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易模板法制备有序介孔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种简易的模板法制备了有序介孔碳,即硅/P123三嵌段共聚物复合物经硫酸处理后,再加入蔗糖碳源经碳化和除硅处理合成出有序介孔碳。该方法与传统硬模板相比,其合成工序简单,成本更低;与其他简化合成方法相比,避免了由碳源不足而造成的介孔碳有序性低的缺点。通过小角XRD、N2吸脱附和HRTEM对样品及其中间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自晶化过程后,样品在合成的各个时期均保持着有序的介孔结构,当蔗糖添加量为1.5g时合成出的介孔碳材料有序性最高,比表面积和孔容也最高,分别为1261m2·g-1,1.03cm3·g-1。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诱导挥发自组装和提拉法制备了以纯有序介孔碳为涂层的新型固相微萃取装置。利用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对涂层材料的性质进行了表征。优化了萃取分析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测定自来水中的甲苯和苯乙烯。与商品化涂层相比较,自制涂层具有萃取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甲苯、苯乙烯含量在0.5~500μ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80 ng/L,RSD均小于12%。方法用于测定自来水中的甲苯与苯乙烯,加标回收率为90.2%和93.5%。  相似文献   

3.
以F127为模板剂,Ni Cl2为镍源,尿素为氮源,间苯二酚甲醛原位聚合树脂为碳源,分别采用均相法和两相法制备Ni-NOMC-1,Ni-N-OMC-2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有序介孔结构,Ni以金属微粒形式嵌于碳骨架中,提高了有序介孔碳的石墨化程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表明尿素热解后以4种形式存在:sp3杂化与C结合的N原子,吡啶N原子,sp2杂化与C结合的N原子以及quaternary-N原子。Ni-N的共改性改变了碳载体的理化性质,有利于Pt纳米粒子的负载与分散。均相法制备的Ni-N-OMC-1复合材料微波负载Pt后,氧还原极限电流密度为5.32 m A·cm-2,氢氧化电化学活性面积高达138.53 m2·g-1,电化学催化活性优于商业20%Pt/C材料(4.49 m A·cm-2,96.98 m2·g-1)。  相似文献   

4.
以F127为模板剂,NiCl2为镍源,尿素为氮源,间苯二酚甲醛原位聚合树脂为碳源,分别采用均相法和两相法制备Ni-N-OMC-1,Ni-N-OMC-2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有序介孔结构,Ni以金属微粒形式嵌于碳骨架中,提高了有序介孔碳的石墨化程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表明尿素热解后以4种形式存在:sp3杂化与C结合的N原子,吡啶N原子,sp2杂化与C结合的N原子以及quaternary-N原子.Ni-N的共改性改变了碳载体的理化性质,有利于Pt纳米粒子的负载与分散.均相法制备的Ni-N-OMC-1复合材料微波负载Pt后,氧还原极限电流密度为5.32mA·cm-2,氢氧化电化学活性面积高达138.53m2·g-1,电化学催化活性优于商业20%Pt/C材料(4.49mA·cm-2,96.98m2·g-1).  相似文献   

5.
汤静  何建平  王涛  郭云霞  薛海荣 《化学学报》2011,69(15):1751-1759
以低分子量的酚醛树脂为碳源, F127为模板剂, NiCl2为石墨化促进剂, 通过一步模板法辅助合成有序介孔碳. 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结果表明, Ni以金属颗粒的方式进入碳材料的骨架中, 明显提高了有序介孔碳的石墨化程度, 而碳的有序介孔结构几乎没有变化. 在700 ℃热解温度下, Ni含量为5%时,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Ni周围呈现碳的石墨结构. 在硫酸和甲醇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测试, 结果显示, 碳材料的石墨化有利于提高其电催化活性, 含Ni 5%的碳载Pt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可达24.84 m2•g-1, 甲醇氧化峰电流为3.92 mA.  相似文献   

6.
通过浸渍法和硫引入贵金属法分别制备了主要负载在介孔碳主孔道(MPC/Pd-1)和负载在介孔碳孔壁上小介孔中[MPC/(S)Pd-2]的两类负载型钯电催化剂, 用XRD, SEM, TEM和电化学等方法表征了其结构和电催化性能. 循环伏安结果表明, 有序介孔碳载钯催化剂MPC/Pd-1和MPC/(S)Pd-2对甲酸氧化的催化活性分别是商用钯黑催化剂的4.0和2.4倍. MPC/Pd-1中的钯位于介孔碳的主孔道上, 增加了催化剂/电解质/反应物三相界面的面积, 使得其比MPC/(S)Pd-2的催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有序介孔碳的简易模板法制备与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0引言电化学电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又称为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s)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循环寿命长、比容量高、能快速充放电等优点[1,2]。近年来随着电子、电气设备的日趋小型化以及电动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后备电源和记忆候补装置的超级电容器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碳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比表面积大、导电性优良、制备电极工艺简单等特点,一直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首选。其中,活性炭是最早采用的多孔电极材料,其比表面积可高达2500 ̄3000m·2g-1[3]。然而,活性炭材料…  相似文献   

8.
软模板合成有序介孔碳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蕾  袁忠勇 《化学进展》2014,26(5):756-771
有序介孔碳材料由于其较大的表面积、均一的孔径、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以及能量储存等众多领域。与传统的以硅基介孔材料为硬模板的反向复制方法相比,通过嵌段共聚物和聚合物前驱体之间的有机-有机自组装的软模板法简便易行,已成为合成有序介孔碳材料有效方法。本论文综述了介孔碳材料的软模板合成机制、合成方法、功能化及其应用,对合成技术、结构控制、孔径调控以及形貌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其在吸附、催化、电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KOH、NaOH、H3PO4对有序介孔碳CMK-3进行了活化,通过X射线衍射、低温氮吸附-脱附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活化后样品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序介孔碳CMK-3的有序性逐渐降低,比表面积明显增大,2 nm介孔明显增多。讨论了CMK-3和KOH质量比、活化温度、不同活化剂对活化效果的影响。储氢测试表明活化能够明显提高CMK-3的储氢性能,77K、100 kPa时的储氢性能高达2.32wt%。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有机模板法合成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两相界面外延生长和蒸发诱导自组装两种制备方法及其合成机理。此外,讨论了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组装化学,包括金属元素掺杂,纳米粒子在介孔薄膜中的组装,以及有机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并对介孔二氧化硅薄膜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有序介孔炭的合成及液相有机大分子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有序介孔氧化硅SBA-15和NaY分子筛为硬模板合成了系列有序介孔炭OMC和微孔炭CFY. N2静态吸附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介孔炭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和集中的介孔分布. 以亚甲基蓝为探针分子, 研究其在有序介孔炭OMC和微孔炭CFY上的吸附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 有序介孔炭中大于3.5 nm的大介孔孔容是决定亚甲基蓝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的关键因素. 吸附动力学理论研究表明, 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亚甲基蓝分子在介孔炭上吸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有序介孔碳的合成及其相转变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猛  俞建长 《化学学报》2011,69(2):226-230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模板剂, 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 在碱性条件下, 用低温合成方法合成了有序介孔硅, 并以此为硬模板, 蔗糖为碳前驱体, 采用液相浸渍方法填充碳源, 制备出有序介孔碳. 通过XRD、TEM、N2吸附-脱附等测试方法对其表征, 结果表明合成的介孔材料高度有序, 均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介孔硅, 992~1096 m2/g; 介孔碳, 930~1208 m2/g), 较大的孔容和较窄的孔径分布. 还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介孔硅的结构从二维六方相(p6mm)转变为三维立方相(Ia3d); 介孔碳在复制介孔硅后, 其结构也从三维立方相(Ia3d)转变为四方相(I41/a), 并对相转变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田勇  王加  钟国英  林汉森  王秀芳 《化学进展》2012,24(7):1270-1276
有序介孔炭作为一类崭新的功能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孔径分布集中、孔径结构可调、大孔容、高度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等优异特性而备受瞩目,广泛应用于水体净化、催化及光、电、磁等领域。其极佳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药物负载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根据磁性有序介孔炭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应用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磁性有序介孔炭合成作用机理、药物负载效率和介孔结构(如比表面、孔容、孔径分布)制约因素。讨论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劣和孔结构参数制约载药量的研究瓶颈。并着重对磁性有序介孔炭在医药领域的新应用进行了阐述和评价。旨在为探讨磁性有序介孔炭在优化合成工艺技术参数、提高药物负载量和靶向释药应用趋势方面提供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4.
《化学学报》2012,70(5)
采用微湿含浸法制备了有序中孔炭/四氧化三铁磁性材料.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将血红蛋白(Hb)固定于材料表面,对其直接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b在该材料内仍保持了其生物活性,在pH=7.0的PBS缓冲液中,血红蛋白表现出一对峰形良好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为Hb的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求出式电位E0'为-0.306 V,电子转移数为n=1.226,电荷传递系数为α=0.51,表观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KS=0.0144s-1.在3.00×10-6到1.50×10-4mol/L浓度范围内,血红蛋白的浓度与其响应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24,最低检测限为0.270×10-6mol/L.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synthesis method for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s is presented. The inverse replication of a silica template was achieved using the carbonization of sucrose within mesoporous KIT‐6. Instead of liquid acid etching, as in classical nanocasting, a novel dry chlorine etching procedure for template removal is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ant ordered mesostructured carbon material outperforms carbons obtained by conventional hard templating with respect to high specific micro‐ and mesopore volumes (0.6 and 1.6 cm3 g?1, respective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 hierarchical pore system.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671 m2 g?1 was achieved, rendering this synthesis route a highly convenient method to produce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s.  相似文献   

16.
Ruthenium (Ru)@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OMC) is a key catalyst in fine-chemical production. In general, the OMC support is prepared by a wet self-assembly requiring excessive solvent, toxic phenol–aldehyde precursors and a long reaction time, followed by post-immobilization to load Ru species. Herein, we wish to report a solid-state, rapid, and green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Ru@OMC with biomass tannin as the precursor. The chemistry essence of this strategy lies in the mechanical-force-driven assembly, during which tannin-metal (Zn2+ and Ru3+)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 and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annin-block copolymer (PEO-PPO-PEO, F127) simultaneously occur. After thermal treatment, Ru@OMC catalysts with mesoporous channels, narrow pore-size distribution (≈7 nm), and high surface area (up to 779 m2 g−1) were directed by F127 micelles. Meanwhile, the Zn2+ ions dilute Ru3+ and avoid the sintering of Ru species, resulting in Ru clusters around 1.4–1.7 nm during carbonization (800 °C). Moreover, the Ru@OMC catalyst afforded a good activity (TOF: up to 4170 h−1) in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to benzaldehyde by molecular oxyg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