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诉讼和解是当事人自主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民事纠纷。台湾地区在2003年针对《民事诉讼法》诉讼上的和解制度机能作了扩大的重点修正,以充实《民事诉讼法》中和解制度功能,扩大和解制度解决纠纷的机能。新的诉讼和解制度在成立要件、和解程序、和解瑕疵救济上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规定,但在第三人参与、诉讼标的外事项和解以及和解方案等方面还有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应包括法院和行政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行政诉讼权利义务关系及行政诉讼参与人相互之间的行政诉讼权利义务关系。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在主体、内容、客体等要素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行政审判权力与行政诉讼权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关系成为整个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中心和枢纽。研究行政诉讼法律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掌握行政诉讼法律规范的精神实质,有助于人民法院正确行使行政审判权,有助于引导行政诉讼参与人正确地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  相似文献   

3.
法律关系理论是理论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司法实践中被经常运用的一个法律概念。本文在介绍西方、前苏联及俄罗斯和中国法律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几种理论间的差异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评析分析了实证法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社会法学派两大学派的法律关系理论各自的特点及这一理论的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对检察机关关于民事诉讼法律监督进行法哲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论证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针对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法律监督范围与案源的立法缺陷,提出解决民事诉讼监督相关立法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犯罪行为致被害人精神损害的,受害人不能提起赔偿诉讼请求.笔者认为这不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应当予以修正,并以人格权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给予被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构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和仲裁作为两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纠纷的及时解决、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两者性质和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仲裁和民事诉讼在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的关系,期望对构建合理的二者关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8.
虚假民事诉讼,是指双方当事人基于损害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并以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恶意利用民事诉讼程序,采取捏造虚假证据、隐瞒事实、制造虚假债权债务、恶意串通等手段,欺骗法院作出错误的裁判。虚假民事诉讼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强有力的规制不仅严重侵害了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也极大的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如果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对虚假民事诉讼进行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契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民事诉讼领域也是如此。诉讼契约充分体现了诉讼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处分原则,同时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通过重新定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民事诉讼契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为普通百姓,有时也会主动或被动的成为民事诉讼中的一方当事人,而且绝大多数是首次经历打官司这种事情,在诉讼过程中对相关法律规定知之甚少,很可能由于你的疏忽或不在意丧失一定的民事权利。所以有必要了解常见的诉讼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根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常见的诉讼风险有:  相似文献   

11.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理论。把握民事法律关系理论,就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对于指导民事立法、司法及民法教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事公诉制度是指通常以公诉机关身份出现的检察院,为了维护特定情形下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重要权利,以原告的身份提起民事诉讼的一种制度。我国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对支持起诉原则的扩展,是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实体主体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证人保护措施是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的核心部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保护措施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性,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切实建立全面、系统且高效的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必须加大庭审前的预防性民事诉讼证人保护措施力度,密切结合庭审中与庭审后的民事诉讼证人保护措施,对各阶段的各种证人保护措施加以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环境民事纠纷主要有行政处理和诉讼两种主要的解决机制。从现有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这两种机制在解决环境民事纠纷方面尚存诸多亟待完善之处。只有明确环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与诉讼的关系.并从程序的启动、程序的运行以及程序的终结等方面规范两种机制.使之有效衔接方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后,在总则中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但法律仅对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更进一步具体的阐释。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急需对该原则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客观辩证的态度来了解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典中的功效,认识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践效果,以求完善其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16.
当庭宣判作为法院宣告判决形式之一,它体现着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两个最根本的价值,也是符合世界和我国司法改革的主题,更是反映社会民众对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祈求。我国法院虽然在探索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发现其在理论研究、立法技术、司法实践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文章在分析当庭宣判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庭宣判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美两国的民事诉讼法典虽然都已确立了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但中美两国的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相比之下,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因此,应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应的修改,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事诉讼当事人主体地位的提高,法院职权主义干预的减弱,以及诉讼当事人自主意识的增强,诉讼契约思想日益进入民事诉讼理论中,但由于其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少基本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文章从民事诉讼契约的兴起缘由、含义、与实体契约的区别和民事诉讼契约的要件以及效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民事诉讼契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中茁壮成长,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具有若干基本问题和新的问题需要探索.诸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本质,民三庭可否受理涉知识产权的行政、刑事案件,以及知识产权理论界产生的诸多歧异认识,都有逐一加以讨论的必要.结合中外民法、民诉法原理,于此进行研究,对新世纪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啻是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