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氨酰心安的荧光光度法,其最大激发波长和荧光波长分别为222.3nm和297.4nm。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氨酰心安浓度在0~3.00μg/mL范围内与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检测限为0.0169μg/mL。该法用于测定片剂中氨酰心安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三种B族维生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维生素B1的氧化产物(硫色素)、维生素B2和B6混合物体系的导数-同步荧光光度谱,提出了混合物体系荧光光谱被分辨开的同时测定方法,该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维生素B1,B2及B6,其线性范围均为0-1.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5、1.5及4.0ng/mL。  相似文献   

3.
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盐酸异丙嗪片剂及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0.0001mol/L盐酸的溶剂,303nm为激发波和nm为发射波和散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盐酸异丙嗪片剂及注射液中盐酸异丙嗪的含量。盐酸异丙嗪在0.1~10.0μg/mL浓度范围呈良好线性。片剂及注射液的测定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0.31%和0.45%,回收率分别为99.9%和99.6%。  相似文献   

4.
流动注射光化学荧光法测定药物制剂中的盐酸氯丙嗪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朱京平  陈恒武 《分析化学》1997,25(5):573-575
氯丙嗪的流动注射光化学反应在一编结反应器中进行,该反应器盘绕在一荧光灯上并接受由该灯发生出的最大幅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照射。用253.0nm的激发波长和374.5nm的荧光波长在线测定光化学反应产物的荧光强度。在最佳条件下,检测限为5.4μg/L,采样速度为90次/h,1mg/L的分析物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动态线性范围为0.01-6.00mg/L。所建立的方法已成功地地用于片剂  相似文献   

5.
吡哆醛异烟酰胺与铝荧光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崔万苍  唐波 《分析化学》1993,21(11):1340-1343
合成了新荧光试剂吡哆醛异烟酰腙,研究了该试剂与铝的荧光反应体系,反应在pH4.85水溶液介质中进行,络合物的荧光激发波长λex=410nm;发射波长λem=453nm。铝量在0-0.8μg/10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铝量成正比,方法灵敏度为0.2ng/ml。络合物组成比1:1。实验了28种离子存在下的干扰情况。方法直接应用于化学试剂中痕量铝的测定,精密度好,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庞志功  汪宝琪 《分析化学》1994,22(4):363-365
本文采用同步荧光技术对复方新诺明中有效成份磺胺甲基异恶唑和甲氧苄氨嘧啶进行测定,在△λ分别为72nm和94nm的条件下,测定样品中所含有效成份相当于标示量的95.12%-105.68%;回收率为95.5%-98.1%;线性范围磺胺甲基异恶唑为0.125-4.00μg/ml。甲氧苄氨嘧啶为0.125-3.00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6和0.9968。不经分离和掩蔽直接连续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荧光光谱法研究6—巯基嘌呤的氧化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研究了高锰酸钾对6-巯基嘌呤的氧化作用,提出了高灵敏测定6-巯基嘌呤的荧光光度分析新方法。在碱性介质中,氧化产物的荧光强度较6-巯基嘌呤处身的荧光强度提高了10倍,且稳定性好。本体系的激发波长为286nm,发射波长为397nm,荧光强度与6-巯基嘌呤的浓度在0.0064~3.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032μg/mL。应用该法于片剂中6-巯基嘌呤含量的测定,与标准方法对照,  相似文献   

8.
钪—水杨醛苯甲酰腙高灵敏度荧光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波  江崇球 《分析化学》1997,25(6):683-685
研究了水杨醛苯甲酰腙(SABH)与钪荧光反应新体系的最佳条件。在pH=6.4乙醇/水(6.2:3.8)溶液介质中,形成络合物的组成比1:3(钪、试剂),λex/λem=385nm/455nm,建立钪荧光分析法的线性范围为0 ̄100μg/L;相对标准偏差1.5%;检出下限为0.025μg/L。考察了30种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方法成功用于地质中样中痕量钪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β—环糊精增敏邻羟基萘醛水杨酰腙—锶荧光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崇球  王敬政 《分析化学》1998,26(2):129-132
合成了新荧光试剂邻羟基萘醛水杨酰腙,并研究了β-环糊精对试剂与锶形成包络物的最佳条件。确定了形成包络物的包结比为1:1、包络常数为1.17×10^4,在λex/λem=370/480nm,测定锶的线性范围为0.0 ̄0.018mg/L检测限0.083μg/L,检测限0.083μg/L,是目前测定锶最灵敏的方法,成功的应用于海产品和矿泉水中痕量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荧光光度法测定片剂中秋水仙碱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永明  李桂枝 《分析化学》2000,10(3):330-332
秋水仙碱在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后产生弱的稳定的荧光。钙(Ⅱ)离子可与秋水仙碱的水解产物发生络合反应,络合后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为248nm和460nm。在0.1~5mg/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本方法用于片剂中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得到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荧光法测定片剂中的秋水仙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水仙碱在硫酸溶液中水解后产生弱的稳定的荧光。在pH4 ̄pH6范围内,镧(Ⅲ)离子可与水解秋水仙碱发生络合反应,络合后芝光强度增加了6倍。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为246nm和430nm。在0.1 ̄10mg/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已用于片剂中秋水仙碱含量的测定,测定了下限为0.1mg/L,相对标准偏差为4.3%。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5-(4-甲氧基苯偶氮)-8-(苯磺酰氨基)喹啉(MOPBSQ)的合成及结构鉴定,建立了MOPBSQ-吐温80测钴的新荧光分析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0.5ng/mL,线性范围为0~40μg/L螯合物在λex/λem=341nm/405nm和产生经烈荧光。不经分离可直接用于维生素B12及蔬菜中痕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稀土与甘氨酰-L-亮氨酸的配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生理条件下(37℃,I=0.15mol/L)和25℃,I=0.10mol/L时甘氨酰-L-亮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及其稀土配合物稳定常数,结果表明稀土可与该配体形成1:1配合物,并且配合物稳定性呈现明显“四分组效应”。讨论了钇的位置以及肽键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唐波  王晓清 《应用化学》1997,14(2):28-31
合成了新荧光试剂水杨醛-5-溴-水杨酰腙(SABSH),详细研究了试剂与锌的荧光反应新体系的最适宜条件.在pH7.9的异丙醇/水(体积比1∶1)溶液中,该试剂与Zn2+形成配合物,组成比为1∶2(金属∶试剂),λex/λem=393nm/465nm.所建立锌的荧光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0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2%,检出限为1.3μg/L.考察了36种离子的干扰情况.方法成功地用于面粉、大米、人尿和矿泉水中痕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生理条件(37℃,I=0.15mol/L)和25℃,I=0.10mol/L时甘氨酰L-亮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及其稀土配合物稳定常数。结果表明稀土可与该配体形成1:1配合物,并且配合物稳定性呈现明显“四分组效应”。讨论了钇的位置以及肽键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光化学荧光分析法测定头孢氨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欧阳耀国  蔡维平 《分析化学》1994,22(12):1211-1213
在pH4.0的缓冲溶液中,头孢氨苄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具有荧光的产物,λex为345nm,λem为432nm。在头孢氨苄浓度为0.1-4.0μg/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头孢氨苄的光化学荧光测定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93%。本法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可用于尿液中头孢氨苄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铽 —氟哌酸荧光体系及氟哌酸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荧光光度法对铽与氟哌酸形成的络合物作了研究,并对络合物分子内部能量传递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作了探讨,方法的检测限为5×10-8mol/L。对不经任何处理的血清及片剂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4.0%~106%和98.5%~105%之间。  相似文献   

18.
铽-环丙沙星体系的荧光特性及环丙沙星的测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中性条件下,铽(Ⅲ)能与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反应形成1:2的络合物。利用这一反应,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的测定环丙沙星的荧光方法,并且详细讨论了测定的各种条件。测定的最佳条件为:λex/λem=325.0/545/0nm,Tb^3+(3.0*10-3mol/L)2.0mL,pH=6.0的NaAc-HAc缓冲溶液2.0mL。线性范围13-1000μg/L,回归方程为F=5.42+0.2207μg/L)(r=0.998);检出限为10μg/L。此方法用于血清及环丙沙星片剂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硫酸颜色反应用于荧光法测定利血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一兵  王冬媛 《分析化学》1995,23(9):1055-1058
提出了硫酸颜色反应用于利血平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利用血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强荧光物质,所得产物的荧光强度与利血平的浓度在0-0.6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2ng/mL。本法可直接用于尿液中利血平的定量分析,回收率为82.5%-84.2%。  相似文献   

20.
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异烟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吸附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异烟肼。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在0.01mgol/L硼砂底液中,峰电位为-1.40V。峰电流与异烟肼浓度在4.0*10^-7-1.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为0.9913。该方法用于异烟肼片剂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