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引入终止博弈分析,研究多空大户在期货均势市场下的投资策略,从理论上说明期货均势市场下大户不会无限制加仓的原因。并对终止博弈均衡进行分析。完善了对期货市场竞争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计评价启发式方法优劣效果的度量指标——工期比率、比率和及差值率,利用随机活动网络发生器产生的50 个网络计划,对最常用的31 种资源有限网络计划的启发式方法的总体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和排序,便于人们在使用启发式方法之前,就可以预知该方法的大致效果,估计可能引起的偏差,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启发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指出传统的均值一方差决策规则在度量风险方面的不足,认为风险与投资收益的偏差有关;指出了一种新的风险度量指标——风险组合偏差,同时提出了一种能够根据风险大小进行投资的决策指标——风险调整收益,并举例说明了二者在分析投资项目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决策有限理性角度,引入行为金融理论于机构投资风险优化系统,对多心理账户条件下机构投资的风险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以Friedman和Savage之谜为释例,对机构投资风险优化中的诸多非标准金融异像进行了解释。以Shefrin和Statman行为证券组合理论为核心,建立了多心理账户条件下机构投资的风险优化模型,为机构投资的风险优化实践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6):1129-1140
本文通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的统计分析、定价偏差与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情绪间的回归分析和VAR模型分析,发现我国期货市场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的定价偏差,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投资者情绪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中国股票市场缺乏卖空机制的条件下,投资者情绪主要通过非理性买入行为对定价偏差造成影响,并且在情绪高的时期影响更为显著。这些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说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和有效,市场上的套利行为无法有效减少噪声交易者对市场的影响,投机氛围较重,市场定价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期指释放     
王大力  丁小玲 《珠算》2010,(8):28-29
在中国股市恢复20年之际,资本市场迎来一场盛大的"成人礼"。2010年4月16日,标志着中国股市可以做空的股指期货正式挂牌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改变了长期以来单边市场的格局,其价格发现以及套期保值的功能,将促使市场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推动价值投资理念的发展。中国企业将在一个更加完善的资本环境里擂鼓开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中国证券市场沪深300指数期货即将试行的情况,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恒生指数期货走势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恒生指数期货(以下简称恒指期货)的回归预测模型,据此可对恒指期货的收盘价进行预测,供管理层和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DEA-DA判别分析方法对10家期货经纪公司进行了分析,不仅成功地将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期货经纪公司和实力较差、规模较小的期货经纪公司分别开来,而且还给出了期货经纪公司排名的一种新方法,即不单纯的考虑代理量或代理额,而是综合考虑两者的因素,给出一种客观、全面的排名方法.从长远角度看,这不仅有利于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进行有力地监督,而且还有利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市场的效率;对期货投资者来说,也有减小投资风险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聚焦在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美”股市、“中国股市-黄金市场”的长期动态相关性影响方面。引入Baker提出的用于衡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EPU指数建立修正版DCC-MIDAS模型,基于该模型的实证结果如下:其一,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变动对 “中-美”股市的长期相关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二,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变化对“中国股市—黄金市场”的长期相关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投资者会倾向于选择相对安全的黄金资产,这恰恰符合“安全投资转移”效应。除此之外,作为应用案例,比较了美股股指期货和黄金期货的风险对冲效果,结果显示美股期货对冲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相对有效性分析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股票市场成立十年来炉深两地上市公司数已经超过千家,以上述公司投资价值的分析与判断一直是市场争论的热点。1997年万青先生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系统分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章,当时就引来了众多证券研究机构和分析师的深入讨论,迄今为止有关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定量化分析的方法仍然是证券市场里一个崭新的课题。本尝试采用DEAW分析方法为定量地评价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建立相对有效性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期望通过对模型的演算和结果的分析,最终能实现指导证券交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把条件风险价值应用于期货组合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分析条件风险价值对期货部位的敏感性.在一般的概率分布下,分空头套期保值和多头套期保值两种情况,导出期货组合套期保值的条件风险价值关于套期比的一阶和二阶变化率,并研究其经济意义.投资者可以根据条件风险价值的敏感度增减期货头寸,把握好用于套期保值的期货量,帮助投资者管理套期保值风险.  相似文献   

12.
由于股指期货持有空头头寸的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明显高于持有多头头寸的投资者,因此应该对股指期货保证金分多头和空头分别设置.鉴于我国正处于推出金融衍生产品的探索阶段,交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为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结合中金所设置股指期货保证金水平的做法,选取违约概率为0.001时保证金水平,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水平设置区间分别确定为:全尾[9.75%,12.48%]、多头[7.53%,8.57%]、空头[9.5%,13.31%].为了减小违约概率,建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保证金设置水平调整为14%-16%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所谓股指期货,就是以某种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它同时具有股票与期货的特性,是组合投资者规避系统风险的重要金融衍生工具.针对股指期货,在考虑套期保值成本的前提下,利用套利和CAPM模型给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公式.这将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并且减少计算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多大户期货市场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是对存在多个大户的期货市场的博弈分析,讨论了大户和散户的博弈行为,得出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情况及其均衡,为期货市场的大户在复杂情况下选择投资行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期货经纪公司保证金的一种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马尔可夫链在存储论中的应用,结合Ergodic定理,得到确定期货经纪公司保证金的Ergodic模型,即一个双目标规划问题,然后应用乘积最大化准则,将该模型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来求解。该方法考虑期货经纪公司承担的风险和对投资者的吸引程度,为保证金的确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波动溢出问题的研究对于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基于高频数据,利用异质金融市场驱动的HAR-CAW模型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及其自身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波动溢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整体上存在着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是溢出效应不对称,期货对现货的溢出效应占主导地位;在相互间各期溢出研究上,两市场间的各期溢出表现各不相同;在自身溢出效应上,各期整体而言现货市场存在溢出,而期货市场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
In the theory of interest rate futu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utures rate and forward rate is called the “convexity bias,” and there are several widely offered reasons why the convexity bias should be positive. Nevertheless, it is not infrequent that the empirical the bias is observed to be negative. Moreover, in its most general form, the benchmark Heath–Jarrow–Morton (HJM) term structure model is agnostic on the question of the sign of the bias; it allows for models where the convexity bias can be positive or negative. In partial support of the practitioner’s arguments, we develop a simple scalar condition within the HJM framework that suffices to guarantee that the convexity bias is positive. Moreover, when we check this condition on the LIBOR futures data, we find strong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new condition. The empirical validity of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and the periodic observation of negative bias, therefore leads one to a paradoxical situation where either (1) there are arbitrage possibilities or (2) a large subclass of HJM models provide interest rate dynamics that fail to capture a fundamental feature of LIBOR futures.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期货市场的均衡模型,提出在具有套保需求和有限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期货价格能够预测未来资产价格变动的方向,持仓量能够辅助预测未来资产价格变动的剧烈程度;此外,市场中不知情投机者具有风险调整市场收益的作用,不知情套保者的参与能够稳定市场。对于持仓量是否能够辅助预测未来资产价格变动的剧烈程度,本文利用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理论研究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9.
非理性投资者的心理会影响风险溢价。本文基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构建了证券投资的理性风险溢价度量模型、非理性风险溢价度量模型,并利用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资者的相互作用,构建了证券投资的市场风险溢价度量模型,研究了非理性风险溢价对理性风险溢价和市场风险溢价的偏离问题。研究结论表明:非理性风险溢价偏离市场风险溢价的程度依赖于非理性投资者的市场价值权重。  相似文献   

20.
The study provides an approach of nonlinear analysis for detecting multipl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tails of financial returns distributions.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structural breaks in a series of tail-indexes and estimate the mean tail-index levels in distinct regimes.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tail behavior of DJIA futures returns. The sample period covered various recent financial crises, and ran from October 1999 to December 2003, enabling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anges in the tail shape of returns distribution and known extreme events in financial marke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at least one break point in the left and common tails of the DJIA futures returns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and the mean tail-index levels in different regimes classified by estimated break points display an increase in the left and common tails that coincides the phenomenon of gradually decreasing financial turbulence in DJIA futures contract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tail behavior of the distribution of DJIA futures returns are associated more with negative shocks than positive ones, creating differences in risk management between long and short investors in futures mark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