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在土木工程、机械车辆和航空航天等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开展了课程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将课程思政与教书育人融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融合信息技术,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力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模式,并以流体力学课程实施为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分为教学前、中、后三阶段,对其知识学习情况、自主学习能力、随堂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研讨能力、求解问题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监督、测评与激励,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通过两种考核模式比较综合地给...  相似文献   

3.

针对“约定真值”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判据模糊、内容固化和数据处理简单等不足,本文开展了“新工科”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工作。通过调整教学观念、丰富实验内容和系统数据处理等方法,明确了基础力学实验判据,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中心,旨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力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书育人内涵与课程思政之初心使命出发,阐述了教书育人与课程思政之关系,同时指出教书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基本特征与相应举措,特别提出了基础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与重点。通过两个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分析了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与不断深化的实践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非标准化考核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以及知识建构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和质疑精神。本文针对基础力学课程教学进行了非标准化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导向,以“师生协同、知行合一、育教一体”为教学理念,设计建立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化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实践表明,非标准化考核模式的实施为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加全面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本文考核模式与方法可为基础力学教师提供一些严把质量关的教育教学改革借鉴思路,同时也为学习基础力学的学生提高学业学习水平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力学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案例设计与实践,在教育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指导下,本文介绍了烟台大学工程力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在材料力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方法和举措。以材料力学中"压杆稳定"的一次示范课为例,在欧拉公式推导和应用分析过程中,深入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解读其中蕴藏的辩证法原理,阐释可贵的科学家精神,体现课程设计"两性一度"和"思政育人"目标,探讨了具有普适性的力学基础课程思政理念,以期促进交流,提高力学基础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贾悦 《力学与实践》2024,46(1):208-213

以“基础力学教学的基本问题研修班(第3期)”为背景,探讨了理论力学的教学方法和科学性。文章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研修班的课程设置和亮点,包括名师示范课、知识串讲和力学竞赛漫谈。第二部分探究了理论力学的科学严谨性,以及力与力学的起源。第三部分阐述研修班课程试讲环节的教学设计,采用BOPPPS模式,即bridge-in (引入)、objective(目标)、pre-assessment(前测)、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ost-assessment(后测)和 summary(总结),并评价了BOPPPS模式在理论力学教学中的优势和效果。文章旨在为理论力学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学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每位任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为载体,结合管理学中的二八定律,以大学生力学竞赛为契机,研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层互动交流问题。深层互动分为课程授课中的互动和力学兴趣小组的互动两个层次,通过互动一方面为优秀学生打开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将优秀学生树为榜样,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改善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实践表明,深层互动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材料力学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科学合理的基础力学课程考核方式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归纳、平均的方法,提出了组合式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或自由组合一套考核方式,考核成绩以相应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经过部分专业试验性应用,文中给出了几个有特性的应用结果. 这种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了其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郝颖  余为  李哲 《力学与实践》2023,45(5):1160-1166

基于“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的教学理念,提出了理论力学课程的研究导向型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工程实际的例题、科技前沿及大国工程等案例,培养学生力学建模、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家国情怀和崇高的价值理念;通过翻转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程小论文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查阅文献、力学建模、创新性设计和研究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翻转课堂参与度及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工科”背景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以工程流体力学为例,对“微课-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研究。探索了新模式下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设计及教学实践,创新了教学考核方式。采用比较法和问卷调研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微课-参与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大家的实践、创新等能力,符合“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现有基本变量对样本均值贡献的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提出了一个新的衡量基本变量内部各个区域对输出均值影响的重要性测度指标.并将其进一步扩展提出了一个衡量基本变量内部各个区域对输出总方差分解式中一阶方差影响的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分析了所提指标的性质, 并探讨了它们与现有基本变量对样本均值贡献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和对样本方差贡献的区域重要性测度 指标之间的关系. 另外, 针对所提指标的特点, 还建立了其求解高效的稀疏网格积分法.算例结果表明, 所提新的基本变量对输出均值贡献的区域重要性测度指标不仅继承了现有指标的优点, 而且比现有指标具有更高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所提基本变量对一阶方差贡献的区域重要性指标能够在基本变量对样本方差贡献区域重要性测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供基本变量内部各个区域对总方差的一阶分量的影响信息.而所建稀疏网格积分法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基本变量区域重要性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完成作业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或者困惑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及时答疑解惑,则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为此,本文提出基于互联网+思维导图形式的e-作业及时反馈模式并开展了教学实践。该模式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作业模式,实现了作业的在线批改和反复反馈。作为混合式教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它能够有效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作业之间的无缝连接,开创以学生为中心、以求解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陈德基 《力学学报》1993,1(1):19-25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目前已进入关键的建没阶段。本文从区域稳定与地震危险性、水库区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水库诱发地震、坝址及建筑物工程地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五个方面论述三峡工程长期以来所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并着重对三峡工程区的地质地震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最后对这一巨型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针对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正在稳固推进,与此相关的空气动力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也在积极落实。但由于我校在改革初期机械地照搬名校的成功经验,只注重课程体系本身的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之外的外部因素关注度并不高,导致改革的成效不明显。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对影响我校空气动力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外部因素进行归纳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因地制宜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针对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正在稳固推进,与此相关的空气动力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也在积极落实。但由于我校在改革初期机械地照搬名校的成功经验,只注重课程体系本身的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之外的外部因素关注度并不高,导致改革的成效不明显。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对影响我校空气动力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外部因素进行归纳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因地制宜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温建明  范武 《力学与实践》2019,41(3):333-336
理论力学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那么该门课程对于工科专业来说,是首先要进行打造的。专业基础课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后,才能支撑后续专业课的拓展。文中从理论力学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环节几方面,探讨理论力学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力求能够为打造理论力学成为"金课"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9.
围绕国内航天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2009年创办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迄今已成功举办10届,并探索形成了依托这一"专家型"竞赛的研究生"4C"培养模式。阐述了"4C"模式的内涵,以挑战性专业赛题为牵引,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推动专业课程改革和推动产学研军民融合育人。从紧贴国家需求、培养科学精神、灵活的组织形式和举办专门研讨会等4个方面介绍服务"4C模式"的竞赛组织举措。总结了推进"4C"模式的主要做法和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SincethepioneeringworkonnonlinearstabilityofplanarincompressiblesteadyflowbyArnol’d ,agreatdealofattentionhasbeenpaidtononlinearstabilityoffluid (especiallygeophysicalfluid)motion ,andmuchprogresshasbeenmade.AsmentionedinRef.[1 ] ,intherealatm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