮的能力明显强于传统的生物反硝化技术.结合三维荧光光谱(3-Dimensional fluorescenc...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解酸化-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锦纶6废水,考察了进水有机负荷对化学需氧量和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系统内的脱氮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有机负荷在1.37~3.95 kg·m-3·d-1时,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较为稳定,总氮去除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解酸化池内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水解作用和酸化作用同时存在,对氮元素的转化产生重要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脱氮主要是通过好氧反硝化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解酸化-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锦纶6废水,考察了进水有机负荷对化学需氧量和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系统内的脱氮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有机负荷在1.37~3.95 kg·m-3·d-1时,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较为稳定,总氮去除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解酸化池内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水解作用和酸化作用同时存在,对氮元素的转化产生重要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脱氮主要是通过好氧反硝化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9.
曝气压力对活性污泥工艺的运行效能具有较大影响,通过改变曝气压力,考察了活性污泥系统中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等过程的性能变化,论述了曝气压力变化对活性污泥脱氮除磷的强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恒定高压力曝气和高压变压力曝气均可强化活性污泥对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快速降解效能.恒定曝气压力下,在0.5~0.7 MPa左右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优,COD在3 h内降解至100mg/L以下,去除率大于80%,出水氨氮在15 mg/L以下,去除率在60%以上,出水TP在0.5 mg/L以下,去除率约为95%.高压变曝气压力下,当压力变化间隔为20 min,即总运行时长为140 min时,污染物下降趋势最明显,出水COD约为100 mg/L左右,去除率大于60%,出水氨氮约20 mg/L左右,去除率约为50%,TP低于0.5mg/L,去除率高于95%.  相似文献   

10.
试验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好氧与间歇运行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时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 表明:在进水氮负荷和m(COD):m(TN)值出现较大变化时,间歇式MBR可以通过灵活改变操作条件获得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在总氮和总磷去除方面,间歇式MBR都明显优于好氧式MBR,二者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9%,78.9%和15.34%,34.2%;在NH4 -N去除方面,间歇式MBR平均去除率为87.4%,而好氧式MBR则需要通过外加碱性物质,才能获得较高的去除效果,此时平均去除率为78.7%.  相似文献   

11.
氨氮已成为"十二五"规划中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基于现有的微生物脱氮工艺的应用案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的微生物脱氮方法的适用条件(进出水浓度、HRT、膜材料、载体等)、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同时,系统分析了不同工艺的适用性和优缺点.不同的处理工艺适用处理的氨氮浓度虽有差异,但其出水中氨氮的浓度大部分可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从应用案例的比较可以看出,针对同一种废水不同工艺或同一工艺处理不同性质的废水,处理成本可能有较大差异,需要对比优选.研究结果可以为生物脱氮的废水处理工艺和参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除磷的耐盐菌株HG-1。通过个体形态、菌落特征的观察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初步鉴定为盐弧菌属(Salinivibrio sp.)。对菌株HG-1的耐盐性能及其在不同盐度下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菌株对盐度的耐受范围为1%~13%, 最适盐度为3%。进一步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 明, 4个环境因素对菌株HG-1磷酸盐去除率影响的强弱为: pH>碳氮比>温度>接种量, 最优的除磷条件为pH 6.5~7.0, 温度30℃, 接种量10%, 碳氮比9, 在该条件下菌株在24小时内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达100%。 将该菌株应用于高盐废水的处理, 可实现磷酸盐的有效去除, 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高盐条件下生物除磷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小球藻处理养殖污水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球藻对养殖污水进行处理时存在分离困难的问题。在处理中期引入轮虫,对小球藻进行捕食,并测定了处理过程中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小球藻对养殖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总氮去除率在54%以上、总磷在91%以上、氨态氮去除率在80%以上、亚硝态氮去除率接近100%;② 轮虫能有效地清除水体中的小球藻,与对照相比,能使水体中的小球藻下降至10%;③ 收获到原接种量8~9倍数量的轮虫;④在一定时间内,轮虫的引入不会对污水处理效果产生不良影响;⑤ 在本实验条件下,轮虫的最佳接种时间为第4-5天,最佳接种密度为15个/mL 。为寻找一条净化与利用两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良而成的OGO工艺技术,以试验配水模拟城市生活污水,研究了OGO系统的脱氮效果,通过分析反应器各反应区的脱氮效果,并结合OGO系统脱氮效果观察系统中活性污泥絮体特性,研究分析了OGO系统的脱氮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总氮(TN)和氨氮(NH4 -N)分别为31.15~42.26 mg/L和27.53~38.58 mg/L的条件下,OGO系统对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4.31%和83.75%.反应器外环脱氮方式为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脱氮,其脱氮量占反应器脱氮总量的80.48%,OGO工艺对氮素的生物去除绝大部分是通过同时硝化反硝化来实现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宏观分区理论和微环境理论均适用于OGO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几种新型脱氮工艺,主要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氧限制自养硝化反硝化(OLAND)、全程自养脱氮(CANON)、厌氧氨氧化、同步反硝化脱磷除硫等工艺。它们以亚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为主,使脱氮具有更加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微生物种类的扩展,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反应的竞争,羟氨转化为联氨是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出现的标志等是最新的研究内容,但新型脱氮工艺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略,特别是相关物质转换,微生物学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活性污泥对氨氮的处理效果,在生化反应器中加入海绵铁,形成生物海绵铁体系。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生物海绵铁对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海绵铁法脱氮效果良好,平均脱氮率为97.5%。氨氮浓度和C/N比会影响脱氮效果;污泥性能得到改善。可用于实际生活污水的脱氮处理。  相似文献   

17.
用包含水解酸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反应器的组合式生物脱氮除碳系统处理尼龙6废水,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回流比,溶解氧。结果显示系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回流比为3,反应器的溶解氧分别为0.5-1.0mg·L^-1、3.0-3.3mg·L^-1、1.8-2.3mg·L^1、,同时CODcr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85%、61.04%。  相似文献   

18.
碳源对地下渗滤系统脱氮及产生N2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污水经沉淀预处理后投配到地下污水渗滤系统(SWIS)中进行深度脱氮处理.考察了在SWIS基质中添加有机碳源对脱氮效果、脱氮微生物活性及N2O产生量和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源的添加有利于促进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但过量添加会促进其他菌群的生长而抑制脱氮菌群的优势活性,从而削弱系统的脱氮能力.当有机质质量分数由2.0%提高到9.5%时,SWIS对污水中COD、氨氮及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降低了10.9%,19.5%和24%;N2O产率和转化率均随着碳源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相关分析表明,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对数值分别与N2O转化率呈显著正、负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94及0.959),说明SWIS中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尤其上层硝化反应是N2O产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