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杭州市明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钱塘江由城市的边界和门槛转型为城市的主体和纽带,沿江区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增长空间。研究聚焦杭州市主城区沿江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从岸线功能、开发规模、交通出行等角度分析发现,沿江区域职住空间表现出低复合功能、大规模开发等职住空间失衡特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沿江区域职住空间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满意;对钱塘江南北两岸的滨江区和钱江新城沿江区域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拥有较高的职住指数,较好的配套公服设施,较低的通勤时间与距离成本。最后,提出了制定钱塘江沿岸职住建设导则、确立钱塘江沿岸职住分布体系、优化钱塘江沿岸职住支撑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交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认为交通“廊道”、“可达性”等效应推动了区域城镇发展轴带以及中心城市的形成,并对城市势力范围进行重新划分,进而促进区域空间重构.对江苏省沿江地区交通未来发展情况做了简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交通发展背景下的沿江地区空间重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作为特殊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景观、生态和土地利用有着较强的影响作用.在对桥下空间类型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主城区为案例,对其目前利用的实态进行考察与评价,梳理影响桥下空间利用效果的客观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桥下空间利用的适用原则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杭州都市区新城发展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在行政区划调整和沿江跨江城市格局形成的前提下,杭州开始进行大规模新城区建设,下沙、滨江、钱江等多个新城应运而生.本文对杭州新城的发展特点、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对促进新城的发展提出若干宏观引导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位已成为开发区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以浙江省杭州湾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为例,提出了基于开发区类型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思路,并将其运用到规划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在考察运河(杭州段)水道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明确了基含义和范围;并进而论述了其功能的演变及其对杭州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认为:其主要功能有航运、水利、纳污和景观、生态、文化等几项;其中,航运功能在古代最为突出,对杭州城市的作用也最为显著,在早期,[决定了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也控制了城市的基本空间形态;当代景观、生态和文化功能凸显,运河必将成为推动和促进城市发展、城市整体形象完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京杭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功能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入手,对其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揭示了杭州城市旅游业发展与运河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的功能定位与形象策划,并对运河各区段的旅游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设的性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化正值中期,城市化提速带来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高强度投入,大量“城市移民”进入城市就业、聚居并形成移民社区,“城中村”则成为其物质载体.“城中村”所在城乡结合部区位,首当其冲位于城市拓展的范围内.探讨“城中村”、“城市移民”与城市拓展的相互关系及三者在发展中相互协调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的现实必要性,并通过杭州的案例分析,提出适宜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于2002年4月至12月进行,采用国家旅游局提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即将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报批稿);整个普查工作包括技术培训、资料搜集、实地调查、结果统计和报告撰写等.在这次普查的基础上,对其中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概括了该类资源的特征,认为,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在杭州各类旅游资源中,数量虽不是很多,但价值极高;自身分布范围虽然有限,但牵连甚广,带动力强;自然、人文内涵相得益彰,以人文历史价值更显突出一些;类型多样,且各类中都有价值很高的单体;相关、组合资源多,且价值高;故应该处于枢纽的地位,可作为杭州市域整体区域旅游形象的代表.并提出若干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演化和递进,开发区的发展进程进入了后开发区时代,其典型特征是大量城市综合要素和生产经济活动在区内并存聚集,开发区呈现综合功能和多元内容的新城发展趋势.本文以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模式优化的准则与理念、空间结构及形态发展模式优化的论证与定位、用地单元组织三方面诠释后开发区时代新城型开发区空间结构及形态发展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