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而事实上(会)‘ (芸)1是两个非负数的和的形式.这难道不是两个非负数的和为负吗?本期“诡辩”揭底导致这个错误的原因是: 1生(分f峨)了二b公_一了十 1鲜并不是恒等变形题目:巳知砂十7a二一4,b:十7b二一4 I,求(轰)‘ (左式a,b符号(正、负)相同即可,而右边则要求a>。,b>。这样,就使得a,b的定义域缩小,从而导出了错误的答案。实际上应这样解,(a今b)的值。r一z 、、护/ 口一,卜U 八曰 >1一z 、、,/ 口一‘口 产了气、 八目 >夕itZ 、l了 心们以一叮a产I、、解:’.’a么 7a二一4,b, 7吞=一4 (a今b) a,b是方程xZ千了x 圣=0的两根, a 乙=一7,ab=…  相似文献   

2.
非负数     
“非负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在中学各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虽然并无系统叙述它的章节,但是在复习阶段,如果教师能对它加以归纳和系统化,那么,可以使学生更自觉地运用这个概念,从而对于掌握和运用绝对值和算术根等概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实数的平方非负是实数的重要属性.显 然,对实数x,有|x|是非负数,x2n(n为正整 数)是非负数.非负数的算术根是个非负数. 非负数有以下性质: (1)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仍是非负数;有限 个非负数的积仍是非负数.即 若a1,a2,…,an都是非负数,则 a1+a2+…+an≥0; a1a2…an≥0.  相似文献   

4.
在实数范围内.形如|a|、√a、a2之类数,我们称其为非负数,非负数具有性质: ①a2 b2 c2=0,则a=b=c=0; ②|a| |b| |c|=0,则a=b=c=0; ③a2 √b |c|=0,则a=b=c=0. 更一般有: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若干个非负数必均为零. 利用以上性质,常能简捷地解答出许多繁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所谓非负数就是指大于或筹于零的数,也就是数轴上从原点开始向正方向去的所有点所对应的实数。常见的非负数有算术根,绝对值和完全平方数;除此之外还有当0°≤θ≤90°时的六种三角函数值(除去无意义的几个),当底数α>0且α≠1的所有指数函数值以及对数函数在底数α>1时,自变量χ≥1的函数值和底数0<α<1时,自变量λ≤1的函数值都是非负数,还有表示长度,重量、面积等标量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阁知(a~(1/2)-b~(1/2))2≥0(a,b都是非负数),将其展开,然后移项得a b≥2 (ab)~(1/2).此时a、b的和就出现了最小值2√ab,如若再深入推敲.要满足a b=2√ab,也就要满足a等b.从而推出两个非负数a、b之积为定值时,只有a等于b.a与b的和才是最小值,当然也可以用函数的思维去琢磨.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一些非负数,如|a|≥0、a2≥0、a~1/2≥0(a≥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实数根时△≥0等.这些往往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时还是解题的关键,下面就是几道用非负数解题的典型例子.一、利用|a|≥0解题  相似文献   

8.
当实数a 0时 ,我们称a为非负数 .在初中阶段 ,常见的非负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实数a的偶次方 ,即a2n(其中n为整数 ,且当n =0时 ,a≠ 0 ) ;(2 )绝对值 ,如 |a|等 ;(3 )算术根 ,如a(a 0 )等 ;(4 )二次根式的被开方式 ,即在二次根式a中 ,a 0 .非负数有两条非常重要的性质 :(Ⅰ )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仍为非负数 ;(Ⅱ )如果若干个非负数之和为零 ,那么每个非负数均为零 .这两条性质在解题中往往扮演隐含条件的角色 ,需要我们去挖掘 ,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本文着重在这方面通过举例向读者介绍 ,仅供参考 .二 .利用非负性判定一些…  相似文献   

9.
非负数,顾名思义,在实数范围内是零和正数。这一概念及其应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实数大小的比较;及共各种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极限与微分等多方面都要用到它。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必须透彻理解这一概念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数学中的非负数散见于各年级的教材,渗透于各门学科。由于具有非负数的条件,根据字母的不同取值,可以将式子化简,由于变形成非负数的形式,可以解某些方程,可以确定函数值的范围,可以证明某些不等式,几何中的“坐标”,“距离”等等,常取非负数。在解某些轨迹问题时,也可用到非负数。因此必须重视非负数的教学。中学数学中常见的非负数主要出现在下面一些情形: 1. 绝对值; 2. 算术根; 3. 一个实数的平方; 4.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 三角形内角的正弦值; 6. 当a≥1时,a±sinx,a±cosx的值;  相似文献   

11.
正数、零、负数三类数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讨论平方根的问题.零说,正数和负数你们成员多,你们各取一个发言人发言。  相似文献   

12.
模仿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在人生的道路上,模仿并不是低能的举动,青胜于蓝,必先出于蓝;要发展,必先继承;图创新,必先模仿.模仿是创新的阶梯.因此,模仿是不可避免的,却会随创新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我们在学习和运用数学模型方法时,就少不了模仿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数学模型有许多:非负数(式)模型、替代模型、配偶式模型、加0乘1模型、函数模型…….本文介绍了非负数(式)模型.在实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非负数.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三种非负数(式):绝对值|a|,算术平方根2~a/2,平方数a2(包括方差的计算公式),非负数中的最小值为零;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仍然是非负数,若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各个非负数同时为零.这些均是非负数模型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3.
非负数在初中数学中应用较广,出现的形式也较多。诸如|a|≥0;a~2≥0;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实根,则△=b~2-4ac=0;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等,对此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识却很肤浅,特别是具体解题时,往往忽视题中非负数这一隐含条件而造成错误。例如,化简a~6~(1/4)时,很多学生常将“a~6~(1/4)=a~3~(1/2)”视为是理所当然,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试就非负数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谈谈拙见。 1、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  相似文献   

14.
非负数从数的方面来说,就是指大于或等于零的数,从其几何意义上讲,是指数轴上从原点开始向正方向去的所有点所对应的实数.中学数学中常见的非负数如算术方根、绝对值和完全平方数;表示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等标量的数值;当0°≤θ≤90°时,角θ的6个三角函数值(无意义的除外);对数函数值在底数a>1,自变量0<x≤1;指数函数值在自变量x取任何实数;复数的模;向量的模.  相似文献   

15.
负数简史     
负数是怎样产生的?传说古代有一位庄主,为了吉利,特别规定: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只能讲“发”,不能讲“亏”;只能讲升高、增加、收入,不能讲降低、减少、支出…….这难倒了帐房先生:庄里的粮食、银两支出怎样记帐啊?于是帐房先生就向宝华寺数海法师请教,法师缄默不语,只给帐房先生一只阴阳葫芦.这位帐房先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认为葫芦中必有锦囊妙计.可回家一看,葫芦中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葫芦中必有奥秘”,帐房先生灵机一动,“看不清就用水灌”.想着想着,他就向葫芦中灌满了水.这时,他发现灌进去的清水,出来后却变成了红水.帐房先生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用黑字记收入,用红字记支出.时至今日会计记帐仍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负数的自述     
我是负数,你以前虽然见过我,但我们还不很熟悉.下面就听听我的自述,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一、我的出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的扩充都是由于实际的需要而产生的,负数的引入也不例外,它是由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而产生的.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只能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中的一个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了更好的记数而引入一种  相似文献   

17.
当实数a≥ 0时 ,我们称a为非负数 .在初中阶段 ,常见的非负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 1 )实数a的偶次方 ,即a2n(其中n为整数 ,且当n =0时 ,a≠ 0 ) ;( 2 )绝对值 .如 |a|等 ;( 3 )算术根 .如a(a≥ 0 )等 .( 4 )二次根式的被开方式 ,即在二次根式 a中 ,a≥0 .非负数有两条非常重要的性质 :(Ⅰ )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仍为非负数 ;(Ⅱ )如果若干个非负数之和为零 ,那么每个非负数均为零 .这两条性质在解题中往往扮演隐含条件的角色 ,需要我们去挖掘 ,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本文着重就这方面通过举例向读者介绍 ,仅供参考 .一、利用非负性判定一些特殊方…  相似文献   

18.
19.
麦斯星球上正在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 时间:2009年4月3日 地点:麦斯王国大礼堂 主持:数学公公 过程 数学公公:朋友们,大家好!谢谢大家来参加负数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20.
负数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负数.我家住在数学王国,全家3口人,大哥正数,二哥0,还有我.我和大哥长得非常像,在书写时我只比他多一撇小胡子(大哥的+常省略),其实就是一横,那是我负数身份的标志—负号,如-5读作负五,你们可不要认错呀,也千万不能省略这一横,一省略我可就变大哥了.我和大哥的脾气正好相反,比如他想收入,我就想支出;他要盈利,我就要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